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17 泉州晚報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

盡顯古城魅力

日前,在首屆「海絲杯」海峽兩岸(泉州)工業設計頒獎活動上,記者看到,在「非遺+文化創意」組作品成果展示區裡,洛陽橋、鐘樓、老君巖、石敢當、滴水神獸、紅磚厝……這些泉州古城元素被創意地融入工業文創設計產品中,從古厝形制的茶具到滴水獸樣貌的廚房瀝水器,再到立足健康生活的自動手扶梯消毒裝置等眾多基於生活的設計新品有望落地,服務市民生活。

洛陽橋,這座歷經千年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實現了泉州港海上貿易品的陸海聯運,反映了古刺桐城繁榮時期興盛的海洋貿易活動,成了不少創客的創作靈感。

《洛陽橋IP形象設計:萬安橋團》作品以泉州臺商區洛陽橋為設計點出發,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橋傳說,通過充滿活力的卡通IP形象「磊阿豬」「蔡小寶」「帆呆呆」「白小音」講述故事,煥發新生,重建萬安橋風貌的萬安橋團。《洛陽橋守護者——狻猊欄柱》的創意同樣源於洛陽橋,以洛陽橋護欄上的狻猊欄柱為靈感,104隻狻猊欄柱猶如洛陽橋的守望者一樣守護著千年古橋。由此設計出功能性擺件,它既是牙籤盒也是手機支架,又能做筆架,或者鎮紙。分離式的設計,採用石木結合的材質,兩種材質的結合與碰撞,讓作品更有趣味性。《泉間小景》則以泉州臺商區洛陽橋、昭惠廟、八仙過海酒店、海絲公園四個旅遊景點為原型,設計了一系列徽章,助力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洛陽橋IP形象設計:萬安橋團》設計師表示,藉由泉州古蹟洛陽橋衍生的靈感進而創造出豐富的創意產品,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棲身於各類衍生品之中,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泉州古城的魅力所在。

小物件傳達大情感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

《小時候·刺桐城的小秘密》系列作品把泉州多元文化古建築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插畫形式表現出來;滴水獸廚房瀝水器以閩南滴水神獸為靈感,設計出功能性家用筷子瀝水器;「南音」牙線文創設計,將牙線設計融合閩南地域樂器「琵琶」「洞簫」「二弦」「三弦」造型,設計出帶有閩南獨特韻味的文創產品;《古厝·茶韻》茶具將用閩南古厝外觀做成的茶具茶文化和閩南古厝文化完美融合,品茶、品味古厝情,讓文化融入生活……

行走在泉州老城區裡,可以發現興起了越來越多的「文化街鋪」,把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花燈、雕塑等極具泉州元素的手工作品呈現在櫥窗內,還經常不定期舉辦互動體驗活動,包括做花燈、水彩暈染、書籤製作、古城徒步等。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很多人都覺得泉州這座城很低調,但其實不然,它每時每刻都在煥發著各式各樣的生機。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煥發生機。

