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國戲曲學院811戲曲劇目分析考研解析
今天小編和大家說說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專業二考試科目811戲曲劇目分析,這個考試科目涉及的專業方向有3個,下面咱們一一來說。
-
中國戲曲學院2020年度研究生跨系部聯合創作劇目開幕 推動戲曲藝術...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近日,中國戲曲學院舉行2020年度研究生跨系部聯合創作劇目開幕式暨京劇《碩鼠》首演。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冉常建表示,全校師生要紮實繼承傳統,在繼承傳統上守正創新,推動戲曲藝術向新時代邁進。
-
中國戲曲藝術劇種呼喚代表人物
提起豫劇,觀眾會脫口而出「常香玉」;說起黃梅戲,大家會異口同聲「嚴鳳英」;而談起評劇,誰都忘不了「新鳳霞」;更別說京劇的「梅尚程荀」……日前,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啟動的「當代戲曲表演藝術家系列研究工程」上,著名戲劇專家劉厚生深有感慨地說,每個劇種都應當有掌大旗的演員,要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
-
中國戲曲有哪些特點?中國戲曲如何才能繼續發展和走向新的繁榮?
在東方戲劇文化中間,中國戲曲有其極大的特色。東方戲劇一般可分為兩大系統:其一為本國的傳統戲劇,另一為近現代由西方傳入的話劇和歌劇、舞劇等。中國近現當代的戲劇文化也如此。《金批西廂》純熟運用儒道佛三家的哲學和美學理論並使之融匯結合,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戲曲美學之多元性的特點。至於《金批西廂》在開首《讀法》中介紹和強調的趙州和尚「狗子無佛性」為「無」的觀點,更體現了道、佛兩學結合的寫意派美學之真義。
-
第十一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規則有哪些?中國戲曲學院
第十一屆國戲杯學生戲曲大賽規則承辦單位:中國戲曲學院、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北京市學校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組別設置(一)甲組(5)參賽視頻須代表選手真實水平,避免任何形式的弄虛作假及違規行為,如違反上述任意一項要求,一經發現取消報送單位及選手參賽資格。(6)由各單位統一以郵寄方式報送材料。送審資料包含:各單位電子版參賽統計表,參賽視頻(DVD光碟或U盤);光碟封面需標註參賽劇目名稱、選送單位、選手姓名及年齡、聯繫方式等內容。
-
中國戲曲文化:戲曲成熟期的代表是宋元南戲和元雜劇
中國戲曲文化:戲曲成熟期的代表是宋元南戲和元雜劇戲曲成熟期的代表是宋元南戲和元雜劇,它們都對崑曲有很深的影響。宋元南戲屬於南曲系統,是由溫州地區的南方小曲逐漸發展形成的,形成後又受到元雜劇的影響;而元雜劇屬於北曲系統,是由宋金雜劇過渡而形成的。
-
《安娥》榮獲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
記者從石家莊市評劇院一團獲悉,在榮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獎,參加在廈門舉行的頒獎盛典活動載譽歸來後,該團創排的評劇電影《安娥》榮獲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並於今日至20日赴浙江桐鄉參加頒獎典禮及展映活動。評劇電影《安娥》由石家莊市評劇院一團創排,中國戲劇家協會支持拍攝。由劉興會、劉融融編劇,尹大為導演,袁淑梅、張超群主演。
-
...池》《狀元與乞丐》入選2020年第九屆法國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劇目
中國甘肅網12月20日訊(本網記者 張蘭琴 通訊員 陸謹)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應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法國文化通訊部名譽戲劇總監、法國中國戲曲節法方主席讓·皮埃爾·於爾斯一行4人來甘肅,於12月15日至18日期間遴選了參加2020年第九屆法國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的劇目
-
「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新聞發布會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各位領導: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巡視員、主持工作副司長明文軍先生,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視員馬文先生,中共北京市豐臺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巨明先生。下面有請馬文副巡視員介紹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的活動總體安排。 馬文:各位記者、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中秋剛過,國慶將至,我們齊聚在這裡,共同參加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新聞發布會。
-
弘揚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國香港戲曲中心郵票即將發行!
