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法國銀幕上出現了一部將被永遠記人史冊的賣座喜劇片一一《虎口脫險》。1700多萬的人場人次令它成為當之無愧的法國電影史上的票房冠軍。讓觀眾最為佩服的是浪漫的法國人能夠把反法西斯題材拍成這樣一部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
1、喜劇情節的巧妙設置
導演熟拉爾·烏利非常善於巧妙設置喜劇情節,逗得觀眾哄堂大笑。鮑維爾與福斯裸著身子走在公共澡堂的水池裡,謹慎地哼唱著接頭暗號「鴛鴦茶、鴛鴦,在騰騰霧氣中尋找著目標,經歷著隨時可能發生不測的緊張。場面滑稽有趣,內涵嚴肅感人;德國兵到木偶劇團女演員維娜家搜查跳傘的英國飛行員,撲了空;維娜卻機智勇敢地參與了救助英國飛行員的行動,引出了一段她和粉刷工人鮑維爾的浪漫愛情故事。她年輕漂亮、活潑可愛、富有正義感;鮑維爾善良誠懇、痴情忠厚。
福斯和鮑維爾化裝成德國兵走在路上的一大段戲中,自視很高、滿肚子小聰明的福斯,騎在鮑維爾的脖子上,鮑維爾手裡還拿著他倆的步槍。鮑維爾竟然任由他時不時地欺負著,而且總是腦子比他慢半拍,和他磕磕碰碰而又相處愉快地完成了任務。他們之間的矛盾更多是由觀眾來體驗的,因此,觀賞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影片內在的戲劇情境設計的巧妙和豐富,富有層次卻毫不賣弄。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可以做令人無法理解的事情,但在一部電影裡,人物的行為必須是可以理解的才能贏得觀眾的信任。情節使他們每個人固有的矛盾衝突達到短兵相接的程度,爆發出衝擊力非常強烈的喜劇效果。觀眾們在笑得前仰後合的同時,感受到徹底放鬆的精神享受,感受到社會、人性的複雜程度。電影觀看過程中充滿了智力冒險,觀眾與編導之間仿佛在進行一場智慧較量的遊戲。當然也是由於特定的二戰背景,為電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2、個性飽滿的人物塑造
《虎口脫險》涉及的人物不少,戲劇情境也在不斷變化,每個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為邏輯,這在創作上有相當的難度和挑戰性,但異演處理得輕鬆自如、遊刀有餘,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創造能力。
《虎口脫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是遠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和平年代的人們對戰爭期間法國人民形象和生活的想像和表現。演員的任務是在一個想像和創作的世界裡創造人,要有一個開闊的胸襟,不存偏見,不糾纏小節,善於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這是一部洋溢著鮮明的愛國主義政治熱情的影片,雖然是喜劇,導演、演員依然用正常眼光觀察處在喜劇情境中的人們,除了作者的主要目的是逗樂我們之外其他與正劇相同。喜劇拍攝得像正劇一樣嚴肅認真、驚心動魄、可感可信,並且依然讓人輕鬆愉快、忍俊不禁。
戲劇的核心是衝突,衝突越多越好。演員選擇創作目的和情緒時,要尋找人物之間、人物內心的矛屑和衝突。影片中一個經典的場景,鮑維爾與福斯在危機四伏的公共澡堂,裸著身子走在水池裡,謹慎、勇敢、冒險地哼唱著接頭暗號「鴛鴦茶、鴛鴦茶",導演將這一場景處理得氣氛緊張而又妙趣橫生,喜劇意味非常強烈,同時又突出兩了意外卷進這個危險事件的人物難能可貴的勇氣。
3、獨具特色的喜劇精神
英國作家梅瑞迪斯說:「一國文明的最好考驗就是看這個國家的喜劇思想和喜劇發達與否。"《虎口脫險》以歡笑為主要特徵的喜劇,使人們平常無奇的生活迸發出光彩,給人類社會帶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喜劇植根於人類的快樂天性和原創快樂能力,是對痛苦和磨難的積極擺脫。電影極大地宣洩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尤其是在殘酷的二戰期間,《虎口脫險》劇情起起落落、若斷若續、一脈相承地把法蘭西幽默、慧黠、熱愛生活的民族精神發揮了出來,贏得了世界的歡迎。
法國喜劇電影藝術的探索,豐富了世界人民的欣賞視野,也給予了好萊塢電影不少啟發。美國喜劇影片,從電影誕生初期的創作,到風姿獨具的《畢業生》、《寶貝》,到跨世紀時期的《小鬼當家》等,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法國電影喜劇的一因素。法國喜劇樣式和法國喜劇傳統,給世界喜劇電影創作貢獻了難能可貴又獨具特色的啟示和資源。
《虎口脫險》不管看多少遍,每一次看總能捧腹大笑,這或許就是經典喜劇的含義:歡樂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