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特殊畢業季的依依…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13 泉州晚報

「時光的河入海流,我們各自分頭走……」又到一年鳳凰花開季。往年此時,在畢業答辯結束後,高校畢業生們一般會忙著拍畢業照,參加畢業典禮、畢業晚會、班級聚餐,甚至謀劃著一場以宿舍或班級為主體的畢業旅行。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泉州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季被完全改變。「雲答辯」、合成「雲畢業照」、畢業作品「雲展示」、「雲畢業典禮」等「雲畢業」方式,今年畢業季,很多活動只能轉戰「雲」上。

最近,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仰恩大學等高校畢業生分批次返校,在一周左右的「最短畢業季」裡,領取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辦理離校相關手續,並與母校老師和同學道別。畢業既意味著大學四年美好時光的結束,也是另一場旅途的開始。在今年這一特殊時期,不論有沒有「儀式感」,「最短畢業季,我們也要好好說再見!」

□本報記者 許文龍 通訊員 朱紅梅 林偉犖

【1】 視頻「雲答辯」 特殊時期的應變策略

記者了解到,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仰恩大學等高校,均安排畢業生在5月中下旬,通過網絡視頻方式進行畢業答辯。

5月18日,接到學院的畢業答辯通知時,仰恩大學2016級新聞系畢業生鄭雅婷正在廈門一家傳媒公司實習。三天後的晚上七點半,她如約坐在宿舍電腦前,與學校的評委老師們網絡連線,開始自己的答辯過程。「我對論文的準備挺充分,所以答辯過程不會太緊張。」她的論文以綜合自己在傳媒公司實習時任美食編輯的實踐經歷,主要關注美食公眾號的採編流程。憑著她的實踐經歷,答辯過程中老師們提出的一些問題,她都能應對自如。

假如疫情沒有發生,華僑大學2016級旅遊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沈楨宇同學設想的畢業答辯應該是在教室裡進行,自己站在講臺上向臺下的評委老師和同學們闡述自己關於畢業論文的一些構想、過程和成果,並面對面接受評委老師的提問。不過,5月中下旬,他和其他同學們一樣,在電腦前完成了8分鐘的網絡畢業答辯。

因疫情對旅遊、酒店等行業影響較大,對沈楨宇來說,找到一份合適工作變得十分不易。「答辯之前我就一直在找工作,參加過多次視頻面試,對這種面對著電腦一問一答的形式比較適應,因此整個答辯過程並不緊張。」他笑著說。幸運的是,在往屆畢業的學長學姐幫助下,他順利應聘到浙江寧波一家五星級酒店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2】 合成「雲畢業照」 用技術實現願望

與校門「合影」、在學校大禮堂拍照「留念」……為避免聚集增加疫情防控風險,一些高校推出「雲畢業照」,讓畢業生通過修圖技術不用返校就能與老師同學們在學校「合影」。部分畢業生也通過搜集母校風景照等素材,自發創作「雲畢業照」,彌補無法返校拍攝畢業照的遺憾。

5月29日,鄭雅婷在朋友圈發布一張特別的班級集體畢業照,並配文「永遠可愛的16新聞1班」。與傳統畢業照不同,那張照片以學校風景為背景,將每個同學的頭像放置在一個卡通版學士服上,形成同框的效果,創作成一張卡通版的畢業照。之前以為無法返校的她一直希望,能有個會修圖技術的高手,幫班級同學們一起來張卡通版的集體畢業照。沒想到有心的班委得知同學們的想法,用早前同學們提交的證件照電子版,找到修圖公司製作了這張集體畢業照。「願望得以實現的感覺真的特別好!」至今,她都清楚地記得收到這份驚喜的歡欣雀躍。

記者了解到,為了適應學子們創作「雲畢業照」的需求,仰恩大學在其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及網盤上,上傳校園景色為背景的修圖模板,鼓勵大家採取技術修圖的方式定格美好瞬間,並為部分畢業生免費設計「雲畢業照」。

