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你跟我們一起住吧!平時幫忙看孩子就行!」「好啊!」

2020-12-24 東林夕亭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一個婆婆賴在子女家不走的案例,這種婚姻問題雖然很常見,但是並非所有的婚姻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從婆婆的角度來說,有些婆婆就是想跟兒子兒媳住在一起,有些婆婆是想偶爾小住一下,還有些婆婆是無論如何不跟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嫌麻煩。

從兒媳的角度來說,有些是不排斥和婆婆住在一起的,有些是可以接受婆婆偶爾小住的,還有些是無論如何不想跟婆婆住在一起的。

上面所講的這幾種婆婆和兒媳,如果正好遇到對脾氣的倒還好,但如果兩個人的觀念是針鋒相對的,那少不了會因此鬧矛盾。

有個讀者看了那篇文章之後,表達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東林老師:

年紀越大越發現,人的觀念真的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經歷和理解產生不同的觀念,在之後面對一些問題時就會有差異化的做法。

我家是兄弟三個,雖然我們是親兄弟,但是因為長大後的經歷不同,選擇的路也不同,所以三個人對待很多事的觀念是不統一的。

我大哥是初中畢業之後就出去打工,打了幾年工之後,在外地談了個女朋友,之後就吵著要結婚,要我爸媽給他準備房子和錢,他自己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全都是我爸媽在幫襯。

結婚後,他很少回家,一年就回家一次。因為離家太遠,我爸媽想去看望也不方便,而且他總是說忙,說沒時間。

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大哥所表現出的這種狀態,跟我大嫂脫不了干係。他們結婚時我還在上學,在他們我還是小孩子,有一次過年在家聽我大嫂跟我大哥說要早點離開老家,說跟我爸媽住在一起極其不舒服,說幸虧是在外地生活,不然總是跟我爸媽見面會很煩。

幾天之後,我大哥就找了個藉口帶我大嫂走了。我那時候就很不理解,想到了一句話叫做「娶了媳婦忘了娘」。這是我大哥大嫂,是一種極其不願意和我爸媽住在一起的兩個人。

我二哥上學比我早,後來大專畢業之後考了我們當地的老師,後來和學校的一個女老師戀愛了,也就是我二嫂。他們結婚,是在市裡買的房子。在對待爸媽的態度上,我二哥二嫂的態度是:明確告訴我爸媽,「我們商量了,想要個人空間,不跟父母一起住,我們偶爾會回來,你們就不要往我們那邊跑了。」

二哥二嫂的態度差不多就和您剛剛那篇文章說的一樣,他們的房子小,想要過二人世界,不想被打擾,所以說出那番話也不難理解。

但問題是,我爸媽畢竟是老人,他們的觀念還不至於那麼超前。雖然他們不想給子女添麻煩,但是被明確告知不要去他們家,還是讓二老很不舒服的。

我爸倒是看得開,說,「唉!養了兩個白眼兒狼!不去就不去吧!說得好像我很想去住一樣。」他跟我媽說,「你也不要找不痛快,他們不想讓我們去,我們就不去,還是自己家住得舒服!」

因為親眼見證了我大哥二哥結婚後對父母的態度,我不由得去幻想我結婚後會怎樣。我的內心是不允許自己像他們一樣的,所以就很怕娶的媳婦會是大嫂二嫂那樣。

在我談戀愛之後,因為心思全用在愛情上了,所以不知不覺間就把這個問題給忽略了。一直到結婚之後,我和妻子有了自己的家,有一天談到我大哥二哥時,才突然想起這個問題。

當時還沒等我問,我媳婦就說,「如果婆婆願意的話,讓她來我們家住,到時候幫我看孩子,我能省不少心。」

我本以為她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有一天她自己親子把我爸媽接過來住了。我爸不想給孩子添麻煩,住兩天就回家了。我媽沒走,每天跟我媳婦有說有笑,我覺得很欣慰,她們能合得來,讓我感覺很輕鬆。