2019年3月19日香港郵政將發行《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郵票小型張1枚,面值為10元,同時推出同圖案郵票小型張1枚,面值為20元。郵票以平板印刷技術印製,另加燙壓及壓印特別效果。郵票小型張中間展示戲曲中心,下方為館內不同的場地。
-
大陸多部劇目將亮相臺灣戲曲藝術節
新華社臺北1月9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在9日舉辦的記者會上透露,四川省川劇院代表劇目《白蛇傳》等多部大陸傳統戲曲將亮相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 據介紹,《白蛇傳》由旦角和武生分別穿插扮演,巧妙展現仙怪變形的法力,劇中包含多種高難度川劇絕活,諸如變臉、踢慧眼、吊打、託舉、站肩等。
-
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
鍾升 攝中新網崑山7月21日電(黃瑩)21日,中國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江蘇崑山奠基。博物館將採用「1+N」的設計理念,主館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將充分展現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的獨特魅力。作為著名曲種崑曲的發源地,2018年至2020年,崑山市連續舉辦了3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集中展演全國戲曲劇種的經典劇目(折子戲),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最完整的劇種大展示。2018年,在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每場演出前,各個劇團紛紛拿出「傳家寶」,向崑山捐贈代表本劇種的特色藏品。
-
戲曲「像音像」 :在精益求精中傳承戲曲藝術
葉少蘭所說的戲曲「像音像」工程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項國家工程。該工程選取當代戲曲名家及其代表性劇目,先在舞臺取像、後在錄音室看像錄音、再由演員本人為自己的錄音配像的方式,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反覆加工提高,以留下最完美的藝術記錄。 「像音像」因何而來?
-
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國慶亮相北京園博園
10月2日至8日,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將在北京園博園舉行。 如果有機會讓您親身實感戲曲藝術。 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總策劃程輝介紹,將戲曲放到實景中,可以使戲曲這類寫意的藝術變得更有實感,豐富觀眾的體驗,這也是為什麼實景園林版《牡丹亭》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此外,戲曲本就是可遠觀更可近瞧的藝術,演員的身段眼神、動作技巧、服裝頭飾等,越近觀看才越容易發現其中蘊藏的「大文章」。
-
中國戲曲學院介紹
中國戲曲學院是一所高等藝術院校,創建於1950年1月28日,原屬文化部,2000年3月劃轉北京市。學校代號(國際代碼)10049。中國戲曲學院是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擔負著為全國眾多戲曲劇種、表演團體、中等藝術學校及廣播電臺、電視臺、文化館站和文化交流等部門培養戲曲藝術人才的繁重教學任務。
-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經典劇目晉京展映展演
整個9月,經典作品電影版、舞臺版「雙管齊下」,將向首都觀眾、專家及媒體朋友展示上海戲曲界近年來在電影傳播與傳統文化融合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在劇目傳承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新成果,進一步促進南北戲曲藝術的互動交流,擴大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影響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推動中華優秀戲曲的傳播力、影響力、感染力。
-
戲曲 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川劇
川劇,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具有巴蜀文化、藝術、歷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認知價值,在中國戲曲史及巴蜀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
-
探索中國傳統戲曲外譯新路
例如,翻譯內容多囿於少數經典劇目,翻譯成果多以文學作品的形式呈現,用於演出的翻譯成果較為匱乏,不同傳播渠道下的翻譯目的不夠明確等。有鑑於此,筆者試圖對中國傳統戲曲的翻譯路徑作出梳理,以期為新時代條件下傳統戲曲的翻譯提供新的思路。
-
《中國戲曲》「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
嗨,大家好,我是婷子寶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中國戲曲的臉譜,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面」。
-
中國古戲臺:戲曲與古建築,演繹歷史滄桑!
中國戲曲文化歷史悠久,古戲臺也隨之發展。大大小小的戲臺,一部部經典的呈現,就如當地人民的生活縮影,臺上臺下的人不斷變化,劇目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古戲臺卻巍然屹立,經千年風雨、歷百年滄桑。中國古戲臺的歷史與發展戲臺是戲曲表演藝術與古代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產物,不僅是一種建築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