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

2021-02-07 絲特芬妮一無添加

1.相隔的不是歲月,而是漸行漸遠的價值觀。從年少到現在還能保持三觀一致太難太難了。

2.我們學著不同的歷史和,對許多事件的看法完全不同,甚至對人本身的看法都不同。我們在分裂,這種分裂隨著時間推移會越來越大。

3.相似的靈魂總會相遇。懂你的人,只需你說一個詞就會明白。城市總能找到和你價值觀相似的人。

今天有點不開心,一個群裡因為一些事,彼此熟悉的人吵了起來,我只能沉默。沉默是我對這類事情唯一的能做的事。現在通訊發達了,想了解一個人的基本價值觀,通過微信群,朋友圈都可以。只要你發言了,轉發了,就可以窺探到你的世界。而這種窺探,其實讓人很難受,一些熟人、朋友的價值觀讓你大跌眼鏡,但你還什麼都不能說。也沒有必要說。只能感嘆下,原來我們如此陌生。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看到從小認識的一位朋友的言論,真把我噁心住了,我想在下面評論,又怕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就只能把那段話截圖給知道價值觀還相近的同學看看,然後發了一通牢騷。最後還是實在沒忍住,在朋友圈寫了這麼一段話:「相隔的不僅是歲月,還有漸行漸遠的價值觀。從年少到現在還能保持三觀一致太難太難了。相忘於江湖,才是最好的結局。」有人以為是同學聚會後的感言,其實不是,聚會一般只聊過去,只喝酒,只談青春,而在朋友圈,在微信群,在QQ群,才能把這些基本的觀點暴露。


社交媒體的悖論:私密,也暴露得更徹底


沒過幾天,一位朋友就說,這段話,她借用了。隨後,她和我說,她用了一個美國品牌的杯子,在朋友圈發了張圖,而被一位曾經要好的同學用民族大義教育了一番,感覺非常難受,乾脆直接把好友都刪除。而這同學,在整個中學期間關係都還不錯。可能一起上廁所,一起學習,相互鼓勵。這些曾經的溫情,都被這一番民族大義式的言論給毀掉了。


那一刻,巨大的悲哀籠罩了我,這個地方有多少思維都不正常的人類?


年歲漸長,已經沒有說教別人的欲望,也不想被別人說教。我們從一個原點出發,已經走向不同的方向。那就彼此相忘於江湖吧。

這是個巨大裂痕的社會。不是多元,而是裂痕。我們連基本的價值觀都沒有,怎麼會有統一的共識?我想說的是,隨著時間流逝,相互之間的裂痕太大太大了。如果你有一個三十多年還保持著三觀一致的朋友,請你珍惜,這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更多的是,我們彼此已經不再了解,價值觀也已經完全改變。



新聞聯播是很多人的飯前甜點,而我一年也看不了一個畫面。很多人教科書上的內容,就是他們的全部知識,而我就算最無聊的時候,也會保持著一個月兩三本書的閱讀量,多的時候一周可能三四本。我對權力和管教他人一點欲望都沒有,而權力是多少人的夢想。


方舟子和韓寒之爭讓多少好朋友分裂,而爭吵王寶強和馬蓉之間誰是誰非,讓一對夫妻離婚了。到底是支持日貨還是抵制日貨,讓多少人智商暴露了,而我一直堅決抵制的是蠢貨,從來不是外國貨。南海戰爭到底打不打。韓戰到底是不是正義等等等。可能任何一個話題都可以讓你和許多人產生強烈的分歧。有些分歧可能談談就過了,而有些分歧,可能讓你難以釋懷。有些,我們乾脆就不交流吧。


我們學著不同的歷史,從許多事件的看法自然完全不同,甚至對人本身的看法都不同。


我們在分裂。這種分裂隨著時間推移會越來越大。


裂痕,還是鴻溝?


有一次,在同學群裡,看到某個明顯是謠言的言論,我實在忍不住,說了一堆個人的觀點,發出去之後,雖然有人認同,但徹底把發言的同學得罪了,然後就漸漸陌生了,從那以後,每次遇上熱點話題,我幾乎都沉默。


越熟悉越如此。熟悉,並不代表了解。只是時間把你更早的推到我前面。


我們唯一的相似點可能就是對故鄉美食的熱愛,性取向可能都不同了。


我們相隔的不僅是幾十年的時間,還有漸行漸遠的價值觀

所以感謝城市。這個包容的城市,會讓你總會尋找到和你相似的人,相似的靈魂總會相遇。而不至於讓自己無話可說。我們不需要對不懂的人說太多,而懂你的人,自然你說一個詞就會明白。這裡總能找到和你價值觀相似的人。


《你的名字》:冥冥之中有一人


我們可以找喜歡詩歌的人聊詩歌,找喜歡打球的人聊打球,和工作的人聊工作,和八卦的人聊八卦,和有著過去的人聊過去。總能找到和你興趣相同的人。


「一堆堆人頭走向遠方。我在他們中間縮小。沒人看到我。但在仍然/活著的書裡,在兒童的遊戲我將從死者中/升起來,太陽在照耀。」(曼德爾施塔姆《積聚如山的人頭走向遠方》)越來越覺得沒有辯駁的必要了,越來越抗拒一些言論,越來越覺得在人群中獨立多好。


以前可能還會因為某個觀點而在熟人圈裡,說上那麼幾句,現在發現完全是多餘的。因為一個人成長過程已經接受完了教育,而你現在所說的,只不過是你所受教育的一部分,他人並不一定需要你這些。


時間會讓我們遇見誰,而你的心決定誰將留下


十年不見,我們聊點什麼。


還是談談我們曾經的青春吧。


《東邪西毒》:既然如此想她,又何必獨自漂泊?


