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感知別人內心和身體觸覺,擁有聯覺能力,謎一般的美國女人

2020-12-20 不能說的奇趣

話說,很多夫妻當擁有了孩子之後,都有一種所謂的直覺。當孩子出現什麼特殊情況,這種直覺會突然之間出現在腦海裡。雖虛幻,卻又那麼的令自己坐立不安,非得要確認孩子的情況。

但如果告訴你這種直覺是真實的,同時如果被放大,這樣的生活會是怎麼樣?一位來自美國密蘇裡州,名叫梅根的女性,正在經歷著這神奇的一切。

梅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性,她的生活軌跡其實也和其他人沒什麼區別。

在年輕的時候,她和自己的另一半,喬希,彼此一見鍾情,因此很快就墜入愛河,並且沒有多久就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和自己的丈夫喬希在婚後生了三個可愛的孩子,組建了一個龐大的家庭。看著這一家人的家庭合照,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工作上,由於從母親處了解到當年弟弟在出生的時候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缺陷,因此梅根自小就有照顧弟弟的責任心。成年後的她,決定成為一位護士,走上了醫護的道路。

但是在美麗樣貌還有妻子,母親的身份下,她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還隱藏著自己另外的一個身份:聯覺者,即通感。

一般人看數字是數字,聽音樂是音樂,但是對於聯覺者而言,數字對應的可以是顏色,音樂對應的可以是數字,甜酸苦辣對應的可以是各種顏色等。也就是所謂的視覺,觸覺和味覺等各種感官可以聯動。

在梅根自己整理的歸納盒裡,別人會以文字作為區分,但梅根則會以顏色對應日期區分。

很多聯覺者都是兩種感官的聯動,即字母與顏色聯覺;符號與味覺聯覺;聲音與顏色聯覺(聽到聲音看見五彩顏色的彩帶飄在空中)等。

(數字與顏色聯覺示例)

由於很多聯覺者並不會覺得自己的經歷是不同尋常的,因此直到聯覺者和正常人刻意進行比較後才會意識到聯覺者的與別不同,他們,也就像一個神秘群體一樣存在於正常人的身邊。

而梅根的特別之處在於,她不但是聯覺者,更是聯覺者中罕見的鏡面觸摸聯覺者。

鏡面觸摸聯覺,擁有這種聯覺的人可以感受到別人相同的感覺,譬如觸摸一方的臉龐,鏡面觸摸聯覺者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臉龐也有被觸摸的感覺,甚至連對方的痛楚都可以感受到。

而且他們也能夠感知到對方情緒的波動,諸如歡喜,難受,憤怒等。

通俗來說,就像是在面前有一面鏡子,別人所有的行為都會在鏡中重現到自己身上,而鏡面觸摸聯覺者就是類似於鏡中人的一種角色。

聽上去非常神奇,但這種情況卻在醫學上被認為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而且很多理論認為其實早在嬰兒出生之時就有一定的聯覺能力,只是在成長過程裡逐漸關閉,回歸到所謂的正常。

帶著這種感受的生活其實並不好過,因為不論在什麼地方都能感知到別人的痛楚和感受,這樣的結果是自己對事物的感受究竟是怎麼樣的?往往很難找到自我!

梅根一開始也對自己的這種感受難以表達,直到她在專家的幫助下才發現自己是聯覺者中罕見的鏡面觸摸聯覺者,因此她決定成為一名兒童護士。

通過努力,她也順利的成為了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的一名資深護士。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梅根的這項特殊才能讓她成為眾多醫生的焦點。

因為醫生可以通過病人對自己情況的述說加以判斷病情,但是對於尚未能說話的嬰兒來說,只能通過各種儀器進行所謂數據上的監測和判斷。

在一次照顧一位患重病,整晚都無法安睡的嬰兒時候,梅根頭部出現悸動的感覺,痛得想直接撞上牆壁。但嬰兒的診斷與頭痛沒有一絲關聯。因此梅根將自己的猜測告知醫生,後來才發現嬰兒有一種鮮為人知的藥物副作用導致頭痛,因此及時更換了藥物。

第二天,嬰兒睡得非常安穩,情況得到好轉。而梅根的發現,更是印證了她特殊才能的貢獻。

因為梅根的特別,她不但被醫學界關注著,就連眾多的媒體都將鏡頭聚焦在她身上。每一個人都希望了解她那可以「讀懂」別人內在感受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

(梅根在節目上)

但正如梅根所說的一樣:「很多人覺得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但當你想像一下在一個很多人的地方,每一個人會互相接觸,喜怒哀樂每個人都不同,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我的感受了。」

「一開始我覺得這是一種折磨,但現在我更多認為這是一份禮物,因為通過目前的工作,我可以幫助很多的嬰兒。」

擁有通感這些特殊才能的人,或許就在你我身邊也不奇怪!畢竟,這個群體看似神秘,卻又那麼明顯的穿插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裡。

