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死舅埋了,親戚不來了」,很多親情,正在漸行漸遠

2020-12-13 騰訊網

一個網友發來私信說,現在的親情正在消失,真的是"姑死舅埋了,親戚不來了"。

他說:我的姑、我的舅是長輩,幾乎每年我都會去看望送點禮品,或給點錢或送點吃喝,一直到去世,健在的還是如此。而我的父親去世,我媽健在,我姑家的表哥們都是有事需要的時候來一個電話。至少有10年這個樣,我媽是他們在世不多的長輩妗子。我舅家表哥表姐也是這樣,那也是他們在世不多的姑。這個世道到底怎麼了?

親情,還能漸行漸遠多久?現在過年走親戚飯都不吃飯了,開車到親戚家,放下兩三箱東西,聊一兩小時,直接走人。我的父母有時候會感慨,親戚到了你們這輩,為何不親了?

當年父輩過年走親戚,中秋節走親戚那是相當熱鬧的。就是在路上見了一個親戚,也會拉到家裡吃上一頓飯,喝點酒。現在,到了我們這,路上相見不相識了。有不少網友說,老人在有感情,老人不在,三觀不一致,在一起很痛苦。厭人窮,恨人富,在一起,真的沒意思,老人在,忍著在一起。

別說這種親屬了,就在各種壓力下,連父母一年都見不了幾次的大有人在,哪有時間和精力去維護遠親。親情,需要金錢和時間來維護,現在的人,買房貸款,最缺的是錢和時間,有時間大多花在網絡。

再親的親戚,也要經常相互走動,才能維繫住親情。現在的人,哪兒有那個時間互相走動?曾經的親戚,是互幫互助,現在的人生怕被別人佔了便宜。

有人說,談親情?還是算了吧,面子上的事,逢場作戲,假裝笑臉。真累,沒意思,看淡了一切也就無所謂。你混得好了,親戚給你錦上添花;你混得不好了,背後說長論短捅刀子。各種看不起你,最虛偽莫過人心,最險惡最是金錢利益。

這時代變得太快,說到底還是我們太自私,什麼沒錢父母都不待見的?也許是我們兄弟命好吧,在父母眼裡都一樣,不管你有錢沒錢。也有人說,什麼親不親的,現代人是以能力相組合的。好吃懶做,過日子靠親戚吃飯的,今後就會漸行漸遠了。一句話,誰也不該你的,都是奮鬥出來的。

網友方中山說:這年頭親戚真的不親了。我舅舅們,我幾年都不見了。姑姑,表兄弟姐妹也都不來往。或許我是獨生子女吧,人家都有親的,所以根本沒有親人的感覺。小時候聽多了我媽說誰誰不好,成年後對親情倒是淡的很。當我遇到事情基本都是自扛,扛不住的就憋在心裡。

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多年不見面的親戚,小時候在一起的,還有感情。沒有在一起的,只是血緣關係,和朋友同事一樣。商品經濟時代,貧困就成了一種罪過。雖然貧窮的人本身沒罪,但是世俗殺人!

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還有一句話遠親不如近鄰。老祖宗的話都是經驗之談。一代是除了父母接觸的最多的人,當二代親戚的時候,他們也有一代,三代親戚的時候,他們也有一代,二代的親戚。接觸的少了,感情就淡了。如果接觸的多了,感情的親近是不分幾代的,就如遠親不如近鄰。

三代、四代越來越淡是因為不斷分叉的枝葉與主幹的距離越來越遠,這些「枝葉」又產生了他們自己的一代、二代,人類的繁衍生息就是這個樣子的。如果把它歸納為金錢,或是什麼三觀之類,是很不恰當的!

