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和運動神經元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觸覺和運動神經元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杜克醫學院的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大腦的觸覺和運動神經元除了能感知接觸、控制運動以外,還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這一發現不僅解釋了「橡膠手錯覺」,幫人們理解不同腦區共同形成身體圖式的機制,還有助於開發與癱瘓病人體覺和運動神經線路完全融和的神經假肢。相關論文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早期研究表明,大腦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立體的內部圖像,通過接收來自皮膚、關節、肌肉及視覺、聽覺的信號,不斷刷新著觸覺、痛覺、溫度、壓力等信息。這一動態過程形成了大腦對身體的內部影像,也叫身體圖式。一個例子就是「橡膠手錯覺」,即當人們感到自己的手被觸摸,同時又看到一隻假手被觸摸時,他會感覺這隻假手是自己的。

  為了解釋這種「橡膠手錯覺」,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實驗,集中研究猴子的體覺和運動皮層的腦活動。他們讓兩隻猴子看計算機屏幕上的一條猴子手臂,並用一個虛擬的球去碰觸計算機中猴子手臂,同時也用東西去碰這兩隻猴子的手臂。

  當猴子看到虛擬球碰了虛擬手臂,而沒看到任何東西碰自己的手臂,在大約幾分鐘內,它們的體覺和運動皮層區的神經元開始對被碰觸的虛擬手臂起反應。對虛擬觸覺的反應發生在它們被實際碰觸之後的50到70毫秒,而在此時間內,負責處理視覺信息的腦區正在跟體覺和運動皮層區形成路徑連接。

  這證明了體覺和運動皮層神經元能對視覺刺激起反應,表明在靈長類動物腦皮層中,能通過一種高分布的動態過程,發生功能交叉處理。論文高級作者、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米格爾·尼科萊利斯說:「本研究首次證明了體覺或觸覺皮層可能受到視覺的影響,這和目前神經科學教科書上的理論相悖。這一發現支持了我們的觀點,關聯某項功能的腦皮層並非嚴格局限於某個腦區內。腦皮層區能同時處理多種信息流,而不是我們以前認為的單獨處理。」

  這一發現也暗示著,癱瘓病人在使用神經假肢時,他們的大腦可能接受這個假肢作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會對未來設計由腦機接口控制的神經假肢設備產生重要影響。研究人員說,對那些重度癱瘓的病人,有望造出能完全與他們腦中的體覺和運動神經線路結合在一起的神經假肢,恢復他們的運動和體覺功能。

