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元節普渡習俗

2020-12-17 騰訊大閩網

在閩南一帶,中元節被稱為鬼節,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關要「開門」,七月三十要「關門」,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家都要輪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請,據說是請的人越多越好。

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在泉州有句俗語是「七月半祭祖」,這其實是人們對逝去先輩們的一種祭奠和表達哀思。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也有的在農曆七月選一天,人們以雞鴨魚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門前路邊燒紙錢放爆竹普渡孤魂。

宋代以來,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這天舉行的,其祈求的內容甚多:或祈死者無厄幽沉滯之悲;或求生者獲五福康寧之祉;或蘄雨澤以抗旱;或冀赦過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間,普渡祭祀儀式有所變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設瞧,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

至新中國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區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們把七月的普渡稱正普,從七月初一起,各鋪境鄉村輪流普渡,在晉江,「初一起,青陽內頭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內有38個鋪,因此各鋪輪流舉行普渡的時間只好有所伸延,自農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適逢閏月,又得復始重普。泉州規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後安和侖後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渡」之俗諺。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動,都有地方官員出面主持,他們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時祭」無主鬼「和城惶神,讓合境無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為祟作亂人間,並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懲惡,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清代道光以後,泉州普渡被視為封建迷信陋俗,這與普渡信俗在傳承的過程中,出現奢侈攀比和結怨械鬥等弊端有關,超出了民間信仰的範疇。像石獅「龜湖大普」之日,家家戶戶大操大辦,均以客多為榮以客少為恥,以故陌生人也被強拉入席助聲勢,如此鋪張浪費致使許多村民傾家蕩產。泉州地方封建勢力抬頭控制了祀神鬼的活動,往往為私人恩怨蓄意挑起爭端。有的好事者為向仇家示威,於普渡日抬出鋪主公和境主公巡境遊行,常常因巡境越界而導致流血械鬥。清代泉州出名的「東西佛」械鬥延續300多年,為禍之烈歷史未有。

新中國成立後,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為收斂,但80年代以來,民間又在鬼月私下拜敬無祀鬼魂。現在每年普渡月,政府會勸導民眾不作普渡,反對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辦,禁止喝酒鬧事和酒後駕車。2007年,晉江市曾下發文件,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為主要內容的移風易俗活動,明確要求群眾不擺宴席,不做普渡、「佛生日」。不過似乎宣傳效果不大,只是普渡沒有以前熱鬧了。

(綜合百度百科等)