後來我們的孩子出生之後,我媳婦跟我媽說,「婆婆,你跟我們一起住吧!平時幫忙看孩子就行!」我媽很開心地答應了。

我媳婦後來跟我說,「大嫂二嫂可能是聰明過頭了,家裡有個婆婆幫忙看孩子多好啊!熱熱鬧鬧的,自己的話,平時難免有分身乏術的時候,有婆婆在身邊,多少有些幫襯和照應,我巴不得婆婆一直跟我們一起住呢!如果我們想給自己放個假,出去旅旅遊玩玩,也不用擔心孩子沒人照顧,這不挺好的嗎?」

我媳婦的態度讓我深刻認識到人與人觀念的不同,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雖然不好說,但是只要一家人能其樂融融,能家和萬事興,我覺得就挺好的。我自己也有我自己的觀念,我和我媳婦的觀念差不多,反正只要不鬧矛盾,怎麼樣都行。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這個讀者的父母是很明事理的人,他們沒想過給孩子添麻煩,倒是大兒子和二兒子有點過分。這種性格的父母,其實做子女的結婚之後,能夠經常看望他們,接他們去家裡住住,他們會很開心,因為他們很容易知足。

雖然人和人的觀念不太一樣,但是從心裡接受程度來說,這個讀者和他媳婦對待父母的態度,更接近傳統的孝道,是能討父母開心的。他們善待父母,父母當然也很樂意幫助他們。

我前幾天在文章中提到的老冀和他媳婦也是這樣的觀念,他媳婦巴不得婆婆跟他們一起住呢,覺得婆婆能幫忙照顧孩子,自己能省很多心。

雖然並非人人都得如此,但絕對的「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都是一家人,就算不一起住,多多少少要取個中和,該照顧地都照顧到,這樣才會家和萬事興,子女過得好父母很安心,父母過得好孩子也會很省心。(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相關焦點

