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結束後,大家對高考狀元的關注也是比較多的,這些高考狀元,他們會考哪所大學,會讀哪個專業,會去哪座城市。等等,這些都是人們所討論的熱點問題。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幾乎所有的被報導過的高考狀元,都會反覆強類似的一句話:「我從來沒有參加過補習班,我的學習方式跟大家一樣,我平時還喜歡打打遊戲」。
對於這樣的回答,許多人也是將信將疑,相信的人會認為高考狀元就是天生的,他們就是天生的學霸。而不相信的人則會認為,這些高考狀元在刻意掩蓋事實,從來沒有天生的學霸。
而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可以大膽的認為,並非所有的高考狀元都會參加補習班,但大部分都有參加過補習班的經歷,並且是經常性的參加。
首先,高考狀元一般都是來自名校,而名校幾乎都是超前學習
這點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但凡是高考狀元,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狀元,幾乎都是來自於省市的重點高中,而這些重點高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超前學習。
一般普通高中還沒學到的知識,這些重點高中就已經學完,並且這些重點高中在招生時,入學考試的難度非常大。如果想考進這些重點高中,學生必須要提前掌握一些沒有學過的知識。而要掌握這些知識,就勢必會要去參加一些補習班和輔導班,自學的可能性很低。
對於學霸而言,讀小學提前學初中知識,讀初中提前學高中知識,這些都是「常規操作」。對重點高中的這些招生現象,也難怪很多老百姓會說掐尖招生。那匯聚的都是些最優勢的學生資源,並且都是超前學習的學霸。
其次,許多高考狀元參加的都是一些頂尖的培優班,而非一般的課後補習班
如本文所述,往年的高考狀元都會強調說自己從來不參加補習班,這句話倒是沒有說錯,因為他們參加的的確不是補習班,而是一些頂尖的培優班。這兩種輔導班性質相差非常遠,課後補習,只是將已學過的知識做一個補充和跟進,而培優班,針對的就是超前學習四個字。
有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在初中階段就開始準備學習高中的知識,早早的為孩子定好了目標大學,比如說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這麼高的目標勢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必須去參加收費昂貴的培優班,在初中階段就會把英語、數學、語文等主幹知識學一遍。
所以說,100個高考狀元裡面,可能有那麼幾個是天生具備超強學習能力的。但大部分都是後期培養出來的,並且是用時間和金錢砸出來的。
第三,想考名牌大學,先要進名牌高中
我國著名高中非常多,如湖南長沙四大名校,河北衡水中學,安徽的毛坦廠中學,等等。這些都是堪稱「985工廠」、「清北後援隊」的全國著名中學,要進些高中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這些高中基本上都是學霸的聚集地,大家可以觀察到,每年的高考狀元,基本上都是來自於這些名校。而普通的高中的學生想要考上清華北大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可能一個班60個人左右,能有一兩個考上一本大學就是成績不錯了,大部分都只能考個二本,甚至三本。
從某種層面上來講,普通高中的補課現象的確很少,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重點高中,生源一般,也可能並沒有考上什麼名牌大學打算。反而是這些重點高中,他們都是掐尖招生,如果不培優、不補習,985大學的上線率就會直線下降,進而會影響到學校的招生。所以,名校高中的超前補課現象非常常見。
因此,高考狀元,他們的補習背景都是非常深厚的,絕非什麼從不參加補習班,每天打打遊戲就能考上清華北大。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有一些寒門家庭也考出了也很多優秀的學子,比如說今年湖南留守孩子鍾芳榮,考出了676分的高分。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個世界上天才真的很少,而天才基本上都是通過後期學習和努力培養出的,沒有什麼天生的天才。
加上我國高考競爭激烈,1000多萬考生去爭奪有限的高校錄取名額,如果一天不學習,你就會落後,有可能會被別人趕超,有可能與大學失之交臂。所以,我們也很能理解那些高考狀元的補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