「前段時間,就有不少同學用電腦創作一些『雲畢業照』發在班級群裡,供大家自行下載取用。」泉州師範學院2016級產品設計專業畢業生劉壯坦言,雖然通過修圖方式創作出來的畢業照,沒有傳統畢業照效果好,但同樣代表大家一段共同的美好回憶。為了找尋修圖素材,同學們逛遍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收集校園美景圖片,修出來的圖片妙趣橫生,頗具紀念意義。

【3】畢業作品「雲展示」 有益的教學嘗試

往年的畢業季,畢業作品展覽是各大高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尤其對於美術專業學生而言,作品展覽幾乎貫穿他們的大學生涯。受疫情影響,不少學校選擇了在線上進行「雲畢業作品展」。

6月13日起,泉州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陸續推出「破曉——2020屆美術與設計學院本科畢業作品展」,展覽分為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動畫、產品設計和環境設計等五個專業畢業作品類。

「本屆畢業生在疫情困境中,創造性地利用網際網路和計算機的力量,為這次畢業創作增加了另外一種藝術創造維度的可能性。特別是一些繪本創作、三維建模和數字繪畫等藝術形式在畢業作品中的運用。」該校美術與設計學院負責人介紹,這次雲端畢業藝術展覽不僅是美術教育力量的展示,也是一次有益的藝術實踐教學嘗試,為以後大學生創新創業思維提供了一種經驗和參考。

【4】舉辦「雲畢業典禮」 畢業時刻雲端見證

綠草茵茵、夕陽浪漫。6月20日、21日傍晚,華僑大學2020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分別在泉州校區西區田徑場、廈門校區田徑運動場戶外隆重舉行,逾7000名境內外學子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參與畢業典禮。

今年,受疫情影響,該校共有2780名境內外畢業生無法回到學校參加畢業典禮。學校通過網絡全程直播畢業典禮,讓身處世界各地的畢業生及家長等共同見證和參與這一重要的人生時刻。畢業典禮現場,來自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巴西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多位畢業生代表通過現場網絡連線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畢業感悟,表達對母校的感謝之情。

「在中國留學,有一種文化尋根的溫暖;在華大讀書,總感覺自己是主人翁,而不是匆匆過客。」來自緬甸的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畢業生楊宇薇說,「雖然畢業了,但以後我還會關注母校的發展,也會在緬甸介紹中國、介紹華大,就像介紹我的故鄉一樣。」

「620永遠愛你們」「第一次看到畢業典禮的現場這麼少的人,我太難了!」 「讓彼此的牽掛連上母校的WIFI,時刻與你們位置共享」……20日上午,在泉州師範學院舉行的線上畢業典禮上,該校校長屈廣清以《每一朵後浪都會滾滾向前》為題,通過幽默風趣、緊貼潮流的語言祝福2020屆畢業生,贏得畢業生們的一致好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泉州師範學院今年的畢業典禮採用「雲直播」方式舉行,並邀請全體畢業生、家長及教職工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收聽收看現場直播。

【5】部分畢業生返校 不想錯過的相聚

6月13日,泉州師範學院東海、詩山、江南校區迎來本科畢業年級第一批返校學生。據悉,為做好疫情防控,學校將畢業生分成三批於不同時間返校,2100多名畢業生從五湖四海趕來。13日清晨開始,該校各個校區的校門處就陸續迎來了返校的學生,大家按指定的進校通道經過體溫檢測、核驗相關證件、查驗健康碼、消毒等多個環節,欣喜地進入久違的校園。

6月14日—15日,是華僑大學第三批次學生——畢業年級本科生、研究生返校復學的日子。14日凌晨,該校經濟與金融學院畢業生夏詩涵準時掃碼進入校門,成為當天返校第一人。家在黑龍江哈爾濱的她,之前一直擔心因為疫情,沒辦法在畢業之前再回母校看一眼,與陪伴四年的老師、同學還有校園好好告別。「一接到學校的返校通知,我就買了從廣東到廈門的高鐵票。」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生餘靖儀聽到消息後欣喜又激動。

「許久不見,甚是想念。」「為你撐腰,畢業快樂!」「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牽著你的手參加畢業的童話」……在華僑大學泉州校區和廈門校區,校園各處掛起了詼諧幽默的歡迎標語,紅底白字的橫幅承載著學校、師長對畢業生的深深祝福。

