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9日電 新時代,製造業是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主力軍,更是強國夢的脊梁。
中國製造正從「製造」向「智造」再到「創造」轉型升級。各行各業裡,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破浪前行中迸發創新的力量。
中國製造的崛起也給工業軟體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工業軟體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1720億元,較 2018年增長16.45%。2012-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 20.34%。據預測,2020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與此同時,我國工業軟體發展水平整體落後於主要發達國家,高端軟體差距更大,還存在發展不均衡、核心技術不掌握、集聚力不強、研發人才短缺等問題,與我國工業大國地位很不相稱,嚴重製約了我國工業轉型發展。對於工業企業來說,如果軟體不能自主,不僅智能製造、數字轉型缺乏根基,工業體系自主可控也無從談起。
成立於2000年的北京世冠金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世冠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系統仿真分析、平臺工具開發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國際Modelica協會的第一家中國會員企業,世冠科技一直致力於仿真領域前沿的技術探索和應用深耕,並將自主核心的工業軟體GCAir/GCSpace服務於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軌道交通、汽車等領域。
「這是寂寞的行業,我們堅持了下來」
作為工業製造的核心,中國工業軟體的研發水平和產業規模正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及先導。
但是,工業軟體不好做。
根據研究報告,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前通過高強度的研發快速實現了高度成熟的工業化,而我國工業軟體所處的生命周期落後於海外,研發強度等存在持續提升空間。
「工業軟體這個行業,投入高、難度高、門檻高,研究周期、驗證周期、應用周期也都格外長。」世冠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李京燕這樣總結工業軟體行業的特點。
儘管有這麼多「高」和「長」,世冠科技還是一直堅持在這個行業,深耕了20年,以系統仿真技術為核心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和應用深耕,在多學科系統仿真領域構築了同步世界水平的技術優勢,並已逐步發展為國內頂尖的多學科系統仿真專業技術公司。目前,世冠科技已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並通過ISO9001認證、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雙軟認證,擁有數十項發明專利與近百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且與國內多家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共同參與制定系統仿真領域的行業標準。在行業應用方面,世冠的產品和服務已應用於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軌道交通、汽車等領域,與近千家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參與了數字衛星、空間機械臂、國產大飛機、國產商用發動機、國家863、973、921三期、深空探測等規模大、難度高的項目研發,為我國高精尖產品的技術提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以匠心鑄就高品質系統建模、仿真、測試一體化工業軟體平臺
世冠科技由李京燕女士創立於2000年,成立伊始,世冠科技率先將國際先進的「系統仿真」概念引入國內,為國內工業用戶提供國際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方法。公司從2005年連續5年保持每年100%的銷售增長率。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以及在系統仿真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經驗,世冠科技順應國內用戶的需求,逐漸轉型為技術服務型公司,為工業單位的用戶提供系統仿真技術服務,幫助用戶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並在業內建立了國內系統仿真技術服務的標準(仿真模型精度誤差:部件級<5%,系統級<10%)。
「在軟體行業,工業軟體的佔比並不高,不過作為基礎性領域,卻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以系統仿真軟體為例,其屬於工業軟體—研發設計細分領域,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能源、鋼鐵、船舶、鐵路機車等經濟主戰場,與眾多行業有緊密的聯繫。」世冠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李京燕表示。
面對中國工業仿真軟體主要依賴德國西門子、法國達索等國外供應商,價格高昂且關鍵功能對中國禁運的現狀,世冠科技憑藉20餘年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應用經驗,在數字孿生技術以及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思想指引下,2014年開始自主研發仿真軟體,致力於為國內工業用戶提供一款比肩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國產化工業仿真軟體,同年參與了我國第一個大型空間機械臂項目,並連續支持多年。
在做中國好工業軟體上,世冠科技實現了一次次跨越與砥礪前行。
2015年推出GCAir軟體,解決了多源異構模型集成的問題。參與了我國第一個數字衛星項目,並和用戶一起建立了我國數字衛星建模標準。
2016年推出GCAir2.0版本,推出自動化測試模塊,可實現多工況、大樣本下的自動化測試,大大提高了測試的覆蓋率和準確性。並為我國國產大飛機的研發提供仿真測試平臺工具。
2017年推出GCAir3.0版本,增設了系統架構設計模塊,實現了圖形化建模,大大降低了建模難度。
2018年推出GCAir4.0版本,產品貫通實現軟硬體仿真一體化,解決了全虛擬仿真與半物理仿真兩種模式轉換過程中出現的重複建模和大量源碼變更等問題,打通了仿真設計與實驗驗證從純數學模型狀態到半實物狀態的技術遷移。參與了國產商用發動機、數字衛星等重大項目,並榮獲「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2019年推出GCAir5.0版本,擴展了GCAir軟體的應用場景,實現了基於真實產品模型驅動體系仿真,打破了傳統的體系仿真與產品設計分離的局勢。獲「2019年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金獎」。
以發展國產工業軟體為企業使命,高投入加碼研發
《大國重器-智慧轉型》中寫道:中國裝備製造業正在經歷的一場轉型,一次革命,它每分每秒都在改變著中國。從觀念轉型帶動結構轉型,不斷突破行業邊界,以總包和服務贏得先機,讓機器充滿智慧,讓銷售走向極致,突破中國製造「空殼化」,這是邁向高端製造的國際路徑。我們將進入一個個精妙的世界,探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供需鏈條,揭示解決這一切的動機和變革的艱辛。
作為工業革命的科技弄潮兒,世冠科技以「仿真未來,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為使命,專注於系統仿真領域,致力於以同步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自主工業軟體,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截止目前,世冠科技累計投入產品的研發經費高達數千萬,並保持每年10%的遞增率進行研發投入。在國產工業軟體建設方面,其自主研發的GCAir產品,是擁有100%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仿真軟體,可以應用於飛行器涉及研發到運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能夠在同一平臺上完成架構設計、功能設計、性能設計、虛擬試驗、虛擬運行,實現了模型傳遞、集成、管理、復用技術的突破,是一款國產集成化的仿真軟體。憑藉先進的技術積累與行業深耕,世冠科技先後榮獲2019年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產業化類金獎、第三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暨中關村第三屆新興領域專題賽優勝獎、第二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北京)最佳挑戰者、2018中國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明星三等獎等榮譽。
未來,世冠科技還將繼續致力於世界頂尖仿真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以「成為全球仿真領域的領跑者,成為員工實現夢想的最佳平臺」為願景,秉承「探索創新、成就客戶、團隊合作、持續進步、誠信勇毅」的價值觀,以開放共贏的心態聯合行業協會、科研院校、領域專家等共同構建合作夥伴生態圈,積極推動系統仿真技術在國內的研究、實踐與應用,為國產工業軟體的自主研發貢獻一份力量。(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曹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