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體育「獨」闢蹊徑 城中村小學把獨輪車玩出花樣

2020-09-09 健康陝西人

7年前,在外人看來,身為西安市雁塔區馬騰空小學校長的陶建文,多少有些「不務正業」:因為他整天就知道擺弄獨輪車——這個跟學校體育扯不上多大關係的傢伙什兒。

7年後,當「騎獨輪車射箭」「騎獨輪車打馬球」「騎獨輪車打籃球」等複合型運動項目,活躍在西安市雁塔區西姜村小學的操場上時,陶建文成功了:一輛小小的獨輪車,不僅牢牢地勾住孩子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大大的夢想。

▲西安市馬騰空小學的學生在操場上練習獨輪車。(圖片來源:新華社)

「獨」自等待

破困局如何「四兩撥千斤」

坐落於馬騰空村深處的馬騰空小學,是一所典型的城中村小學。2013年,在這裡就讀的300餘名學生不是馬騰空村的孩子就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所有城中村學校一樣,這裡面臨著很多棘手的問題:學生流動性大,對校園沒有歸屬感;家長忙於生計,投入家庭教育的時間較少;校址偏僻,能夠調動的社會資源有限;規模較小,有限的辦學經費主要用於常規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教學創新無從談起。

2013年7月,西安市雁塔區教育局一紙調令,陶建文來到這裡擔任校長。面對這樣一所困難重重的學校,陶建文時常陷入沉思:想通過主抓教學質量在區域內的群眾中間刷出「存在感」,其難度堪比登天;300多名學生共用一個操場,鍛鍊場地交織在一起,足球、籃球、田徑等傳統學校體育項目無法惠及每一名學生;學生家長收入普遍不高,舞蹈、繪畫等項目無疑會增加額外支出……思來想去,練田徑出身的陶建文尋思著從他最擅長的體育入手,破解困局。

▲通過牽手騎行,學生們可以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圖片來源:陝西日報)

在這裡,娃娃們的綜合素質雖然無法向主城區的孩子們「看齊」,但他們不怕吃苦,渴望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陶建文瞄上了獨輪車,因為它物美價廉、重複利用率高、場地佔用率小、趣味性強。更重要的是,陶建文發現,那時候西安市內還沒有哪所小學將獨輪車引入體育課堂,馬騰空小學可以藉助獨輪車「劍走偏鋒」,辦出自己的特色,說不定還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說幹就幹。當陶建文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學校教師們時,這個點子不僅讓大家大吃一驚,就連他自己心裡都沒底。安全如何保障、孩子受傷了如何向家長交代、經費從哪裡來、如果試驗失敗花的錢豈不是打了水漂……一時間,陶建文面對悠悠眾口,心裡五味雜陳。

▲西安市馬騰空小學的學生在操場上練習獨輪車。(圖片來源:新華社)

「獨」樹一幟

無心插柳柳成蔭

經過多方打聽,陶建文讓時任校長助理的賀旭輝通過網購,悄悄從江蘇買回來兩輛獨輪車,他倆先當「吃螃蟹的第一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試學了兩天,39歲的陶建文也沒學會。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陶建文每次練完後,都順手把獨輪車撇在辦公室門口。過了幾天,當陶建文照例早早來到校門口,迎接學生們來上課時,他突然發現,有幾名學生在操場上爭著騎獨輪車。一時間,那兩輛獨輪車在馬騰空小學成了「香餑餑」。深思熟慮之後,教師們都肯定了陶建文的想法。馬騰空小學隨即向雁塔區教育局打報告,購買了30輛獨輪車。

很快,「馬騰空小學的師生在學騎獨輪車」這一消息在村裡不脛而走。「不花時間多教文化課,卻讓孩子學騎獨輪車」「孩子摔壞了誰來負責」……有些家長不樂意了。家長們的擔心不無道理,確實有孩子因為學騎獨輪車,腿上摔得青一塊紫一塊。很快,有家長找上門來,直言孩子再學騎車就轉學。

▲西安市馬騰空小學的學生在獨輪車上打籃球。(圖片來源:新華社)

