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心理學——痛覺和觸覺的敏感性

2020-12-15 七弦琴2010

關於嬰兒痛覺的當代觀點

今天,眾所周知,嬰兒天生就具有感覺疼痛的能力。顯然,沒有人能確定兒童所體驗的疼痛是否與成人相同,正如我們不能說一個朋友在抱怨頭痛時所體驗的痛苦會比我們自己在頭痛時所體驗的痛苦嚴重或輕微。

我們所知道的是疼痛給嬰兒帶來了痛苦。當他們受傷時,他們心跳加快、出汗、面部表情痛苦、哭聲的強度和聲調也變了。

嬰兒對疼痛反應的延遲有可能是由於嬰兒發育不完善的神經系統傳導信息速度較慢造成的

對疼痛的反應似乎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例如,一個新生兒在腳踝進行抽血化驗,他們的反應會很痛苦,但是要在數秒後才有反應。相反,在幾個月後進行同樣的抽血化驗程序,他們會立刻就有反應。這種反應的延遲有可能是由於嬰兒發育不完善的神經系統傳導信息速度較慢造成的。

有關大鼠的研究指出,嬰兒期經歷疼痛會導致神經系統形成某種永久的環路,從而導致在成年期對疼痛變得更敏感。這些結果表明,經歷大量疼痛的醫學治療和測試的嬰兒通常在長大後對疼痛更加敏感。

越來越多的人支持這種說法,嬰兒能夠體驗到疼痛以及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對此,醫學專家的反應是支持在手術中使用麻醉藥和止痛劑,即使很小的嬰兒也不例外。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觀點,在大多數外科手術中,包括包皮環切術,麻醉藥的使用是恰當的。

對觸摸的反應

很顯然,不是只有刺痛才能引起嬰兒的注意。即使是很小的嬰兒,對溫和的觸摸都有反應,比如輕柔的撫摸可以使一個哭鬧、焦躁的嬰兒安靜下來。

對於新生兒來說,觸覺是高度發育成熟的感覺系統之一,它也是最先發展的感覺系統之一。有證據表明,在懷孕32周後,胎兒的整個身體對觸摸就已經很敏感。此外,嬰兒在出生時已有一些基本反射,如定向反射,需要他們對觸覺敏感——嬰兒必須能在嘴巴周圍感知觸覺,以便自動找到乳頭吃奶。

嬰兒感受觸摸的能力對他們努力探索世界特別有幫助。一些理論認為,觸覺是嬰兒獲取有關這個世界信息的一種方式。如前所述,6個月大的嬰兒傾向於把任何東西都放到嘴裡,通過該物體在嘴裡的感覺反應來獲取有關其結構的信息。

嬰兒觸摸玩具

此外,觸覺對有機體未來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它觸發了一種複雜的化學反應,有助於嬰兒存活下來。例如,輕柔的按摩可以刺激嬰兒大腦特定化學物質的產生,從而促進生長。

多通道知覺:整合單通道的感覺輸入

多通道知覺理論考察各種單個感覺系統所接收的信息是如何整合和協調起來的。

在研究嬰兒如何理解感覺世界的過程中,儘管多通道知覺理論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研究方式,但它引發了關於感知發展的一些重要爭論。例如,一些研究者認為嬰兒的感覺從一開始就彼此整合,而另一些研究者則堅持嬰兒感覺系統最初呈分離狀態,大腦的發展逐漸導致感覺的整合。

我們不知道哪種觀點是正確的,但嬰兒在早期就已經能夠將那些通過某一感覺通道得到的有關某物體的信息與另一感覺通道得到的信息關聯起來。比如,甚至是1個月大的嬰兒也能夠從視覺上辨認出先前含在嘴裡卻未曾見過的某個物體。毫無疑問,不同感覺通道之間的交流在出生後1個月已經成為可能。

嬰兒在多通道知覺方面的能力顯示了嬰兒複雜的知覺能力,這種能力在嬰兒期一直在發展。此類知覺發展得益於對情境支持的發現,即特定情境或刺激可以提供的選項。例如,嬰兒知道當他們走陡坡時可能會摔倒,即斜坡提供了使人摔倒的可能。此類知識在嬰兒從爬行到走路的轉變中至關重要。同樣,嬰兒知道,如果沒有正確地握住,某些形狀的物體就會從手中滑落下去。

