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區路邊樓道燒金紙屢見不鮮 尊重習俗也加強引導

2020-12-22 今日泉州網

近日,家住市區雲谷小區的張女士致電反映,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或是初二、十六,不少鄰居就會在樓道裡燒金紙祭拜神靈,不但煙霧嗆人,紙灰還會飛入家中,且存在安全隱患。記者走訪發現,路邊、樓道燒金紙的現象較為普遍。消防部門提醒,市民燒金紙要做好防護措施。

市民在路邊燒金紙,灰燼遍地。

現象

燒金紙隨處可見 煙霧紙灰惹人煩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市區刺桐路、泉秀街不少商家直接在路邊燒金紙,雖然放在器具裡,但煙霧、紙灰四處飛,路過的人只好掩鼻而過。除了在路邊,在樓道燒金紙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早上打開門,一股濃煙撲面而來,樓道裡都是煙霧,味道很嗆,一看原來是鄰居在樓梯間拐角處燒『金紙』。」張女士介紹,遇上風大時,紙灰隨風到處飛揚。家住聖湖小區的王先生也很苦惱,「每到農曆初一、十五,就會碰到這種情況。」他說,有一次,在陽臺曬被子,回來發現被子上落滿灰燼。王先生表示,自己理解並尊重燒香拜神的習俗,但希望鄰裡之間互相體諒,不要影響別人。

據悉,深受燒金紙困擾住戶不在少數。高層住戶黃先生表示農曆初一、十五有時會聽見消防安全報警器響,起初以為是著火了,後來才發現是有人在燒金紙。

物業

難以制止 勸導為主

記者採訪了多家小區的物業發現,大多數的小區物業均表示接到過關於樓道燒金紙的投訴。「這個問題我們也很頭疼,貼了很多告示提醒業主。」一家物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所在小區就曾發生過因燒金紙,業主間產生糾紛。

「在閩南地區,燒金紙這種風俗我們無法強行制止,只能儘量勸導,將燒金紙影響的範圍控制在最小範圍,通過不斷的提醒,希望業主能注意安全,顧及其他業主的感受。」走訪中,多個小區的物業都有些無奈。

