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en Asiain Lora
昨天到今天,網上在傳一條新聞,沒說是哪個地方的,是普法節目舉的一個例子。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胎幾年之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的大女兒來撫養,可沒曾想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最終,夫妻倆因為這件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根據我們國家的婚姻法和即將生效的《民法典》的規定,如果父母對於孩子沒有撫養能力,這種情況下,兄弟姐妹是有撫養義務的。那麼對於這個只有兩歲的孩子來講,姐姐的撫養義務是不可以拒絕的。
姐姐被套牢了。22歲,辛苦奮鬥出來,想著努力工作,能改變命運,這下,妥妥地套牢了。父母想要個兒子,人到中年拼了命地造小孩,造出來讓大女兒養。
有坑爹的,也有坑女兒的。
雖然人有生育的權利,不能因為他們是低保戶就不讓生,國家現在還鼓勵生育呢!
嗯,但我國現在的法律,孩子不是孤兒,國家不負責完全養育啊,低保會給幾百塊生活費,還是要家人來養啊!
這對夫妻,你要說沒文化吧,他還會用法律武器,你要說他們有文化吧,也實在看不出來。在我看來,教育對人的改變就是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你不要做無法承擔的事,儘量不要把負擔壓在本不應該承擔這麼重的人身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比如有人拼了命地想要兒子,有人要生滿6個才肯避孕。我們也不好居高臨下說什麼,都是個人選擇。但個人選擇的前提是承擔,水裡來泥裡去,孩子能養活,也行。至於怎麼活,雖然我們心疼孩子,也只能說是命。
但人往往是這樣的,一件事認真了,就會事事認真,考慮再三。如果一開始就混,就承擔不了,索性就不考慮承擔的事了,生存就完全變成了自然狀態。孩子生病了,能治就治,不能治就不治,也不會影響他們繼續造小孩。
我們做公益的時候看到有些家庭就是這樣的,他們賺得很少,生得不少,孩子病了,一方或者雙方都不見了,不管了。
有個東北的男孩,過敏性紫癜。這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對皮膚,關節,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都有很大影響。這個孩子今年11歲,出生三個月爹媽就離婚了,媽媽從此離家不聯繫,爸爸到南方打工,再婚,又生了個兒子,現在3歲,大兒子就不管了,爺爺奶奶管著。
還有個孩子4歲多,內蒙人,克羅恩病。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炎症性疾病,很痛苦且無法根治,會伴隨一生。治了3年,父親堅持不下去了,拿了一半的賣房款18萬離家出走不見了,媽媽不肯放棄,一定要為兒子治。
疾病真的很考驗人。看到這些信息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唏噓,但向陽花基金作為一個公益組織把唏噓和幫助分得很清。無論如何,文章開頭那個告大女兒的父母有問題,但2歲的孩子沒有過錯,就像我們遇到的這些家庭,父母也許不負責任,或者堅持不下去,但生病的孩子需要幫助。唏噓再多,也不能影響這一核心點。
因著這個堅定的理念,8年來我們才和大家一起把向陽花堅持下來的。上周,我們又收到了另一個過敏性紫癜患者,一個16歲姑娘寫的感謝信。
收到這樣的信我們總是很欣慰,很開心,不是因為我們被感謝了,而是受助者懂得向幫助的人表達感謝,我們覺得孩子的人格很健康,這樣的家庭雖然暫時遇到了困難,但都心懷溫暖和期望吧。
今天晚上7點,適逢99公益日,我們又要做一次直播義賣了。公眾號搜索「看點直播」,等你們,感恩!
END
作者:魯瑾 電臺主持人/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