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唯有真誠,才不辜負這個舞臺

2020-12-11 皮球見聞

童年,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會留下深刻的記憶。魯迅的童年更是如此。正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家炎所說:收在《吶喊》中的《社戲》,是小說,也是回憶童年生活的美麗的抒情散文。

《社戲》通過「我」和少年們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昴然的江南水鄉的文化生活經歷,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的形象,透過語言,在自己心裡的屏幕上復活出一個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個生命世界,一個情感世界。透過這個世界,讓我們品讀到:真誠就是以誠相待,從心底感動他人。

小說中描述的「我」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平常在城裡受著封建教育的束縛。與雙喜、阿發等相比,難免有一些缺點,只會死讀書,不會幹活,看不到戲就「急著要哭」;但「我」到底還是個孩子。心得無邪,對封建教育極為反感,以「免念詩書」為樂事,所以更加嚮往農村生活。

小說通過都會和農村兩種生活的對比,說出自己的不同感受,表達出「我」的嚮往。因為農村生活充滿了真誠,那裡的人真誠、那裡的事真誠、就連那裡的景物都讓作者覺得可親可近。

01

小說的第一部分通過描寫「我」在大都會看京戲的描寫,展現了那裡醜惡的社會景象和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際關係。城市劇場裡喧鬧嘈雜,擁擠不堪;名角擺架子,俗不可耐,使「我」苦不堪言。「我向來沒有這樣忍耐的等候過什麼事物,忽而使我省悟到在這裡不適於生存了。」作者用這段話總結了第一部分描寫的內容及內心的感受,最後進一步強調對於都市京劇舞臺的告別:從此「漠不相關,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由此,小說描寫的視角是「我」對都市戲園情景氣氛及人際關係的厭惡和不滿,重點落在「我」的心靈感受及審美評價上:此種環境氣氛及人情人際關係不適合於「我」的生存。

02

小說的第二部分所描寫的則是另一種迥然不同的環境氣氛及人情人際關係。這裡有美的自然環境,有真誠的生活情趣,有真誠的人際關係,有真誠的人情意味。鄉下的生活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情趣,使「我」無比歡快,心曠神怡。這裡聚焦於「我」的心理感受和審美追求:嚮往真誠友好、淳樸溫厚的人際關係。作者抨擊都市劇場,盛讚農村社戲,所潛心抒發的正是他對真誠的追求與嚮往。

正如古人所云:「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而應。以術馭人者,人亦以術而待。」說的就是用真誠打動別人的人,別人也會用真誠來回應。

03

當今世界這個大舞臺,真誠同樣重要。以誠待人,他人會有所感應。他也會以誠待你。這是心與心之間的信任。真誠方能贏得信任,這是政治、經濟、社會、精神和人際關係的基石。人們若互信盡失,則情感無著,精神無依,必將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人自危。

以誠為本,方能扭轉乾坤。以誠待人,才是成功之道。世界很大,個人很小。擁有真誠,才能溯洄生命博大豐厚的本源。世事繁雜,我們在人生的舞臺上,唯有真誠以待。

生命本身蘊含著無限風光,而成長的終極意義在於以誠相待,從心底感動他人。魯迅做到了,所以《社戲》成為了經典。所謂經典,就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可以不斷地從中汲取到不同的營養價值。這就好比美酒,時間越久越醇厚,因為歲月已融入其中,給了它更多的深意,讓更多的人解讀出各自時代的東西。