相關焦點

  • 觸覺 vs 痛覺
    撰文丨Juper(清華大學生物學在讀博士生)編輯丨浦肯野排版丨夏獺觸覺和痛覺都屬於軀體感覺(somatic sensory),除此之外軀體感覺還包括溫度感覺以及本體感覺,這裡就不細表了,讓我們來看看其實完全不同但又緊密聯繫的觸覺和痛覺。
  • 萌寵道場:狗狗的味覺,觸覺和痛覺是怎樣的?
    狗狗並不能通過細嚼慢咽來品嘗食物的味道,而主要是靠嗅覺和味覺雙重作用來鑑別食物的好壞,因此,在準備狗狗食物的時候,要特別主要食物的氣味調理。狗狗的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在身體的末端,耳朵,嘴邊,尾巴,腳掌等處。陌生人如果觸摸這些部分的話可能會激怒狗狗而受到攻擊。
  • 挑戰教科書的研究:人類「高速痛覺受體」被發現,原來不比觸覺慢
    舊的觀念認為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處理痛覺比觸覺慢。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到目前為止,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大腦傳遞觸覺神經信號比痛覺神經信號更快。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速度上的差異是由於觸覺信號通過一層厚厚的髓鞘穿過神經。而傳遞痛覺信號的神經元要麼沒有髓鞘,要麼只有薄薄一層髓鞘。髓鞘是神經周圍起保護作用的脂質絕緣層,幫助神經更快地傳導信號。
  • 研究顯示:魚鰭觸覺敏感性堪比人類指尖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導 英媒稱,很多魚類的魚鰭除了用於遊泳,還可用於感知壓力或辨別質地——事實上,某些魚類的魚鰭對觸碰的敏感程度堪比人類和其他靈長動物的指尖。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3日報導,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亞當·哈迪說:「我們認為靈長動物是特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有非常敏銳的觸覺,但實際上觸碰物體是一切動物的日常行為,包括魚類。」他說:「在水底生活著大量的魚類,它們常常接觸粗糙或者光滑的表面。判斷這些表面觸感如何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報導稱,哈迪及其同事梅利娜·黑爾分析了圓頭蝦虎魚辨別不同質感的能力。
  •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魚鰭觸覺敏感性堪比人類指尖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導 英媒稱,很多魚類的魚鰭除了用於遊泳,還可用於感知壓力或辨別質地——事實上,某些魚類的魚鰭對觸碰的敏感程度堪比人類和其他靈長動物的指尖。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3日報導,芝加哥大學的亞當·哈迪說:「我們認為靈長動物是特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有非常敏銳的觸覺,但實際上觸碰物體是一切動物的日常行為,包括魚類。」他說:「在水底生活著大量的魚類,它們常常接觸堅硬或者光滑的表面。判斷這些表面觸感如何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報導稱,哈迪及其同事梅利娜·黑爾分析了圓頭蝦虎魚辨別不同質感的能力。
  • 每天學點基礎心理學之三——錯覺,就像掉進了上當的沼澤
    用心理學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走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期待與你同行,共同成長。上次介紹了學習心理諮詢師之基礎心理學知識部分「第二節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這次介紹學習「第三節感覺、知覺」的體會。第三節主要是圍繞感覺介紹了感受性與感受閾限、各種感覺和感覺現象,以及知覺的種類。一、感覺感覺的概念並不複雜,主要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感受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與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感覺閾限)成反比。
  • Piezo蛋白的故事:觸覺、聽覺和本體感覺背後的觸感機制
    飄忽的觸覺長久以來,觸覺一直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其他感覺,比如視覺和味覺,都相對好理解,Patapoutian說:擊中眼睛的光子或滲透到鼻子和舌頭的化學物質激活了相應的受體;這些受體促使離子通道開放,正離子得以進入細胞;細胞去極化,將刺激轉換為大腦可接受並理解的電信號。
  • 每天讀點心理學(二)
    認知過程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察覺,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和注意等。1.感覺與知覺的概念與特徵(1)感覺的概念和特徵:感覺是當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的反映。感覺是最簡單的心理活動,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觸壓覺冷溫覺、機體運動覺、平衡覺及內臟感覺等9種。
  • 先說說必不可少的觸覺訓練
    其中,觸覺和痛覺是最早出現,胚胎第七周的口周圍就有觸覺感受器,隨後經面部向四肢及全身分布,胚胎第11周的手和腳出現膚覺感受器,胎兒第20周感受器遍及全身皮膚。從外周到皮層感覺通路直到胎兒第29周才形成,晚於皮膚感受器的形成。(一)老師,剖腹產的孩子要做觸覺訓練嗎?為什麼要做觸覺訓練?