相關焦點

  • 中元節到了,泉州地區的這些習俗美食你知道嗎?
    今天是中元節,閩南素有回家的說法。小編也要回去了~開心的同時還是為你們介紹泉州美食啊。愛我,請大聲說出來。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到來時,泉州的習俗是「中元普渡」。在泉州有句俗語是「七月半祭祖」,這其實是人們對逝去先輩們的一種祭奠和表達哀思。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也有的在農曆七月選一天,人們以雞鴨魚肉、糖餅水果,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門前路邊燒紙錢放爆竹普渡孤魂。看著那麼可愛是怎麼回事。想起壽山那兩隻迷你的豬堅強。
  • 中元節是「鬼節」嗎 閩南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要普渡呢?閩南人都有哪些習俗?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中元節呢?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俗稱「七月半」、「鬼節」。中元節來源於佛教,與佛家的盂蘭盆會有著緊密的關係,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每到中元節,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 臺灣中元節習俗:拜好兄弟
    孤魂野鬼的祭祀是基於悲憫之情盂蘭盆會普施眾僧的儀式,後來演化成普度餓鬼的習俗,再與道教中元地官赦罪信仰融合,就形成中元普度。對象也變成孤魂野鬼。臺灣民間俗稱孤魂野鬼為「好兄弟」,中元節普度孤魂野鬼就稱為「拜好兄弟」。據溫振華《農曆七月普渡》,「中元普渡的祭典成為十九世紀以後,臺灣社會區域人際網絡連結重要媒介。」中元節祭祀的好兄弟,許多是為了保鄉衛民而犧牲的。
  •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時間:2017-08-26 09: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2017年中元節是哪天?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俗稱鬼節。
  • 普渡(中元節)閩南風俗裡堪比春節的重要節日/為啥普渡要「起燈腳」和「倒燈腳」?
    存在決定意識,閩南的獨特歷史地理環境,決定了民俗節慶的內容和形式。普度種種不合理外殼下,必定有合理內核,值得深入研究,重新認識。  普度是由「七月半」發展而來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後來成為一種民間習俗,佛道合一,俗稱「七月半」、「鬼節」,人們祭祀祖先和孤魂野鬼。
  • 王金平中元節照例在"立院"普渡 祭品不如從前
    王金平中元節照例在"立院"普渡 祭品不如從前 2016年08月18日 09:35:48  來源:海外網   據中評社報導,前「立法院長」、國民黨不分區
  • 王金平中元節照例在「立院」普渡 祭品不如從前
    ­  據中評社報導,前「立法院長」、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王金平卸任院長第一年的中元節,仍持續在辦公室鎮江會館外面舉行普渡,雖然外界一再將他與現任「立法院長」蘇嘉全相比,但有些細節仍可以看出,王並不想要喧賓奪主,只是依照自己的信仰慣例在中元節祈求平安。
  • 「普天下眾生,渡一切苦厄」閩南中元節簡介
    ——《中元節有感》王凱泰 宜 祭祀 破土 忌 1 中元節,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
  • 中元節由來與習俗!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人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抗日戰爭勝利後,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20世紀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被邊緣化。傳說中元節都是商辦官助,20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辦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跡。 60年代中期:「文革」時期,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中元節也沒能倖免。
  • 今日中元節 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麼?安徽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各地習俗祭祖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 2018中元節吃什麼?中元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中元節習俗大盤點1、七月半做普度中元節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舉行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日(誕辰),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 你還記得曾經的普渡嗎?
    泉州人過鬼節,要做普渡,按照以前的風俗,普渡有三個月之長,農曆六月「豎旗」、七月「正普」、八月「重普」,泉州城三十六鋪境,各個鋪境按日輪流舉行普度,各家分別在自己門口設宴祭祀。
  • 普渡,泉州最不可缺的「非遺」| 卓越兄
    大家都以為鬼節是指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其實整個七月份都算是「鬼節」。在我的老家泉州,農曆七月,從初一到三十,要一個角頭一個角頭,做「普渡」,輪著敬拜鬼神。我的老家在「鄭成功焚青衣處」附近,叫杏後村。我們的普渡日剛好是七月十五。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有何習俗?(圖)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有何習俗?中元節習俗之:七月半做普度中元節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舉行,所以舊鯉城區在七月這一個月是無日不普,天天演戲酬神宴客,整個七月都在忙於做普度。
  • 中元節的來歷和習俗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閩南人怎麼過中元節 廈漳泉及臺灣祭拜方式各不同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今天是中元節,廈門大街小巷的居民都會在家門口擺桌,放上祭品,祭拜先人。閩南今天還有特別的民俗普渡,讓廈門地下的「先民」們得到更好的待遇。  記者昨日走訪了市場發現,各種祭拜物品非常受歡迎,商家說,比平時多銷好幾倍。
  • 中元節不能做的30個禁忌 2019年中元節起源傳說及習俗禁忌
    中元節不能做的30個禁忌是什麼?2019年中元節是幾月幾日,中元節是為了紀念誰?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那麼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和傳統習俗呢?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整理與中元節相關的傳統習俗和禁忌30條。
  • 細數「七月半」中元節習俗 「鬼節」禁忌要小心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2013年8月21日是「中元節」,中元節也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農曆七月,是民俗上的「鬼月」,在一般人眼中總有幾分神秘色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細數中元節的習俗和「鬼節」的一些禁忌。傳說在這一天,地府放出全部鬼魂,這天陰氣較重,那麼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你知道在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