相關焦點

  • 重陽節陪父母來個泉州兩日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新區覓新顏 古城提質,新城聚集,在保護發展古城的同時,這些年,泉州城市的輪廓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大波新地標拔地而起,交通路網愈發完善,一大批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學校、大型城市綜合體和購物廣場新建成,對於長年身居農村老家的老人來說,不妨走走看看城市新顏新變化,觸摸時代發展的脈動。想要一窺城市新顏,這三個「網紅」地標,不可錯過。
  • 遊走蟳埔 觸碰歷史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1月28日下午,北師大泉州附中附屬小學的20多名學記來到蟳埔社區,在泉州市臨海小學鄭思玲老師和小導遊的帶領下,參觀了泉州市臨海小學的科技創新工作室和福建省「非遺」蟳埔女服飾代表性傳承人黃晨老師的工作室,了解蟳埔女從女童到老嫗的著裝差異。最後還參觀了閩南沿海的特色建築——蚵殼厝。
  • 【泉州晚報】吸收優質資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志勇 通訊員曾玲華)近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二實驗幼兒園籤約儀式舉行,臺商區再添一張優質學前教育名片。 市政協副主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志平,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賴麗水,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蘇白茹,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林清泉等出席籤約儀式。
  • 在舞臺上發光發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王旖旎 文/圖 冬日的寒風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上個周末小小藝術家風採秀陸續在泉州市區城東萬達廣場和晉江寶龍廣場拉開帷幕。選手們一個個爭奇鬥豔,讓觀眾們在寒風陣陣的冬日依舊感覺如春天般百花齊放。 晉級選手 神採飛揚 在泉州賽區複賽的現場,可以看到小選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早早地來到比賽現場。
  • 酒店業「疫」中謀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星級美食」帶貨 泉州不少酒店順勢推出各類特惠「星級套餐」,依託品質優勢和價格優惠贏得消費者青睞 今年以來,泉州不少酒店餐廳都把關注重點放在寫字樓區的商務客和白領身上,並調整營銷「打法」,順勢推出各類特惠「星級套餐」,有單人、多人套餐,多種搭配任選,利用自身品質優勢和價格優惠「打江山」。
  • 大學生暢想智能時代校園建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實踐教學課題打破了院校間的壁壘,由國內外17所高校架起院校與院校的互動橋梁,以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建築與景觀更新概念設計、泉州城鄉園林景觀歷史建築實考為課題,為院校間學術性交流搭建了平臺,共享多校優秀教學資源,同時,以當代智能設計撬動學校圖書館及西街古城區的全面升級,服務泉州地方建設發展。
  • 【泉州晚報】特殊畢業季的依依…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泉州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季被完全改變。「雲答辯」、合成「雲畢業照」、畢業作品「雲展示」、「雲畢業典禮」等「雲畢業」方式,今年畢業季,很多活動只能轉戰「雲」上。 最近,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仰恩大學等高校畢業生分批次返校,在一周左右的「最短畢業季」裡,領取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辦理離校相關手續,並與母校老師和同學道別。
  • 閩臺「王爺總館」 在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申報過程中,泉州鯉城區泉郡富美宮和臨江街道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晉江市深滬鎮鎮海宮董事會等作為該項目相關社區組織或代表,為此次成功申報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流傳久遠 清代泉州王船漂至臺灣 「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泉郡富美宮被譽為閩南和臺灣『王爺總館』。」
  • 泉州大橋人行道「減半」使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下午,在濛濛細雨中,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幾名施工人員將一塊塊「護欄危險、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放置在市區泉州大橋人行道出入口,目的是提示市民不要越過這幾天剛剛增設的人行道中間隔離欄,只在靠裡側的人行道上通行。「泉州大橋人行道下的託梁是懸臂結構,支撐力本身就有限。在2016年的橋梁全面檢測中,人行道被鑑定為限制使用的四類構件,託梁也存在一定病害。
  • 30萬元優惠券為實體書店加油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生產生活正有序恢復的泉州,圖書館、公共景區、文化創意街區……人流量逐步恢復,為了增強消費者黏性,實體消費場所也同步加強線上活動的延伸。疫後時代,且看泉州文化消費市場的新動向—— 今年6月,在泉州中心市區青少年宮運營了多年的「風雅頌」書局暫停營業。實體店難以生存的話題再度引起大家關注。日前,「風雅頌」書局主理人連真送來了好消息:他們的新店已定址落戶豐澤區。