  • 「婆婆,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吧!」「算了!我不想給你們添麻煩」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我們在談到女人遠嫁時說的話,也同樣適合你。當然,如果是兩個人結婚之後,既不在女方家那邊,也不在男方家那邊,那就是另一種情況了。這樣案例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兩個人同在一個城市工作,戀愛,結婚,那之後的生活也就留在了那個城市。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這方面的案例。「婆婆,你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吧!」
  • 跟婆婆一起住,不爽怎麼辦?你要想到自己的計劃!
    平時對你也就嘮叨一點罷了,但所說的話並不是什麼傷人的話,平時聽你抱怨生活狀態,也屬於雞毛蒜皮的事,並不算一些原則問題。如在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她沒有跟你唱反調,在你平時的生活中,也沒有對你這邊看不順眼,那邊不滿意的挑刺。
  • 你願意婚後和婆婆一起住嗎
    我朋友不同意,說可以住的近些方便照顧,男友便指責她不孝順,說她沒良心,是自己看錯了她,還說了很多特別難聽的話。男友的媽媽聽說我朋友不同意同住的事情,還哭著說:「我就是個累贅啊,人家都嫌我煩,不要管我了,讓我自生自滅吧。」聽完朋友的描述, 我其實想說的是,早分早了。
  • 老婆,我媽才來剛住兩天,你就看她不順眼,你啥意思啊?
    老婆,我媽才來剛住兩天,你就看她不順眼,你啥意思啊?要是能過得就住在一起,若是不行趕緊分開來住避免吵架。你們家的都是好婆婆,還會幫著做家務,我的婆婆一日三餐飯都要盛好端到她面前,全家七個姐弟都叫她老佛爺。現在我老公幾個兄弟乾脆請了一保姆侍候她,洗不乾淨,好好說呀!之前我婆婆過來也是洗不乾淨,和他說了幾次,好多了。住一段時間也沒必要的,長住到是要想清楚了,予盾多、個人認為在他還不需要人照顧之前,還是分開住吧!
  • 跟婆婆一起帶孩子跟獨自帶孩子,哪種更累?網友的答案,很一致!
    現在許多年輕父母生了孩子之後,因為忙於工作或者經濟壓力過大,都會請家裡老人過來幫忙照顧,跟老人一起住。但是有許多寶媽寧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也不想麻煩老人,因為她們害怕跟婆婆會產生矛盾,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
  • 哄好婆婆,是每一個想要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媽媽的宿命
    ,要加強營養,回來以後,青青哀求婆婆,以後孩子吃什麼、怎麼吃都聽她的行不行,現在都科學餵養了,婆婆說,那我直接回家吧,你來養好了......孩子生病,夫妻倆心裡也很煩,忍不住言語就有些衝,家庭氛圍立馬就緊張了。夫妻尚且如此,更別說婆媳關係了,如果沒有孩子,各自生活各自的還好,遇上吃的不愛吃少吃點就行了,不愛聽的不聽就行了,但有了孩子還真沒辦法,婆婆這道坎,你必須得過,婆婆幫忙帶孩子也很辛苦,你不能既要人家付出,又要強迫老人聽你的話。難怪青青這麼發愁,這個問題簡直太難解了!
  • 婆婆:「何必要去和兒子兒媳住一起,惹人厭煩呢」
    做兒媳的不想和自己的婆婆住一起這是常事,同樣的,也有的老人,同樣也不想和自己的兒子兒媳住一起,她們也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來自天津的張阿姨:兒子兒媳不想我和他們住一起,我也不想和兒子兒媳住一起。畢竟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觀念不一樣,他們看我不耐煩,我也看他們的一些做法不順眼。
  • 「老公,我們搬出去住吧,我不想跟小姑子一起生活」「離婚吧」
    還沒等冉妮接受婆婆的生活方式,婆婆說小姑子離婚了,擔心女兒的她提出要小姑子回家住。冉妮不同意,婆婆大罵,說她冷血,一點也不顧親情。齊然說,「她是我妹妹,這是她的娘家,她離婚了,沒地方去不回來這裡,她能去哪裡?你就別耍脾氣了,讓我妹回來住吧。」
  • 「婆婆,你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吧」「不了,會給你們添麻煩的」
    不過,唯一小英覺得自己沒有做好的事情,就是丈夫的母親沒有跟他們一起住,而丈夫的父親在丈夫小的時候就不在了,丈夫是婆婆一手帶大的,然而現在的婆婆卻是一個人在鄉下住。一開始的時候,小美跟自己的丈夫剛結婚,房子以及積蓄都是問題,不想自己的母親過來跟著受苦,所以兩個人就商量好了先不把婆婆接過來一起住,等以後的日子好起來之後,在把婆婆接過來照顧。
  • 婆婆一直要求和我們一起住,我到底該不該答應呢?
    下面我們來聽聽到底是怎麼一會事呢我的公婆馬上都70歲了,現在生活在我們這邊的郊區,公婆有自己的房子,各自也都有退休金和醫療保險,但是他們關係長期都不好,家裡就小姑子和老公兩個孩子,我們在外地定居了,小姑子在公婆的身邊,因為小姑子的老公經常在外地出差也沒有人幫她帶孩子,婆婆就一直在小姑子家幫忙帶孩子,公公一個人在家住。