  尼科萊利斯說:「當我們很熟練地使用工具,如小提琴、網球拍、滑鼠或假肢時,大腦就可能改變了我們對於自體的內部形象,將這工具與自體結合作為我們自己的外延。」

  (常麗君)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新一波感覺統合(觸覺、聽覺和視覺)訓練模塊或方法
    第一觸覺訓練:①瑞士球按摩:讓學生身心放鬆地仰臥或俯臥在瑞士球上,老師或家長輔助移動,或兒童躺在地面,老師推動瑞士球,從孩子身上輕壓過去,可側重胸部、腹部、背部及四肢的按摩,尤其是腿至腳踝部位的關節。強化各部位觸覺,提高協調能力,促進感統系統發展。
  • MIT新研究:機器人可以通過視覺和觸覺感知物體
    6月18日消息,日前,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預測性人工智慧,它可以通過視覺和觸覺來感知物體。該團隊的系統可以從視覺輸入創建逼真的觸覺信號,並從這些觸覺輸入中預測哪些物體和哪些部分被觸摸。
  • 大腦對冷觸覺反應的小鼠模型建成
    研究結果發表在日前出版的《比較神經病學》雜誌上,它提供的實驗模型,能推動對感冒和過敏的研究,並有助於繼續揭示觸覺在大腦中呈現的多種方式。 「觸覺本質上是多方面的,當你挑選某物時,它可以同時呈現溫暖、平滑和沉重,你的大腦將這些觸覺分解成不同的感知,了解它如何做到這一點,可以告訴我們,大腦如何適應並學習觸覺反應,以及這些途徑的變化如何導致了疼痛和疾病。」
  • 觸覺造句和解釋_觸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徐興業《金甌缺》:「太學生觸覺靈敏,反應迅速,對社會輿論往往起著帶頭作用。」]觸覺參考例句:1、盲人的觸覺特別靈敏。2、花兒笑了,那是觸覺了雨水害羞了。3、撫摸每一件你想要撫摸的物品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4、春天來了,那是剛落地的娃娃;花兒笑了,那是觸覺了雨水害羞了。5、尺八可以相當審美地,娛悅你的視覺、觸覺、嗅覺、尤其是聽覺。
  • 兩篇Science揭示細菌的觸覺反應
    菌膜是一種能夠抵抗抗生素作用和免疫系統清除的多細胞結構,可導致人類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並且威脅著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如供水系統和汙水管道系統。儘管從傳統意義上講,細菌沒有感覺器官,但是它們仍然善於感知它們的環境。這是因為細菌具有觸覺。細菌會對表面接觸產生觸覺反應,從而導致細菌牢牢地固定在表面上。
  • 運動神經元-為什麼如此重要以及如何製造?
    運動神經元是體內負責控制運動的神經細胞。運動神經元受損引起許多疾病,包括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LS)和脊髓性肌萎縮(SMA)。為了治療這些疾病,科學家們正在開發從幹細胞產生新的健康運動神經元的方法。最近的一項研究闡明了控制運動神經元分化的細胞機制,為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新治療鋪平了道路。
  • 你是哪種學習類型的人 視覺聽覺還是觸覺?
    摘要:學生的學習類型大致分為三種,視覺學習型,聽覺學習型,觸覺學習型……     學生的學習類型大致分為三種,視覺學習型,聽覺學習型,觸覺學習型……  首先是視覺學習型的人,佔到人群總數的三分之一。
  • BBC紀錄片:百感交集之觸覺和視覺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BBC聽力>正文BBC紀錄片:百感交集之觸覺和視覺 2014-03-14 13:50 來源:網絡 作者:編輯整理
  • 人的視覺、嗅覺、觸覺是否與量子有關?
    視覺能讓我們看清整個世界,嗅覺能讓我們聞到食物的香味,觸覺能讓我們感受到物體的存在。我們已知物質的本質,它們都是由粒子構成的,這些非常小的粒子遵循量子力學。人們一直試圖用量子效應解釋一切,那麼人的感覺是否也與量子有關?答案是肯定的。
  • 運動神經元殷世榮主任:運動神經元對人體的危害都有什麼呢?
    運動神經元對我們的危害: 1、運動神經元疾病首發症狀75%的病人在四肢,而25%表現為球部症狀。肌肉跳動可能引起患者重視,而且有時肌肉跳動早於無力和肌萎縮幾個月之久。隨著病程的發展,幾乎所有四肢起病的患者都出現球部症狀,無力會進一步加重,而肌肉跳動會變得不明顯。 3、感覺症狀通常為遠端的感覺異常和麻木,大約出現在10%的患者,近50%的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具有明顯的疼痛症狀。這也是運動神經元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 觸覺傳感器能令機器人「感受」疼痛
