中山陵,是中國近代改革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也是保護了很多國難同胞的生命搖籃。這裡是千千萬萬的先烈們豎起的一塊永恆之碑!
中山陵是位於紫金山的一處風景區,中山陵面積約兩千多畝,依據紫金山而築成,陵前為一片平原,陵後為青蔥濃鬱的山林,整個陵寢氣勢磅礴,從上往下俯瞰為一個「自由鐘」的形狀。中山陵是第一批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一個不需要門票的風景區。在南京有很多處免費的景點,向博物館,藝術館,紀念館等。孫中山去世前曾吩咐葬的禮儀式和棺木的式樣要仿照蘇聯領袖列寧的格式,好讓前來拜祭的人民瞻仰易容。但是在孫中山逝世的時候,蘇聯負責給孫中山運送的玻璃鋼棺材沒能及時的運送到,導致孫中山的遺體保存不當,最後只能進行土葬。改建孫中山雕像,供人們瞻仰。
博愛坊
中山陵陵墓入口,是博愛坊,石牌坊上中間部位書寫「博愛」兩個字,象徵著孫中山的博愛思想,孫中山生前也喜歡將這兩個字贈予友人,因此南京也獲得了「博愛之都」的美稱。然後進入墓道,整個墓道全程分為三段,第一段遇到的是陵門,上有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字,代表著孫中山先生以天下為己任,無私的精神。陵門前有一塊寬闊的水泥地平臺,大約能容納萬人。
中山陵碑亭
過了陵門,就能看到碑亭。碑亭裡面有很大的石碑,記錄著孫中山入葬的時間。再往前就是石階,從博愛坊一直到祭堂,全部的石階數量為392級,共有八個平臺,象徵著全國當時有三億九千二百萬個人口。 從碑亭到祭堂有339個臺階,當時國民黨參眾二院議員為339人,這裡的臺階數量和人數一樣,因此每人作為一個臺階,將孫中山先生的精神發揚光大,其中的個位數的9寓意著中華九州大同。石階連接了中山陵的牌坊、陵門、碑亭、祭堂,是中山陵中建築中的紐帶。
中山陵祭堂
接下來就到達了中山陵的祭堂,中山陵的祭堂是在中山陵中是一個主體建築,整個中山陵最高處。祭堂內中央放置的是孫中山先生的坐像,全高4.6米,坐像可以看出孫中山先生身上穿著長袍的馬褂,高額廣頤,手中拿著一本長卷書,深邃的目光凝視著遠方似乎是在思考著怎樣拯救當時遭受苦難的人民,身軀顯得那樣凝重,給前來觀肅的人們一種難以忘懷的啟迪。在祭堂兩邊都為各種祭文和篆刻,記錄了許多前來拜祭的革命先賢。
中山陵附近,還長眠著許多孫中山先生生前好友,還有許多的國民黨政要。在中山陵東側的靈隱寺內有許許多多的在革命時期,為了革命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他們長眠於此。而中山陵在戰爭時期也是面臨過幾次的危機,南京大屠殺時還拯救了許許多多的南京同胞,很多人在那次事件的時候躲入中山陵而倖免於難。孫中山先生在逝世以後又一次保護了人民,他提出的三民主義被人民宣揚。在後來又一次遇到危機,是周恩來先生為保護中山陵做出了決定,無論怎樣,中山陵是中國的一個比較珍貴的紀念。它代表著中國的一段歷史。
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最終歸屬,旁邊還挨著明孝陵。他也是和朱元璋一樣,把中華民族的人民團結起來,拯救中民族於危難之間,快去中山陵去看看吧!領略一下在革命時期的各種風格氣息。緬懷革命先代為了我們現在美好生活拼搏付出的精神!中山陵一個你值得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