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之《王六郎》篇是講朋友知己的一個故事,此篇神奇浪漫,其中知己之情頗有些管仲與鮑叔牙、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味道。古時的朋友之情比之現如今,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和濃如酒的區別。
原文中的王六郎是一個水鬼,漁夫許某每晚捕魚前習慣敬酒於水中,並說到:「河中溺鬼得飲。」此漁夫也是個奇人。兩人於是因酒結緣,六郎幫許某驅魚入網,許某請六郎對飲,明月空懸,晚風習習,捕魚飲酒,談天說地好不快活,一人一鬼遂結為知己。一日六郎來辭行,說有人代替他溺死於河中,將投胎去。第二天,果然有一個女人帶一個嬰兒失足於河中,六郎於心不忍,於是放棄投胎。兩人生活恢復如初。不久,六郎又來辭行,原來上天因六郎此一善念封其為百裡外土地神,不日就要上任。六郎請許某去百裡之外看他,許某答應下來,奔赴百裡之外,果如六郎所言。六郎託夢給此地百姓,送了許某很多禮物,許某也因此富裕不再捕魚。從此人神有別,再不復見。
文末作者借異史氏曰:「置身青雲,無忘貧賤,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車中貴介,寧復識戴笠人哉?」表達了作者對富貴忘朋友親人之人的批判。
批判歸批判,從文中六郎封神之後兩人再沒見過可見:朋友是有時段性的,朋友是兩條人生路交叉時精神的共振,其後兩條路會漸行漸遠。
傳說朱元璋當皇帝後,他兒時的兩個玩伴來求官,一個見到朱元璋說道: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 帥和豆將軍半途逃跑,後又殺來了紅小子,幸虧最終菜將軍解決了問題。
另一個說道:皇上,小時候俺倆都給人放牛,因為太餓了,偷了地主家的豆子用瓦罐煮,著急把瓦罐打碎了,你只顧從地上抓豆子吃,結果把紅草根卡在喉嚨,我用青草葉子和紅草葉混著讓你吞下去救了你一命……
結果一個得到賞賜,一個被殺。被賞賜的人因為明白了自己和朱元璋交叉的路口已經過了,漸行漸遠到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們的友誼只停在了那個交叉路口。而被殺的那人則不然,他覺得他們的友誼一直存在在整條人生路上。
管鮑之交是因為兩人都一直在強盛齊國的道路上,且鮑叔牙品德比較高尚,讓利讓位,可見在同一路上的友情尚且需要經營。俞伯牙和鍾子期是在琴的道路上精神共振,一旦離開了琴,在其它層面上兩個人的還會有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知己之說嗎?或者鍾子期不早死,他們的音樂理念會隨時間的變化不再同步嗎?
有些人總認為有些朋友有錢就變了,其實不只是有錢的緣故,當你們走過了交叉路口,遇到不同的人生,思想的層面就改變了,你們也就失去了友情的基礎。
電影《無問西東》裡有一句話,如果你早知道了即將面對的一生,你是否還有勇氣來到這個世界?同樣的,如果你已經懂得了友情的真諦,你還會要這樣的友情嗎?
人生路的交叉是需要緣分的,交叉後精神共鳴更是百年修得同船渡。我們在這個路口看同樣的風景,做相關的事情,日後有美好的回憶。這段旅程就像存在心間的一捧至潔的清水,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醞釀成了濃烈的醇酒,在年老時打開,芳香四溢,足以讓人醉倒其間,聊慰這無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