辦法總比困難多。學生邊騎車老師邊護著、在操場人工草坪上緩慢騎行能減少受傷、學生想騎車必須先完成作業……馬騰空小學的一系列措施逐漸打消了家長們的顧慮。看著獨輪車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家長們也慢慢接受了這一現實。

僅僅半年時間,馬騰空小學四、五、六3個年級共有上百名學生學會了騎獨輪車。2015年,由100名學生組成的馬騰空小學獨輪車隊在雁塔區中小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上出盡「風頭」。

自從練習騎獨輪車,學生們的體力、耐力、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都有大幅度提升。88.3%,這是2016年馬騰空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交出的及格率成績單。然而,3年前,這一數據還停留在59.9%。

2016年中法學校體育發展研討會、第二屆中法大學生體育文藝周活動、2017年中德大學生足球賽、2018年第四屆中英大學生體育文藝周……馬騰空小學的獨輪車表演很快有了更大的展示舞臺。孩子們通過獨輪車運動,不僅鍛鍊了身體,收穫了自信,還紛紛走向國際大舞臺。

▲在2018年第四屆中英大學生體育文藝周上與來自英國的大學生們互動。(圖片來源:西部網)

「獨」領風騷

被網友稱為「別人家的體育課」

2018年11月,陶建文迎來新的崗位——西姜村小學校長。西姜村小學也是一所城中村小學,學校生源主要來自周邊的「三姜兩寨」:東姜村、西姜村、南姜村、南寨子村和北寨子村。這所學校同樣面臨體育課內容單調的局面。

據六年級一班的王泉清同學回憶,學校在開展獨輪車運動之前,體育課主要以跑步、踢毽子、跳繩等傳統學校體育項目為主,無法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有的同學在自由活動時會一個人坐在樹下發呆。」

與陶建文前後腳來到西姜村小學的還有數學教師屈倩茹。據陶建文回憶,在他來到學校後的第一次值周過程中,屈倩茹就建議他把獨輪車引進來。顯然,西姜村小學的老師們很了解這位新校長的過往經歷。

2019年1月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在《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了「創辦學校體育特色模式」「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重點任務。看到文件後的陶建文,加快了新項目的探索步伐。

▲學生馬海龍的騎術與射術在同學們之中屬於佼佼者。(圖片來源:陝西日報)

偶然間,陶建文在家看古裝劇時,受到古代戰爭場面的啟發:古人能騎著馬射箭、打馬球,騎獨輪車當然也能幹這些。經過多方走訪、調研,2019年4月,西姜村小學與西安市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取得聯繫,談了學校的想法後,西安市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不僅給學校贈送了器材,還派教練員親自上門指導授課。

西姜村小學學生「騎獨輪車射箭」「騎獨輪車打馬球」的視頻在社交網絡上傳播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被網友稱為「別人家的體育課」。2019年11月15日,參加「國培計劃(2019)」——陝西省中小學體育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升班)的學員們走進西姜村小學,觀摩獨輪車教學。國培項目首席專家徐仕巋充分肯定了這一體育特色課堂,並建議大家集思廣益,大膽創新,提高體育教育教學水平。

▲西安市馬騰空小學的學生在獨輪車上打馬球。(圖片來源:西部網)

「獨」到之處

被體育課改變了的那些人

趙峰娟今年42歲,是西姜村小學的「老人」。她1998年畢業後便來到這所學校,如今是四年級的數學教師。在趙峰娟眼中,「騎獨輪車射箭」「騎獨輪車打馬球」如同一滴水滴進油鍋,在校園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趙峰娟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羞於向外人介紹自己的工作單位。然而,獨輪車教學就像小火星,點燃了整個校園的激情,甚至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長大以後,我要當一名小學校長,也要教學生騎獨輪車。」

陳霞是六年級二班許家源同學的媽媽,老家在甘肅慶陽。身為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她曾長期在江西打工。2013年,她帶著兒子來到西安。在她眼中,父母在外打拼都是為了孩子,每到一座城市,她操心的頭等大事就是兒子的教育問題。如今,她經常把兒子騎獨輪車的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裡,朋友圈人人都誇她兒子本事大。漂泊久了,陳霞不想再帶著兒子東奔西走,打算定居在西安,一來離老家近,二來孩子在西姜村小學的學習狀態令她很欣慰。生活在這座城市,讓陳霞一家人有了幸福感與歸屬感。

