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這種「聯覺」功能,我第一次知道!

2021-02-12 媽咪OK


▲添加私人微信(mamiok100)和高知麻麻做朋友。

我一直是比較話嘮的人,所以OK的語言發展還不錯,從兩歲起就能用不多的詞彙量表達自己的觀點,我也會認為這裡面有我話嘮子的功勞。當然,我這麼話嘮也是因為我發現他真的喜歡聽我說話。

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說話早或者說話多這事是有樣學樣,爸媽說得多了嘛,那孩子聽得多自然也學到得多,這也就是大家普遍所理解的語言啟蒙。但最近看了一個大腦研究的報告很有意思,它告訴我們,三歲前嬰兒的大腦中有著異常豐富的神經突觸,使得他們在接收感官的刺激時可能會觸發到另一種感觀。比如我們對他們說話時雖然是聲音,但到了他們大腦裡會觸發為色彩、氣味的感知。

所以當我們對著娃兒開啟話嘮模式時,很可能他們是享受到了帶著芬芳的音樂或是一幅美妙的畫面,這時他們有著「聯覺」。

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有聯覺能力

看《最強大腦》時我們都會驚嘆,媽呀,這人的腦子構造是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樣啊?!那麼枯燥的一堆數字、文字、二維碼,他們居然全部可以記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除了這群人除了不乏有像王峰那種通過後天長期高強度專業訓練獲得了特殊記憶能力的人,也有一些人是沒有經過太多專業訓練的,也就是說基本憑的是天生特別的大腦。他們中的有些大腦有一種特別的功能——可以把看到的數字、文字或條形碼在他們大腦裡轉換為有顏色的畫面或者是包含特別信息的圖像,這種功能被科學家稱為「聯覺」,主要是指大腦在一種感官的刺激作用下,觸發另一種感覺的現象。

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擁有聯覺,他們聽到音樂的時候可以看到顏色,當聽或者說詞彙的時候嘴裡會感受到味道,當看到字母或數字時會感到某種特定的顏色。

在今年三月的TED演講上,因為擁有超常智力而被稱為「腦人」的英國作家Daniel Tammet,就例舉了他豐富的聯覺能力。他一直感知他出生的那個星期三是藍色的,因此他出了一本書《星期三是藍色的》。

在他眼中,每一個數字都有一個特有的形狀、顏色和質地,數字1是一道白色的光芒,當他做數學計算的時候,各種圖像在他眼前串聯起來。

他可以講10種語言,包括: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芬蘭語,立陶宛語,羅馬尼亞語,威爾斯語,世界語,以及世界上最難的語種冰島語。他擁有驚人的數學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22514位,在他眼中,圓周率中的數字就是一幅幅畫,比如圓周率中的前20位在他腦中就是下面的這樣一幅畫。

這種聯覺能力,不禁讓我聯想到最強大腦裡的「水哥」王昱珩,微觀辨識520杯同樣的水,一眼辨出哪杯是他曾經見過的水。他自己的解釋是憑想像力,但我很懷疑這或許也是聯覺能力,讓他能夠把水看成是一幅幅各有特點的圖畫。

網絡上也有一些人分享了他們曾有的聯覺經驗。

「我是從小對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有顏色感知。東是紅色,西是綠色,南是黑色,北是白色。還有m和n,m是淺藍色,n是白色。」

「平時沒有聯覺的現象,有一次午睡,窗外廣播在放歌,我能聽到歌聲,但是人還沒有清醒,還在睡眠(半睡半醒?),然後歌聲在我的大腦裡轉化成了一種有不同顏色的複雜物體的拼接,而且歌聲是有重複小節的,每次重複到相同的小節,腦海中出現的彩色實物是相同的,當時無比確信音樂其實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

「小時候一直覺得星期四是綠色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顏色」

每個嬰兒都可能是天生的聯覺者

聯覺的發生是感官刺激或認知途徑會自發且非主動地引起另一種感知或認識,而之所以會發生聯覺,研究人員通過測試發現,聯覺者與非聯覺者的大腦結構的確存在差異。研究者在使用神經成像技術,對顏色聯覺者的大腦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們發現聯覺者的大腦的V4區有增加的白質和灰質,V1區和V2區也有增加的灰質。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SimonBaron-Cohen認為,在嬰兒出生的初期各種感知能力在可能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才逐漸被分開。所以,對於一個小嬰兒來說,媽媽的聲音很可能帶有美麗的顏色和溫馨的香氣。

英國神經心理學教授Julia Simner也通過研究論證了兒童在早期具有聯覺體驗的特徵,然後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聯覺體驗逐漸消失。

