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曾在《金融鍊金術》中說:「市場總是錯的」。他意在強調趨勢在初期的自我強化,而最後會自我毀滅,只有在轉折點時才會得到報償。對於目前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而言,或者政策就是這個轉折點。
央行在今年7月份聯合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可以視作是良莠難辨卻極富發展潛力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正走向規範的一個開始。
指導意見一方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性持鼓勵和支持態度,另一方面強調了監管的重要性,明確了監管責任同時通過健全制度以規範市場秩序。從平臺定位到監管措施,以及制度層面的進一步健全來看,意見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特別是P2P行業而言,意味著行業野蠻生長時期的結束,繼而進入加速整合和洗牌期。
政策的出臺,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生態體系有長遠布局的企業而言,未來在市場的競爭力將進一步凸顯。從目前的發展格局來看,由於網際網路金融產業短期內還難以形成涇渭分明的行業排名第一第二的這種細分行業模式,出現在市場的網際網路金融產業集團分別由各行業巨頭主導,如螞蟻金服、平安系的陸金所、宜信金融、玖富集團等機構,也有圍繞平臺用戶打造金融生態的發展模式,如蘇寧金融、國美金融、京東金融等。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中國的金融改革,正值網際網路金融潮流興起,在傳統金融部門和網際網路金融的推動下,中國的金融效率、交易結構,甚至整體金融架構都將發生深刻變革。而網際網路和金融都具有高成長性的特徵。如何「在跑步中完成調整」,對於企業來說,都是值得深思的。
這一次,國美金融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大象正在起舞。
9月10日,國美控股集團旗下的國美金控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國美金控)在北京正式對外發布網際網路金融戰略,並宣布將緊繞核心零售生態圈,構建包括支付金融、數據云、資產交易、創新金融和創投金融的五大平臺,打造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理財、保險、基金以及跨界創新六大產品體系。同時,國美金控在會上宣布與恆豐銀行、先鋒金融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值此,國美將通過零售生態圈和差異化的網際網路金融商業作為切入點,正式宣告全面布局網際網路金融領域。
據悉, 2014年9月,國美控股集團出資5億元成立國美金控,旨在籌劃布局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國美金控成立一年多來,通過收購、自建和合作等方式,已獲得第三方支付等牌照,迅速開展了小貸、租賃、保理等金融業務。據了解,國美網際網路金融一方面依託產業鏈優勢,著力做好小微金融和消費金融兩大領域;另一方面,國美金控將以國美集團為依託,在形成完善的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後,逐步向外延伸,業務範圍可覆蓋包括支付、信貸、保險、股權投資等多個領域。
國美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周亞飛表示,國美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既有自主開發產品,也不排斥與其他企業共同推出金融產品;與傳統金融機構既有線上合作,也要對外開放線下門店資源;銀行、保險、信託、金融機構也可入駐國美全渠道平臺銷售,國美金控在網際網路金融上將始終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和思維。
網際網路+風口下打造全零售生態圈 國美金控不可或缺
在網際網路+時代,供需被重構、傳統行業被重新定義,零售商可藉助大數據、雲共享以及更加開放、普惠的金融尤其是網際網路金融,整合供應鏈,構建獨具特色的生態圈,把握新時代下的發展機遇。作為中國最大的家電及消費電子零售企業,國美在網際網路+風口下進行全零售戰略升級並取得亮眼成績後,提出了持續深化全零售戰略、打造全零售生態圈的目標,國美金控將在生態鏈完善、消費體驗提升、消費者粘性強化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國外一些知名零售商通過提升金融服務所取得的成績,也說明了完善金融服務對零售企業的重要性。以美國亞馬遜為例,其在通過借貸業務吸引優質商戶入駐的同時,還針對消費者推出「Login and Pay with Amazon」在線支付解決方案,為消費者提供信用卡和PayPal之外的支付選擇,實現了商品和服務的同步提升,這也讓其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雖然目前亞馬遜營業收入只是沃爾瑪的1/5,但市值已經超過沃爾瑪。
