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有富豪排行榜,企業有企業排行榜。每年企業排行榜的公布,都能夠讓我們看到哪些行業是主流行業。而因為企業性質的不同,往往我們也會分類進行排名。以社保為例,我們既有職工社保,也有居民社保,兩者自然要分開談論。在企業的排行榜中,也常常將一類企業放在一起比較。同一起跑線出發,才能夠得出更加準確的比較結果。民營企業便是企業中的一個類別,這些民營企業今年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9月10日,有關部門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報告》。此次的報告是根據上一年營業收入總額作為參考數據,進行名次排名的。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入門門檻,看看想要進入五百強榜單,需要哪些「先天條件」。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的入門門檻再一次提升16.18億元,達到202.04億元,這也是我國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首次超過200億元。換而言之,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中國民營企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看完了整體排名,再讓我們了解一下各個公司的表現。
其實就排名而言,不出意料,第一名依舊是我們的「老朋友」——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超過8500億)。相較於第二名的蘇寧而言,華為的營收還要再高出2000萬,算是「一騎絕塵」了。而第三名則是正威,營收在6400億元左右。就前三甲而言,廣東省獲得兩個名額(華為和正威),江蘇省則獲得一個(蘇寧)。作為中國兩個GDP大省,也是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而就榜單的前十名而言,正好是營收3000億的「分水嶺」。第十名的浙江吉利營收為3300億元,而第十一名的中南控股則僅剩下2800億元的營收。
而這些民營企業營收不斷增長的同時,在社會貢獻領域也逐漸平穩,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光是上榜的500強民營企業,他們的納稅總額就已經突破1.37萬億元,佔了全國稅收總款的9%左右。其中更有8家企業貢獻了其中的「大頭」,單人納稅均超過200億。尤其是萬科集團,憑藉1043.66億元的納稅款排在第一位(平均一天納稅超過2.8億)。
而萬科和華為(1010億元),也是榜單上唯二兩個納稅額超過1000億的企業!緊隨其後的第三名碧桂園,2019年共計納稅702億元。就8家納稅超過200億的企業而言,似乎都集中在一個行業裡。這些企業分別是:萬科、華為、碧桂園、恆大、吉利、恆力、萬達,以及龍湖。哪個行業,或許也不用我們指明了。
不過雖然成績表現良好,且基本上是變好的狀態。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民營企業而言,還是有一些問題。除了營商環境的挑戰以外,還有一個就是面臨「走出去」的挑戰。以華為為例,最近這段時間就面臨手機零部件短缺的問題。更有專家表示,這種環境下,華為的手機業務很有可能會「消失」。有進步、有挑戰,或許正是民營企業前進的動力。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中國新聞網 《看懂2020中國民企500強:八個特點、三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