  • 泉企「擁抱」人工智慧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如今,人工智慧這一帶著未來感的科技元素正深入泉州各個應用場景中,與泉州傳統產業加速融合。 人工智慧「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正不斷延伸,在養老服務、政務服務等細分領域「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技術不僅能識別人臉,還具有「讀心術」。
  • 外國友人端午可免費遊古城 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將全程英文講解
    泉州網6月24日訊 (記者殷斯麒)在泉州的外國朋友注意啦!端午節邀請你們免費遊覽古城,想參加活動的可以通過泉州市文旅局公眾號報名。記者從市古城辦了解到,為進一步宣傳推介泉州文化旅遊資源,增強泉州海外知名度,推廣「海絲泉州」品牌,展示古城文化旅遊魅力,25日上午,泉州市將開展「海絲泉州、粽情古城」泉州古城文化旅遊資源宣傳推介活動,由第五期泉州古城英文講解學員帶領外國友人遊覽古城,全程英文講解,並品嘗泉州美食。
  • 泉州古城·活韻生香|泉州|古城|留曉芳|顧天錫|黃麗鳳
    點擊播放 GIF 0.9M泉州古城內居住著十來萬「老泉州」,保存著眾多年輪印痕與光陰故事。見人見物見生活,古城居民讓歷史以更鮮活的姿態展現在眼前。□泉州晚報記者 吳拏雲 實習生 劉炅懸壺解厄 報答古城在面積不大的「求醫齋」正中是一張木桌,中醫留曉芳坐在桌前,一邊認真傾聽患者的病況描述,一邊在病歷簿上記錄著,還不時抬起頭來與患者開開玩笑,緩解氣氛。從清末留氏祖先於西街創立中醫門派以來,留氏中醫在泉州的傳承已逾200年。
  • 特色小城鎮 唱響時代之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沉澱,各鄉鎮產業發展特色鮮明,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為了更好地呈現泉州城鄉發展新面貌,總結、分享泉州城鄉融合發展經驗,由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泉州晚報社、中國郵政泉州分公司參與主辦,福建華創置業協辦的「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遴選」活動,歷時半年多落下帷幕,「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榜單重磅出爐。
  • 奮發有為加油幹 卯足幹勁再出發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興泉鐵路、福廈客專泉州段加快架梁鋪軌。廈漳泉城市聯盟路泉州段建成通車。城東至北峰通道將於春節前通車,武榮大橋、刺桐大橋南節點開工建設。穩步推進古城綜合提升工程。中山中路保護提升項目進入工程收尾,承天巷、舊館驛等29條古城街巷啟動保護提升,11所古書院開展復建復興。提升城市宜居度。晉江下遊南岸生態整治、百崎湖啟動區、蚶江溼地公園等11個生態連綿帶項目基本完工,西湖桃花島、山線綠道二期工程建成開放。
  •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雙滿意」工程紀實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年來,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始終將「客戶滿意、政府放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創業奮鬥中愛拼敢贏,敢為人先,開啟新時代「雙滿意」工程的篇章。 □本報記者 黃墩良 通訊員 李毅鵬 陳珍妮 文/圖 供電更給力 用電量連續24年全省第一 2003年是「晉江經驗」提出的第二年。
  • 商業地產下半年或迎入市小高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記者從業界獲悉,今年下半年福建將有15個商業地產項目擬開業,泉州也有中駿、寶龍、悅禾匯等多個商業地產擬入市。此外,全國下半年計劃開業的商業地產數目多達415個,而上半年這個數字只有63個。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由於受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
  • 全國技能「大咖」齊聚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許奕梅 通訊員陳偉忠)12月14日,2020年全國高技能領軍人才冬季休假啟動儀式在泉州舉行。活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泉州市人社局和廈門市人社局承辦。 近年來,泉州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為總抓手,深入推進技能人才支撐工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家、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6家、市級技能大師(名師)工作室26家,評選市級以上技能大師130名。
  • 娃娃運動節 颳起「足球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曾聰虹 通訊員石麗萍 林小佳 文/圖)為更好地促進冬季體育運動的開展,提高全員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和興趣,12月7日上午,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舉行第十七屆運動節暨足球嘉年華活動開幕式。 開幕式上,各班小選手們伴隨著激情高昂的歌曲,精神抖擻地走進運動場,並向主席臺揮手致意。
  • 臺灣也有清源山和承天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6日,記者採訪了泉州承天寺和臺灣承天寺有關人士,了解了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原來,臺灣的「承天寺」與「清源山」,是具有傳奇一生的廣欽老和尚建起和命名的,與泉州有著極深的淵源。  廣欽老和尚是泉州人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原是泉州惠安人,家裡赤貧如洗,三四歲時被賣到晉江李氏人家。  李家務農,在山坡上種些水果維生,日子勉強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