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基礎心理學之三——錯覺,就像掉進了上當的沼澤

2020-12-13 乘月隱

用心理學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走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期待與你同行,共同成長。

上次介紹了學習心理諮詢師之基礎心理學知識部分「第二節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這次介紹學習「第三節感覺、知覺」的體會。第三節主要是圍繞感覺介紹了感受性與感受閾限、各種感覺和感覺現象,以及知覺的種類。

一、感覺

感覺的概念並不複雜,主要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感受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與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感覺閾限)成反比。根據韋伯定律,在中等強度範圍內,視覺的感受能力最高,其次依次為動覺(提重物)、痛覺(皮膚上的灼熱)、聽覺、壓覺(皮膚受壓)、嗅覺、味覺。

各種感覺

視覺視覺能夠對波長在380納米~78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產生反應。視覺神經細胞可分為能分辨物體的細節和顏色的錐體細胞(明視覺)和能分辨物體的明暗和輪廓的杆體細胞(暗視覺)。

色調取決於光的波長,明度取決於光波的物理強度,飽和度取決於彩色中灰色所佔的比例。色光混合和顏料混合,效果是不一樣的。色光混合是相加的混合,混合出的色光更亮了。顏料混合是相減的混合,混合的結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顏色。

色覺異常可以分為色弱、部分色盲(紅綠色盲、黃藍色盲)、全色盲,程度依次增強。色覺異常的人通過明度的差別,也能分辨出顏色。絕大多數色覺異常是遺傳原因造成的。色盲中,男性多於女性。男性是外祖父通過母親傳給自己的。

聽覺人耳能接收16~20000Hz的空氣振動,對1000~4000Hz的振動最敏感。通常,在20歲之前,聽覺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在60歲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老年人的聽覺感受性降低的特點是對高頻不敏感。

聲音的音調是由聲波的頻率決定的,響度是由聲波的振幅決定的,音色是由聲波的波形決定的。

其它感覺

嗅覺是最古老的感覺,感受器在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細胞。

最基本的味覺有酸(舌根的邊緣)、甜(舌尖)、苦(舌根)、鹹(舌中部的邊緣)。味覺感受性和機體的生理狀況、嗅覺有密切聯繫。

平衡覺(靜覺)的感受器在內耳中的前庭器官。

內臟感覺(機體覺)的特點是:性質比較模糊(不知道是什麼感覺)、定位不準確(不知道哪疼)、具有放射性質(疼痛傳導)。

最難被適應是痛覺,但痛覺對機體具有保護性作用。痛覺感受性的個體差異與一個人對疼的認識、態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點有關。

感覺現象

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描述的就是在外界刺激的持續作用下,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進入電影院的放映廳,大體需要30分鐘左右,才能對暗適應。這是由於視紫紅質需要30分鐘左右的時間合成。走出放映廳,1~2分鐘就能對光適應。這是由於只需1~2分鐘,視紫紅質便可分解。可以通過帶紅色眼鏡來保護視紫紅質。

所謂的聯覺,是指一種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比如看到太陽的照片,會感覺到熱。

二、知覺

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

與感覺的區別是:知覺是整體的反映,是各種感覺協同活動的結果,且受個人知識經驗的影響。

與感覺的聯繫是:知覺來源於感覺,兩者都是對事物外部形象的反映,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很難有單獨存在的感覺。

知覺具有整體性、選擇性、恆常性以及理解性的特點。

知覺可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以及錯覺。

錯覺所產生的歪曲是有條件的,只要具備了錯覺產生的條件,錯覺必然會產生,通過主觀努力無法克服。這像不像,上一次當,之後,還會上第二次當,之後,還會上第三次當?

錯覺,就像掉進了上當的沼澤,心理諮詢師學習體會之「難以逃脫」。

謝謝你關注心靈生長。獨自前行,可以走得很快;結伴而行,才能走得更遠。心靈生長的路上,有你、有我。讓我們共同成長,相互扶攜。如需本次分享的思維導圖原文件和課程學習連結,請直接留言聯繫。

