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丨從歌手謝東長相與侯氏家人相似看心理學"錯覺"現象!

2020-10-03 胡文生心理

歌手謝東是謝凌宵的兒子,一直以來,坊間傳說謝東是侯氏後人,也難怪,謝東母親與侯寶林確實是好朋友,都是老一輩藝術家,碰巧謝東長期看起來與候氏後人非常相似,也怪不得人們猜疑並以訛傳訛了。

但這卻是大家的一個錯覺,如果大家不信,先讓大家看看謝東父母的照片:

怎麼樣?謝東更像父親謝凌宵吧?如果你還是不信,那就再採看看謝東父親謝凌宵與侯躍文的對比照:

是不是也很像呢?難道侯躍文與謝凌宵也有什麼關係不成?答案是否定的,肯定沒關係。

那麼大家怎麼會相信謝東與侯氏一定有關係呢?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錯覺"現象。

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時錯覺?

一句話: 錯覺是歪曲的知覺。

詳細說就是: 錯覺是人們觀察物體時,由於物體受到形、光、色的幹擾,加上人們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誤認物象,會產生與實際不符的判斷性的視覺誤差。錯覺是知覺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人在特定的條件下對客觀事物的扭曲的知覺,也就是把實際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為與實際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但人為什麼會產生錯覺呢?

錯覺的產生需要滿足三個特點:

1、錯覺是歪曲的知覺;

2、錯覺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條件具備,必然產生;

3、 錯覺的產生具有固定的傾向。

這樣似乎就明白了,謝東身世錯覺的條件是:

1,恰好謝東長相酷似侯氏後人,謝家與候家關係很好。

2,謝東母親又和侯大師是好朋友且相互學習交往頻繁。

3,大家對侯氏一家非常熟悉。

4,謝東父親謝凌宵雖然也是老藝術家,但不如侯家人名氣大,所以大家也很少見到謝老出鏡。

正因為以上容易讓大家產生錯覺的條件具備,且人們更願意看到名人所謂花邊新聞,所以以訛傳訛也在所難免了。

其實謝東與侯家人長相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謝東和父親謝凌宵一樣,笑起來嘴角上揚更明顯,而侯家人卻略遜一籌。