思想就像內褲,別輕易露出來。


只有知根知底了,我們才開始討論深一點的話題。


現在我們就聊聊曾經,聊聊彼此熟悉的人。


「忠實的老友,伸出你的手,


讓我們握手聚一堂,


再來痛飲一杯歡樂酒,


為了往昔的時光!」


(羅伯特·彭斯《往昔時光》)


來,我們為往昔乾杯,然後別談未來。


願你出走多年,歸來還是少年。最近流行這麼一句話。那是多麼艱難。少年時期的那種夢想,活力,沒受沾染世俗的清澈,那種蔑視日常的勇氣,有多少人能夠保持?


年少時的夢想,如同逝去的初戀


我寧願相信,無論你表達什麼樣的價值觀,都還是真誠善良。只是眼界會局限一個人,這個勉強不了。在舊時光裡,會有你美好的一面。而未來,願你安康,善良。


其實價值觀,只是一種調劑,並不影響一個人日常生活,不影響你在生活裡是一位好父親好兒子好丈夫,就像沒有閱讀也可以活著,沒有精神也可以在黑壓壓的人群中走過。在擁擠的地鐵裡和公交上,誰會在意你的思想。


所以,十年不見,我還渴望遇見你。因為,可能價值觀不同,但我們有著彼此的過去

  絲特芬妮官方網站:http://www.stylepheni5.com

相關焦點

  • 三觀不合的夫妻,整日貌合神離,漸行漸遠,怎麼辦
    人生的每一個經歷,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事出有因,況且,三觀不合的問題,更是多年不斷的積累所形成的。夫妻雙方又都固執起見,沒有改變。或一方有所覺察想扭轉,而愚笨的一方又不給機會,沒留有餘地。從而導致關係越來越僵硬,漸行漸遠,愈演愈烈。我的同事中有這樣一對夫妻,男人老實,顧家,又很能吃苦,喜歡平平淡淡,對「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很是滿足。
  • 漸行漸遠的修行
    孩子之於我們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早上送兒子上學,快到學校門口時,兒子說:「媽媽,你不用送到門口了,我現在都六年級了「,我一想就十幾米了 聽到這一句話,突然發現兒子又長大了,其實想一想,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場與父母漸行漸遠的修行,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總有一天會展開有力的翅膀飛上更向更遠的藍天。 記得你第一次去幼兒園,不放開我的手,更不願意離開我的懷抱,但做為你的媽媽,我知道對你好就是讓你開始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狠心推開你,聽著裡面的你哭著找媽媽,你可知道,媽媽也正在垂淚。
  • 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緣分
    父母與子女相遇,就是世間最隆重的緣分,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會漸行漸遠。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學有所成,這個過程包含了父母多少心血和祝願,一點點進步承載了父母多少努力和希望。他越長越大,越來越獨立,小學、中學,乖巧、叛逆,這是必經的階段,無法逃避。前一秒,對他是牽腸掛肚;後一秒,對他是滿懷憤怒。
  • 所謂父母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不覺想起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用在那時那刻竟是該死的妥帖。晚上8點左右,兒子用寥寥幾個字微我:到了,不打電話了。
  • 外出培訓,開啟與孩子漸行漸遠的分離~
    感謝雙方父母和豬爸爸的強大後盾,讓我借著出差的時機更加堅定斷奶的想法,讓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久違的學習中,也開啟了這場與孩子漸行漸遠的修行。其實剛離開家的時候,我就開始鼻子酸,在飛機上開始看手機照片,這時候我意識到擔心斷奶真真是不僅給嚕嚕斷奶,更多需要「斷奶」的人是我。
  • 多少漸行漸遠的人,都曾交換過靈魂
    但有一段時間,我總為自己有一個好朋友而感到傷感,因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好朋友也總會漸行漸遠。回憶小的時候,總是忘不了一個短髮、瓜子臉的女生,記憶中的她總是跟我們一幫男生廝混在一起,會踢球、會打遊戲,會跟我們一起扮演卡通人物,大大咧咧,無所畏懼。
  • 孩子與父母的緣分,是終究走向漸行漸遠的必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曾經聽朋友說,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也就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三年,之後都是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還沒有孩子,感受不到,如今我才發現真的很現實