6月5日起,仰恩大學按照分批錯峰原則,有序組織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畢業生返校。「大家一直都很期待能回學校,能在畢業之前再相聚一次。」6月10日,鄭雅婷和同學們也如願回到母校。在返校的兩天時間裡,他們在輔導員老師的幫助下借到學士服,終於彌補了之前只能合成「雲畢業照」的遺憾。

【6】 計劃趕不上變化 留下諸多遺憾

記者了解到,今年畢業季,因疫情防控要求,泉州各高校除了安排學生分批次返校外,也儘量縮短畢業生留校時間,短則僅有2天,長則一周時間,算是史上「最短畢業季」。匆忙地相聚,倉促地離開。今年的畢業季,難免給畢業生們留下諸多遺憾。

華僑大學旅遊學院團委老師孫娟娟介紹,該學院共有畢業生264名,返校學生200名左右。

眼看著福建省內的同學19日返校,疫情期間一直待在河北秦皇島家中的劉壯羨慕不已。接到學校的返校通知時,他也一度很激動。然而由於近期北京出現聚集性疫情,河北又緊鄰北京,為了不給學校防控增加壓力,他思慮再三決定放棄返校。

「大四上學期,很多同學忙著做畢業設計、考研、找工作,相聚的時間並不多,本來期望下學期利用剩下的一兩個月時間好好相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沒想到碰上了疫情。」他說,上學期末,班級同學們就商量,等這學期畢業答辯結束後,全班同學一起出遊,目的地暫定在福州和廈門,出遊時間三五天的樣子。「畢業後各奔東西,相聚的機會少之又少。大家都希望利用最後的在校時光好好道別,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他無奈地說。

「我很期待畢業典禮。」鄭雅婷說,因為按照仰恩大學傳統,被評為優秀畢業生的學生,可以享有上主席臺被校長撥穗的機會,而她剛好獲評學校優秀畢業生。可惜因疫情原因,學校今年取消了這一環節。這也成為她畢業過程中的一大遺憾。學校安排的集體返校時間,她所在的班級也有同學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無法返校或當天來當天走。「連當面說一句 『再見』的機會都沒有,也不知道下次再見是何年何月。」她感嘆道。

「往年學校都會組織畢業生拍集體畢業照,今年因疫情關係學校不僅沒有組織,還要求學生們不要聚集拍攝畢業照。」泉州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團委書記陳維說,不過學校有為學生提供學士服,讓他們根據自身需求,自行拍照留作紀念。

【7】感恩母校栽培 期許未來再相聚

鄭雅婷希望,2025年大家可以再次回趟學校,一起重溫校園時期的美好時光,一起好好聚聚,彌補這次倉促畢業帶來的遺憾。「我是個比較注重儀式感的人,不管約定在未來哪一天與同學相聚,我都會想辦法回去。」她說。

「我希望,等畢業十年或二十年,可以跟同學們再次相聚校園。」沈楨宇也表達了類似的想法。在他看來,剛畢業後同學們都忙於工作,有的同學還會出國,短時間內再次相聚的可能性較小。如果等畢業十周年或二十周年再一起回校,因為本身存在的紀念意義,加上到時大家工作更穩定,聚齊的可能性更大。到時大家再一起重溫大學的青春時光,彌補這個匆忙的畢業季留下的諸多遺憾。

「大學四年,不論是學院領導、專業課老師還是輔導員,不僅在學業上給我們啟迪,在生活中也對我們很照顧。我很感激他們。」劉壯動情地說。大學四年的他品學兼優,多次獲得學校的獎學金,並順利考上天津美術學院造型基礎專業繼續讀研。為感恩母校四年來的培養,他接到學校返校通知後,拿出部分獎學金購買了一千個口罩捐給學校。「現在還沒工作,能力有限,只想為學校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學校方面表示,等疫情結束後,歡迎我們隨時回到學校,彌補今年畢業季錯過的這些活動。」憧憬未來的相聚。