韓國籍學生金夏成,去年3月隨媽媽裴美兒從韓國大邱來到古城西安。兒子在西姜村小學學會了騎獨輪車,她在西安外國語大學學習漢語。裴美兒沉迷於中國悠久的歷史,她覺得長安處處有文化,就連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學,都能將體育課與文化結合起來,而且還是利用獨輪車這個新奇的「玩意兒」。

▲西安市馬騰空小學不一樣的體育課被網友稱為「別人家的體育課」。(圖片來源:新華社)

記者手記

為什麼要寫「獨輪車」

體育課如何能在學生的心中牢牢佔據一席之地,考驗著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智慧。西安市雁塔區西姜村小學通過「騎獨輪車射箭」「騎獨輪車打馬球」來創新學校體育特色模式。從「要我上」到「我要上」,不到兩年時間,學生們對待每周4節的體育課,從心態到行動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騎獨輪車不僅讓學生的體質得到了提升,並且引來更多的社會群體去關注這個城中村學校,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僅靠「常規操作」,無論是西安市雁塔區馬騰空小學還是西姜村小學,在短時間內很難引起社會各方的注意。通過「獨輪車+」,兩所學校在校園裡產生了空前的凝聚力,在校園外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無形中擴大了學校的生源,增強了師資力量,吸引了社會力量的扶持。窺一斑而知全豹,2020年,在西安市雁塔區教育局分配給西姜村小學的6名教師中,有3名教師擁有研究生學歷。同時,雁塔區教育局還允許西姜村小學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招聘具有體育特長的教師。

我們為什麼在這裡對兩所城中村小學的獨輪車運動「大書特書」?就像西安市雁塔區教育局體衛藝科的體育專幹段西林所說,獨輪車運動可以借鑑,但更應該推廣的是這兩所小學在「創新學校體育特色模式」「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上的思路: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在創新上下功夫,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的多樣化需求。

知識拓展人生的寬度,健康決定生命的長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該多問問學生對哪些項目感興趣,多走幾圈操場,看看現有的場地還能搞些啥項目。西姜村小學的「騎獨輪車射箭」「騎獨輪車打馬球」、電子城小學的「校園空竹」、藝林小學的「線上運動會」、北沈家橋小學的「大課間武術操」……在西安市雁塔區,各類小學的體育活力校園優秀案例,無不體現著眾多「一校一品」的學校體育特色模式,讓學校體育成為弘揚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主陣地。

城中村小學的體育教學改革,更加體現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改革思維,檢驗著改革能力和水平。城中村是城鎮化進程中的產物。城中村群眾能否真正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能否真正實現好「人」的城鎮化。家庭的未來在於孩子,孩子的未來在於教育。在城中村家庭中,父母能接受吃苦受累,因為孩子就是他們的天。當他們因為忙於生計而疏於對孩子的教育時,學校要伸出一雙有力的手,幫他們託起這片天,才能不斷提升城中村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來源:陝西日報 記者:田涯)

