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強民企並不是阿里、騰訊,而是它!營收6000億,納稅千億!

2020-12-25 小麥很酷

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華為位居榜首。

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6036億的營業收入,再次蟬聯榜首。

在納稅方面,華為也是冠軍,2016財年,華為納稅900億,2017財年納稅1100億。之後的萬科565億,恆大420億,碧桂園347億,吉利343億,萬達315億。

在「民營企業500強」裡,為什麼沒有騰訊和阿里呢?

因為參選條件要求:必須是私營、非公有制控股企業,而騰訊和阿里都屬於外資企業。

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南非MIH(南非報業Naspers子公司),持股33.24%,馬化騰只持股8.73%。阿里的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持股29.2%,馬雲只持有7%左右。

此外,騰訊和阿里的註冊地都不在中國,而是在開曼群島,所以騰訊、阿里並不符合入選條件。

作為民營企業榜首的華為,可以說是無冕之王!以下幾點,會讓你對它刮目相看:

第一,華為是在和國際級的巨頭競爭。

華為在通信行業和愛立信、思科競爭,在晶片行業和高通競爭,做手機和蘋果、三星競爭。

2013年,華為超過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2017年6月,華為超越思科,佔據了核心路由器市場的第一份額。2017年,華為手機,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製造商,僅次於三星、蘋果。

過去的十年裡,華為研發總投入1900億,這個投入,超過了臺灣臺積電、鴻海、聯發科、聯電、緯創的總和。

第二,華為的主要市場在海外,是真正的跨國企業。

阿里的淘寶、支付寶主要市場在國內。納稅僅次於華為的萬科、恆大、碧桂園、萬達是做房地產的,就不用說了。

而華為在海外市場銷量很好,國外市場佔營收的70%。華為的通信設備,服務於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覆蓋全球1/3的人口。

第三,華為員工持股98.6%,任正非持股只有1.4%

2014年底,華為有8.4萬股東,華為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這也是華為無法上市的一個原因,上市公司最多只能有200個股東,華為卻有8萬多。

華為從資本角度看,可以說是純正的中國企業。有了華為,中國電子產品才得以全球銷售,電子行業才得以飛速發展。

有句話很適合形容華為:你無法否任他的強大,甚至無法避開他的強大。

今日話題:華為和阿里、騰訊,你更喜歡哪家企業?

如果你喜歡以上的內容,請收藏!

