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有比肩Zara的野心 五年在中國開100家店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如果十幾年前,李明光甘心於做辦公室裡的一名財務,那麼,現在,中國就少了一個即將走出國門、走進世界的快時尚品牌。2006年,創立快時尚品牌UR(URBAN REVIVO)之前,李明光已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將近10年。

  1998年,也許是廣東湛江人天生的不安分,他開始一邊拿著固定工資,一邊在廣源新村開了一家服裝店,一個月租金兩千塊錢。這在當時的廣州是非常熱門的行當,尤其是華樂路一帶,漸漸形成外貿服裝零售的聚集點。李明光之所以把店選在廣源新村,「是因為離公司比較近,方便照應」。那時候,他的店類似現在的熱風,生意紅火,收入也令他滿意:「當時,我一個月工資一千多元,而我的店一個月可以賺四五千塊錢。」

  但和一般的外貿服裝店小老闆不同,李明光的眼裡不僅只有利潤,還有品牌。於是,在穩拿穩賺了兩年之後,他決定代理一個男裝品牌——VJC。大概今天鮮少有人知道這個品牌的存在,可在2001年,李明光卻把VJC的店開到了上海恒隆廣場,成為第一批進駐這裡的品牌,在這奢侈品大牌橫行的今天,幾乎是無法想像的。

  「在一年多的品牌代理過程中,我學習和總結到了很多經驗。那時候我就開始想,代理一個品牌,不如自己創立一個品牌。於是在2003年的時候,我創立了一個牛仔品牌。」李明光回憶。遺憾的是,經過兩三年的運作,李明光沒能琢磨出什麼差異化的發展,他很清楚「在百貨行業沒有差異化是很難把品牌做好的」。

  這一年還有一件事觸動了李明光。他到日本東京的時候看到了Zara在亞洲的第一家店。「我被那種情形深深感染:Zara就開在那些奢侈大牌的旁邊,價格比它們實惠很多,但是時尚度卻完全不遜色與眾多大牌。」

  事實上,早在2001年,李明光就看到了一篇關於歐洲快時尚(Fast Fashion)商業模式的報導。「快時尚在歐洲大肆流行,人們買最新最潮的衣服,只穿一兩季,然後就會淘汰掉,再買新的。我覺得特別震撼,因為當時在國內,消費者還處在追求優質高價服裝的階段。同時,我也感覺到快時尚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在中國服裝行業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在東京的見聞,無疑再次讓他確定了這種想法,「這將是服裝行業的潮流和趨勢。縱觀中國國內市場,當時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快時尚品牌,這將是中國服裝行業的藍海。」

  從日本回來以後,李明光便開始籌備和規劃,UR終於在2006年誕生,第一家開在廣州正佳廣場。彼時的李明光並沒有掌握太多快時尚的運營知識,他憑藉的是自己過去10年運作時尚行業所積累的經驗和理解,在失敗中不斷創新,並不斷試驗和深化。為避免UR的產品像國內很多品牌設計風格過於「中國化」或「韓國化」,所以在發展初期,李明光就與法國著名的時尚顧問公司合作,所有產品定位、時尚趨勢、商品企劃等都由他們按UR定位專門提供,最後由中法300多位買手及設計團隊實施完成,以國際化標準自居。

  現在,UR每年設計並上架的服裝多達6,000多款,每周每家店都會更新兩次貨架,每周保證有100-140款新品推出。而除了在中國境內開設更多商店之外,李明光的長遠規劃是走向世界:「2014年開始進入亞太市場,2015年開始適時進入歐洲和其他市場,實施全球市場同步發展戰略。」

  Q:快時尚品牌中,像Zara和H&M是比較成功的,UR是否借鑑了這些品牌?

  A:Zara作為快時尚品牌的代表,可以說快時尚模式以及快時尚品牌的風潮都是它掀起的。不過,每一個快時尚品牌,都有自己獨有的品牌風格和細分,比如,Zara是比較偏都市的輕奢侈快時尚,比其他快時尚品牌顯得高端一些;H&M、C&A就再偏年輕一點;GAP、優衣庫則偏基本一點,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UR從創立以來致力於打造一個國際化領先的快時尚品牌,不同於Zara、H&M的品牌風格,打造專屬於UR的優雅的歐陸風情。

  Q:相比Zara和H&M,UR的優勢在哪裡?

