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冠科技:工業軟體自主化的使命與挑戰

2021-01-08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9日電    新時代,製造業是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主力軍,更是強國夢的脊梁。

  中國製造正從「製造」向「智造」再到「創造」轉型升級。各行各業裡,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破浪前行中迸發創新的力量。

  中國製造的崛起也給工業軟體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工業軟體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1720億元,較 2018年增長16.45%。2012-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 20.34%。據預測,2020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與此同時,我國工業軟體發展水平整體落後於主要發達國家,高端軟體差距更大,還存在發展不均衡、核心技術不掌握、集聚力不強、研發人才短缺等問題,與我國工業大國地位很不相稱,嚴重製約了我國工業轉型發展。對於工業企業來說,如果軟體不能自主,不僅智能製造、數字轉型缺乏根基,工業體系自主可控也無從談起。

  成立於2000年的北京世冠金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世冠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系統仿真分析、平臺工具開發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國際Modelica協會的第一家中國會員企業,世冠科技一直致力於仿真領域前沿的技術探索和應用深耕,並將自主核心的工業軟體GCAir/GCSpace服務於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軌道交通、汽車等領域。

  「這是寂寞的行業,我們堅持了下來」

  作為工業製造的核心,中國工業軟體的研發水平和產業規模正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及先導。

  但是,工業軟體不好做。

  根據研究報告,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前通過高強度的研發快速實現了高度成熟的工業化,而我國工業軟體所處的生命周期落後於海外,研發強度等存在持續提升空間。

  「工業軟體這個行業,投入高、難度高、門檻高,研究周期、驗證周期、應用周期也都格外長。」世冠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李京燕這樣總結工業軟體行業的特點。

  儘管有這麼多「高」和「長」,世冠科技還是一直堅持在這個行業,深耕了20年,以系統仿真技術為核心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和應用深耕,在多學科系統仿真領域構築了同步世界水平的技術優勢,並已逐步發展為國內頂尖的多學科系統仿真專業技術公司。目前,世冠科技已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並通過ISO9001認證、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雙軟認證,擁有數十項發明專利與近百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且與國內多家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共同參與制定系統仿真領域的行業標準。在行業應用方面,世冠的產品和服務已應用於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軌道交通、汽車等領域,與近千家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參與了數字衛星、空間機械臂、國產大飛機、國產商用發動機、國家863、973、921三期、深空探測等規模大、難度高的項目研發,為我國高精尖產品的技術提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以匠心鑄就高品質系統建模、仿真、測試一體化工業軟體平臺

 

  世冠科技由李京燕女士創立於2000年,成立伊始,世冠科技率先將國際先進的「系統仿真」概念引入國內,為國內工業用戶提供國際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方法。公司從2005年連續5年保持每年100%的銷售增長率。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以及在系統仿真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經驗,世冠科技順應國內用戶的需求,逐漸轉型為技術服務型公司,為工業單位的用戶提供系統仿真技術服務,幫助用戶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並在業內建立了國內系統仿真技術服務的標準(仿真模型精度誤差:部件級<5%,系統級<10%)。

  「在軟體行業,工業軟體的佔比並不高,不過作為基礎性領域,卻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以系統仿真軟體為例,其屬於工業軟體—研發設計細分領域,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能源、鋼鐵、船舶、鐵路機車等經濟主戰場,與眾多行業有緊密的聯繫。」世冠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李京燕表示。

  面對中國工業仿真軟體主要依賴德國西門子、法國達索等國外供應商,價格高昂且關鍵功能對中國禁運的現狀,世冠科技憑藉20餘年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應用經驗,在數字孿生技術以及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思想指引下,2014年開始自主研發仿真軟體,致力於為國內工業用戶提供一款比肩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國產化工業仿真軟體,同年參與了我國第一個大型空間機械臂項目,並連續支持多年。

  在做中國好工業軟體上,世冠科技實現了一次次跨越與砥礪前行。

  2015年推出GCAir軟體,解決了多源異構模型集成的問題。參與了我國第一個數字衛星項目,並和用戶一起建立了我國數字衛星建模標準。

  2016年推出GCAir2.0版本,推出自動化測試模塊,可實現多工況、大樣本下的自動化測試,大大提高了測試的覆蓋率和準確性。並為我國國產大飛機的研發提供仿真測試平臺工具。

  2017年推出GCAir3.0版本,增設了系統架構設計模塊,實現了圖形化建模,大大降低了建模難度。

  2018年推出GCAir4.0版本,產品貫通實現軟硬體仿真一體化,解決了全虛擬仿真與半物理仿真兩種模式轉換過程中出現的重複建模和大量源碼變更等問題,打通了仿真設計與實驗驗證從純數學模型狀態到半實物狀態的技術遷移。參與了國產商用發動機、數字衛星等重大項目,並榮獲「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2019年推出GCAir5.0版本,擴展了GCAir軟體的應用場景,實現了基於真實產品模型驅動體系仿真,打破了傳統的體系仿真與產品設計分離的局勢。獲「2019年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金獎」。

