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重返劍氣長城」,竟然猜錯了,年老讀書人是老秀才,之前猜測是亞聖。可是這不符合邏輯啊,老秀才從大酈京城返回文廟,按照說法,他趕路也是需要時間的。同時,阿良在蠻荒天下出事,應該是亞聖出面才對。不過總管這麼安排,且這麼看吧。
多的先不說,從內容淺析一下:
一、禮聖到來,雜事繁多
曹晴朗,正宗儒生,作為文聖一脈嫡傳再傳,禮聖見面只有兩字「難得」。如果曹晴朗在其他文脈中,這樣的讀書種子,日後成就不可限量,甚至能成長為文廟扛鼎人物,但是,偏偏出自文聖一脈。這或許是禮聖小小的憂愁。文聖一脈那股「歪風邪氣」,三教皆知。
裴錢能看穿人心,看到他人心境氣象這個本事,最近一直在提及。之前是看蘇心齋轉世少女,如今是在禮聖這裡提到,這其中或有深意。十四境合道根腳不知的情況下,十四境很難殺死,這或許就是總管安排的伏筆,境界達到,裴錢能看出敵人心境氣象,找到合道根腳,針對斬殺。甚至可能,這本就是為周密準備。
禮聖對寧姚說的話,歸根究底,講究的其實就是蝴蝶效應。禮聖注重規則,所以他制定禮儀制度,限制山巔修士,避免無意的一個舉動造成後世的風暴。
三山符,之前就提及與三山九侯先生有關。這一場又體現出了三山符的強大,陳平安甚至想靠三山符跨越兩座天下。禮聖並沒有說三山符能不能做到,而是說陳平安本就受傷的體魄這樣只會雪上加霜。或許,三山符真的能跨越兩座天下?那麼三山九侯先生的實力就真的難以估計了。
劉袈,堪稱《劍來》世界中的勞模典範,盡忠職守,一點也不含糊。之前是擋陳平安,後來擋老秀才,如今擋禮聖,誰知道下一次是不是真有可能擋至聖先師?這側面展現出了崔瀺的影響力,哪怕人不在了,他的影響依然無處不在。
禮聖名餘客,道老二名餘鬥,他們之間真的只是碰巧同姓?如果說他們之間沒有關係,估計各位翻書人都不會認可。萬年前,禮聖便在,餘鬥說過他修道八千載,是否可能是有血緣關係?陸沉能以浩然天下人士成為青冥天下的道老三,或許禮聖也能是青冥天下人士到浩然天下,客,客人,或許這便是其中真意。
禮聖回溯,這個行為,就打破了順序之說,這種已經無法用文字來解釋。禮聖提到想要躋身十五境,就需要徹底超脫一切因文字而起的大禁錮。這是禮聖對於回溯一事的解釋,同時聯想到陳平安無法修煉本命字,或許,崔瀺早就想到了。所以,其餘人神色各異。道不可輕傳,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佛家講究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其中深意,不可言傳。
二、裴錢與曹晴朗
在崔瀺的書樓,裴錢和曹晴朗獨處,一個猶如書蟲,各種搜刮,有借無還,一個呢,猶如小時候,讀書就頭疼,也沒打算拿。
裴錢還有一個帳本,是陳平安每次敲他板慄的詳細記載。這是裴錢的回憶,都說曹晴朗遇到陳平安,如同陳平安遇到齊先生,可是對於裴錢呢?陳平安是她的世界,她對於世界唯一的美好,只有陳平安。她是「惡」的,可是在陳平安的一次次敲打中,她逐漸變成了「善」。
曹晴朗說謊,裴錢紅眼。曹晴朗在劍氣長城沒有說話,如今說話,他是為了裴錢,是一番好意。他想要告訴裴錢,有些話沒有什麼敢不敢說的。曾經的賠錢貨兒,曹晴朗早就放下了,如今的裴錢,很好,不能再好。曾經以為白首會是裴錢的良配,劉幽州也有一定的競爭機會,但是沒想到,曹晴朗已經開始下手了。
或許,也只有曹晴朗才會讓陳平安放心將裴錢交給他。
三、雜記
周海鏡,這個人物,最近幾章一直出現,如果單單只是為了補充「地支十二人」,似乎篇幅過大,而且憑空出現,是不是會和周密有關係?
陳平安到達劍氣長城,左右沒有讓人幫忙捎話,說明左右應該不會死。如果是突發情況,生死未料,左右赴死之心南下,那麼必然會留下一些話,無論是給老秀才還是給小師弟。但是,沒有,那麼側面說明,蠻荒如今的圍殺,就是浩然的釣魚,一切皆在計劃中。
來而不往非禮也,讀書人發火,那是殺人更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