  A:我們的主要目標消費群是25-35歲的白領。我們更多的競爭對手是Zara。在快時尚行業日趨細分的大環境下,相對於國際性快時尚品牌,UR既具備了與之相匹敵的高性價比價格體系,同時又能快速引領時尚。在中國市場無論一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我們能夠做到比他們有更快的更新速度,真正實現全國每一個店鋪每年近萬款新品、每周兩次更新的快時尚模式,由此產生了UR所獨有的特殊優勢。

  Q:那麼,UR會跟著Zara開店嗎?

  A:沒有硬性標準,最主要還是符合我們自己的定位。

  Q:UR的開店的標準和定位有何講究?

  A:UR在發展擴張的過程中也有積累總結出一套開店之道,每一個都有嚴格的標準。從選址上我們基本總結為「洋蔥圓」原則,即從中心點往外發展。從上海向全國,從省會向地級市,從主商圈到副商圈,店鋪的位置以及賣場的定位要與品牌定位相符。UR的店鋪面積全部超過800平方米,店面設計也力求達到奢華時尚的國際化形象,但產品價位卻很大眾化。

  Q:目前,UR在國內消費者當中的知名度可能還不及其他快時尚品牌,你認為原因何在?會採取何種對策?

  A:UR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其影響和知名度自然是不能與已經有四五十年的那些國外品牌作比較。但是,UR在創立至今的短短6年裡,能夠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快時尚品牌,我認為這已經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成績,這是很多品牌所無法做到的。

  我們有自己的市場戰略,我們希望品牌能夠先打穩基礎,等到積澱夠深厚的時候再擴展。其實在國內,對於很多品牌來說也是全新的市場,所以我們在未來,會針對整個中國的發展策略,做適度的推廣。另一個方面我們也會加快擴張的步伐,讓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消費者能夠接觸到我們的品牌。越來越多的目標受眾可以直觀感受到UR的產品魅力。所以,我們會加快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擴張,同時深入到三線城市,特別在二三線城市希望能夠把距離拉近一點,搶佔先機,取得三四線城市的知名度。也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超過Zara,其實我們在很多城市的營業額已經超過了Zara。我們很多產品和系列更能夠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在設計和剪裁上更加迎合中國市場,是我們重點要關注的,也是我們超越其他品牌的機會。

  在未來我們會針對品牌的定位和策略,做一個適度的長線的推廣計劃。也許會找一些大牌的設計師合作、跟一些藝術家的跨界合作、明星的合作。

  Q:會找國內設計師和藝術家合作嗎?

  A:現在國內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已經很高了,我們會找適合我們的人,國際國內的都有可能。

  Q:UR目前在中國有21家門店,大多集中在一線城市,未來的發展重點會是在哪些城市?

  A:UR計劃五年內實現中國市場100家店面,銷售額超過30億元。在三年內,以一二線城市為主,嘗試進軍三四線城市,根據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習慣,做更符合三四線城市的店鋪和產品。

  近幾年,也有很多國外有經驗的公司與我們洽談合作,我們也在各國當地做了很多市場調查。我們準備2014年開始進入亞太市場,包括香港和澳門地區、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進一步的試探市場。同時沙特、阿聯等中東國家的市場也正在積極的洽談中。2015年開始適時進入歐洲和其他國家,實施全球市場同步發展戰略。

  Q:UR 2012年的銷售額是多少?相比2011年增加多少?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到多少?

  A:去年營業額3億元,相比2011年增長了80%,主要靠老店的增長。預計今年將達到五個億。

  Q:目前我們的買手和設計師有多少?如何運作?

  A:我們有300多位國際買手組成的設計開發團隊,買手主導產品開發,在全球搜索最新的潮流設計和樣衣,再由設計師進行產品設計,每年實現近萬款新品。10天的行業領先前導時間,為顧客提供可輕鬆擁有最新的、全球同步的高品質時尚的產品。

  Q:UR每年大概推出了多少款式的衣服,平均上架頻率是多少時間?