Julia Simner對英國21所小學中年齡在6-7歲的600名兒童進行了字母-顏色聯覺的行為測試,確定了其中47個具有潛在聯覺的兒童。

一年之後,再用相同的程序對這47個兒童進行測試,發現其中有8個兒童依然具有字母—顏色一致性; 4年之後又用相同的程序對10-11歲的這些兒童進行了測試,看這些聯覺兒童在4年後是否還會有一致性關聯表現,或是他們的聯覺已經消失了。測試結果顯示之前的8個聯覺者中還有5個符合聯覺的標準。

因此Simner認為許多兒童早期可能都是潛在的聯覺者,之後在成長過程中隨著神經突觸的修剪,使得他們大腦中的跨通道連接產生了分離,也就是失去了聯覺能力,而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由於修剪不充分而繼續保有了跨通道連接。

不需要做「天才」,但可以多一些保留神經突觸

雖然兒童時期神經突觸的修剪不充分可能會保留聯覺,但並不是說努力保持神經突觸少被修剪就可以保持這種能力。

事實上,直到今天,聯覺是怎麼產生、怎麼發展的,是基因、環境影響還是後天的訓練或刺激導致了聯覺的發生,這些都還沒有定論。聯覺的種類也很多,目前已經被報導的有60多種。

豐富的神經突觸並不意味著一定有跨通道連接,但突觸越多,腦細胞傳遞信息就越快,孩子相關的心智活動就會越好,比如記憶力、處理新信息的能力等等。

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年,他們的大腦其實是超速運轉的,他們的大腦必須建立大量的溝通網絡,使得一千億個神經元(腦細胞)可以互相對話。而神經元就是通過突觸的連接進行溝通的。

三歲前寶寶大腦中生成的突觸可能超過100萬億個,遠遠多於三歲以後的需要的突觸。如果讓所有的突觸都存在下去,大腦就會變得雜亂無章,笨重繁雜,無法順利、有效地運轉,所以大腦又會主動地開始對突觸進行修剪。修剪機製取決於環境因素和外部刺激的反應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和突觸,其功能和聯結將逐漸固定下來,而不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將失去其突觸。

所以對於我們爸媽來說,要做那些可以幫助寶寶保留重要的突觸的事,而那些只會減慢大腦運轉速度的無用突觸就讓它自生自滅好了。

其實只要我們用心陪伴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保留重要突觸。比如當孩子總喜歡讓我們重複給他講同一本繪本時,這正是他們保留突觸的過程。因為只有反覆經歷某個體驗,才能不斷強化突觸迴路,創造一個永久的連接;而如果先前的體驗沒有得到加強,迴路就會變弱,突觸就會消失。

所以,爸媽對於孩子重複性的行為不要覺得納悶,支持他們的要求,因為他們的小腦袋會做出選擇讓感興趣的事情來保持神經連接,建立功能。

資料參考

https://www.ted.com/talks/daniel_tammet_different_ways_of_knowing/transcript?nolanguage=zh-cnRare+variants+in+axonogenesis+genes+connect+three+families+withsound%E2%80%93color+synesthesia

http://www.apa.org/monitor/mar01/synesthesia.aspx

相關閱讀

關注「媽咪OK"公眾號,直接點擊下方文章標題即可查閱。

【早教】富孩子和窮孩子的差別,其實都在「早教」中❗

【教育】刺痛人心,殘酷而真實?孩子的教育拼的就是我們當爸媽的能力!

【大腦】天哪,這樣做居然會毀了寶寶的大腦!

【聰明】簡單這樣做,就能讓寶寶更聰明!安全感、專注力、記憶力怎麼來培養?