相關焦點

  • 聯覺,一種令人驚訝的感官能力
    聯覺,一種令人驚訝的感官能力聯覺被定義為若干感覺的無意識的關聯,這意味著某種感覺產生的刺激同時被另一種感官所感知,而後者卻未受到特別的刺激——這是因感知重疊而導致的感覺交叉。例如,聯覺者不僅能看到紅色,還能「聽到」紅色。原因是什麼?
  • 為什麼聲音好聽的女人普遍好看?|心理學解析:聯覺欺騙了你
    因為人的外貌和聲音是屬於不同基因組控制的,是彼此獨立的,所以聲音是否好聽與長得是否好看沒有任何關係。那為什麼大家都感覺聲音好聽的女人普遍好看?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聯覺現象欺騙了你。由此可見,視覺是會影響聽覺的,光線的亮度對人的聽覺產生了影響,使得音量相同的音樂在人的聽覺感知中出現了不同。聽覺在人類感官系統裡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對於人的影響也是最大的。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在視覺記憶、嗅覺記憶和聽覺記憶裡,聽覺記憶持續的時間最長,印象最深。
  • 驚人發現——數據顯示有高達20%的自閉症患者會出現「聯覺」
    擁有聯覺的自閉症患者是否能意識到他們異常的感知覺體驗? 研究聯覺和自閉症之間的聯繫可能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 平行感知 (Perceptual parallels)關於聯覺和自閉症的研究最早出現在2007年,當時研究人員發表了一個關於擁有聯覺的自閉症患者的案例。
  • 機器人也將擁有和人類一樣的觸覺分析能力?
    打開APP 機器人也將擁有和人類一樣的觸覺分析能力?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也會擁有觸覺分析能力。在剛剛結束的機器人頂會 IROS 2020 上,上海交大 & MIT 聯合項目 SwingBot 為我們展示了如何讓機器人通過觸覺傳感器來學習感知物體複雜的物理特性(tactile exploration),從而完成一個高難度的甩筆任務(in-hand object swing-up)。該工作也摘得此次大會的最佳論文獎項。
  • 機器人也能「甩筆」,擁有觸覺分析能力!
    下圖為機器人觸覺分析的流程通過握著物體旋轉一定角度和抖動物體來感知物理特性,從而推斷出最佳的控制策略實現甩筆。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只需要一個低成本的微型攝像頭和一個樹莓派控制器,GelSight 的製作總成本只有100美金(700元),遠低於市面上的其他觸覺傳感器。
  • 寶寶的這種「聯覺」功能,我第一次知道!
    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有聯覺能力看《最強大腦》時我們都會驚嘆,媽呀,這人的腦子構造是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樣啊?!在今年三月的TED演講上,因為擁有超常智力而被稱為「腦人」的英國作家Daniel Tammet,就例舉了他豐富的聯覺能力。他一直感知他出生的那個星期三是藍色的,因此他出了一本書《星期三是藍色的》。
  • 每個寶寶都可能是天生的「聯覺」者,這到底是個什麼功能?
    所以當我們對著娃兒開啟話嘮模式時,很可能他們是享受到了帶著芬芳的音樂或是一幅美妙的畫面,這時他們有著「聯覺」。看《最強大腦》時我們都會驚嘆,媽呀,這人的腦子構造是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樣啊?!那麼枯燥的一堆數字、文字、二維碼,他們居然全部可以記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 致力機器觸覺技術研發,「他山科技」賦予智能設備高級別感知能力
    觸感是機體感知外界環境的重要能力,無論是對人還是機器。 不僅我國,就世界範圍內來看,目前無論是機器人還是各種具有交互功能的設備,其交互方式仍以視聽技術為主,即使出現了力反饋的功能,但仍然不能達到智能水平。
  • 機器人也能「甩筆」,擁有觸覺分析能力,上交&MIT獲IROS 2020最佳...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人類善於利用手指觸覺來感知物體的物理特性(包括質量、重心、轉動慣量、表面摩擦等),從而完成高難度的控制任務。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也會擁有觸覺分析能力。
  • 可拉伸的「皮膚」傳感器:讓機器人和虛擬實境擁有人類觸覺!
    背景觸覺感知能力,是機器人靈巧操控各種物體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機器手都是通過機械化的方式,實現抓握和觸覺感知功能。可是,這樣做不僅僵硬刻板,並且非常容易損傷抓握對象。不誇張地說,可拉伸的傳感器可以改變機器人的功能和感知方式。筆者曾介紹過美國康奈爾大學設計的柔性機器人手,它採用可拉伸的彈性光波導作為感知彎曲、伸展與力量的傳感器,能夠抓握並感知各種形狀與材質的物體。例如,這種假肢手可觸摸三個西紅柿,感知其柔軟度,從而判斷其成熟程度。
  • 工業之美丨能感知疼痛的機器人已來,擁有情感的仿生人還遠嗎?
    如果它們有了疼痛的感知,甚至擁有了情感,和人類相處會變得如何?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日前,日本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感覺到「疼痛」的機器人,它在遭受到電荷刺激時,人造皮膚會明顯收縮,在表情上表現出疼痛。2月15日,在美國西雅圖舉辦的科學促進年會上,日本大阪大學的機器人研究團隊向外界介紹了他們正在從事的這項研究——如何讓機器人感到「疼痛」。