相關焦點

  • 每天學點基礎心理學之九——三歲看老,不是預言而是暗示和詛咒!
    用心理學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走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期待與你同行,共同成長。關注,留下,不迷路。導語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我本來就很內向!上次介紹了學習心理諮詢師的基礎心理學知識部分「第八節情緒、情感和意志」,這次介紹學習「第九節能力和人格」的體會。第九節主要介紹了能力、人格的特性、氣質、性格、人格理論。
  • 心理學:焦點和錯覺,正確看待自我的感覺
    但是實際上,這並不荒唐,人之所以會這樣,這背後有著心理學知識,叫焦點效應。焦點效應:人類往往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讓人們穿上一些古怪和另類的服裝,去和另外一部分人交談。
  • 每天學點心理學:你現在很興奮嗎?
    每天學點心理學:‍‍寶媽們注意了,當你的孩子因明天的考試緊張而焦慮,或孩子因明天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緊張失眠,試著這樣跟他對話,你很興奮嗎?
  • 橡皮手錯覺源於催眠暗示?又一項著名心理學實驗被質疑
    有關催眠研究的發現表明,該行為歸根結底要看人們有多容易受暗示,這項新調查的研究者稱之為「特質現象學控制」。他們的論文指出,這種特質可能為一些重要研究提供了另一種解釋,這些研究原本探究的是自我或他人行為和經驗表徵的神經機制。此外,論文中還提出了敦促心理學家提高未來研究的嚴謹性和可靠性的新方法。
  • 橡膠手錯覺的缺陷給心理學提出了許多問題
    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一篇最新學術論文稱,一項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被認為是不合適的,該實驗曾被用來解釋大腦對身體的理解,以及數十種臨床疾病。這一心理學實驗被稱為橡膠手錯覺。這篇論文對所有這些作品,以及其他使用相同控制方法的作品,如全身錯覺、出體錯覺和化妝錯覺進行了重新解釋。現有的關於橡膠手錯覺不是暗示效應的說法是無效的,因此,現有的關於橡膠手錯覺的報告可能完全歸因於暗示效應。」
  • 2015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心理學大綱 考研心理學_網易教育
    I.考試性質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學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心理學學科大學本科階段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心理學學科優秀本科畢業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於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錄取,確保碩士研究生的質量。II.考查目標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涵蓋心理學導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等學科基礎課程。
  • 心理學丨從歌手謝東長相與侯氏家人相似看心理學"錯覺"現象!
    但這卻是大家的一個錯覺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錯覺"現象。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時錯覺?一句話: 錯覺是歪曲的知覺。詳細說就是: 錯覺是人們觀察物體時,由於物體受到形、光、色的幹擾,加上人們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誤認物象,會產生與實際不符的判斷性的視覺誤差。
  • 心理學十大著名錯覺-愚弄你的大腦
    ,我們將此列表基於赫特福德郡大學心理學教授理察·懷斯曼(Richard Wiseman)的觀點。在開始之前,我們想說一件事。許多人指責他們的感知錯覺,但這本身就是一種主要的誤解。造成混亂的是我們自己的大腦。使我們認為這是另一回事的光學表示法不會有意識地做這樣的事。沒有邪惡的天才策劃者有意識地強迫我們看到其他事物,但是我們自己的簡單大腦卻很難將一些視覺事物轉化為我們「得到」的圖像。
  • 2013年考研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2013年考研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http://kaoyan.eol.cn    新東方  2012-09-14  大 中 小   一、心理學概述  (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測驗法  4.調查法  5.個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學流派  1.構造主義心理學  2.機能主義心理學  3.行為主義心理學
  • 孕婦夢見自己掉進廁所裡 孕婦夢見自己掉進廁所裡髒髒的是什麼意思
    購物有遭遇上當受騙浪費金錢的可能,不要貪小便宜。境遇鞏固有下屬之助,地位財產,俱為安全,排除諸障礙,凡事如意,盛運隆昌榮譽,助者或共事者亦得一帆風順而成功發展。(但若有兇數者,亦須提防火災或燙傷之事)但人格數、地格數備全者,而他格有兇數者:很可能好淫無節制。
  • 鴨題榜|心理諮詢師基礎心理學匯總(一)
    三、心理學發展史  (一)科學心理學的建立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說:「心理學有一個很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的歷史。」這句話正確地概括了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事實。  (二)學派之爭  1.構造心理學  代表人物:馮特、鐵欽納。
  • 心理學巨著《烏合之眾》:君子慎獨,智者慎群,群體中的睿智之選
    但是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背後的原因總是讓人大吃一驚,讓人們不禁開始同情起男子來。 原來男子為結婚已經準備了150萬的婚房,30萬彩禮給女方 ,還賣掉自己的車給了女朋友的媽媽,女方卻帶人去男方公司鬧了4個月,甚至還打了男方。
  • 每晚學點必知的心理學
    再加上算命大師善於察言觀色,迎合著說一些含糊其辭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而上當受騙。所以老話說倒黴去卦攤,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巴納姆效應》其實就是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接受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時。這種現象就被叫做巴納姆效應。
  • 心理學如是說:視錯覺,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實的嗎?
    在生活中,知覺大多數都是真實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時候我們也會體驗到一些誤導性或錯誤的東西,心理學上稱為錯覺。錯覺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我們的知覺不能正確地表達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現種種歪曲。錯覺不同於幻覺,錯覺是在一定條件下必然會產生的,而幻覺則是一種病態的現象。在古書《列子》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孔子遇見兩個小孩爭辯太陽在日出的時候還是中午的時候離我們更近。
  • 2018年考研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
    Ⅰ.考試性質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學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心理學學科大學本科階段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心理學學科優秀本科畢業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於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錄取選拔
  • 心理學是否是「無用之學」?
    ,原因有三:一、我國心理學還在初級階段,集體潛意識還沒有到達關注內心的程度二、我國整體心理學水平和發達國家有差距,需要時間才能追上。歐美的心理學已經形成一種體系了。三、心理學行業目前本身水平不夠,服務滿意率低,需要時間和專業人員的多年耕耘。
  • 心理學:遭遇「背叛」,請糾正「感知錯覺」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兩性情感、婚姻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解析「婚外」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人性的醜陋面,認知道德品質對個人的影響力
  • 《魔獸世界懷舊服》悲傷沼澤的夢境之塵任務是哪個 悲傷沼澤的夢境...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沼澤夢境之塵任務是哪個?
  • 每天學點心理學之:如何用心理學,正確解決「人際交往」中的關係
    今天就帶著這個問題,我想和大家聊聊「人際關係」中那點事。」上來看看這一「駁論」心理學認為,第一印象是一種優先效應。心理學上認為:在深層的關係中,不管你的第一印象是好還是不好,別人對你的評價,最後都會被作為一個優缺點並存的正常人來看待。也就是說,一開始在「第一印象」中表現特別好的人,之後在別人的心目中,變得不再完美是必然的事情。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
  • 每天學點心理學改變生活,經典心理學書籍推薦
    大家好,很多小夥伴都對心理學挺感興趣的,那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本比較經典的有用的心理學書籍。1、《心理學與生活》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教科書級別的入門心理學書!應該學心理學專業的或者選修過心理學課的同學都有學習過這本書。它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內容比較豐富,非常厚實。它把心理學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理論聯繫實際,通俗易懂,是一本心理學入門的好讀物。如果對心理學很感興趣,但又害怕專業書籍太生澀太難懂,可以從這本書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