  • 跟公婆住一起和夫妻帶娃單獨住,差別在哪?這幾種犧牲你遇到過嗎
    這個和公婆一起住了5年的帶娃女人,叫小雨。結婚後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這5年來小雨一直在努力的攢錢,為了有一天可以有自己的房子。可是小雨的老公很不理解,帶孩子有人幫忙,回家飯菜有人做,家裡父母收拾的乾乾淨淨,你怎麼還總是這樣不知足?小雨想和老公解釋說明白原因,可是每次還沒開始說,老公就不耐煩。
  • 上虞的奶奶都是這樣帶孩子的嗎?我教育一下孩子,婆婆就說我沒良心...
    warcraft:老人帶娃,是跟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平時要多注意,及時糾正。孩子教育,父母是主力。  樓主,我每天晚上都會給娃講一兩個故事,從肚子裡四五個月的時候開始,堅持到現在四歲多,每天晚上都陪她出去玩,或者跟她一起做遊戲,昨天讓她用六根棉棒,擺不同的圖形,自由發揮,我看不懂的,她解釋得通也行,最後擺了很多很多個圖形。父母要遠離手機,多陪陪孩子。樓主 回覆: 深有感觸。孩子真的要自己帶。
  • 「今後我帶著女兒就住你們家」「可以啊,房租別忘就行」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越長大就越跟自己的父母離心了?可能是因為孩子長大了,懂的事情也多了,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覺得有些事情錯了就是錯了,不合適就是不合適,而自己的爸媽有十分的冥頑不化,最後甚至還百般為難自己,這樣的老人說來就是為老不尊,也不能怪最後孩子們都不願親自照顧老人。
  • 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做飯帶孩子,我們要不要給生活費?
    現在只要跟婆婆一起住,婆婆的退休工資就成了家庭裡生活的支出,很少有主動給婆婆錢的,這種現象幾乎已經成了普遍現象,除非婆婆不工作沒有退休工資,沒辦法。鄰居童女士過一段時間就不在家了,一問就是去北京給兒子帶孩子了。
  • 為什麼很多兒媳不願意跟婆婆一起住?這對夫妻的遭遇,堪稱教科書
    我老公是愛我的,發現我存在這樣的問題時,就跟我約定以後不讓我去他家住,說偶爾過節回去住一下就行,不會長住,也不會讓婆婆跟我們一起住。即便如此,我去年中秋節回婆家過節時還是感覺很彆扭。本來我們約定好了今年去我家過年,或者各回各家過年,孩子誰帶回去都行,但臨近年底的時候,婆婆的一個電話讓他改變了主意。
  • 一位兒媳對婆婆說:年過完了,我跟你兒子離婚了,你搬出去住吧
    大雨說怕生孩子會痛,雙喜也不勉強,,所以結婚五年都沒要孩子。儘管家人催得緊,雙喜都依著大雨,他覺得只要和大雨在一起,有沒有孩子不重要。如果這樣的美好能一直持續下去,那這段婚姻該是多麼幸福美滿啊。可是世事難料,很多事情,開始越美好,結局越悲慘。
  • 跟公婆一起同住會有哪些煩惱?網友:婆婆沒敲門直接進入我的房間
    網友:婆婆沒敲門直接進入我的房間現在有許多的夫妻都是跟公婆一起住,因為現在的人賺錢養家,供房之類的壓力大,跟公婆一起住是一種節省金錢的好方法,但是跟公婆一起住也會有不方便的時候,甚至出現一些讓夫妻兩人覺得煩惱的事情。那麼你們知道跟公婆一起住會有哪些煩惱呢?
  • 「既然你非要跟婆婆一起住,那我走,離婚吧」「誰怕誰,離就離」
    可是,真正結了婚我才發現,很多事都跟我預想的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一天,他私自把婆婆接到我們家,說婆婆想在我們家住幾天,「我媽沒住過新房子,她覺得新鮮,來住幾天!」雖然他擅自做主讓我心裡不舒服,但是既然已經把婆婆接過來了,我總不能說不行吧!
  • 「跟婆婆在一起住了十天,我想離婚了」這位兒媳的朋友圈,很現實
    我本以為我媽帶著我去我二哥家住是因為和我二嫂關係好,結果到後來才發現,她不是跟我二嫂關係好,而是認為我二嫂好欺負。我身邊的朋友當中,有人是跟哥嫂一起住的,有一次跟她聊天的時候,她說,「我哥雖然不是外人,但我嫂子是外人。我哥雖然不拿我當外人,但我嫂子拿我當外人,所以,我在他們家住的時候,總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沒辦法像在自己家一樣想幹嘛幹嘛。
  • 我跟小姑子一起坐月子,婆婆卻提出這樣的要求,婆婆你白日做夢吧
    結婚的時候兩個人的家裡的條件都不是很好,所以兩人一直沒有要孩子,想著賺了錢以後我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以後在準備生孩子。所以小夏就和丈夫這樣在外面工作了三年,存了一些錢,於是就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並且付了首付,接下來的就是按揭付款啦。小夏和丈夫一直工作努力買了房之後,丈夫的錢就拿來存著,等著以後用。小夏的工資就拿來付首付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