  • ...達-芬奇也曾擁有-第六感 聯覺 速度感官 神童 考利 考試 學術...
    瓦倫丁發現,艾南的這項感官還在成長中,而且很可能發展成只要對某項移動物體看上一眼,就能透過它們的顏色、形狀和紋理,分辨它們的速度。  經過1年的研究,艾南在父親的幫助下在網絡上發表了學術論文。  瓦倫丁將艾南的這項感官命名為「速度感官」,他認為艾南的「速度感官」源自他的「聯覺」,是一種各種感覺之間產生互相作用的心理現象。
  • 為什么女人觸覺比男人更敏感(圖)
    觸覺測試:女性手指小觸覺更靈敏    研究人員讓100名大學生接受觸覺測試。這種測試和體檢查視力時使用的方法類似。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5日援引這項研究負責人之一、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丹尼爾·戈德賴希博士的話報導:「我們發現,影響觸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手指大小。」美國麻薩諸塞綜合醫院伊桑·勒納博士贊同這一結論。他說:「男女之間觸覺靈敏度的差別看來完全取決於他們指尖的大小。因此,如果一名男性的指尖比女性還小,那他的觸覺會比女性更靈敏。」
  • 我們的感知系統——觸覺是怎樣影響我們的學習、成長和關係的
    觸覺是我們感知系統中最大最廣的一個感知器官,而皮膚包裹著我們的全身,活生生、會呼吸、會排洩,保護著我們防止有害光線和微生物的侵襲。通過它我們感知冷暖、重力,也使我們更好的感知內在外在,已達到一種和諧與平衡。它還是我們與外界、他人建立界限的屏障,更好的區分你我,更好的發展自我。
  • 聯覺是什麼意思 聯覺有哪些類型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聯覺最新資訊 > 正文 聯覺是什麼意思 聯覺有哪些類型
  • 科學家給予軟體機器人以觸覺感知
    但由於軟體機器人缺乏良好的感知能力,所以一直受到限制。一個好的機器人抓手需要感覺到它所接觸到的東西(觸覺傳感)同時需要感知手指的位置(本體感知)。這種傳感一直是大多數軟體機器人所缺少的。在兩篇新發表的論文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想出了新的方法,讓機器人能夠更好地感知與之交互的東西:能夠看到和分類物品,同時具有更柔和、更細膩的觸覺。"我們希望通過感知世界來實現看世界。
  • 機器人也能甩筆,擁有觸覺分析能力,上交獲IROS 最佳論文獎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人類善於利用手指觸覺來感知物體的物理特性(包括質量、重心、轉動慣量、表面摩擦等),從而完成高難度的控制任務。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也會擁有觸覺分析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只需要一個低成本的微型攝像頭和一個樹莓派控制器,GelSight 的製作總成本只有 100 美金(700 元),遠低於市面上的其他觸覺傳感器。GelSight 觸覺信息效果圖。
  • 懂輕重 知冷暖 19個超敏電極賦予機器人觸覺感知
    觸覺,其實是身體與外界接觸獲得的感知。而聽覺則主要是通過耳朵獲取聲音來感知,兩者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觸覺具有被「刺」的特徵,所以更難被量化。同時我們也知道通感產生的基礎是大腦相應的神經細胞之間發生了共鳴與聯想,而這種共鳴和聯想不僅限於感官間,還包括了情緒的主觀體驗。
  • 觸覺傳感器能令機器人「感受」疼痛
    據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日本大阪大學工程師淺田稔和同事設計出了一套能可靠識別一系列觸碰的觸覺傳感器,當這套傳感器與機器人相連時,機器人會發出情緒信號。他們表示,未來科學家有望研製出擁有觸覺並「感受」身體疼痛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或許也能對人類的痛苦「感同身受」。
  • 觸覺和運動神經元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
    原標題:觸覺和運動神經元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杜克醫學院的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大腦的觸覺和運動神經元除了能感知接觸、控制運動以外,還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這一發現不僅解釋了「橡膠手錯覺」,幫人們理解不同腦區共同形成身體圖式的機制,還有助於開發與癱瘓病人體覺和運動神經線路完全融和的神經假肢。相關論文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早期研究表明,大腦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立體的內部圖像,通過接收來自皮膚、關節、肌肉及視覺、聽覺的信號,不斷刷新著觸覺、痛覺、溫度、壓力等信息。這一動態過程形成了大腦對身體的內部影像,也叫身體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