相關焦點

  • 在舞臺上發光發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王旖旎 文/圖 冬日的寒風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上個周末小小藝術家風採秀陸續在泉州市區城東萬達廣場和晉江寶龍廣場拉開帷幕。選手們一個個爭奇鬥豔,讓觀眾們在寒風陣陣的冬日依舊感覺如春天般百花齊放。 晉級選手 神採飛揚 在泉州賽區複賽的現場,可以看到小選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早早地來到比賽現場。
  • 【泉州晚報】吸收優質資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志勇 通訊員曾玲華)近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二實驗幼兒園籤約儀式舉行,臺商區再添一張優質學前教育名片。 市政協副主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志平,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賴麗水,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蘇白茹,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林清泉等出席籤約儀式。
  • 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泉間小景》則以泉州臺商區洛陽橋、昭惠廟、八仙過海酒店、海絲公園四個旅遊景點為原型,設計了一系列徽章,助力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洛陽橋IP形象設計:萬安橋團》設計師表示,藉由泉州古蹟洛陽橋衍生的靈感進而創造出豐富的創意產品,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棲身於各類衍生品之中,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泉州古城的魅力所在。
  • 閩臺「王爺總館」 在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申報過程中,泉州鯉城區泉郡富美宮和臨江街道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晉江市深滬鎮鎮海宮董事會等作為該項目相關社區組織或代表,為此次成功申報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流傳久遠 清代泉州王船漂至臺灣 「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泉郡富美宮被譽為閩南和臺灣『王爺總館』。」
  • 泉州大橋人行道「減半」使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下午,在濛濛細雨中,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幾名施工人員將一塊塊「護欄危險、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放置在市區泉州大橋人行道出入口,目的是提示市民不要越過這幾天剛剛增設的人行道中間隔離欄,只在靠裡側的人行道上通行。「泉州大橋人行道下的託梁是懸臂結構,支撐力本身就有限。在2016年的橋梁全面檢測中,人行道被鑑定為限制使用的四類構件,託梁也存在一定病害。
  • 特色小城鎮 唱響時代之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沉澱,各鄉鎮產業發展特色鮮明,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為了更好地呈現泉州城鄉發展新面貌,總結、分享泉州城鄉融合發展經驗,由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泉州晚報社、中國郵政泉州分公司參與主辦,福建華創置業協辦的「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遴選」活動,歷時半年多落下帷幕,「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榜單重磅出爐。
  • 全國技能「大咖」齊聚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許奕梅 通訊員陳偉忠)12月14日,2020年全國高技能領軍人才冬季休假啟動儀式在泉州舉行。活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泉州市人社局和廈門市人社局承辦。 據悉,參加本次休假活動的代表是來自全國各地在一線崗位工作的40位高技能領軍人才,不僅有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能能手,還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等。此次休假活動持續5天時間,讓高技能人才在休息度假的同時,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考察技師學院、企業以及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加強相互學習交流。
  • 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開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張敏麗)為進一步開展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挖掘特色文化,推動伴手禮研發工作,打造「唐雕、宋橋、元港、明回」文化品牌,日前,泉州臺商投資區開展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以大力培育新區文旅業態和消費模式,更好服務新區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 泉企「擁抱」人工智慧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如今,人工智慧這一帶著未來感的科技元素正深入泉州各個應用場景中,與泉州傳統產業加速融合。 人工智慧「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正不斷延伸,在養老服務、政務服務等細分領域「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技術不僅能識別人臉,還具有「讀心術」。