  •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世傳的美人,並不一定真美,古人考功名時有句話:「不願文章中天下,但願文章中考官」,不需要天下人喜歡,只要考官喜歡你的文章就行了。很多人的婚姻不幸福,現在知道為什麼了吧?
  • 「姑死舅埋了,親戚不來了」,很多親情,正在漸行漸遠
    親情,還能漸行漸遠多久?現在過年走親戚飯都不吃飯了,開車到親戚家,放下兩三箱東西,聊一兩小時,直接走人。我的父母有時候會感慨,親戚到了你們這輩,為何不親了?
  • 漸行漸遠的背影,是父母亦是故鄉……
    這也意味著,你會在餘生與父母漸行漸遠,與故鄉漸行漸遠。走到他鄉的你,不知歸期何年……就像你可以體會到的:「從此,不見父母老去,故鄉只剩回憶,確實只剩寒暑沒有春秋了」。  記得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今年因為咦情難得在家多住幾個月,有天陪我媽出去散步,看見好多人家的地裡都種著油菜花,我感慨說今年好多種油菜花的,往年都沒見過,我媽說:每年都這樣,你往年哪在家待到過油菜花開呢?
  • 所謂母子父女一場真的是漸行漸遠嗎?
    看過龍應臺的一篇文章《目送》,裡面有句話非常觸動我:「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生活嘰裡咕嚕推著人前行,越來越衰老的父母已追父母在不遠行不上子女的腳步,漸行漸遠地在後面向我們揮手
  • 小熊遇到了一個煩惱,它的朋友全都漸行漸遠了……
    有這麼只小熊,它與朋友們漸行漸遠,然而,在一次危機中,它為朋友們挺身而出。它的命運會怎麼樣呢?一個溫馨可愛的童話故事,娓娓道來人生道理。《小熊的煩惱》點擊圖書封面可直接購買 出版社:中國中福會出版社作者:阿咚 文/圖出版時間:2020年09月要是有一天,你和朋友們漸行漸遠
  • 一旦有了隔閡,就會漸行漸遠的4個星座女,再也回不到從前
    即便事後再怎麼彌補,都無濟於事,註定了彼此會漸行漸遠,再也回不到從前。下面這四個星座的女生,一旦和她們有了隔閡,就很難和好如初,所以千萬不要隨便辜負她們的感情。1、水瓶座水瓶座性格低調內斂,不喜歡譁眾取寵,更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著。
  • 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
    就是你們小時候關係很好,但是因為你事業越來越好,他覺得你們倆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然後他就自己疏遠你的那種?人家會覺得有負擔,會覺得他說認識我,別人就會覺得他在炫耀。」也許,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面對離開,不必糾結,各自安好便是。至少當初還是好的,至少我們曾真心對待過彼此。
  • 漸行漸遠的紙媒還能創造輝煌嗎?
    請點但是紙媒的輝煌已經漸行漸遠,人才也開始往新媒體集聚,再要做出如此高質量的期刊,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去調查發行量,我也知道,現在已經到了低谷。
  • 心理學家:無論你們曾經是多麼好的朋友,總會漸行漸遠的
    為什麼再好的朋友都會漸行漸遠?我們需要先了解友誼的本質。霍曼斯是社會交換理論的創始人,他運用強化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構成社會交換理論基礎的基本命題。首先是成功命題,他認為行為重複的頻率決定於行為獲得獎賞的頻率和及時性。
  • 素質教育已經漸行漸遠
    素質教育漸行漸遠,考試技能型學生大行其道。寒暑假各種補習班大張旗鼓,私人學校高昂收費的背後就是突擊訓練考試型的技能選手。當下,誰還在乎素質教育,都在用分數衡量一切,都在用升學率評判一個學校的成功與否。而帶來的延伸危害是,知識提前灌輸已經低齡化,幼小化。三歲的幼兒園開始了大量的基礎知識的學習。讓本來以快樂為主的學前教育變得面目全非!
  •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既是漸行漸遠的分別,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悲喜
    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段時光,終將過去,成為無可替代的回憶;但沉淪在這段時光裡,也最為讓父母頭痛不已,每天的心情可謂歡樂悲喜,起伏跌宕。
  • 蘇軾告訴你,為什麼好朋友會漸行漸遠?
    和我們一樣,他們相遇在彼此最美好的年紀,也曾把酒言歡,也曾抵足而眠,也曾肝膽相照,也曾義薄雲天……但是命運總是和我們開著一個又一個的玩笑,那些我們以為可以天長地久的友誼,終免不了在某一天說聲「再見」以後,漸行漸遠。
  • 三觀,是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
    你們會漸行漸遠,是因為你們都活成了彼此不理解的樣子。春節回家,我媽問我:「現在放假了,怎麼也不見你找小亮玩啊。」我張口正欲解釋,卻又不知道如何說起。我和小亮從小在一個大院長大,小的時候,拜過把子,關係好到可以同穿一條褲子。曾經我以為,我們可以做一輩子的好兄弟,只是沒想到,這一輩子的盡頭只是高中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