相關焦點

  • 城中村小學的「獨」創體育課
    7年後,當「騎獨輪車射箭」「騎獨輪車打馬球」「騎獨輪車打籃球」等複合型運動項目,活躍在西安市雁塔區西姜村小學的操場上時,陶建文成功了:一輛小小的獨輪車,不僅牢牢地勾住孩子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大大的夢想。「獨」自等待 破困局如何「四兩撥千斤」坐落於馬騰空村深處的馬騰空小學,是一所典型的城中村小學。
  • 【圖說】小小獨輪車炫動校園 特色體育課收穫快樂!洪澤的這項特色...
    【圖說】小小獨輪車炫動校園 特色體育課收穫快樂!政務 4月22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實驗小學的學生在體育課上學習騎行獨輪車
  • 瓊臺兩小學「獨輪車交流」固情誼
    瓊臺兩小學「獨輪車交流」固情誼 2016年01月29日 16:0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29日訊 1月22日至
  • 打造校園體育「花樣跳繩」 點亮孩子多彩人生
    長安新城小學在提升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自該校精心打造的「七彩陽光」花樣跳繩社團在北京市、豐臺區比賽上獲獎後,引起了市教育界的關注。據了解,長安新城小學在「智慧陽光」文化建設理念下,學校從2014年成立了「七彩陽光」花樣跳繩社團,以「一繩一毽」為載體推進學校文化建設,學生人手一繩一毽,人人掌握繩毽技能已經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近年來,長安新城小學「七彩陽光」花樣跳繩社團在2017年獲得全國花樣跳繩比賽大型團體賽第三名,個人單項賽兩個第一名。
  • 「花樣跳繩」成為高新區第一小學體育特色項目
    近日,石家莊高新區第一小學傳統體育特色項目又新增一項——花樣跳繩。花樣跳繩隊隊員為學生表演花樣跳繩隊隊員為學生表演    據介紹,高新區第一小學是河北省體育傳統項目特色學校,桌球、武術、校園足球是學校的傳統特色項目,但這幾個項目屬於競技項目
  • 看奧運健兒為國爭光萌生學獨輪車念頭:六旬夫妻玩獨輪車十年
    「這也太年輕了吧」、「太帥了,不知道獨輪車好不好騎」、「看見沒,只要認真鍛鍊身體都能變年輕」。記者採訪到夫妻倆時,他們坦言:「玩了十年獨輪車,別人都說我們變年輕了,其實心態最重要。」夥伴們告訴記者,這對「獨輪車夫妻」女士叫於寶珍,今年61歲,男士叫李世連,今年63歲,已經在北陵公園玩車十年了。「這兩口子在北陵公園都成名人啦,幾乎天天過來玩,獨輪車玩得可好了。」一位遊客說。記者注意到,夫妻倆都穿著鵝黃色的帽衫、黑色的運動褲、紅色的靴子、頭上戴著紅色的帽子。每次表演時,丈夫都會主動牽起妻子的手,伴隨著獨輪車一起舞動。
  • 探訪秦山小學花樣跳繩隊 已成為特色民間體育項目
    作為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縣十運會開幕式上,秦山小學花樣跳繩隊一登場,立刻注入了一股活潑清新的氣息,給觀眾們帶來了強大的視覺震撼。41名小學生伴隨著和諧美妙的音樂節奏,揮舞起手中的珠節繩,「跳雙圈」、「單繩套雙飛」、「直搖交叉雙飛」、「交互繩伏地挺身跳」、「四人車輪跳」等花樣動作相互交融,令人目不睱接,看臺上喝彩聲此起彼伏。  「這41名參加開幕式演出的小學生,都來自我們學校的花樣跳繩隊,是花樣跳繩隊首次在這麼大的場合亮相。跳繩運動有著很大的創造空間和發展潛力,能夠加強自信,增強集體意識。」秦山小學校長吳王榮說。
  • 激發體育教育創新動力,第四屆「活力校園創新獎」優秀案例出爐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吉戎昊) 第四屆「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創新獎」優秀案例頒獎典禮於15日舉行。本次活動從累積近2600餘份的申請案例中,共評選出最佳課內體育教學案例獎26個、最佳課外體育活動案例獎36個、最佳校園體育文化案例獎38個。此外,在這100份獲獎案例中,還甄選出了30個國際交流獎和30個最佳校園創新獎。
  • 健康和歡樂融為一體 「花樣課間操」為校園體育添活力
    近來,一些創意新穎、形式多樣的「花樣課間操」在網上引來頗多關注。健康和歡樂融為一體,傳統文化和「民族風」異彩紛呈,「花樣課間操」為校園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也為開展校園體育提供了更多思路。甘肅酒泉市敦煌中學編排出一套獨具地方特色的《舞美敦煌》課間操,飛天、反彈琵琶等敦煌壁畫中的經典動作隨著同學們一招一式的演繹,給人深刻印象。學校希望通過這套課間操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家鄉,傳播敦煌傳統文化。
  • 小學創特色體育品牌項目 學生"玩"出獎項
