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朋友漸行漸遠,聊齋《王六郎》篇告訴你為什麼

2020-12-19 盲人語

聊齋之《王六郎》篇是講朋友知己的一個故事,此篇神奇浪漫,其中知己之情頗有些管仲與鮑叔牙、俞伯牙與鍾子期的味道。古時的朋友之情比之現如今,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和濃如酒的區別。

原文中的王六郎是一個水鬼,漁夫許某每晚捕魚前習慣敬酒於水中,並說到:「河中溺鬼得飲。」此漁夫也是個奇人。兩人於是因酒結緣,六郎幫許某驅魚入網,許某請六郎對飲,明月空懸,晚風習習,捕魚飲酒,談天說地好不快活,一人一鬼遂結為知己。一日六郎來辭行,說有人代替他溺死於河中,將投胎去。第二天,果然有一個女人帶一個嬰兒失足於河中,六郎於心不忍,於是放棄投胎。兩人生活恢復如初。不久,六郎又來辭行,原來上天因六郎此一善念封其為百裡外土地神,不日就要上任。六郎請許某去百裡之外看他,許某答應下來,奔赴百裡之外,果如六郎所言。六郎託夢給此地百姓,送了許某很多禮物,許某也因此富裕不再捕魚。從此人神有別,再不復見。

文末作者借異史氏曰:「置身青雲,無忘貧賤,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車中貴介,寧復識戴笠人哉?」表達了作者對富貴忘朋友親人之人的批判。

批判歸批判,從文中六郎封神之後兩人再沒見過可見:朋友是有時段性的,朋友是兩條人生路交叉時精神的共振,其後兩條路會漸行漸遠。

傳說朱元璋當皇帝後,他兒時的兩個玩伴來求官,一個見到朱元璋說道: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 帥和豆將軍半途逃跑,後又殺來了紅小子,幸虧最終菜將軍解決了問題。

另一個說道:皇上,小時候俺倆都給人放牛,因為太餓了,偷了地主家的豆子用瓦罐煮,著急把瓦罐打碎了,你只顧從地上抓豆子吃,結果把紅草根卡在喉嚨,我用青草葉子和紅草葉混著讓你吞下去救了你一命……

結果一個得到賞賜,一個被殺。被賞賜的人因為明白了自己和朱元璋交叉的路口已經過了,漸行漸遠到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們的友誼只停在了那個交叉路口。而被殺的那人則不然,他覺得他們的友誼一直存在在整條人生路上。

管鮑之交是因為兩人都一直在強盛齊國的道路上,且鮑叔牙品德比較高尚,讓利讓位,可見在同一路上的友情尚且需要經營。俞伯牙和鍾子期是在琴的道路上精神共振,一旦離開了琴,在其它層面上兩個人的還會有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知己之說嗎?或者鍾子期不早死,他們的音樂理念會隨時間的變化不再同步嗎?

有些人總認為有些朋友有錢就變了,其實不只是有錢的緣故,當你們走過了交叉路口,遇到不同的人生,思想的層面就改變了,你們也就失去了友情的基礎。

電影《無問西東》裡有一句話,如果你早知道了即將面對的一生,你是否還有勇氣來到這個世界?同樣的,如果你已經懂得了友情的真諦,你還會要這樣的友情嗎?