現在關注「媽咪OK」公眾號,回復以下關鍵詞就可以看到有用的原創精選文章了

相關焦點

  • 每個寶寶都可能是天生的「聯覺」者,這到底是個什麼功能?
    他們中的有些大腦有一種特別的功能——可以把看到的數字、文字或條形碼在他們大腦裡轉換為有顏色的畫面或者是包含特別信息的圖像,這種功能被科學家稱為「聯覺」,主要是指大腦在一種感官的刺激作用下,觸發另一種感覺的現象。
  • 聯覺是什麼意思 聯覺有哪些類型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聯覺最新資訊 > 正文 聯覺是什麼意思 聯覺有哪些類型
  • 味覺聯覺讓英國小夥「品」出單詞味道
    別以為埃文斯這是有什麼特異功能,實際上,他患有味覺聯覺,上述種種都是聯覺現象。聯覺又稱通感,是神經心理學的一種提法,患者會從一種感官刺激,比如聽覺,引發另一種感覺,如視覺或味覺等。研究人員把產生聯覺現象的根本原因歸結為人類大腦各部分交流功能的差異。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埃文斯的話報導,9歲時,他因為生病吃過藥,從那以後就出現了味覺聯覺。
  • 聯覺,一種令人驚訝的感官能力
    您是聯覺者嗎?如果,當您聽音樂時,您的嘴中有甜甜的感覺……曾經,當您聽到某人說話時,您能看到他周圍有一些幾何圖形,也許,在閱讀一篇文章時,每個詞都披上了色彩的外衣(而我只使用了白色和黑)。資優者看上去尤其會出現白質增生現象,因此他們成為聯覺人的可能性較大。這種聯覺的能力(若干感官同時參與)會促使聯想的增加、感覺和情緒的並置、感官能力的增強。很少聽到資優者談論這方面的事,因為他們不知道別人並沒有這種經歷。聯覺是持續的、無意識的。人們無法主動停止聯覺。我們非常清楚聯覺對資優者超常的感覺接受性以及情緒感知強度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 |心理學解析:聯覺欺騙了你
    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聯覺現象欺騙了你。什麼是聯覺聯覺指的是一種通道(感官)受到刺激,引起該通道(感官)反應的同時也引起了另一通道(感官)的反應。比如說你看到美食,你會覺得香,還會流口水,這就是一種聯覺現象。
  • 驚人發現——數據顯示有高達20%的自閉症患者會出現「聯覺」
    高達20%的自閉症患者會出現聯覺:能聞到歌曲,能聽到顏色是什麼感受? 你知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是什麼味道的?你知不知道星期二是什麼顏色的?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很有可能擁有「聯覺」。 什麼是聯覺(Synesthesia)?
  • 「聯覺人」的感官世界為何如此神奇?答案就在他們的神經元
    如果你的回答為「是」,不要慌張,在醫學中有一個專業的術語來形容這種現象——「聯覺」。聯覺(Synesthesia),又稱通感,是一種基於神經基礎的感知狀態,表示為一種感官刺激或認知途徑會自發且非主動的引起另一種感知或認識(定義來自維基百科)。據估算,平均每23人中會有1人擁有聯覺,這些人被稱為「聯覺人」。聯覺產生的機理一直處於未知。
  • 一個能感知別人內心和身體觸覺,擁有聯覺能力,謎一般的美國女人
    當孩子出現什麼特殊情況,這種直覺會突然之間出現在腦海裡。雖虛幻,卻又那麼的令自己坐立不安,非得要確認孩子的情況。但如果告訴你這種直覺是真實的,同時如果被放大,這樣的生活會是怎麼樣?一位來自美國密蘇裡州,名叫梅根的女性,正在經歷著這神奇的一切。
  • 看書時候腦子裡會同步出現與內容相關的畫面,這種情況正常嗎?
    看到你的自述我感到非常羨慕,首先要衷心地祝賀你有著這樣一項特殊的功能。其實,你說的這種情況,有一個科學的名字叫「聯覺思維」。據科學家統計,全世界每2000人中只有一人具有聯覺思維,這種思維的產生可能跟遺傳有關。
  • 第五人格聖誕夜曲預熱開啟,聯覺模式隨之而來,聖誕活動不容錯過
    大家好,我是七七。周四是個不平凡的日子,各大遊戲都爭相更新,在七七不注意的時候第五人格也來了。萬變不離的是聖誕,大家都在往聖誕靠邊,想要爭取到聖誕的一塊蛋糕。聯覺模式當求生者玩家乘坐狂歡之椅遣送回莊園後,不會立刻進入結算界面,而是進入聯覺模式,會以偵探的聯覺形態留在遊戲之中觀察遊戲。玩家要是想立馬結束,可以選擇退出聯覺模式,退出後還是可以在結算界面選擇常規觀戰模式。
  • 寶寶第一次發燒,我卻擔心了一整晚