沒錢連爹媽都看不起的年代,你卻跟我說這個。老舍的四世同堂,把中國親情寫得淋漓盡致,老爺子在其樂融融,老爺子走了家就散了。

你身邊的親戚還互相走動嗎?關於親情,你是怎麼認為的呢,請分享出來。

相關焦點

  • 漸行漸遠的修行
    孩子之於我們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早上送兒子上學,快到學校門口時,兒子說:「媽媽,你不用送到門口了,我現在都六年級了「,我一想就十幾米了 聽到這一句話,突然發現兒子又長大了,其實想一想,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場與父母漸行漸遠的修行,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總有一天會展開有力的翅膀飛上更向更遠的藍天。 記得你第一次去幼兒園,不放開我的手,更不願意離開我的懷抱,但做為你的媽媽,我知道對你好就是讓你開始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狠心推開你,聽著裡面的你哭著找媽媽,你可知道,媽媽也正在垂淚。
  • 兒時夥伴相處時無所顧忌;成年後越想維繫的關係為什麼卻漸行漸遠
    二、成年人,越想努力維持的關係,卻漸行漸遠,說明這不是對等的關係,或許雙方的立場有變化,雙方的成長軌跡相交甚遠等。當你覺得一切都好時,對方覺得是湊合,比如愛情、友情、親情。愛情,開始時,甜如蜜,如夢如幻。
  • 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緣分
    父母與子女相遇,就是世間最隆重的緣分,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會漸行漸遠。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學有所成,這個過程包含了父母多少心血和祝願,一點點進步承載了父母多少努力和希望。他越長越大,越來越獨立,小學、中學,乖巧、叛逆,這是必經的階段,無法逃避。前一秒,對他是牽腸掛肚;後一秒,對他是滿懷憤怒。
  • 老話「死了姑,別了舅,三年老表成陌路」,親戚關係真是這樣嗎
    農村人閒暇時喜歡聊天,通過互相逗趣、開玩笑等方式,將生活的經驗自然而然分享了出來,經過很多代人的口口相傳,最終成為了流傳久遠的老話。簡單的語言、順溜的讀音,不僅好記還好說,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為人處世之道的,也有風俗習慣的,還有揭露人性的。
  • 所謂父母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不覺想起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用在那時那刻竟是該死的妥帖。晚上8點左右,兒子用寥寥幾個字微我:到了,不打電話了。
  • 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
    1.相隔的不是歲月,而是漸行漸遠的價值觀。從年少到現在還能保持三觀一致太難太難了。
  • 夫妻間關係漸行漸遠,中兩條就要警惕了
    如果夫妻間有以下徵兆其中的兩條,就說明夫妻間關係漸行漸遠了,你一定要警惕:一:有愛無性或者無愛無性。男女都一樣誰都不是聖人,維繫男女之間情感的紐帶就是夫妻之事,夫妻之事能實現男女精神與身體的完全融合。夫妻之事還能化解家庭矛盾。如果夫妻之間有愛無性,那麼雙方的生活其實就是出於煎熬狀態,而無愛無性更是一種精神折磨。
  •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世傳的美人,並不一定真美,古人考功名時有句話:「不願文章中天下,但願文章中考官」,不需要天下人喜歡,只要考官喜歡你的文章就行了。很多人的婚姻不幸福,現在知道為什麼了吧?
  • 素質教育已經漸行漸遠
    素質教育漸行漸遠,考試技能型學生大行其道。寒暑假各種補習班大張旗鼓,私人學校高昂收費的背後就是突擊訓練考試型的技能選手。當下,誰還在乎素質教育,都在用分數衡量一切,都在用升學率評判一個學校的成功與否。而帶來的延伸危害是,知識提前灌輸已經低齡化,幼小化。三歲的幼兒園開始了大量的基礎知識的學習。讓本來以快樂為主的學前教育變得面目全非!
  • 多少漸行漸遠的人,都曾交換過靈魂
    但有一段時間,我總為自己有一個好朋友而感到傷感,因為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好朋友也總會漸行漸遠。回憶小的時候,總是忘不了一個短髮、瓜子臉的女生,記憶中的她總是跟我們一幫男生廝混在一起,會踢球、會打遊戲,會跟我們一起扮演卡通人物,大大咧咧,無所畏懼。