  以發展國產工業軟體為企業使命,高投入加碼研發

  《大國重器-智慧轉型》中寫道:中國裝備製造業正在經歷的一場轉型,一次革命,它每分每秒都在改變著中國。從觀念轉型帶動結構轉型,不斷突破行業邊界,以總包和服務贏得先機,讓機器充滿智慧,讓銷售走向極致,突破中國製造「空殼化」,這是邁向高端製造的國際路徑。我們將進入一個個精妙的世界,探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供需鏈條,揭示解決這一切的動機和變革的艱辛。

  作為工業革命的科技弄潮兒,世冠科技以「仿真未來,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為使命,專注於系統仿真領域,致力於以同步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自主工業軟體,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截止目前,世冠科技累計投入產品的研發經費高達數千萬,並保持每年10%的遞增率進行研發投入。在國產工業軟體建設方面,其自主研發的GCAir產品,是擁有100%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仿真軟體,可以應用於飛行器涉及研發到運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能夠在同一平臺上完成架構設計、功能設計、性能設計、虛擬試驗、虛擬運行,實現了模型傳遞、集成、管理、復用技術的突破,是一款國產集成化的仿真軟體。憑藉先進的技術積累與行業深耕,世冠科技先後榮獲2019年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產業化類金獎、第三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暨中關村第三屆新興領域專題賽優勝獎、第二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北京)最佳挑戰者、2018中國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明星三等獎等榮譽。

  未來,世冠科技還將繼續致力於世界頂尖仿真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以「成為全球仿真領域的領跑者,成為員工實現夢想的最佳平臺」為願景,秉承「探索創新、成就客戶、團隊合作、持續進步、誠信勇毅」的價值觀,以開放共贏的心態聯合行業協會、科研院校、領域專家等共同構建合作夥伴生態圈,積極推動系統仿真技術在國內的研究、實踐與應用,為國產工業軟體的自主研發貢獻一份力量。(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曹卉  