  • 每天學點心理學:你現在很興奮嗎?
    每天學點心理學:‍‍寶媽們注意了,當你的孩子因明天的考試緊張而焦慮,或孩子因明天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緊張失眠,試著這樣跟他對話,你很興奮嗎?
  • 國外研發新型人造智能皮膚 可打造有敏感觸覺的機器人
    在未來,機器人不僅會有人的外形,其皮膚也不再是鋼鐵和橡膠,而是如同真正的人的皮膚一樣,有觸覺、溫覺、痛覺等。近日,據外媒報導,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種所謂的人造智能皮膚,他們宣稱未來有一天能夠藉助這項技術為截肢患者帶來更加完善的修復學,或者打造出具有敏感觸覺的 機器人 。據悉,這種電子皮膚將不僅僅模擬真正皮膚的形態學,而且也將模擬它的功能。
  • 觸覺造句和解釋_觸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徐興業《金甌缺》:「太學生觸覺靈敏,反應迅速,對社會輿論往往起著帶頭作用。」]觸覺參考例句:1、盲人的觸覺特別靈敏。2、花兒笑了,那是觸覺了雨水害羞了。3、撫摸每一件你想要撫摸的物品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4、春天來了,那是剛落地的娃娃;花兒笑了,那是觸覺了雨水害羞了。5、尺八可以相當審美地,娛悅你的視覺、觸覺、嗅覺、尤其是聽覺。
  • 觸覺和運動神經元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
    原標題:觸覺和運動神經元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杜克醫學院的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大腦的觸覺和運動神經元除了能感知接觸、控制運動以外,還能對視覺信號起反應。這一發現不僅解釋了「橡膠手錯覺」,幫人們理解不同腦區共同形成身體圖式的機制,還有助於開發與癱瘓病人體覺和運動神經線路完全融和的神經假肢。相關論文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早期研究表明,大腦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立體的內部圖像,通過接收來自皮膚、關節、肌肉及視覺、聽覺的信號,不斷刷新著觸覺、痛覺、溫度、壓力等信息。這一動態過程形成了大腦對身體的內部影像,也叫身體圖式。
  • 緩解觸覺敏感丨如何正確使用觸覺刷
    這種刷子的柔軟度介於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適用於6個月至10歲兒童。b.6個月至3歲寶寶,選用美國B刷;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觸覺刷,則需先用矽膠軟刷過渡後,再用美國B刷。c.3歲至12歲兒童,選用美國A刷;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觸覺刷,則需先用矽膠軟刷過渡後,再用美國A刷。如果觸覺敏感明顯,則應使用矽膠軟刷(先)和美國B刷(後)進行脫敏適應後,再使用美國A刷。
  • 科學家發現人類觸覺作用原理和聽覺相似
    科學家發現人類觸覺作用原理和聽覺很相似。在這個過程中,你用你的觸覺在腦海裡形成牆面的圖像,以便更好地猜測開關的位置。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助理教授斯利曼•本斯麥艾(Sliman Bensmaia)和他的同事們近日研究發現,皮膚對振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這些振動產生相應的振幅,同時,神經把信息從受體傳入大腦。就像耳膜的振動頻率傳送聲音的信息一樣。
  • 每天學點心理學改變生活,經典心理學書籍推薦
    應該學心理學專業的或者選修過心理學課的同學都有學習過這本書。它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內容比較豐富,非常厚實。它把心理學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理論聯繫實際,通俗易懂,是一本心理學入門的好讀物。如果對心理學很感興趣,但又害怕專業書籍太生澀太難懂,可以從這本書入手。
  • 孩子觸覺過於敏感怎麼辦?
    「大多自閉症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感官系統問題:有的人對聲音特別敏感,有的人觸覺非常敏感,還有的人空間感或平衡感非常差。如何幫助和改善孩子的觸覺敏感,是父母和老師們都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
  • 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
    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組學分析、細胞實驗,化學物質刺激以及行為學實驗等結果進行分析,揭示了章魚適應水環境進化出獨特的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首先,為了檢測章魚吸盤是否具有與其他感覺器官相似功能的感覺細胞,研究團隊從吸盤的外緣周圍分離出細胞群,鑑定出三種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細胞(圖1)。
  • 人的觸覺究竟有多靈敏,能感受到單層分子的差別?
    人類的觸覺究竟有多敏感?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甚至能夠感受到材料表面單層分子的區別。對人類觸覺的這種全新的認識能幫助我們發展具有感官能力的電子皮膚,有真實觸感的假肢以及應用於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的高端觸覺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