  A:每年6,000多款,以後還會更多,一周兩次,逢周二和周五上新貨,每周保證有100-140款新品。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陳樹哲)

相關焦點

  • 中國快時尚UR目標收入100億元 它能幹掉Zara嗎?
    UR崛起的10年,是中國服裝行業由盛及衰的10年,是中國服裝品牌成為電商「炮灰」的10年,也是ZARA、H&M、GAP、優衣庫等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的10年。   很多中國服裝品牌也嘗試進入快時尚領域,但失敗者眾。一直堅持線下開大店、直到2014年才開始試水電商的UR,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的?
  • NITORI中國大陸已開37家店 計劃2022年前開100家店
    不到五年的時間,NITORI(需求面積:1000-2000平方米)在中國開出了37家門店,根據NITORI公布的2018年年報,2018年至2020年,公司將進入高速開店的軌道。這家日本家居零售巨頭的中國的故事接下來怎麼寫,我們拭目以待。
  • 「山寨」店貼牌名牌衣服 zara品牌服裝標籤被改了
    信網探訪發現,發現這家門店實際上是家品牌混合店,也確實存在服裝標籤內外不一致的情況。不過,店員給出的解釋卻是「都是同一集團生產的,貼了其他品牌的標籤也沒問題。」「山寨」店裡發現貼牌名牌衣服?「我是看到青島城中城購物廣場的微信號才知道這裡有zara的衣服賣,結果來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雖然這家店的折扣力度不小,但我連這衣服究竟是什麼牌子都確定不了,怎麼敢放心地買回家?
  • 如何簡單評價一下ZARA、H&M、UR這三個快時尚品牌?
    H&M和ZARA相比,H&M的設計要更年輕,學生氣更重一些,當然價格也更便宜,所以說H&M是學生的首選,和大部分快銷品牌一樣,H&M沒有自己的加工廠,大部分衣服都外包給中國和東南亞代工,大部分服裝的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 Inditex旗下zara、OYSHO等4大品牌集中亮相武漢薈聚
    據贏商網了解,四大品牌都位於購物中心2樓,其中zara為雙層店,縱跨2—3樓。   除zara外,OYSHO、Pull&Bear、Bershka三家門店同時於8月31日開業。   pull&bear目前已在全球70個市場開設了900多家門店,其中在中國各大城市開設的專賣店達60多家。pull&bear在武漢已有三家門店,其餘兩家門店分別位於漢街和菱角湖萬達。   Bershka   Bershka創立於1998年,是ZARA的姐妹品牌。
  • 服裝標籤咋被改了 zara品牌混合店稱衣服屬於同一集團
    「前幾天看到城中城購物廣場的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了zara的廣告,說全場2折,結果去了一看是其他品牌的衣服,只不過重新貼了Zara的標籤。」最近,信網接到市民反映,懷疑在城陽區的城中城購物廣場遇到了「山寨」品牌店。信網探訪發現,發現這家門店實際上是家品牌混合店,也確實存在服裝標籤內外不一致的情況。不過,店員給出的解釋卻是「都是同一集團生產的,貼了其他品牌的標籤也沒問題。」
  • Zara、UR、MD冬季大促,哪些值得買?|最低只要幾十塊
    篩選了常見幾個快時尚品牌的折扣單品,又便宜又好看~Massimo Dutti  它和zara同為inditex集團旗下品牌,價格比zara高,但質量遠比zara更好,風格上呢也更加成熟,對上班一族是很友好的存在。
  • 盤點那些比zara還好看,比優衣庫還便宜的服裝品牌!_-泡泡網
    目前只有上海有3家線下門店,其他地區的姑娘去天貓旗艦店買就好。/外套推薦/◎ Stradivarius特點:青春版zara渠道:官網、某貓、線下店外套價格區間:100~300◎ Bershka 特點:zara姊妹牌,比音符還便宜渠道:官網、某貓、線下店外套價格區間:100~300
  • 一條創始人徐滬生:All in新零售,看好線下流量,未來開100家店
    曾經吃下廣點通巨大紅利的徐滬生給我們算了一筆帳:「在線上你用3個億,只能砸出100多萬購買用戶,還有一部分是無效用戶,他們來領個券之後再也不來,沒有復購。在線下同樣3個億,我開100個店,一次裝修可以運營6年,而我們選的購物中心日常流量一些都有10萬左右,哪怕是微信粉絲我也可以一年漲1000萬。」
  • 王老吉要當中國版星巴克?賣起現泡涼茶,要開3000家店…
    ▲實地探訪1828王老吉(來源:騰訊視頻)4年內要開3000家實體店平日裡,我們看到的王老吉都是在超市,或者在餐廳,但最近,王老吉在廣州開啟了多家線下實體店——1828王老吉。據每日經濟新聞(ws)此前報導,2012年~2014年,涼茶行業保持年均50%~100%的高速增長,但從2015年開始已經增速放緩。但另一方面,根據中信證券的數據顯示,新中式茶飲的潛在市場規模在400億元至500億元。
  • 盒馬開了家大店對標Costco 這家店有什麼不同?
    它在上海有50萬付費的X會員。這家店就是為他們開的。盒馬商品採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稱這些會員平均每月消費9次。   關於凍品和活鮮,山姆跟盒馬有過話術交鋒。這次,活鮮也被挑出來作為盒馬X會員店的優勢。在盒馬X會員店內能看到活魚池。而在山姆和Costco裡,消費者只能找到凍的水產品。   「中國消費者講菜場文化。」