並為我們點讚、分享,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賺一個億,需要多久?騰訊7小時、阿里5小時,而它只需45分鐘!
    其中,網遊收入同比增長45%至414.22億元,創下新高;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收入332.55億,同比增長24%;網絡廣告收入213.51億元,同比增長16%。得益於各業務板塊的穩步增長,騰訊該季度也實現了323億的淨利潤,平均每7個小時就賺一億! 不難看出,在騰訊的營收中,遊戲業務的營收佔比最高,在國內網路遊戲領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 我國最強民企是誰?它以近5萬億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功登上榜首
    在此期間,我國市場上也是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民營企業,諸如華為、阿里、騰訊等等。毫無疑問,這些優秀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近期,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在該份榜單之上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十分熟悉的企業。例如,阿里巴巴以高達4.78萬億元的市值名列第二。
  • 中國最大民企誕生:市值4.9萬億,阿里不是對手,阿里輸得有些冤
    2020年11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向我們展示了民營企業的實力。根據這份榜單顯示,騰訊以4.98萬億元的市值成為中國最大民企,阿里巴巴排在第二名,不是騰訊的對手。看似馬雲好像輸給了馬化騰,實際上輸得有點冤的是阿里,馬雲並沒有輸給馬化騰。
  • 年納稅是阿里營收26倍,每天3億人給它賺錢!
    第二個是網際網路企業,它是一個超級企業的存在,尤其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超級強權公司。如果說,在中國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永遠不破產,並且是真實存在的話,你會想到哪一個公司?是阿里還是騰訊?都不是,在這家公司面前,市值千億甚至是市值萬億,都不值得一提,它從不做廣告,甚至是還沒有上市,除了賺錢沒有其他目的。
  • 一天納稅2.8億,民企「納稅王」原來是它,和你想的是同一個嗎
    換而言之,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中國民營企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看完了整體排名,再讓我們了解一下各個公司的表現。其實就排名而言,不出意料,第一名依舊是我們的「老朋友」——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超過8500億)。相較於第二名的蘇寧而言,華為的營收還要再高出2000萬,算是「一騎絕塵」了。而第三名則是正威,營收在6400億元左右。
  • 阿里Q3財報:單季營收超千億的「密鑰」
    此外,歸屬集團的淨利潤超330.52億,同比增長37%,增速創五個季度以來最高。由此,阿里巴巴成為中國首個實現單季營收破千億的網際網路公司。對此,阿里巴巴(以下簡稱「阿里」)CEO張勇解釋稱,阿里絕不一味追求自己的高增長和高收入,而是要扶助中小企業和商家度過震蕩期。事實上,阿里如今的體量已經非常龐大了,從長遠來看,阿里也不會一直保持超高增速,如今增速開始放緩也屬正常。
  • 最新中國500強榜單:第一民企不是阿里,也不是華為,竟然是它?
    可能很多人對總營收50.5萬億這個數字並沒有太多的概念,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想像不出來。如將500強總營收和國民收入做一個比較,50.5萬億的總營收相當於中國GDP的一半,因為2019年中國GDP接近99萬億,離100萬億雖然很接近,但仍舊差一點點的距離。
  • 誰是中國第一個萬億美元企業,誰是下個千億美元公司?
    2019年,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廣東省,其GDP為107671.07億元人民幣,約1.5355萬億美元,不及蘋果市值,與微軟、亞馬遜的市值旗鼓相當。業內和資本界都在期待和看好蘋果市值更上一層樓,在未來兩三年內成為第一個市值跨過2萬億美元門檻的企業。中國雖然暫時還沒有出現市值高達萬億美元的企業,但中國網際網路兩巨頭的騰訊和阿里都具備這個潛質。
  • 胡潤中國民企500強揭曉:阿里騰訊位列前二 華為第四
    「2019胡潤中國民企500強」的上榜門檻為140億元。上榜企業總市值36萬億元,相當於中國GDP的四成。平均市值710億元。其中,阿里巴巴、騰訊和平安保險以3.8萬億、2.9萬億和1.5萬億市值成為中國前三最值錢民企,華為以1.2萬億估值位列第四,美團點評以5,500億市值排名第六,前十名中還有另外兩家公司成立不到十年:估值5,300億的字節跳動和估值3,600億的滴滴出行。前十名總估值12.6萬億,而五年前的前十名總估值4.9萬億,十年前的前十名總估值1.5萬億。
  • 華為2018年收入超阿里騰訊總和 達1090億美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華為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2018年收入超阿里騰訊總和 達1090億美元
  • 這4家千億巨頭一直被誤認為是民企,實際上是國企控股
    比如,在剛剛發布的《2019胡潤百富榜》中,排名第五,身價達到1750 億的孫飄揚夫婦,他們所帶領的恆瑞製藥,並不是他們創立的,而是成立於1970年的國營江蘇連雲港製藥廠。孫飄揚在80年代大學畢業後,進入到這裡工作。在後來的國企改制中,孫飄揚搖身一變成為了已經改名的恆瑞製藥的最大股東。從打工仔變成了千億富豪,孫飄揚無疑是國企改制中的最大受益者。
  • 一年納稅超萬億,是阿里年營收的26倍!不愧是「永不破產公司」
    在榜單的前5名中,騰訊以4.35萬億元市值位居榜首,阿里以4.10萬億元市值位居第二位,臺積電以1.95萬億元市值位居第三,茅臺以1.83萬億元市值位居第四,工商銀行以1.71萬億元市值位居第五位。馬化騰超越馬雲,成為中國新首富,而騰訊的市值也超越了阿里巴巴,雖然如此,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阿里巴巴的營收能力依然是最強的公司之一。
  • 重慶首發民企百強榜 營收總額9790.87億元
    強民企的發展「成績單」。今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做出了「加快培育一批100億級、500億級、1000億級民營企業」的重要部署。在重慶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一周年之際,發布民營企業100強,對於引導我市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提升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納稅之王」分別是誰?兩者差距如何?
    那國企中哪家是納稅之王呢?對於這點,其實估計大家都能猜到,沒錯,那就是低調的王者——中國菸草,根據中國菸草總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菸草2019年的稅利總額高達12056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18年增加了4.3%。
  • 深圳不靠華為騰訊?這個公司年營收12616億,只因背後有「它」!
    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深圳的經濟總量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同時,深圳也是中國500強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去年,深圳有七家公司上榜,騰訊無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代表企業之一,騰訊的賺錢能力毋庸置疑。在社交網絡和遊戲方面,騰訊的收入超過1000億元。很多人認為深圳有華為和騰訊的支持。畢竟,華為現在備受矚目,即使不上市也有如此輝煌的表現。
  • 國內民企500強排名,阿里巴巴第二,榜首市值高達4.98萬億
    前不久胡潤研究院將全新的國內民企500強排名公之於眾,通過這個排行榜能夠看得出騰訊、阿里巴巴和美團躋身於前三名,而螞蟻集團則是排在第五,華為甚至在第七位。通過報告的結果能看得出,500強民企在今年賺取的利潤高達22萬億元,這個數據堪比國內GDP的五分之一。
  • 中國第二大民企陷入「困局」,負債高達7000億,如今靠賣資產續命
    說到中國第一大民企,大家自然會想到華為。那誰是第二呢?在近兩年裡,蘇寧一直榮膺第二。但沒想到在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殺出了一匹「黑馬」,以6183億營收擠掉了蘇寧,成為第二大民企,它就是海航集團。
  • 2018年華為納稅1100億,是阿里巴巴的2倍,是京東的多少倍?
    同時消消費者業務領域實現收入3489億。運營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940億人民幣。阿里巴巴公布2018年營收為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核心電商業務收入2140.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0%,今創下IPO以來年度最高增幅,2018年淨利潤為832.14億元人民幣,較上一年增長44%。
  • 中國「隱藏的第二大民企」,年營收6189億,卻一直堅持不上市
    說到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每個人自然都會想到華為。那麼誰是第二?在過去的兩年中,蘇寧位居第二,但我沒想到它會成為2019年中國500強民營企業中的「黑馬」。海航集團以6183億的營收將蘇寧擠出,成為第二大民營企業。中國「隱藏的第二大民企」,年營收6189億,卻一直堅持不上市!
  • Line變成了騰訊阿里的混血兒
    曾經被視為微信之師的Line越來越不像騰訊了,我覺得它今天倒是像阿里。或者說,它成了騰訊和阿里的混血兒。從剛剛發布的財報來看,上市三年之後的Line營收下滑,虧損無邊。這TM多像是阿里今天在幹的事情啊。Line一方面有著騰訊的社交基因,另一方面又像阿里一樣自己親自做電商和生活服務。它的面目越來越模糊了。你以為我要認可Line的做法?並不是。這更像是Line在當下財務壓力下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