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重慶晚報4月18日報導 一名患者昨日在渝中區法院起訴醫院,認為醫院在22年前手術時隨便把肉當成睪丸切除,沒發現左側睪丸還在腹腔,最終導致自己性功能喪失。
不過,醫院在去年再次手術後下結論,說患者有3個睪丸,患的是世界罕見的多睪症。
妻子不滿 醫生離婚
周可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以前從沒想過自己會以患者身份起訴醫院。
周可稱,正常男人的睪丸應在陰囊裡,但他的睪丸從小就不在陰囊裡。1985年他21歲時,前往我市泌尿外科水平較高的渝中區大坪一家三甲醫院接受手術治療。醫生當時告訴他,手術後右側睪丸已下降到陰囊。另外,位於腹股溝的左側睪丸組織萎縮,被切除。
術後4年,他結婚並生下孩子,夫妻生活很正常。但從前年開始,他覺得那方面越來越不行。在專家建議下,他去做了B超,意外發現左側睪丸躲藏在腹腔。隨後,他做了第二次手術,把睪丸放在腹股溝處進行固定。
正當他困惑時,妻子要求離婚。周可稱,自從性功能喪失後,妻子就不滿,這是離婚的一個原因。最大的禍首就是22年前的那次睪丸手術。
原告被告 觀點迥異
周可起訴醫院,索賠精神損失費10萬元等。
他的代理人、重慶盛世文輝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進稱,腹腔溫度比陰囊溫度高,若睪丸長時間在腹腔,性激素分泌逐漸減少,功能就會逐漸喪失。如果醫院當年檢查仔細一點,把左側睪丸從腹腔下降到陰囊,就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
但醫院的代理人稱,常人的性功能是由弱到強、再到弱。周可的睪丸在腹腔,本身分泌的激素就不正常,而他又到了性功能由強到弱的年齡,加上患糖尿病多年,糖尿病的併發症也包括性功能喪失。22年前手術後,周結婚並生育,說明手術是成功的,周應該感謝他們,但周現在卻來告他們,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各自翻書 各表觀點
周可是科班出身的醫生,律師張進也是醫生出身,醫院也派了一個教授出庭。庭審時,大家各自翻出教科書表明各自的學術觀點,法庭爭辯儼然成了學術辯論。
醫院的教授稱,22年前的手術確實切除了周可的左側睪丸。去年手術時,他們才在他的腹腔發現還有一個睪丸。查閱了教科書和中外醫學文獻後,確認周可患的是世界上罕見的多睪症(是指陰囊內有兩個以上睪丸,一般不超過3個)。
周可也翻出教科書,稱他患的是隱睪症(是指睪丸未在陰囊,而是隱藏在腹腔),而不是多睪症,這是兩種不同的病症。22年前醫生檢查僅憑手摸,並未用B超。而病歷也記載,左側睪丸並沒摸到。醫生就隨便切除了一塊肉,說是萎縮的睪丸。
醫院方表示,當年的重慶沒有B超,而且此案超過了訴訟時效。
法官試圖調解,無果。
責編: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