相關焦點

  • 泉州市區金紙隨處燒灰燼惹人煩 呼籲加強引導改變觀念
    金紙隨處燒 灰燼惹人煩 市民呼籲:加強引導 改變觀念(莊惠 繪)核心提示近日,家住市區雲谷小區的張女士致電泉州晚報社記者走訪發現,路邊、樓道燒金紙的現象較為普遍。消防部門提醒,市民燒金紙要做好防護措施。
  • 泉州金紙隨處燒灰燼惹人煩 建議設「專區」 引導
    近日,家住市區雲谷小區的張女士致電反映,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或是初二、十六,不少鄰居就會在樓道裡燒金紙祭拜神靈,不但煙霧嗆人,紙灰還會飛入家中,且存在安全隱患。記者走訪發現,路邊、樓道燒金紙的現象較為普遍。消防部門提醒,市民燒金紙要做好防護措施。
  • 泉州小區每逢初一十五金紙隨處燒 消防警報都響了
    核心提示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客戶端10月19日訊(記者 吳志明 文/圖)近日,家住市區雲谷小區的張女士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或是初二、十六,不少鄰居就會在樓道裡燒金紙祭拜神靈,不但煙霧嗆人,紙灰還會飛入家中,且存在安全隱患。記者走訪發現,路邊、樓道燒金紙的現象較為普遍。消防部門提醒,市民燒金紙要做好防護措施。
  • 小區樓道燒金紙烏煙瘴氣真惱人
    每逢這時,小區樓道、馬路邊不文明燒金紙的現象屢見不鮮。  住在德輝華庭的業主許女士很苦惱,她說,自己所在單元的過道天花板牆壁都被燻黑了,燒金桶長期放在樓梯拐角處。「只要有人一燒金紙,煙一出,總會擔心是不是著火了。」許女士說,過道裡通風不好,燒金紙的煙一出來很嗆人。  蘭峰小區的黃先生對燒金紙這一做法也有話說。「農曆初一、十五的時候經常聽見消防安全報警器響。」
  •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 傳統古早習俗
    泉州清明節美食潤餅菜傳統古早習俗 (/3) (共3張) 2016-04-05 09:20 來源:泉州晚報
  • 泉州中元節普渡習俗
    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在泉州有句俗語是「七月半祭祖」,這其實是人們對逝去先輩們的一種祭奠和表達哀思。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也有的在農曆七月選一天,人們以雞鴨魚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門前路邊燒紙錢放爆竹普渡孤魂。
  • 今年秋季泉州市區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出爐!
    早報訊(記者 羅倩雯)今早,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獲悉,《泉州市教育局關於2018年泉州市區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出臺。意見就市區省達標高中統招生、保送生、自主招生、定向生的招生計劃等招生辦法做了規定。下月22-24日,泉州中考考生將迎來為期三天的考試。
  • 中元節到了,泉州地區的這些習俗美食你知道嗎?
    小編也要回去了~開心的同時還是為你們介紹泉州美食啊。愛我,請大聲說出來。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到來時,泉州的習俗是「中元普渡」。在泉州有句俗語是「七月半祭祖」,這其實是人們對逝去先輩們的一種祭奠和表達哀思。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也有的在農曆七月選一天,人們以雞鴨魚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門前路邊燒紙錢放爆竹普渡孤魂。
  • 泉州一女子在樓道被鄰居潑尿?到底怎麼回事!
    家住新門街的賀女士向我們反映說,自己在樓道裡被人潑尿了,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去看看。*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傍晚6點,賀女士回到市區新門街南4棟的家中。來源:無線泉州客戶端
  • 七夕節「情人節」:傳統習俗時尚浪漫在泉州匯聚
    這一天,可謂傳統習俗和時尚浪漫匯聚。­眾多年青男女在領SHOW天地園度過浪漫的時光­  浪漫狂歡 年輕人「嗨」翻天­  昨晚7點多,泉州市區刺桐路、泉秀街領SHOW天地創意園入口的行人和車輛已經多了起來
  • 轉截【福建醫科大學】黃凱偉同學論文《泉州「祭十班」習俗調查報告》
    這座古老的光明之城,除了那些聞名遐邇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在它的大街小巷中,在老百姓的口耳相傳中,還蘊藏著許多古老的文化習俗。通過田野調查和閱讀相關資料等方式,對古泉州東門外「祭十班」文化習俗的調查,把這個不太為人知的歷史文化珍藏展現給更多讀者。
  • 泉州市區測速點分布在哪裡? 泉州市區測速點分布一覽表
    泉州市區測速點分布在哪裡?泉州市區測速點分布一覽表  泉州市區(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臺商投資區、泉港區)有哪些測速點?分別分布在哪裡?
  • 泉州聖湖小區一業主自費裝樓道電梯 鄰居爭先來體驗
    閩南網5月22日訊 泉州市區聖湖小區10號樓樓道,從沒像昨天上午那麼熱鬧過。  一大早,一大波老人聚在這裡,對著個鐵傢伙,稀罕不已。  原來,前晚,聖湖小區10號樓的住戶陳增取,安裝了3臺樓道電梯,只要輕輕按下開關,踏上鐵板,扶好扶手,就可以平穩上樓,不用走路。眾多鄰居紛紛前來圍觀,爭先坐著電梯上上下下體驗。
  • 今秋泉州中心市區幼兒園招生政策有三大變化
    今天,《關於2020年秋季泉州中心市區幼兒園招生工作的意見》出臺,今秋中心市區公辦幼兒園繼續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組織戶籍在所劃定的服務片區內的適齡幼兒按時就近免試入園,民辦幼兒園優先招收周邊群眾的適齡幼兒入園。
  • 泉州15日起在中心市區開展夜市大排檔、燒烤攤整治行動
    記者昨日獲悉,為進一步加大對泉州中心市區夜市大排檔、燒烤攤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整治力度,切實解決中心市區夜市大排檔、燒烤攤佔道經營、油煙汙染等影響市容市貌問題,市行政執法局於8月15日至8月30日在中心市區開展夜市大排檔、燒烤攤集中行動。
  • 2018年秋季泉州市區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出爐
    今早,海都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獲悉,《泉州市教育局關於2018年泉州市區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出臺。意見就市區省達標高中統招生、保送生、自主招生、定向生的招生計劃等招生辦法做了規定。  下月22-24日,泉州中考考生將迎來為期三天的考試。
  • 2016年泉州市區普通高中招生意見 四大亮點搶先看
    1.自主招生名額:泉州一中學府校區、泉州培元中學、泉州五中、泉州七中自主招生名額各76名,泉州一中東海校區自主招生名額50名。2.在市區初中學校(含完全中學初中部)就讀並具有就讀學校學籍的或回原籍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可報考市區的省一級達標高中,但回原籍參加中考的考生、非應屆初中畢業生及未在學籍所在學校實際就讀連續兩年以上的考生,不能填報定向生的志願。
  • 了解歷史,了解文化,了解【閩南泉州習俗】出洋習俗
    大家好,我是wumingdong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閩南泉州的出洋習俗。想了解更多的閩南文化習俗知識歡迎大家評論告訴我,感謝!!!泉州由於地狹人稠,自古以來,不斷有人遠渡重洋,出國謀生。泉州成為著名的僑鄉,因此形成了相應的民風民俗。華僑出國前,須備辦果盒香金(冥鈔),到公媽廳中親自點燃三炷香,跪著向祖宗辭行,以示尊宗敬祖。同時聲言離鄉背井到南洋謀生,乃生活所迫,伏祈祖宗鑑諒,並求祖宗神靈庇佑安全渡洋,在僑居地興旺發達,日後一定回鄉謝天敬祖,光耀門庭,俗稱「拜公媽」(也稱「拜祖」,牢記「搖籃血跡」,出洋後,不忘家鄉故土)。
  • 泉州問診市區22處積水點 一一開出改造「藥方」
    廈門網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記者柳小玲)泉州問診把脈中心市區22處積水點,對症下藥,一一開出改造「藥方」,將進一步推動改善市區排水防澇問題。  昨日,海都記者從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針對上月中旬中心市區出現短時強降雨,造成市區大範圍積水,個別路段、地方積水嚴重,給市民出行造成較大影響的情況,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該局組織對市區排水防澇存在問題進行調查梳理,形成具體整治方案。
  • 絲綢之路上的美食: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吃「潤餅菜」是福建泉州自古就有的習俗。關於潤餅菜的來源,據民間傳說是「唐宋時期,因大批中原人遷徙南下,春餅隨之傳入閩南一帶,成為潤餅菜的前身」。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深受泉州人的喜愛。 5月4日,一名泉州市民在製作潤餅菜。吃「潤餅菜」是福建泉州自古就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