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作為中國科技公司代表,阿里雲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資料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資料庫行列。
資料庫與晶片、作業系統並列為全球技術三大件,也是企業IT系統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術,銀行、電信、製造、網際網路等主要行業都依賴於資料庫技術。
「阿里雲擁有豐富的資料庫種類覆蓋度和完善的產品布局,為用戶提供了多種關係型和非關係型資料庫產品,還提供了混合雲環境部署,同時集成了備份、數據遷移與同步等能力。」Gartner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
阿里雲在數據管理及數據分析領域都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比如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既解決了傳統資料庫容量有限、擴縮容時間長等問題,又提供了分鐘級擴容、彈性變配、超高並發等能力。今年雙十一,PolarDB再度刷新了資料庫處理峰值紀錄,高達1.4億次/秒。數據分析方面,阿里雲MaxCompute和E-MapReduce提供了安全、穩定、高性能的計算平臺,並融合生態,提供流批一體、機器學習、數據洞察等多種分析引擎與工具。
Gartner分析師評價道稱,阿里雲在產品上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其資料庫PolarDB已全面應用於零售、電信、物流、金融等多個行業。例如,中國郵政引入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和數據倉庫AnalyticDB,在訂單業務峰值超過1億件的情況下,系統平滑穩定運行;中國聯通通過PolarDB-X等重構了其核心IT架構,實現對3.6億用戶的無縫「廣覆蓋」,成為全球最大的雲上BSS系統。
最新數據顯示,阿里雲已經位居全球雲資料庫市場份額第三位以及中國市場第一位。Gartner 預計,到2023年全球75%的資料庫都會跑在雲上。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