《社戲》的經典之處在於:唯有真誠,才不辜負這個舞臺

相關焦點

  • 《社戲》練習題與答案
    他們所散發出來的熱力和空中的暑氣凝結在一起,罩在這個人海上面像一層煙霧。煙霧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臺上的幕布分開了,音樂奏起來了,演員們踩著音樂的拍子,以莊重而有節奏的步伐走到腳燈前面來了。燈光射在他們五顏六色的絲縷和頭飾上,激起一片金碧輝煌的彩霞。這個迷濛的海上頓時出現了海市蜃樓。
  • 重讀魯迅《社戲》:戲在臺下,《社戲》之「戲」為何並非「好戲」?
    很多人在初讀《社戲》時,只是有一些朦朧的淺顯理解,畢竟大多數人的學生時代都是單純無比的,對於更加複雜的感情難以共情,但是現如今再重讀《社戲》的話,很多人會發現出甚多不同的地方。而《社戲》裡的這齣戲,也並不是像魯迅先生所描述的那樣,是一出「好戲」,你可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從三個地方來揭秘。
  • 受助學生:唯有努力學習才能不辜負大家的關愛
    受助學生唯有努力學習才能不辜負大家的關愛□鶴報融媒體記者 劉倩倩「到學校後好好學習,不能辜負這些好心人的幫助,學有所成時,要記得回報社會!」9月8日,在愛心助學活動現場,來自鶴山區姬家山鄉的孫文林幫外甥小凱將助學金放進書包,然後交代小凱到學校後合理安排時間,好好學習。
  • 唯有幸福,才不辜負
    一個叛逆的兒子,一個另有隱情的妻子,一個私會前女友的丈夫,一份藏匿的離婚協議書……這個家庭看起來危機四伏。如果說現實來自理解,幻想來自誤解,那他們究竟走過了怎樣的道路,才一起來到了揭開真相的那一刻?進了育才,他的成績也基本穩定在第一梯隊,不出意外的話,考個985大學不成問題。不料到了高二下學期,他突然迷上了網路遊戲,玩得一發不可收拾,課也不去上了,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甚至到了學校來勸退的地步。焦頭爛額的於天和莫蓮就差給校長跪下了,才讓學校勉強同意保留他的學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於莫天說上課可以,但堅決要求改住校為走讀,而且拒不解釋原因。
  • 唯有夢想與愛不可辜負
    唯有夢想與愛不可辜負此時此刻,太陽正依依不捨向大地告別,像一隻破碎的蛋黃,金黃的稠汁流散開來,與珠海初冬的厚重的雲朵攪合在一起。高高的棕櫚樹像伸出的手掌,試著觸碰美麗的天穹,海灘轟趴館前奔跑嬉戲的五顏六色的衣服與裙子,迎著任來的海風輕輕飄蕩,成為未來記憶中一道絢麗的彩虹。
  •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含視頻)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 唯有努力永遠不會被辜負(共勉)
    是金子總會發光,唯有努力永遠不會被辜負,時光不會怠慢執著而勇敢的每一個人。世界不曾偏愛哪一個不勞而獲的人,亦不曾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你相信什麼,你就會吸引到什麼,這就叫「心想事成」。4越努力,越幸運願你不辜負自己不將就生活。
  • 這世間唯有愛和時光不可辜負
    我以為這世間不可辜負的是貪吃的胃,是好色的眼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熊熊欲望!直到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的豐富,結了婚有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人不知不覺的消失在了自己的生活裡,才知道這世間,唯有愛和時光是不可辜負的。他們錯過便是一生,一去不復返。
  • 只有這樣度過才能不辜負這個周末
    這裡擁有廣闊的海灘,可供沙灘拖大網捕魚,海灘浴場、沙灘排球、沙灘越野車、沙灘騎馬、燒烤、篝火晚會、峭巖垂釣、淦船拖網、快艇衝浪、遊船觀光等活動,讓我們盡情地去享受這個周末吧。洗了個澡拿出了準備好的泳鏡和泳褲便一起下去衝浪了,海灘有4千米左右,非常廣闊,人也不算太多,浪很大,都不敢往大海中心走去,我們享受著大浪的推背感,歡呼、跳躍來釋放工作的壓力。衝浪後回到房間洗了個澡,靜靜地等待夜幕降臨,和深圳快節奏的城市生活相比這樣的感覺愜意極了。
  • 大一新生拿英語比賽全國一等獎,重大妹子努力不辜負每一個舞臺
    「卓越杯」是黃夢瑤第一次站上演講的舞臺,但關於「演講」的種子其實早早地就埋在了她的心裡。在中學階段,學校並沒有很重視鍛鍊口語能力,但是黃夢瑤喜歡,每周六下午都是她練習口語的秘密時光。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比較好的朗讀材料,她便自己找託福的口語題來練。
  • 唯有愛和夢想,不可辜負
    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著或大或小的夢想,與此同時,又渴望被愛。可是有時世事又那麼不順人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愛和夢想聽起來是兩種並不對立的東西,但是卻想要同時得到卻變得很難。《尋夢環遊記》給我們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夢想與愛的故事。
  • 日本為什麼追捧月亮魚,把魚切開那一刻,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日本為什麼追捧月亮魚,把魚切開那一刻,唯有美食不可辜負!日本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有著非常豐富的漁業資源,在哪裡可以品嘗到各種各樣的海鮮,月亮魚就是其中的一種。日本為什麼追捧月亮魚,把魚切開那一刻,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 《社戲》公開課優秀教案
    凡一村或幾村合夥出錢,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戲便是「社戲」。《社戲》寫於1922年10月,當時社會黑暗,農民痛苦,使作者喚起心中的一塊淨土——平橋村。《社戲》是魯迅用第一人稱寫的短篇小說,收在《吶喊》裡。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情節的展開和環境的渲染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 春分,社戲淳風傳正音
    (原標題:春分,社戲淳風傳正音)     嶽謙益
  • 八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社戲》自主預習及練習題
    生於1881年,卒於1936年,本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又改叫豫才,浙江紹興人。「魯迅」是筆名,1918年5月首次用這個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後來就一直使用。他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我們熟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吶喊》、《彷徨》,其他的還有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小說集《故事新編》等。
  • 1《社戲》高效教學優秀教案
    「高等動物」這個詞的使用有什麼特點?真的是牛「欺侮我」嗎?「高等動物」本為名詞,這裡活用為動詞,既戲謔了牛,又寫出了「我」的窘態。其實並不是牛欺侮「我」,而是因為「我」一直生活在單調的讀書環境中,離農村生活很遠,所以見到牛很害怕,不敢接近。如何理解小朋友們的「嘲笑」?
  •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明洞歐巴炸雞營造完美情懷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明洞歐巴炸雞營造完美情懷 2016-12-26
  • 魯迅幼年看社戲的包公殿失火 六旬管理員臉燒傷
    其中,讓人們記憶最深刻的則是看社戲。「魯迅先生小時候站在包公殿前的空地上看社戲,可前些天一場大火,把包公殿給燒毀了,讓人痛心。」昨天,皇甫莊村村民範先生領著記者邊走邊說。現場6扇門僅剩2扇殿內一片焦黑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皇甫莊村。
  • 西班牙遊記:唯有美食是不能辜負
    想要重新整理,卻不知如何開始,看到這個活動的那一刻,就想好了,給自己一個約定,就從這次開始吧~故事都是由「從前」開始講的:從前有兩個小盤友,一個愛攝影,一個愛美食,共同的愛好是喝著咖啡曬著太陽看各色帥哥美女。
  • 《社戲》對於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戀和嚮往
    今天,小編要推薦的短篇小說是來自魯迅的作品《社戲》,講述了主人公三次看戲的所見所聞,印象最深刻的當屬農村看戲時的情形,通過強烈的對比,表現出對都市生活人情淡漠的批判以及對童年生活的嚮往之情。明國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時候,曾經和朋友一起去看社戲。我剛走進戲院,決定在一個位置上坐下,就聽人說已經有人坐了。我又來到另一個地方,又被人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