相關焦點

  • 相聲界喜事,歌手謝東新婚,李金鬥主持,侯耀華當證婚人並致辭!
    近日,中國歌壇又迎來一件喜訊,那就是著名歌手謝東大婚,娶了美麗新娘譚靜怡,圈內大咖紛紛前來道賀,一時間娛樂圈平靜的水面又起波瀾。歌手謝東今年已經55歲,年輕人大都不是很熟悉,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三代人對他的印象比較深刻,謝東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央電視臺工作,1993年憑藉歌曲《笑臉》,紅遍大江南北,在那個聽錄音機和廣播的年代,街頭巷尾總能聽到謝東的《笑臉》從商場、飯店、單位的擴音器裡傳出。
  • 吸毒事業盡毀,撞臉侯寶林被疑血緣關係,58歲謝東落魄商演沒人理
    在春晚以席捲全國之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之後,先後通過春晚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歌手和令人難忘的作品,謝東的《中華民謠》就是其中之一。謝東也因為這首歌在當年紅極一時。
  • 心理學如是說:視錯覺,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實的嗎?
    在生活中,知覺大多數都是真實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時候我們也會體驗到一些誤導性或錯誤的東西,心理學上稱為錯覺。錯覺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我們的知覺不能正確地表達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現種種歪曲。錯覺不同於幻覺,錯覺是在一定條件下必然會產生的,而幻覺則是一種病態的現象。在古書《列子》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孔子遇見兩個小孩爭辯太陽在日出的時候還是中午的時候離我們更近。
  • 橡皮手錯覺源於催眠暗示?又一項著名心理學實驗被質疑
    現在,又有一系列著名的心理學研究面臨著新的質疑。這些研究旨在為大腦如何處理我們身體「自我」的內部表徵提供一個窗口,而對它們的質疑來自一個不太可能的方面:催眠研究。有關催眠研究的發現表明,該行為歸根結底要看人們有多容易受暗示,這項新調查的研究者稱之為「特質現象學控制」。他們的論文指出,這種特質可能為一些重要研究提供了另一種解釋,這些研究原本探究的是自我或他人行為和經驗表徵的神經機制。此外,論文中還提出了敦促心理學家提高未來研究的嚴謹性和可靠性的新方法。
  • 心理學:壞人的外貌都有一些共同點丨你的長相暴露了你的好壞
    心理學:壞人的外貌都有一些共同點丨你的長相暴露了你的好壞中國人對面相的研究由來已久。眉毛在面相學裡和一個人的健康、地位相關,而一個人的意志是否堅強、心地是否善良可以通過他的眼睛看出來,鼻子則和這個人的財富、健康息息相關。
  • 14張詭異的錯覺心理學圖片
    前言在心理學中,錯覺是人們觀察物體時,由於物體受到形、光、色的幹擾,加上人們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誤認物象,會產生與實際不符的判斷性的視覺誤差。錯覺是知覺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人在特定的條件下對客觀事物的扭曲的知覺,也就是把實際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為與實際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 橡膠手錯覺的缺陷給心理學提出了許多問題
    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一篇最新學術論文稱,一項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被認為是不合適的,該實驗曾被用來解釋大腦對身體的理解,以及數十種臨床疾病。這一心理學實驗被稱為橡膠手錯覺。這篇論文對所有這些作品,以及其他使用相同控制方法的作品,如全身錯覺、出體錯覺和化妝錯覺進行了重新解釋。現有的關於橡膠手錯覺不是暗示效應的說法是無效的,因此,現有的關於橡膠手錯覺的報告可能完全歸因於暗示效應。」
  • 王朔為了謝東大罵侯氏兄弟,一個月後侯耀文去世,被氣死的?
    說到謝東想必很多人並不陌生,他雖然因多次因吸毒被捕入獄。但如今的他早已痛改前非,也有了自己的兒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想當年因為他的吸毒引發了輿論譁然,並非他本人吸毒一事引發如此大的震動。關鍵是著名作家王朔幫給他鳴不平,大罵侯氏兄弟,由此他的「神秘身份」公之於眾。
  • 心理學新發現:長相可以影響人的性格?
    當然,這句話的原意是指,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可以告訴別人自己內心的心理活動,然而就在近日,一項最新的心理學研究結果告訴世人,這句話中的「臉」並不一定指的是「表情」,也有可能指的是你的「長相」。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明確寫道:「一個人的五官長相很有可能會反映出他的性格特徵。」關於這一研究的更多信息已經被刊登在了最新出版的《科學趨勢》(Trend in Cognitives Sciences)雜誌上。
  • 每天學點基礎心理學之三——錯覺,就像掉進了上當的沼澤
    用心理學的視角,解讀日常生活中的小煩惱。走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期待與你同行,共同成長。上次介紹了學習心理諮詢師之基礎心理學知識部分「第二節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這次介紹學習「第三節感覺、知覺」的體會。第三節主要是圍繞感覺介紹了感受性與感受閾限、各種感覺和感覺現象,以及知覺的種類。一、感覺感覺的概念並不複雜,主要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感受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與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感覺閾限)成反比。
