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教授在談到英語學習時,提到一句話:「利用一切機會去接觸英語」。這句話是著名英美文學專家陳嘉教授給學生作報告,談到英語學習時說的。他說當年這句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於學英語,王守仁教授也認為:應該聽說讀寫齊頭並進,儘可能多接觸英語。那麼國內有沒有環境讓學生多接觸英語呢?學生該怎麼利用相關資源呢?下面是王守仁教授的看法。
1、國內現有英語學習環境怎麼樣?
王守仁教授說,國內的英語環境有很大改善,學生能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多:電視英語新聞,《中國日報》和《21世紀報》等英文報紙,網際網路上的英文資源,書店裡各類英語書籍。今天,手機端的英文資源也非常豐富,點點手指就能獲取,文本的、音頻的、視頻的,應有盡有。只要想接觸,創造一個全英語的環境也不是難事。
2、怎麼利用這些資源?
既然英語資源這麼豐富,學生該如何利用呢?王守仁教授認為,首先是要閱讀。他說:「英語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閱讀是基礎。一篇英語文章,如果讀都讀不懂,怎麼能聽得懂?怎麼能用英語進行口頭或筆頭交際?閱讀應該是精讀和泛讀相結合。課堂教學中使用的英語教材系統性強,可以作為精讀材料,應徹底搞通弄懂。同時,要閱讀其他英語材料……我不贊成只捧著一本教材翻來覆去地看。」
3、讀什麼材料?還要做什麼?
除了課本,還應該讀什麼材料呢?王守仁教授說,「儘可能多讀英語書刊文章」,因為「可以積累語言知識,鞏固語法,擴大詞彙量,提高速度,培養語感。」
在閱讀的同時,他認為學生還要多聽。「閱讀時默讀與朗讀相結合,聽英語時用心模仿,時間長了,就可以脫口而出,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他舉例說當年他在英國留學時,「每天堅持看電視新聞,同時閱讀當天報紙。聽不懂的地方,去查看報紙的相關報導,一下就明白了,收穫很大。」
最後,王守仁教授說,「聽說讀寫齊頭並進,可以相互促進。勤學苦練一年半載,堅持不懈,一定會有飛躍。」
----
王守仁教授,1955年1月生於江蘇省蘇州市。1979年考入南京大學外文系。198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學習。1988年獲英國文學博士學位後回南京大學任教。現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語學院院長,兼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外國文學學會會長。
著作有《19世紀英國詩劇研究》和《性別·種族·文化》,譯作有《還鄉》等文學名著,主編《英美小說》、《新編英語口語教程》、《新編英語泛讀教程》等教材10部。主持編寫四卷本《新編美國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