  • 大學生暢想智能時代校園建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實踐教學課題打破了院校間的壁壘,由國內外17所高校架起院校與院校的互動橋梁,以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建築與景觀更新概念設計、泉州城鄉園林景觀歷史建築實考為課題,為院校間學術性交流搭建了平臺,共享多校優秀教學資源,同時,以當代智能設計撬動學校圖書館及西街古城區的全面升級,服務泉州地方建設發展。
  • 梨花風起正清明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今年遇上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民政部門倡導家庭追思、網上祭掃等方式,寄託哀思,緬懷故人,做綠色、文明、安全、節儉祭掃新風尚的踐行者。 追思先人貴在真情。特殊時期,祭奠先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也是對先人的一種告慰。 「泉式」清明節 獨具地方特色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民間重大的傳統節日。
  • 酒店業「疫」中謀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星級美食」帶貨 泉州不少酒店順勢推出各類特惠「星級套餐」,依託品質優勢和價格優惠贏得消費者青睞 今年以來,泉州不少酒店餐廳都把關注重點放在寫字樓區的商務客和白領身上,並調整營銷「打法」,順勢推出各類特惠「星級套餐」,有單人、多人套餐,多種搭配任選,利用自身品質優勢和價格優惠「打江山」。
  • 重陽節陪父母來個泉州兩日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被市民暱稱為「四朵花瓣」的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是泉州新城的重要地標。該中心位於東海片區城市主軸線上,佔地190多畝,總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包括泉州大劇院、泉州市圖書館(新址)、泉州市科技與規劃館和泉州東海工人文化宮等四大主體建築及位於中央的市民廣場,集展覽、教育、科普、表演等文化活動與商業、社交、休閒、運動、自然生態體驗於一體。
  • ★六年級【期末複習】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單位「1」未知 求單位「1」,量率對應,已知量÷對應的分率=單位「1」(注意:是否對應) (1)單位「1」未知,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已知量÷百分之幾=單位「1」 (2)單位「1」未知,已知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已知量÷(1±百分之幾)=單位「1」 【經典例題1】 據《泉州晚報
  •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雙滿意」工程紀實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年來,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始終將「客戶滿意、政府放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創業奮鬥中愛拼敢贏,敢為人先,開啟新時代「雙滿意」工程的篇章。 □本報記者 黃墩良 通訊員 李毅鵬 陳珍妮 文/圖 供電更給力 用電量連續24年全省第一 2003年是「晉江經驗」提出的第二年。
  • 商業地產下半年或迎入市小高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記者從業界獲悉,今年下半年福建將有15個商業地產項目擬開業,泉州也有中駿、寶龍、悅禾匯等多個商業地產擬入市。此外,全國下半年計劃開業的商業地產數目多達415個,而上半年這個數字只有63個。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由於受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
  • 遊走蟳埔 觸碰歷史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1月28日下午,北師大泉州附中附屬小學的20多名學記來到蟳埔社區,在泉州市臨海小學鄭思玲老師和小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泉州市臨海小學的科技創新工作室和福建省「非遺」蟳埔女服飾代表性傳承人黃晨老師的工作室,了解蟳埔女從女童到老嫗的著裝差異。最後還參觀了閩南沿海的特色建築——蚵殼厝。
  • 臺灣也有清源山和承天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6日,記者採訪了泉州承天寺和臺灣承天寺有關人士,了解了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原來,臺灣的「承天寺」與「清源山」,是具有傳奇一生的廣欽老和尚建起和命名的,與泉州有著極深的淵源。  廣欽老和尚是泉州人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原是泉州惠安人,家裡赤貧如洗,三四歲時被賣到晉江李氏人家。  李家務農,在山坡上種些水果維生,日子勉強過得去。
  • 雲端「智」援復工復產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雲籤約」助招商 臺企國喬泉港石化項目通過視頻連線籤約、鯉城區開啟「雲招商」工作方式、豐澤區集中網籤招商項目,泉州正積極「借雲」招商引資 新冠肺炎疫情擋不住閩臺融合發展的信心。3月2日,臺企國喬泉港石化項目落戶福建。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省長唐登傑在福州通過視頻與泉州、高雄連線,見證了項目籤約。
  • 市直小學和幼兒園招生方案出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曾聰虹 通訊員俞芳 孫紅巖)前日,2020年秋季泉州市直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出爐。 市直幼兒園計劃招1218人 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招240人(含早教班),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240人(井亭園區90人、東海園區150人),泉州市刺桐幼兒園150人(刺桐新村園區90人、崇福園區60人),泉州市豐澤幼兒園270人(豐澤新村園區120人、城東園區150人),泉州市直機關金山幼兒園90人,泉州幼高專附屬東海灣實驗幼兒園180人(含早教班),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附設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