此外,在提升零售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開展針對第三方的金融業務獲取更多盈利。如日本排名第一的電商樂天的營業收入結構中,金融證券佔了三分之一,而商品銷售的收入不到50%。樂天財報中將其業務劃分為網際網路服務、網際網路金融、其他三大部分。2012年樂天金融貢獻營業收入1564億日元,達到總營業收入的3成左右。其中僅銀行和卡業務的營業收入合計為1028億日元,與在線零售平臺「樂天市場」1069億日元的營業收入相當,網際網路金融於零售企業而言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此外,金融服務業開放也為像國美這樣的企業提供了機遇,隨著利率市場化加快和網際網路金融興起,原來門檻極高的金融領域為產業資本進入打開了一扇窗,預計隨著改革深化,未來實體產業、金融服務與網際網路技術呈交織、融合發展態勢,更多企業會走上產融結合道路。
差異化發展路徑:產融結合+大數據驅動+平臺戰略
2015年中國正式邁入網際網路金融時代,伴隨著 「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推出,大批企業湧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目前,開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公司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各路創業者,通過白手起家,希望在初期階段快速完成原始積累;第二類是新增金融業務的網際網路公司;第三類是謀求轉型的傳統金融機構;第四類則是看好網際網路金融而進入市場的行業公司。這其中,擁有線上、線下、移動端等全渠道產業優勢的國美大舉進軍網際網路金融,可謂是水到渠成。
據悉,國美金控採取的是產融結合+大數據驅動+平臺戰略的差異化發展路徑,聚焦發力五大平臺,布局網際網路金融。包括支付金融平臺、數據云平臺、資產交易平臺、創新金融發展平臺、創投金融平臺五大平臺。支付金融平臺裡包含支付結算、支付錢包、支付金融;數據云平臺包含大數據技術、徵信體系、金融雲平臺建設;資產交易平臺包含自營、機構、個人等業務;創新金融發展平臺包含網際網路技術、傳統金融等業務;創投金融平臺包含商品眾籌、VC、PE投資、推廣支持、股權眾籌、創業孵化器、上市配套。
另據了解,未來國美金控將圍繞「開放共贏」的宗旨,即以開放的心態、多樣的形式,在自建公司開發產品同時,也會積極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通過「三個統一」:統一的客戶體驗、統一的風險偏好、統一的經營理念,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的金融服務體驗。
基於開放共贏的經營原則,再加上國美的全消費場景、全產業鏈、全地域、全消費人群覆蓋,吸引了諸多國內外頂級金融機構與國美進行合作。如此次發布會上代表恆豐銀行與國美金控籤約的首席資本官胡東東表示,國美豐富的上下遊客戶資源也為恆豐帶來挖掘橫向、縱向業務的商業機會。通過雙方全方面、綜合性的合作,國美將鞏固和豐富發展業態,恆豐也會推進自身轉型,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作為最具競爭力的渠道,國美在前端1700多家門店和網絡平臺連接著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在後端是多年累積的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連接著數以萬計的廠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家電零售企業成為連接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中樞,「+網際網路」是以信息為紐帶串起產業鏈上下遊,為消費者提供極致服務,「+金融」則是以資金為紐帶整合產業鏈上下遊,為包括供應商在內的客戶提供更多普惠服務,而「+網際網路金融」意在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
以「生態增強」為發展願景 注重與國美零售生態其他業務協同
2015年,國美宣布將進行全面戰略升級,以打造網際網路+時代的全新商業模式。在國美控股集團主導下,本次升級涉及國美控股集團旗下家電零售、金融、地產、智能家居、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六大板塊,將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加速發展的契機,以強化家電零售板塊專業能力為核心,全力打造家電零售生態圈的同時,提高各板塊協作能力,發力新業務,打造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模式。
全零售生態圈的打造,既需要家電零售核心業務專業能力提升的支撐,也需要金融、智能家居家電、地產等業務板塊的助力。此次正式對外發布網際網路金融戰略就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旨在通過更優質、更精準、更便捷的產品及服務,增加了消費者和供應商的粘性,同時在全零售供應鏈的不同板塊之間產生支持、培養、互動的策略性作用,從而提升國美零售生態鏈的價值。
在國美零售生態中,與網際網路金融聯繫最緊密的當屬零售主業。國美金控與國美電器在業務上將會產生較好的協同效應,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通過交易+金融服務產生更強的粘性,同時通過數據分析產生更精準的營銷,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本文轉載來自:搜狐 李安嶙,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