  • 心理學不該是「腦理學」
    「腦理學」三謬誤這類試圖通過核磁共振來解釋心理學現象的研究存在三個謬誤:首先,它並未提供什麼信息來解釋心理現象。通常這些研究都基於某些心理現象激活了一些腦區的強烈活動。但這樣的神經學發現往往只是描述性的,而非解釋性的結果。這種「神經泡沫」往往給人們帶來很多理解上的錯覺,但實際上絲毫沒有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心理學的機制。
  • 心理學十大著名錯覺-愚弄你的大腦
    ,我們將此列表基於赫特福德郡大學心理學教授理察·懷斯曼(Richard Wiseman)的觀點。在開始之前,我們想說一件事。許多人指責他們的感知錯覺,但這本身就是一種主要的誤解。造成混亂的是我們自己的大腦。使我們認為這是另一回事的光學表示法不會有意識地做這樣的事。沒有邪惡的天才策劃者有意識地強迫我們看到其他事物,但是我們自己的簡單大腦卻很難將一些視覺事物轉化為我們「得到」的圖像。
  • 塔西佗陷阱丨心理學怪談
    是的,塔西佗陷阱的問題,首先是一個心理學問題。要理解這個問題,先要理解信息溝通過程中的一個定律,叫做:不溝通是不可能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是不可能拒絕溝通的。你無論做任何反應,肯定或否定的反應,甚至不做反應,都在發出信息。
  • 心理學:焦點和錯覺,正確看待自我的感覺
    時候問及原因,竟是因為該男子覺得對方一直在看他,而且眼神很怪異。被打的人更是覺得莫名其妙,他說自己根本沒有注意他。這個新聞看起來很荒唐,讓人覺得可笑,只是在人群裡多看了你幾眼,就挨了揍。但是實際上,這並不荒唐,人之所以會這樣,這背後有著心理學知識,叫焦點效應。
  • 3大心理學效應,這些人際交往技巧,看完就懂
    很多人對心理學有很大的誤解。我認定只要掌握心理學,就能讀懂別人的心。這是對心理學的錯誤認識。每個人的個人都是特殊的,沒有一個人能完全看穿別人的一切。心理學不是神。是關於人的思想、感情、行動的研究。如果你學識淵博的話,即使不遲到也不會被認同。如果你做了出色的工作,也得不到上司的稱讚和提高。如果你的人品好的話,這是一言難盡的情況。如果面對客人讓步的話,對方會一直不滿。
  • 心理學科普:為什麼人類喜歡和長相好看的人交配繁衍後代?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類的擇偶標準自古都是相似的,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每個個體在求偶時,會靠自己身上發出的信號去吸引異性的親睞,所以好看作為個體的優勢條件,自然會在擇偶路程上獲得優待。我國古代《詩經》也早已道出,喜歡長相好看的人是從古至今都有的現象。「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形象說明了男子對女子的愛慕都是出於容顏。進化史一直把容貌與健康的生殖能力掛鈎,這也是男性為什麼喜歡以貌取人的原因,而女性也因此在自己的外貌上投入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 設計中的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58UXD(ID:uxd58ganji)歡迎投稿到早讀課,投稿郵箱:mm@zaodula.com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的一門理論課,它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是設計師們的必修課。它主要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個體及社會群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心理需求的作用。一直以來,有個問題讓我很困惑。
  • 心理與心理學,二者原來有這麼多學問,教你正確認識心理學
    首先,就心理學這一個學科而言,就可以分為:社會心理學、性格心理學、計量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知覺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工商心理學這九種。那麼,在國內開設心理學課程的大學來講,一般把心理學只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種。
  • 2020心理學考研丨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研究生好考嗎?看了就知道
    對於剛剛踏上考研之路的20心理學考研人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自己去了解。下面就跟著優小加一起來了解一下心理學考研院校—華南師範大學。歷年分數線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學碩是統考,所以看分數線我們很容易就看出難以如何,在統考的分數線中,華南師大近三年的分數線都在350-380間,這個分數線是比較偏高的,很多985的院校分數線也只有360左右。
  • Growth Hacking中經典心理學現象
    這些人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配以各種心理學的常識,成功的在網際網路上製造出各種傳統媒體無法複製的轟動效應。品牌得以建立,產品得以深入人心。這一切都是怎麼做到的?今天本文將著重介紹 Growth Hacking 下面五個不為人知的心理學現象,以便讓有志於從事網際網路營銷的人們一窺門徑。 什麼是 Growth H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