  • 孩子與父母的緣分,是終究走向漸行漸遠的必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曾經聽朋友說,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也就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三年,之後都是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還沒有孩子,感受不到,如今我才發現真的很現實
  • 漸行漸遠的背影,是父母亦是故鄉……
    這也意味著,你會在餘生與父母漸行漸遠,與故鄉漸行漸遠。走到他鄉的你,不知歸期何年……就像你可以體會到的:「從此,不見父母老去,故鄉只剩回憶,確實只剩寒暑沒有春秋了」。  記得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今年因為咦情難得在家多住幾個月,有天陪我媽出去散步,看見好多人家的地裡都種著油菜花,我感慨說今年好多種油菜花的,往年都沒見過,我媽說:每年都這樣,你往年哪在家待到過油菜花開呢?
  • 《燕雲臺》:無論當初的我們有多好,也逃不了漸行漸遠的結局
    可是隨著年歲漸長才發現,很多人早就在不經意間慢慢走出了我們的世界。當年一起放牛的髮小,早已因為生活的緣故天各一方,很多年都沒辦法見上一面,似乎我們從來不曾相識過一般。幸好,我們之間並不存在利益衝突,不然的話,我們也許就不僅僅是漸行漸遠這麼簡單了。
  • 漸行漸遠,才是友誼的常態
    就是你們小時候關係很好,但是因為你事業越來越好,他覺得你們倆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然後他就自己疏遠你的那種?人家會覺得有負擔,會覺得他說認識我,別人就會覺得他在炫耀。」後來,何炅說:「雖然我有很多朋友、我也很在乎身邊的人,但是我從來沒有一個奢望,要把任何一個人留在自己身邊一輩子。因為這個很難,有的人他來就是陪你一段。」
  • 選擇努力的方向比持久努力更重要,否則只會離目標漸行漸遠
    導語:選擇對努力的方向比持久努力更重要,否則只會離目標漸行漸遠。我們一生的時間不是很多,有時候及時做出選擇改變目標非常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是一種明智的生活哲理。我有一個同學上大學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最後幾乎都領不上畢業證。但是這小子口齒伶俐,賣產品的言辭很有一套。最後進了大公司,經過一步一步的往上升職,竟然成了一個分公司的部門經理。
  • 心理學家:無論你們曾經是多麼好的朋友,總會漸行漸遠的
    很多時候,短暫的分別其實意味著一輩子的分別,很多人說再見其實意味著再也不見。或許有些人盼望著再見,但生活就是這麼無情,不管你願不願意,它都在推著你不斷地向前走,當你走了一段時間再回頭望去,卻發現那些曾經的好友都已不在原地。
  • 所謂母子父女一場真的是漸行漸遠嗎?
    看過龍應臺的一篇文章《目送》,裡面有句話非常觸動我:「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生活嘰裡咕嚕推著人前行,越來越衰老的父母已追父母在不遠行不上子女的腳步,漸行漸遠地在後面向我們揮手
  • 小熊遇到了一個煩惱,它的朋友全都漸行漸遠了……
    有這麼只小熊,它與朋友們漸行漸遠,然而,在一次危機中,它為朋友們挺身而出。它的命運會怎麼樣呢?一個溫馨可愛的童話故事,娓娓道來人生道理。《小熊的煩惱》點擊圖書封面可直接購買 出版社:中國中福會出版社作者:阿咚 文/圖出版時間:2020年09月要是有一天,你和朋友們漸行漸遠
  • 漸行漸遠的紙媒還能創造輝煌嗎?
    請點但是紙媒的輝煌已經漸行漸遠,人才也開始往新媒體集聚,再要做出如此高質量的期刊,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去調查發行量,我也知道,現在已經到了低谷。
  • 外出培訓,開啟與孩子漸行漸遠的分離~
    感謝雙方父母和豬爸爸的強大後盾,讓我借著出差的時機更加堅定斷奶的想法,讓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久違的學習中,也開啟了這場與孩子漸行漸遠的修行。其實剛離開家的時候,我就開始鼻子酸,在飛機上開始看手機照片,這時候我意識到擔心斷奶真真是不僅給嚕嚕斷奶,更多需要「斷奶」的人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