人生路的交叉是需要緣分的,交叉後精神共鳴更是百年修得同船渡。我們在這個路口看同樣的風景,做相關的事情,日後有美好的回憶。這段旅程就像存在心間的一捧至潔的清水,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醞釀成了濃烈的醇酒,在年老時打開,芳香四溢,足以讓人醉倒其間,聊慰這無聊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感懷)真誠祝福你!我那漸行漸遠的好朋友~
    好朋友今天,院長想和各位小可愛們聊聊友情,為什麼會突然想聊這個話題呢?說實話,這和院長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情有關——昨天,院長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初中的朋友貼出來「祝福自己生日快樂」的照片,望著照片中洋溢著笑意的臉龐,院長努力想了好久才記起他的名字——崔*!他的樣子變化挺大,瓜子臉變成了圓臉,髮際線也明顯有些上移。崔*曾經是我初三時最好的朋友。
  • 蘇軾告訴你,為什麼好朋友會漸行漸遠?
    同學阿和群發了一條新年祝福,卻收到了十幾條「你被對方刪除好友」的消息,其中還有一位是同一個宿舍的好兄弟。曾經,我以為友情會天長地久,卻想不到最後是無疾而終。相識免不了人在風中,聚散終由不得你我。就像在史冊上留下千年一嘆的那對朋友——蘇軾和章惇。和我們一樣,他們相遇在彼此最美好的年紀,也曾把酒言歡,也曾抵足而眠,也曾肝膽相照,也曾義薄雲天……但是命運總是和我們開著一個又一個的玩笑,那些我們以為可以天長地久的友誼,終免不了在某一天說聲「再見」以後,漸行漸遠。
  • 以往無話不談的朋友,為什麼都漸行漸遠了
    你們都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現當你深夜崩潰想要找個人哭訴的時候,翻遍了手機通訊錄也找不到一個自己想要跟他去傾訴的人呢?為什麼明明以前玩得很好的朋友們,好像現在再也沒有要找對方的衝動,即使見了面,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無話不談。
  • 要好的朋友卻漸行漸遠,逐漸成為陌生人,為什麼?
    有的時候說真的,也會有一點心痛,因為明明之前你們那麼的要好,可是現在連對視對方的眼睛,都做不到,自己的眼神會飄忽,內心會心虛,仿佛對面的那個人,再也不是你當初最好的朋友了,而是一個最尷尬的存在。那這麼些年,我們是怎麼漸行漸遠的呢?為什麼好朋友就不能一直陪到最後呢?
  • 心理學家:無論你們曾經是多麼好的朋友,總會漸行漸遠的
    或許有些人盼望著再見,但生活就是這麼無情,不管你願不願意,它都在推著你不斷地向前走,當你走了一段時間再回頭望去,卻發現那些曾經的好友都已不在原地。其實,在任何感情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是不能被代替,「非你不可」往往只是一廂情願。為什麼再好的朋友都會漸行漸遠?
  • 漸行漸遠的修行
    孩子之於我們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早上送兒子上學,快到學校門口時,兒子說:「媽媽,你不用送到門口了,我現在都六年級了「,我一想就十幾米了 聽到這一句話,突然發現兒子又長大了,其實想一想,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場與父母漸行漸遠的修行,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總有一天會展開有力的翅膀飛上更向更遠的藍天。 記得你第一次去幼兒園,不放開我的手,更不願意離開我的懷抱,但做為你的媽媽,我知道對你好就是讓你開始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狠心推開你,聽著裡面的你哭著找媽媽,你可知道,媽媽也正在垂淚。
  • 小熊遇到了一個煩惱,它的朋友全都漸行漸遠了……
    有這麼只小熊,它與朋友們漸行漸遠,然而,在一次危機中,它為朋友們挺身而出。它的命運會怎麼樣呢?一個溫馨可愛的童話故事,娓娓道來人生道理。《小熊的煩惱》點擊圖書封面可直接購買 出版社:中國中福會出版社作者:阿咚 文/圖出版時間:2020年09月要是有一天,你和朋友們漸行漸遠
  •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第五篇萬物生榮 千裡空寂 ——龐子博先生講述《南國有佳人》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世傳的美人,並不一定真美,古人考功名時有句話:「不願文章中天下,但願文章中考官」,不需要天下人喜歡,只要考官喜歡你的文章就行了。很多人的婚姻不幸福,現在知道為什麼了吧?
  • 閨蜜相處的3個地雷——心理學:為什麼好朋友會漸行漸遠?
    生命裡戀人們來來去去,但朋友永遠都是朋友。可惜遺憾的是,我們有多少個朋友,能夠成為自己一生的朋友呢?有些人,曾經一起笑過,一起哭過,可惜最後還是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了人海。好朋友之所以會漸行漸遠,一方面是由於彼此的成長,頻率變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越過了友情的邊界,做了一些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 多少漸行漸遠的人,都曾交換過靈魂
