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啦,很多小夥伴們都準備回到家過年。過年的時候給老人拜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很多年輕人在給老人拜年的時候犯了愁。到底該怎麼樣送禮才能討老人歡心呢?今天我就教大家怎麼樣利用心理學進行送禮。
其實拜年和約會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想一下你約會的場景就知道了。你約會的時候肯定會送點小禮品討她們開心,那你怎麼送呢?送她們有意義的東西。比如花,花的意義代表愛情。你送花的時候都會去寫上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你的心意。從而達到強化意義的目的。其實拜年和約會都是一個道理。
為什麼我們父輩去拜年的時候喜歡送桂圓、紅棗、糕點等這種東西呢?這些東西你肯定覺得不好吃。你可能認為是老人愛吃,其實你並不知道,因為其中每一個物品都代表著一個含義。
桂圓:富貴圓滿,團團圓圓。
紅棗:紅紅火火,甜甜美美。
糕點:高壽。
年糕:諧音年高,指的也是祝他高壽的意思。
但是很多人都淡忘了這一層意思,只是說小時候父輩拜年的時候都送這個,就認為老人喜歡吃這個,所以我也買這個。其實不是的,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並不是老人喜歡吃。而是因為拜年送的是祝福,我們賦予了這些禮品好的意義。所以,你送他們這些有意義的東西他們就很高興。
這樣就成功運用了心理學上的心理帳戶理論,將禮品放在不同的心理帳戶上,從而讓他們高興。
但是現在這些禮品的含義已經被淡化了,所以我們就會感覺越來越沒年味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強化禮品的含義。也就是拜年送禮的時候加上你們送花附帶的小賀卡。
你把你的每個禮物都標註寫一張小賀卡。比如送桂圓你就寫上:阿誠祝您富貴圓滿,團團圓圓。
這樣就強化了禮品的意義,他們一定會喜歡的。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心理帳戶理論還指出如果有多個收益或者好處儘可能地單列他們。
有很多人會覺得送一件貴重的禮物比送很多便宜的禮物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你把手裡的禮品拎的滿滿的,儘管這些東西很便宜,但是人們會在自己心理上得到不同的滿足。送很多的禮物比送一件貴重的禮物能讓人更加高興。所以拜年的時候一定要把手裡拎的滿滿的。
當然拜年的時候送禮的禁忌也是很多的,千萬不要送這10種禮品讓老人大發雷霆。
刀具:代表血腥,血光之災的意思。
杯具:這個是最近才添加上去的同音「悲劇」
鐘錶:鍾和表同意,同音「送終」。
鞋子:同音「邪」,意思就是邪氣。
傘:同音「散」,分散別離的意思。
梨和李子:同音「離」,也是分散別離的意思。
毛巾:這個是只有喪事時送的東西。
蠟燭:這個是在祭祀時候用的東西。
布娃娃:人形禮物從古至今都代表著不詳。
玉石:同音「遇事」。在過年這個喜慶的日子送老人其實並不好。
當然啦,拜年心意最重要,你只要去了坐一會和他們聊聊天,他們其實就很高興了。情義才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
我是阿誠,心理學的愛好者,每天分享自己所學所感,喜歡關注轉發加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