相關焦點

  • 世冠科技航空領域典型案例
    飛機級虛擬集成與仿真試驗環境(商飛) 世冠基於GCAir軟體提供了面向飛機研發需求的飛機級虛擬集成與仿真試驗環境建設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多個子系統模型與飛機模型的集成與仿真分析
  • 工業軟體行業深度報告:國產工業軟體的機遇和挑戰
    2、 國產工業軟體的機遇與挑戰2.1、 智能製造+國產化,國產工業軟體迎黃金時代2.1.1、 智能製造:我國大工業產值是土壤,高端製造是轉型方向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高端製造匱乏,2.1.2、 外部環境倒逼關鍵產品國產化,工業軟體國產替代可期中美加速脫鉤,外部環境倒逼關鍵產品國產化。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商務部 「實體清單」中的中國企業快速增加,眾多中國科技公司被限制出口。
  • Facebook、微軟和世衛組織合作舉辦與新冠病毒相關黑客馬拉松
    Facebook、微軟和世衛組織合作舉辦與新冠病毒相關黑客馬拉松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25日 消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 自動駕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車載毫米波雷達自主化面臨挑戰
    近來,隨著自動駕駛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乘用車載毫米波雷達的自主化也在面臨新的挑戰。其中,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韓國汽車底盤控制系統和ADAS系統供應商ERAE及一家海外整車企業正在開展毫米波雷達的定製化開發、工程適配和大規模量產準備。雙方已經籤署量產開發合同,合同總額超過4億元。
  • 我國工業軟體發展面臨三重機遇與三大挑戰
    當前,在邁向製造強國之路上,我國正加速致力於智能製造創新能力的提升,而創新的基礎和關鍵,就包括工業軟體。所謂工業軟體,是指在工業領域中所應用到的軟體,涉及系統、應用、中間件及嵌入式。
  • 深圳市世凱德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物流S2011級楊鵬創立於2014年
    一、世凱德公司簡介1、企業概述  深圳市世凱德科技有限公司由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中國通號高鐵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全套自主化設備裝備合安高鐵!
    面向未來,中國通號將秉承自主創新的初心,以發展民族通信信號列控科技為己任,為引領全球軌道交通科技前沿,助力智能高鐵和交通強國建設,推動中國高鐵技術和標準「走出去」貢獻力量。2012年,中國通號把引進消化吸收的技術路線轉移到自主創新的技術路線上來,經過集中攻關,實現了高鐵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完全自主化,並建立了中國列車運行控制技術標準體系(CTCS-3),實現了系統平臺及關鍵技術100%自主化、核心軟體100%自主化、成套列控裝備100%自主化,能夠對國外技術和裝備進行全面替代。
  • 中望軟體:國產CAD軟體龍頭就是要解決行業「卡脖子」問題
    隨著軟體產品不斷完善,中望的影響力日益劇增,逐步打破了歐美廠商在行業內的壟斷地位,為實現2D CAD 軟體產品國產化、自主化作出較大貢獻。然而,中望軟體並沒有止步於此,2004年,中望軟體開始嘗試海外業務,逐漸成為自主研發品牌軟體全球出口的代表,公司也在積極尋找切入3D工業設計軟體的良機。
  • 中國工程院發布我國電子信息科技「十六大挑戰」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4月26日,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學部、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在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六大技術挑戰(2020)」(以下簡稱「挑戰」)。5G天線智能製造生產線 何芯 攝據了解,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自2014年起持續開展《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研究》研究工作,並基於研究成果,每年上半年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最新挑戰」,下半年發布「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最新趨勢」,旨在為我國科技人員把握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發展趨勢提供參考,為我國制定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提供支撐
  •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科技大學承載的雙重使命
    那麼,對一所科技大學來說,面對突發的疫情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呢?日前,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不僅介紹了這所剛滿10周歲的年輕大學所承載的教書育人和創新發展的雙重使命,還談及了他對科技與新冠、科技與教育、科技與社會、科技與產業等方面的見解。
  • 臺安科技授予世強電訊「2010年度優秀供應商」
    2011年6月16日,臺安科技(無錫)有限公司2010年度優秀供應商大會隆重召開。臺安科技在對近300家供應商產品和服務進行嚴格的篩選和評估後,從中選出了10家優秀供應商,並授予2010年度優秀供應商獎,世強電訊位列其中。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1501.htm  世強電訊自2006年與臺安科技建立合作關係,主要向其供應來自AVAGO的光耦產品。
  • 國產工業軟體如何不掉隊?
    製造強國戰略及當前複雜國際形勢下,國產化自主化訴求強烈。」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提速的關鍵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落地項目不可避免地會用到這些工業軟體,那麼,我們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廠商在給工業企業做數位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時,如何解決這部分的工作?平臺廠商如何『自適應』工業軟體難題?
  • 大變革時代科技社團的使命與挑戰——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在...
    大變革時代科技社團的使命與挑戰——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在哈爾濱舉辦 2019-06-28 21:13: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哈爾濱
  • 哈爾濱工業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王忠傑:打造軟體領域的國之重器,培養軟體領域的傑出人才
    一、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的歷史使命是「打造軟體領域的國之重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 廣州中望軟體公司副總經理字應坤:產教融合,工業軟體新徵程
    工業軟體在國家經濟發展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作用,國產工業軟體任重道遠,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投入,共建共享。大國間科技競爭的本質是智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指南》從人才培養著手,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我們期盼政策落地紮實有效,國內能夠湧現出一批高水平的工業軟體應用和研發人才,唯有這樣,中國工業軟體才能立足於智能製造時代。
  • 廣州中望龍騰IPO:為成為世界一流工業軟體供應商助力
    公司成立之初專注於 2D CAD 軟體的研發與銷售工作,秉承著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軟體供應商的願景,打造易操作、兼容性強、功能完善的工業設計繪圖軟體,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軟體產品及服務。憑藉著在 2D CAD 軟體領域 20 年的深耕細作及持續研發投入,中望股份在業內知名度和認可度逐步提高,品牌優勢逐漸形成,逐步打破了我國 2D CAD 軟體領域由歐美壟斷的局面,為實現 2D CAD 軟體產品國產化、自主化作出較大貢獻。
  • 中國工業軟體如何破局
    工業軟體對中國工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支撐作用中國經濟時報:如何看待工業軟體對中國工業企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趙敏:工業軟體是用於能源、採礦、原材料、製造業等工業領域和工業過程的軟體。工業軟體的內涵非常豐富,傳統的「製造業信息化軟體」僅僅是其子集。
  • 工業軟體破局 汽車零部件的內痛
    正是CAE技術和汽車工業的緊密結合,使得汽車核心零部件行業在研發和設計上不斷取得質的飛躍。CAE軟體生態CAE軟體在全球製造業的應用日益成熟,2019年市場總量達到73億美金,並保持著9.3%的平均增速,預計2027年全球市場總量將達到149億美金。
  • 石家莊以嶺藥業:中國製藥工業50強!中藥生產現代化 藥物研發自主化
    石家莊以嶺藥業:中國製藥工業50強!中藥生產現代化 藥物研發自主化 2020-10-16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先進技術創工業未來為使命——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增發...
    能科股份:堅持雙輪驅動戰略 以先進技術創工業未來為使命  ——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增發A股股票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精彩回放  出席嘉賓  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祖 軍先生堅持智能製造、智能電氣雙輪驅動戰略,依託先進的工業軟體和電力電子技術,為客戶定製專屬的,以工業網際網路為核心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  問:公司主要的財務優勢有哪些?  馬巧紅:公司近三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7.66%、13.42%、18.94%,負債佔資產的比重相對較小,財務風險小,商業信用良好,具有較突出的市場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