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淡江大學第20屆學生會會長選舉由於首次出現大陸學生參選而備受外界關注。繼此前有關參選大陸學生「國籍」問題的爭議之後,昨天上午,淡江大學中選會突然公告宣布暫停選舉,引發大陸候選人蔡博藝選舉團隊抗議,雙方甚至爆發衝突。而臺灣網友則一直批評校方,諷刺淡江大學「怕陸生選贏」。
淡江大學中選會昨日上午突然宣布「本會自即日起終止會務,停止辦理103學年度學生會第20屆正副會長補選選舉。相關選務事宜,將再行公告。」 隨後,淡江大學學生自治組織,中午在校門口舉辦記者會,表示因為法規爭議引發疑慮,因此解散中選會、停辦正副會長補選。
蔡博藝競選團隊到場抗議表達不滿
前淡江中選會主席陳彥甫上午在校門口表示,中選會一早接獲學生會通知,因法規爭議,決定暫停選舉,中選會即刻解散。他受訪表示,選舉後續如何進行,將等學生議會釐清法規爭議後,再由學生會、學生議會決定。
大陸籍候選人蔡博藝競選團隊隨即到場表達不滿,要求前任中選會主委陳彥甫,針對法規解釋清楚,結果發現記者會早已結束,另一組臺生候選人早已站在現場,彷佛事不關己般,疑有打壓陸生之嫌,團隊中不少人憤而與中選會成員發生肢體衝突,蔡博藝團隊人員欲阻止陳彥甫離去,雙方拉扯之下,蔡博藝跌倒在地痛哭;而陳彥甫團隊則報警聲稱遭妨害自由,警方趕到現場,將雙方約八名成員都帶往派出所;雙方經過溝通後,暫時沒有互相提出告訴。
據了解,此次爭議引爆點在於《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選舉規則》:舊法規定只要總投票率達15%,得票率高的候選人就可當選,但今年3月通過的新法則提高門坎,除總投票率達到15%外,個別候選人的得票率都必須超過15%。
據今年9月9日淡江大學中央選舉委員會聲明,中選會認為2014年年修改《淡江大學學生會正副會長暨學生議員選罷辦法》為現行有效法規,但依據淡江大學法規公布、生效的程序,修改的選舉辦法沒有經由校長核定並公告,不具法律效力。現行有效選舉法規應為2012年《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選舉規則》,並非中選會聲明的今年修改版本,出現這次學生會長補選出現2種不同版本的選舉辦法。
淡江大學先前公布候選人「國籍」一度引發爭議
對此蔡博藝認為,新法門坎太高,而且沒有經由校長核定並公告不具效力,要求中選會及學生會響應。她指出,新法增訂個別當選人投票率須達15%,26000多名學生須拿逾3000張票,明顯打壓補選候選人。蔡博藝說,當選門檻如此嚴苛,淡大恐「年年補選、年年落選」,盼校方、中選會正視問題。
據臺灣媒體9月15日報導,淡大學生會連5年來同額參選,僅1名候選人參戰,學生自治「有名無實」,今年5月應選出第20屆會長,投票率僅14.7%,未過當選門檻,更創下史上新低紀錄,隨即展開補選作業,吸引了2組候選人角逐會長寶座。
淡大學生會及中選會在「臉譜」宣布消息後,學生及網友響應一面倒,批評這是在搞戒嚴嗎?難道是怕陸生選贏嗎?
淡大學務長柯志恩則說,學生會自治組織事務,校方不便介入。
有記者致電學生會代理會長莊棋誠,他表示:「學校程序沒落實,大家都有疑義,後面依據法規所舉行的選舉勢必有疑義,權衡之下將選舉停辦。」而為何學校程序沒能落實?他則回答情況不可考,那時的成員都已經畢業了。
事件回顧:
5月初,淡江大學學生會選舉因投票率未達15%當選門檻,舉辦補選,
8月8日,選舉公報公布,參選者包括蔡博藝率領的大陸生團隊,公報新增候選人國籍(大陸、臺灣地區)欄。
8月中下旬,在臺民運人士王丹、學運領袖陳為廷、民進黨中常委遊錫堃等人紛紛發表意見,引發社會關注。
9月4日,另一候選團隊未依據選舉規則提前宣傳,蔡查詢時獲回復,稱中選會有權解釋選舉。
9月13日,蔡博藝團隊質疑新頒布的未公告的選舉規則,要求個別候選人的得票率超過15%才算當選,前所未見,為史上最高。
9月15日,中選會宣布停止學生會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