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元節吃什麼?中元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2020-12-20 安徽門戶網站

中元節習俗大盤點

1、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節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舉行,所以舊鯉城區在七月這一個月是無日不普,天天演戲酬神宴客,整個七月都在忙於做普度。經過協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後城做普度,以後各鋪境輪流。直到七月三十日為止。

2、祭魁星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麵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3、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麵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現在已經不那麼嚴格講究了,完全依據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後,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蜒、松鼠。個頭較前要小,做為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麵塑蒸熟以後,再經過五色著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為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麵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4、祀先祭祖

農曆七月十五日乃是傳統的中元節,也是祭祖祀先的重要節日。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中元節祭祖祀先活動一般在當天中午進行,家家備辦豐盛的菜餚酒飯,在各自的廳堂中的大八仙桌上擺滿24味全席,擺上七雙筷子、一壺酒七個爵杯,正中又擺上果盒饌盤,果盒一般為六稜柱型堅木雕刻花飾,饌盤也用堅木雕成長方形,上方六格,格中放了香菇、木耳、松菇、黃花菜、幹筍絲和紅棗等六味素菜,俗稱「六味齋」。前述東石玉記船行就為祭祖祀先特地打造一整套由白錫鑄成的筵碗、酒瓶爵杯等等祭器,以示對祭祖祀先之虔誠、重視。筵席擺好,主人點了三條炷香,點了大紅雙燭、拈香跪拜如儀,請祖宗來享祭宴,並希保庇兒孫一家康健平安、家景發達等等,稍停方卜杯討得允準,才焚燒金銀冥幣,待金紙焚燒殆盡才可以撤筵。

5、燒袱紙、結鬼緣

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孤」。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6、放河燈

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晉西北的河曲縣城,緊臨黃河。河道開闊,水流平緩。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齊集黃河岸邊的戲臺前廣場,競觀河燈。各色彩燈順水漂移,小孩子緊盯著自家的燈能漂多遠。老太婆嘴裡念念叨叨,不斷祈禱。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

7、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時間:2018-08-21 14: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中元節就是其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日,會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和禁忌。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2017年中元節哪一天?中元節有哪些禁忌 中元節禁忌及各地習俗盤點
    2017年09月05日星期二是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漢族祭祀先人的日子。對於中元節,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到底中元節是什麼節呢?其實中元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禁忌多,你一定要知道哦!
  • 2018年中元節是哪天幾月幾號? 中元節應該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節了,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怕怕的。2018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中元節吃什麼?中元節除了要放河燈、上墳外,也有飲食的習俗。中元節各地傳統習俗盤點:2018年中元節是哪一天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2018年中元節是8月25日,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由來、習俗、吃什麼
    每年的農曆7月15日是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的來歷,中元節都有哪些習俗?下面小編一一為大家解答。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時間:2017-08-26 09: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2017年中元節是哪天?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俗稱鬼節。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日(誕辰),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 今日中元節 中元節的來歷是什麼?安徽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各地習俗祭祖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時間:2020-09-02 13:49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今天是2020年的9月2日,星期三。庚子年(鼠年)七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節。
  • 中元節的來歷與中元節習俗
    中元節的來歷與中元節習俗分別是什麼?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2018年中元節為什麼儘量不要出去玩?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2018年中元節時間為8月25日,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2018年中元節為什麼不能出去玩?中元節可以出門嗎中元節有什麼禁忌?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因此2018年中元節是8月25日,星期六。2018年中元節可以出門嗎?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有何習俗?(圖)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有何習俗?(資料圖)農曆的七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元節,俗稱鬼仔節,根據中國傳統宗教道教的說法,在中元節期間,陰間地府有很多無主的孤魂散鬼,長期是沒人奉敬,久經飢餓,常於此時到民間尋找食物,為了不讓這些孤魂散鬼到處騷擾,於是民間便於此日備辦豐盛菜餚以及香燭、金紙、銀服等等祭祀鬼神,故俗稱「鬼仔節」。又中國自古以來即有「事死如生」的傳統風習。
  • 中元節吃什麼?你不知道的飲食習俗
    中元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這天除了要放河燈、上墳外,中元節也有屬於這個節日的美食,有人為了闢邪而吃,有人為了祈福而吃。就讓我們看看在中元節這天,我們應該吃些什麼?1、吃瀨粉
  • 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的傳說有哪些
    中元節這一天人們要祭祀先人,還有些人在這一天要到河邊去放河燈。那麼大家知道中元節是什麼節嗎,中元節的傳說又有哪些呢?         一、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是民間傳統的節日,即七月半祭祖節,地方不同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稱之為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等。
  • 揭秘中元節是什麼節幾月幾號 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呢?
    揭秘中元節是什麼節幾月幾號 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呢?時間:2016-08-17 14:23   來源:華聲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中元節是什麼節幾月幾號 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呢?
  •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
    那麼中元節的由來是什麼呢?還有中元節的習俗都有哪些呢?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吧!  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  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二者能夠相應,主要是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  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
  • 中元節的由來與習俗
    那麼中元節的由來是什麼呢?還有中元節的習俗都有哪些呢?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吧!中元節的由來及習俗  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二者能夠相應,主要是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  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
  • 中元節是哪一天?2018年中元節時間幾月幾日具體日期
    說到中元節大家應該都有點生疏,但如說到鬼節,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了吧!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原為道教節日,話說這一天是鬼外出遊行的日子,是陰氣最旺盛的一天,那麼2018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一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