    我家寶寶還是屬於比較乖的孩子,一般只要寶寶不生病都是很好帶的,給他幾個玩具,我家寶寶自己就可以坐在爬行墊上面玩半天,我也比較輕鬆。在寶寶七個多月的時候,第一次發高燒,白天還好好的,該玩玩,該吃吃,等到晚上十點多突然就開始高燒了,額頭特別的燙,一量體溫38度,當時寶寶就是特別蔫,不愛樂,不管怎麼逗都表現出不種不耐煩的樣子,因為我家孩子平時超喜歡別人逗她,她可開心了,給奶也不吃,水也不喝,一摸額頭才知道寶寶發燒了因為第一次經歷寶寶發燒,根本什麼都不懂,又是晚上,寶爸就給醫生打了電話諮詢,醫生說不超過38.5
  • 明日方舟:不愧是是音角,音律聯覺 Ambience Synesthesia 音樂會辦...
    明日方舟:不愧是是音角,音律聯覺 Ambience Synesthesia 音樂會辦到三次元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10-30 分享到:
  • 第五人格:博士進排位,上線聯覺模式,裡奧艾瑪「親子日」在即!
    03上線聯覺模式千呼萬喚始出來,偵探奧爾菲斯終於「有用」了。隨著「聯覺模式」的到來,求生者玩家在比賽中坐上椅子被淘汰之後,不會進入結算界面,而是以偵探的形態來觀察後續的賽事。相當於之前的觀戰模式被改為「聯覺模式」,發揮偵探的作用,可惜的是官方明確表示偵探之間相互不可見,說到底,還是玩家們和偵探「自娛自樂」,好在偵探能在這個模式中進行翻窗、加速和翻板等行為,其他求生者和監管者也看不見偵探!
  • 關於寶寶的第一次胎動的小秘密
    「老公快摸,寶寶在踢我了,好神奇」……關於寶寶的第一次胎動,很多準媽媽都是驚喜又好奇的,究竟胎動是什麼感覺呢?什麼時候才會有胎動?啥是胎動?胎動(Fetal movement),是指胎兒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
  • ...達-芬奇也曾擁有-第六感 聯覺 速度感官 神童 考利 考試 學術...
    瓦倫丁將艾南的這項感官命名為「速度感官」,他認為艾南的「速度感官」源自他的「聯覺」,是一種各種感覺之間產生互相作用的心理現象。當艾南的其中一個感官受到刺激時,會產生一個連鎖反應。  達·文西也曾擁有  最出名的「聯覺」現象要數「色-聽」聯覺,即對眼前色彩的變化產生感覺並引起聽覺的反應。
  • 寶寶第一次扁桃體發炎,讓我措手不及
    作者:寶寶知道 鍶鍶&寶貝第一次寶寶扁頭體發炎,讓我措手不及,本以為是小孩發燒,去到醫院量了一下體溫,39℃發高燒。醫生說是:「扁頭體發炎,要住院把燒退了才可以」。當時醫生先開了一些口服的藥,然後就開始打點滴,這針是在寶寶的頭部扎針的,看到心都疼了,打的應該是消炎藥吧!當時的我除了著急還是著急,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寶爸又不在身邊,自己真的不知怎麼辦,只好聽醫生的話,給寶寶多喝點水,注意個人衛生。我們鎮上的醫院是白天在醫院打點滴,晚上就回家休息,然後第二又帶寶寶去醫院。
  • 寶寶人生中的那些第一次
    說到寶寶的人生第一次,那真是太多了,寶寶現在已經一歲多了,因為從出生到現在,都是我和寶爸自己帶的,所以她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是見證者,我也很開心,可以陪她一起成長,一起邁向人生更多的第一次……現在印象最深刻的,是寶寶第一次會翻身,想想那個場景
  • 第一次看見自己的寶寶,這種感覺正常嗎?
    告訴我是個女孩,體重3.9公斤!看見那個胖乎乎的小臉蛋,心想這就是在我肚子裡待了那麼久的寶寶,但是我覺得很陌生。身邊的朋友說,她們生寶寶的時候疼得死去活來,但看見寶寶的臉覺得很親,而且什麼疼都值了!只有我一個人,跟她們的感受完全不同!我不知道那種感覺是不是正常的,就是不痛不癢,看到她就像是一個陌生人。
  • 第一次見寶寶是什麼感受?網友回答:醜的讓我懷疑抱錯了
    文|好孕姐孕育生命是個神奇的過程,寶寶慢慢的在媽媽的肚子裡長大。一開始就知道他的存在,可是要等到十個月之後,才能見到他。在這十個月裡面,每一天準媽媽們都在想像孩子長什麼樣子?是長得像爸爸的女寶寶?還是長得像媽媽的男寶寶?他的鼻子是什麼樣子?
  • 寶寶的每個第一次、每個進步我都記憶猶新!
    作者:寶寶知道 愛上萌寶馬上就要滿兩歲了。從看到寶貝的第一眼起,寶寶的每個第一次、每個進步我都記憶猶新!萌媽先先來一個對比照啊!我能說這是同一個人嗎? 但是他有暖暖的愛,粑粑對我真的是一心一意,有時麻麻都羨慕我,回到家第一件事陪我玩耍,超級有耐心的照顧我,不厭其煩的「上課」(其實我根本就沒他說什麼),感謝粑粑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