    據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日本大阪大學工程師淺田稔和同事設計出了一套能可靠識別一系列觸碰的觸覺傳感器,當這套傳感器與機器人相連時,機器人會發出情緒信號。他們表示,未來科學家有望研製出擁有觸覺並「感受」身體疼痛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或許也能對人類的痛苦「感同身受」。
  • 您了解我們的觸覺嗎?有意思的觸覺!
    所有的動物對於被觸碰、撫摸都有反應,而且沒有觸摸,牛命本身根本無法進化-一也就是說,沒有互相觸摸的化學反應,就無法塑造關係。缺乏觸摸和被觸摸,不論是什麼年齡的人都會生病,變得渴望觸摸。胎兒首先發展的知覺是觸覺,新生兒在眼睛張開前,便自動有了觸覺,開始探索世界。我們出生之後不久,雖然還不能看或說,卻能憑直覺開始觸摸,嬰兒唇上的觸覺細胞使他們能夠吃奶,而他們的雙手也向外伸,探求溫暖。
  • 機器人與觸覺傳感技術的碰撞,一文初探人類與機器人的觸覺傳感
    (a) 無毛皮膚切片,顯示各種機械感受器的物理位置和分類;(b) 從指尖到大腦體感區的觸覺信號傳遞;(c) 觸覺信號從接觸點傳遞到大腦過程中的功能事件,為了簡單起見,信號流是單向的從皮膚受到刺激的那一刻起直到產生感知,會發生各種複雜的機械、感知和認知現象。圖 1 給出了一個事件序列示例。
  • 觸覺 vs 痛覺
    而慢性痛又分為炎症痛和神經性痛。炎症痛是由組織受損產生炎症反應引起的,神經性疼痛則是神經受損引起的疼痛信號放大。組織受傷難免既會引起炎症又會傷害神經,有的時候兩者還會互相影響加劇程度,所以通常慢性痛都是兩種疼痛的複合(真的好難受啊≧ ﹏ ≦)。
  • 觸覺在蝙蝠捕食中起關鍵作用
    原標題:觸覺在蝙蝠捕食中起關鍵作用 事實證明,它們的觸覺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Ellen Lumpkin及其同事發現,蝙蝠的翅膀上擁有一組特殊排列的毛髮和對觸覺敏感的接收器,它們能探測氣流變化以幫助其穩定飛行。   該團隊還發現,蝙蝠翅膀上以特定模式排列的感覺神經元發送信號至脊髓下層,而這對於哺乳動物來說是不同尋常的。這部分脊髓通常接受來自動物軀幹的信息。
  • 每天學點心理學——痛覺和觸覺的敏感性
    顯然,沒有人能確定兒童所體驗的疼痛是否與成人相同,正如我們不能說一個朋友在抱怨頭痛時所體驗的痛苦會比我們自己在頭痛時所體驗的痛苦嚴重或輕微。我們所知道的是疼痛給嬰兒帶來了痛苦。當他們受傷時,他們心跳加快、出汗、面部表情痛苦、哭聲的強度和聲調也變了。
  • 讓機器人有觸覺,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的事情!
    比如在拾取東西時,我們需要觸覺與視覺的共同作用(判斷物體是硬或軟,輕或重,熱或冷)以確保我們能拿起物體而不損壞它們。在機器人領域,讓機器人抓取物體時,給它們觸覺可以消除對物體軟硬,易碎程度的不確定性那麼要讓機器人取得觸覺,需要具備哪些技術呢?
  • 無論是你的視覺,還是聽覺,又或者是觸覺感受,03不會讓你後悔
    無論是你的視覺,還是聽覺,又或者是觸覺感受,03不會讓你後悔[最滿意] 外觀、內飾、動力、豐富的配置![最不滿意] 倒車影像的頂部視圖有點失真,不太好判斷,另外車聯網反應感覺有點慢。現在是9.7 ,我開車的習慣有點費油,最後能降到7左右,我就舒服了.... [舒適性] 座椅的包裹性很強,因為可以調節腰部支撐,感覺確實比一般的車座椅舒服。
  • 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視覺觸覺感知方法
    圖為研究人員介紹的基於視覺的觸覺感知策略為了有效地與周圍環境互動,機器人應該能夠像人類一樣,通過觸摸來識別不同物體的特徵。這將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抓住和管理物體,利用傳感器收集的反饋來調整他們的抓取和操作策略。考慮到這一點,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組一直在努力開發技術,通過分析傳感器收集的數據,賦予機器人觸覺,其中許多數據是基於深度學習架構的使用。雖然其中一些方法很有前途,但它們通常需要大量的訓練數據,而且並不總是能夠很好地泛化以前不可見的對象。
  • 一觸傾心,觸覺戰略營銷讓品牌產品更加性感誘人!
    這5種感受器是同時作用的,當我們觸摸一個人或物體時,會有四五種信號通過神經傳導,先到脊髓、腦幹、和丘腦,再傳到大腦皮層,讓大腦來綜合處理成一個匯總信號,這個信號就是我們對觸摸對象的觸覺認識。我們在觸摸事物的時候,甚至能在腦中根據觸摸的形狀、大小和質地形成對應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