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華為位居榜首。
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6036億的營業收入,再次蟬聯榜首。
在納稅方面,華為也是冠軍,2016財年,華為納稅900億,2017財年納稅1100億。之後的萬科565億,恆大420億,碧桂園347億,吉利343億,萬達315億。
在「民營企業500強」裡,為什麼沒有騰訊和阿里呢?
因為參選條件要求:必須是私營、非公有制控股企業,而騰訊和阿里都屬於外資企業。
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南非MIH(南非報業Naspers子公司),持股33.24%,馬化騰只持股8.73%。阿里的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持股29.2%,馬雲只持有7%左右。
此外,騰訊和阿里的註冊地都不在中國,而是在開曼群島,所以騰訊、阿里並不符合入選條件。
作為民營企業榜首的華為,可以說是無冕之王!以下幾點,會讓你對它刮目相看:
第一,華為是在和國際級的巨頭競爭。
華為在通信行業和愛立信、思科競爭,在晶片行業和高通競爭,做手機和蘋果、三星競爭。
2013年,華為超過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2017年6月,華為超越思科,佔據了核心路由器市場的第一份額。2017年,華為手機,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製造商,僅次於三星、蘋果。
過去的十年裡,華為研發總投入1900億,這個投入,超過了臺灣臺積電、鴻海、聯發科、聯電、緯創的總和。
第二,華為的主要市場在海外,是真正的跨國企業。
阿里的淘寶、支付寶主要市場在國內。納稅僅次於華為的萬科、恆大、碧桂園、萬達是做房地產的,就不用說了。
而華為在海外市場銷量很好,國外市場佔營收的70%。華為的通信設備,服務於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覆蓋全球1/3的人口。
第三,華為員工持股98.6%,任正非持股只有1.4%。
2014年底,華為有8.4萬股東,華為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這也是華為無法上市的一個原因,上市公司最多只能有200個股東,華為卻有8萬多。
華為從資本角度看,可以說是純正的中國企業。有了華為,中國電子產品才得以全球銷售,電子行業才得以飛速發展。
有句話很適合形容華為:你無法否任他的強大,甚至無法避開他的強大。
今日話題:華為和阿里、騰訊,你更喜歡哪家企業?
如果你喜歡以上的內容,請收藏!
並為我們點讚、分享,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