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紫薯又稱為地瓜,因為其營養價值高和美味的口感,所以被人們親切地作為生活養生的小幫手,在民間還有著「抗癌之王」的說法。紅薯、紫薯中都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腫瘤的作用,對慢性疾病有益,並且其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人們日常養胃及通便的好食材。一般的烹飪方式是清蒸、燒烤或者碾碎了做成紅薯丸子,人們普遍喜歡的是烤紅薯,因為在烤的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和焦糖化反應,在嗅覺上更加誘人。此外,紅薯的糖分多、澱粉少,食用起來也不會噎人,紫薯在最近幾年更是深受人們的喜愛。關於吃紅薯、紫薯,這3種吃法不可取,選擇對的方式才有益於健康。
1.不吃紅薯、紫薯皮
有很多人在食用紅薯、紫薯的時候會連皮一起吃,因為他們覺得皮都已經洗乾淨了,且經過高溫處理後是可以吃的,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紅薯、紫薯皮中存在著很多生物鹼,吃了之後或者是食用比較多後,容易出現身體脫水、腹瀉、腹脹、腹痛、頭暈等不良的反應。另外如果紅薯發芽了也儘量不要食用。因為紅薯發芽時有利於甘薯酮的生長,它是一種對身體健康有害的有毒物質。如果你發現紅薯外皮,出現褐色的斑點或者是黑顏色的斑點,即使是去掉這個部分,有害的物質也可能在剩下的紅薯中存留,以防食物中毒更是不能吃。
2.不吃炸紅薯、紫薯
炸著吃不僅容易破壞薯類的營養,還容易讓全天攝入的熱量超標。但很多人卻喜歡炸著吃,除了紅薯、紫薯,還有馬鈴薯、芋頭、山藥等,但這種做法是最不建議的,因為油炸食品熱量、脂肪、糖含量都很高,長期吃會造成脂肪堆積導致發胖,肥胖將會嚴重影響激素代謝,尤其是用於代謝血糖的胰島素,如果胰島素分泌過少會抑制蛋白質合成,蛋白質是人體的構件單元,如果它的合成減少了,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用蒸或者是用微波爐,這樣可以做到營養保留。
3.不生吃紅薯、紫薯
生紅薯中澱粉的細胞膜未經高溫破壞很難在人體中消化,生吃紅薯、紫薯會出現腹脹、燒心、打嗝、反胃、排氣等不適的感覺,所以紅薯最好還是煮熟了吃,且同時還應適當地延長蒸煮的時間,高溫加熱能使可溶性纖維易消化,使其糖鏈變短增加紅薯甜味,這也更有利於紅薯中所含有的「氣化酶」被破壞掉。建議吃紅薯、紫薯時配合其他的穀類食物一起吃,比如將紅薯切成塊和大米一起熬粥。因為單吃的話蛋白質含量較低,會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
紅薯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好處,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熱能食品,因為能有效地阻止糖類變為脂肪。但紅薯缺乏蛋白質和脂肪質,因此要搭配蔬菜、水果和蛋白質食物一起吃才不會營養失衡。最重要的是,早上可以吃紅薯,但是最好在午餐的黃金時間吃。午餐吃紅薯,晚餐前就可以完全吸收鈣,不影響晚餐時其他食物中的鈣吸收。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瑾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