  • 12年開出1800家店 便利店「店王」全家的「秘密」
    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全家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就將超過1800家。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全家在中國大陸開店1700家,在上海地區超過1000家。在蘇州市場,全家也是規模第一的便利店。到明年,在杭州城區,全家稱也將成為便利店第一品牌。
  • 全家便利店北京首家市區店閉店 5年計劃開百店
    陸續在首都機場和北京南站布局門店後,全家便利店(以下簡稱「全家」)也嘗試在市區拓展,不過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全家在北京市區的首家門店開業不到3個月便處於閉店調整中,截至目前,還沒有開業跡象。中國全家本部長朱宏濤在日前舉行的2015中國便利店大會上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家對於北京市場不著急」。而全家在去年進京時表示,計劃五年在北京開設100家門店,但目前開店速度月均不足一家。
  • NITORI南通中南城店開業 2018年國內擬開4家門店
    4月20日,日本第一家居品牌—NITORI(需求面積:1000-2000平方米)(尼達利)南通中南城店正式開業。據了解,NITORI位於中南城B座B1層,面積約為1900平方米,陳列有8000款明星爆款商品。
  • 大創生活館中國首店廣州花城匯開業 計劃在廣東開100店
    (贏商網記者6月27日廣州報導)在5月份低調試業後,來自日本的「十元店」大創生活館廣州花城匯(開業時間:2011-01-30、已籤約280個品牌)店6月27日正式開業。贏商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創生活館內大部分的商品都是十元一件,包括食品、廚房用品、文具、玩具、日常生活物品等。
  • Shake Shack將在深圳開華南首店、LoFt中國首店7月開業、微軟關閉...
    LoFt的目標客群是20—30歲的年輕女性,每家店都有醒目的黃色LOGO,猶如一個大型創意市集,售賣各種新鮮有趣、創意十足的綜合型雜貨。據日本經濟新聞此前報導,不少LOFT的供貨商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為了控制關稅和物流成本,未來LoFt約70%的商品將在中國國內採購。
  • 玩具反鬥城中國第100家店在北京APM開業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第十個年頭,2016年1月16日,玩具及嬰幼兒用品專門零售商玩具「反」鬥城在中國的第一百家店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APM購物中心開幕,這標誌著玩具「反」鬥城在中國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發展。至此,2015年,玩具「反」鬥城在中國新開27家店鋪。  「我們的使命是成為全球最棒的玩具和嬰幼兒用品專門零售商。
  • 大佬的生意經:先開100家店,再關50家後續盈利,你也能做到
    如果你費盡心力開了100家理髮店,然後讓你關掉其中50家,你願不願意?我想你是不願意的,但是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願意!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大佬的思維:開100家理髮店,關一半留一半,掙的錢不比開100家少。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銀行系統的運作模式:我們的中央銀行,假如說是發出去了100億人民幣,這100億人民幣都到了居民手裡。
  • 喜茶深圳第100家店開業,「赭」主題店探索中國風
    12月8日,喜茶(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中國風系列主題門店之「赭」主題店在深圳KK MALL京基百納空間進行試營業,並將於12月11日正式開業。該門店的落地也標誌著喜茶打破記錄,迎來深圳第100家店。
  • 開了五年的糖水店,還是8塊錢一大碗配料任選
    Hello,我是哈皮 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了美食小資訊廣東財經大學的東門街對出就是一條美食街,只要一出校門完全會被這條美食街吸引住在美食街那裡有一家壹間海石花甜品店,店裡是老闆兩夫妻打理的,一開就開了五年海石花糖水這裡的甜水超級大碗,分別有13種配料這麼多,有椰奶、布丁、芋泥、薏米、涼粉、芋圓、黑米、西米、紅豆、桃膠等等超級多料滿滿的一大碗,最後再加入椰奶就完成了,隨便一勺起來都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