    活動項目設置:學生可「玩」   學校根據年級人數、場地特點,季節特點,科學合理地劃出適合各個班級的活動場地,製作好各個年級大課間活動項目、場地、時間安排表。每個年級活動內容不一樣,一到六年級分別是:花樣跳繩、軟排球、踢毽子、嗒嗒球、籃球、跳長繩。   同時,活動內容一個月輪換變化一次。
  • 打造高品質教育 皇崗小學推進城中村品牌學校提質升級
    近年來,深圳市福田區啟動城中村品牌學校創新行動,湧現了一批新品牌學校,取得了項目階段性成果,城中村學校提質升級已打造出福田樣本。深圳市福田區皇崗小學始創於1931年,前身為「敬德學校」,學校地處深圳市中心區,位於皇崗村內,為改善學校環境、提升辦學質量、提高流動兒童受教育的滿意度,皇崗小學打響了一場變傳統城中村為品牌新學校的整體提質「攻堅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蘭州:推進校園體育「一校一品」創建
    11月4日,蘭州市桃樹坪小學學生在活動現場表演歡慶腰鼓。 當日,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學校體育「一校一品」現場展示活動在蘭州市第五十四中學舉行,16所學校進行了特色校園體育項目表演。據介紹,蘭州市城關區現已推廣各類體育項目40餘項,命名「體育特色項目示範校」42所。
  • 讓體育課健康又快樂
    應用網絡技術、開發特色課程、傳承傳統文化……在第四屆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創新獎優秀案例頒獎典禮的現場,記者看到體育教育創新的代表性方向:體育老師在教學中發揮更多創造性,學生就能在鍛鍊中更充分地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 合肥市芙蓉小學:陰雨天,室內體育課玩出「新花樣」
    近期,因連日的陰雨天氣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很多的室外教學內容都不能順利地開展。如何在雨天上好體育課成了合肥市芙蓉小學體育組教師思考的問題。怎樣改變以往體育課「天晴一二一,雨天就自習」的現象,確保體育課能讓孩子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呢?
  • 家門口的好學校13期丨打造高品質教育,皇崗小學推進城中村品牌學校提質升級
    近年來,深圳市福田區啟動城中村品牌學校創新行動,湧現了一批新品牌學校,取得了項目階段性成果,城中村學校提質升級已打造出福田樣本。,非深戶籍學生佔學生總數的78%,是一所典型的城中村小學,多年前皇崗小學招生數曾經歷萎縮,如今通過整體提質改造,蝶變成了一所新品牌學校,交出了一份讓學生、家長滿意的答卷,向中心城區優質學校邁進。
  • 合肥市方橋小學舉辦第五屆學生花樣跳繩比賽暨第三屆教師跳繩比賽
    12月4日上午,合肥市方橋小學舉辦第五屆學生花樣跳繩比賽暨第三屆教師跳繩比賽,以弘揚體育精神,培育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初冬的校園有點冷,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老師和孩子們比賽的熱情。跳繩作為方橋小學的傳統體育活動,趣味性強、普及性高,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學校的目的是通過比賽的樹立全校師生的健身意識,倡導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以競賽的形式進一步增強我們的競爭、拼搏意識和班級、學校凝聚力,希望參賽的運動員講文明、創佳績、積極營造和諧、健康、文明的美麗校園。」
  • 電動獨輪車:不知道這些,別說你是玩獨輪車的
    之前,大歪給智駕君介紹了生活在魔都的這群玩電動獨輪車的潮人,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但是電動獨輪車使他們聚到了一起,生活出現了交集。而這次我們想更進一步去了解玩家與獨輪車的那些事,所以我們再一起來看看大歪是如何選擇電動獨輪車以及相應的安全輔助設備的,最後我們也請大歪為我們簡單說下電動獨輪車使用過程中的一些要領與注意事項。如何選擇電動獨輪車?
  • 厚街這所學校運動會入場式上演獨輪車舞龍!
    「小哪吒」腳踩飛輪手持飛龍 獨輪車運動是厚街新塘小學的一項校園特色運動,獨輪車運動是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融合巧、奇、美,集運動、娛樂、健身於一體
  • Happy Wheels怎麼玩 死亡獨輪車通關攻略
    導 讀 Happy Wheels怎麼玩?有哪些玩法技巧呢?
  • 「雲」挑戰 跳繩玩出新花樣 - 國家體育總局
    「雲」挑戰 跳繩玩出新花樣 發布時間:2020-04-22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馮蕾 字體: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