    怎麼分辨誰是你的好朋友?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你不大的心裡,總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有一段時間,我總為自己有一個好朋友而感到傷感,因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好朋友也總會漸行漸遠。我有些錯愕,卻也有些釋然,原來生活是一條條不同的軌道,有些人看起來好像漸行漸遠,但實際都在對方的生命裡,交換過靈魂。從那以後,每一個至交過的好友我都會在心底存下他們的一塊位置,等到相見時,再拿出來促膝長談。
  • 《無敵破壞王》:朋友,漸行漸遠才是正常
    經歷了得到獎牌,失去獎牌,獲得雲妮特別製作的糖果獎牌,也意味著拉爾夫從此擁有了一個真正的朋友。那個住在垃圾堆,以磚頭為床,以磚頭為被的孤獨的人,終於擁有了朋友。第二部,拉爾夫與雲妮洛普由親密無間的好友,變成了天各一方的好友。表面看,這是一個成長的故事。但其實,這是一個無奈且心酸的故事。
  • 所謂母子父女一場真的是漸行漸遠嗎?
    看過龍應臺的一篇文章《目送》,裡面有句話非常觸動我:「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看這篇文章時,我的孩子在讀高中,住校,每周回來一次,每到周五下午我的心就不在工作上了,早早準備好去學校接孩子回家,校門口是排成長龍的接孩子的車隊,一個個家長翹首等待在校門口,掂著腳,伸長脖子,看到孩子出來了,緊揮著手並喊著孩子的名字,生怕沒有第一時間看到自己,滿臉的幸福。周日下午再大包小包吃的用的準備一大堆把孩子送回學校,看著孩子的背影消失在通向宿舍的小路拐角。
  • 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緣分
    女兒是易烊千璽的粉絲,去影院看《送你一朵小紅花》,最初是奔著他去的。沒想到,看後她哭的是稀裡譁啦的,給我講了故事梗概,幾句簡單樸實的臺詞也讓我淚如泉湧。「媽媽以前特別膽小,怕黑,怕蟲子……,生了你以後,就天不怕地不怕了,嗯,也不是,生了你以後,我害怕得更多了,怕你生病,怕你挨欺負,怕你不學好……」。「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說出了每一個為人父母的心裡話,真的是養兒方知父母恩。看到女兒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摔了跤,腿破了……心是那個痛啊,此時此刻,真恨不得受傷的是我。
  • 所謂父母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不覺想起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用在那時那刻竟是該死的妥帖。晚上8點左右,兒子用寥寥幾個字微我:到了,不打電話了。
  • 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
    1.相隔的不是歲月,而是漸行漸遠的價值觀。從年少到現在還能保持三觀一致太難太難了。
  • 孩子與父母的緣分,是終究走向漸行漸遠的必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曾經聽朋友說,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也就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三年,之後都是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還沒有孩子,感受不到,如今我才發現真的很現實
  • 三觀不合的夫妻,整日貌合神離,漸行漸遠,怎麼辦
    說的就是這種夫妻,一見面就頭痛,一說話就幹仗,你說東她說西,或橫眉立目的冷戰,或大打出手的抗爭。過的很苦,也很累,真是苦不堪言,累的暈頭轉向。那麼究其原因,到底是怎樣形成的?真的無法解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一、首先應該調整看法,扭轉態度,從我做起。
  • 環島之旅再添恩怨 李登輝和「臺聯黨」漸行漸遠
    環島之旅再添恩怨 李登輝和「臺聯黨」漸行漸遠     李登輝(右)日前為恆春生態農場的「綿鍾攬月樓」揭碑,並登上鐘樓,一共撞了33次鍾。
  • 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
    2在《嚮往的生活4》中,有一期任嘉倫問何炅:「何老師,你遇到過那樣的朋友沒有?就是你們小時候關係很好,但是因為你事業越來越好,他覺得你們倆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然後他就自己疏遠你的那種?人家會覺得有負擔,會覺得他說認識我,別人就會覺得他在炫耀。」
  • 漸行漸遠的背影,是父母亦是故鄉……
    入取通知書送你去到想見識的世界裡,追尋你想要的理想與遠方。這也意味著,你會在餘生與父母漸行漸遠,與故鄉漸行漸遠。走到他鄉的你,不知歸期何年……就像你可以體會到的:「從此,不見父母老去,故鄉只剩回憶,確實只剩寒暑沒有春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