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吉戎昊) 第四屆「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創新獎」優秀案例頒獎典禮於15日舉行。本次活動從累積近2600餘份的申請案例中,共評選出最佳課內體育教學案例獎26個、最佳課外體育活動案例獎36個、最佳校園體育文化案例獎38個。此外,在這100份獲獎案例中,還甄選出了30個國際交流獎和30個最佳校園創新獎。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進入了新階段,體育教育成為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綜合性教育方式,『活力校園創新獎』案例評選,鼓勵體育老師們在體育教學中發揮更多的創造性,讓全社會更關心關注體育教師、關注學校體育,讓學校體育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五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今年的頒獎典禮打破以往的頒獎模式,將獲得三類獎項的共100位老師根據案例的項目性質和課程特色分為突破限制、體育新趣和文化傳承三個板塊進行表彰,突出了體育教育創新的代表性方向。
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實驗小學的邢志潔老師憑藉疫情期間的創意線上體育課,在評選中獲得了突破限制板塊「最佳課內體育教學案例獎」。縱使線上體育教學面臨重重困難,邢老師卻從未想過放棄。而是想盡千方百計讓孩子們在家中也能堅持鍛鍊,比如上網課、布置家庭體育作業、組織小區體育課等。邢老師甚至還組織住得近的同學們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在小區裡上起了體育課。在她不懈的堅持下,學生們的運動積極性日漸高漲,家長們也在陪伴孩子鍛鍊身體的同時,增進了親子關係。
2020活力校園創新獎:突破限制——疫情中的體育課
從教37年,任教獨輪車25年,來自北京市懷柔區廟城學校的鐘秋俠老師榮獲了體育新趣板塊「最佳校園體育文化案例獎」。作為全校唯一的獨輪車老師,原本已到退休年紀的她卻繼續堅守著崗位。由於疫情停課,她率領的獨輪車隊整體水平出現下滑。為了幫助學生們找到正確的方法加大練習形成記憶,她親自抽時間去學生家裡做課外單獨指導。一個月後,孩子們達到了理想水平,鍾老師也為他們的進步感到幸福和滿足。幾十年如一日對體育的堅持,在鍾老師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2020活力校園創新獎:體育新趣——獨輪車上的體育夢
榮獲文化傳承板塊「最佳課外體育活動案例獎」的馮小炎老師,來自於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第二小學。學校中的孩子多數來自打工子弟家庭,家庭狀況一般,生活中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由於學校身處農村,沒有足夠資金購買體育器材,馮老師創造性地把赤手空拳就能練的太極拳引入到了體育課上作為一門必修課。他希望幫助孩子們在這個推崇「快」的時代,學會「慢」。在他的努力下,孩子們通過練習太極拳和參加太極拳比賽,增長了經歷和見識,發現了與原來生活不一樣的可能性,獲得了許多自信。
2020活力校園創新獎:文化傳承——小小的太極大師
「活力校園創新獎」由教育部體衛藝司指導,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耐克體育公益部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