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私立高中設立新制度 學生打卡上下學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臺灣一私立高中設立新制度 學生打卡上下學

    大成高中感應刷卡系統昨天上路,學生要拿學生證打卡,如果遲到或缺課,會立即以簡訊通報家長。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2月4日電 「學生上課也要打卡!」臺灣苗慄縣頭份鎮私立大成高中設置感應刷卡系統,學生上下課,都要拿著學生證打卡,只要一遲到,校方便會發簡訊通知家長。校長鄒紹騰說,有了這套系統,不僅學生會警惕自己,家長也更安心孩子的到校狀況。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成高中10月開始規劃感應刷卡系統,先全面更新學生證,從原本的紙本證件改為感應式學生證,並在校門加裝傳感器。昨天系統上路,學生到校後,紛紛拿出證件「打卡上學」。

  鄒紹騰表示,為避免學生在外遊蕩,以前為了控管學生上學情形,早上若遲到,會先在校門口登記。第一堂課後,也由各班代表回報缺席名單,送到學務處,由負責人員一一以電話通知家長。

  雖然以電話告知家長,已讓學生的遲到率從12%降為4%,但鄒紹騰說,希望遲到人數能再降低,加上家長也常反映,上班無法隨時接電話,通報效率不彰。

  鄒紹騰說,以前他在桃園的學校服務時,曾遇過家長接到詐騙電話,謊稱綁架孩子,要求立即匯款贖人,還好郵局人員提醒,家長致電學校確認,才發現其實孩子安然無恙地在學校上課。

  擔心家長再受騙,也為了學生安全,鄒紹騰決定建置這套獨有的打卡系統,「希望讓家長更放心,也藉此提高通報效率。」

  系統建置後,學生到校後都要刷卡感應。鄒紹騰說,只要發現到校時間有異常,或是沒有刷卡的狀況,就會請班導師再次確認。「缺課名單確認無誤,便會透過系統及時傳送簡訊,一分鐘就搞定!」

  雖然得打卡上課,但學生不嫌麻煩,學生塗茜茹說,自己曾因公交車延誤遲到,「但有了這系統,會特別謹慎,提早出門搭車」。家住離學校僅5分鐘路程的徐婉瑜也說,自己愛賴床、常遲到,「絕對會改進,不然媽媽會常接到簡訊。」

  私立大成高中致力於營造安全、信息校園,鄒紹騰表示,下周還會再設置一套「雲端巡堂系統」。屆時將請負責人員拿著平板電腦,依據各班級上課信息巡堂,只要發現有學生吵鬧,便會實時上網登記,「希望能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相關焦點

  • 臺灣一私立中學將與北京四中推行交換生制度
    東方網2月23日消息:據了解,臺北市私立名校薇閣高中與北京四中日前達成共識,最快在今年9月,即2003學年度開學時,推行兩校交換學生制度,這是兩岸高中學校首次交換學生計劃。薇閣高中校長李光倫說,有愈來愈多的臺灣學生高中畢業後到大陸讀大學,薇閣的學生過去大多前往歐美留學,但這兩年也有不少學生讀北大、清華深造,目前該校就四五名校友分別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南京中醫大學求學。
  • 臺灣將取消校園「軍人教官」制度:蔣介石設立,屢遭學生抗議
    臺灣將取消校園「軍人教官」制度:蔣介石設立,屢遭學生抗議 彭佳良/看看新聞 2016-08-10 17:11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教育制度何去何從?
    臺灣立報近日發表專文指出:這一代的臺灣青年所面臨的不僅是工作難找,更根本的是:社會提供了什麼制度的教育給青年?  簡單地說,教育制度必須徹底的公共化:教育資源由小學到大學,以及專科、技術教育等,基本上,必須由社會資源來承擔,並在這公共化基礎上,落實大學自治。
  • 讀公立高中一定比私立高中來得好嗎?
    在廈門,很多家長覺得只要能上公立高中就是好的,就是比私立高中強。那實際的現實情況是不是真的這樣呢?針對這個問題:讀公立高中還是私立高中?今天我可以給大家許多參考意見啦!趕緊跟我一起看看!公立高中優/缺點:優點:1、收費低,管理規範,師資相當穩定,流動性較小;2、公立學校比較注重素質教育,管理比較寬鬆自由;3、公立學校一般離家近,方便走讀上下學,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 臺灣私立大學的「悲哀」
    然而,臺灣私立大學教育面臨著同大陸一樣的老大難問題,發展進程步履維艱。  臺灣世新大學(私立)校長成嘉玲用數字表達私立教育的「悲哀」:「目前臺灣私立大學人數佔臺灣大學生總數的69%,卻只分配到46%的經費。1985年以來公私立學校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為79/21,可見私立學校的經費拮据。」在美國,公私立學校經費的比例是25/75,其中40%用於高等私立教育上。
  • 前世新大學校長:考試制度消磨臺灣學生熱情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9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學生學力是否變差,和入學制度有何關係?前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點出,現在學制設計的分流做得不好,讓一些不適合上大學的學生也進大學,是考試制度消磨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熱情。     據報導,賴鼎銘表示,現在大學生知識來源更廣,差的是學習的熱情和態度。
  • 美國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區別在哪
    學校只要求你尊重他們的宗教,可能是每周只有一節的宗教課,年級大一些之後是選修課。大家保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二、兩者的區別 那麼美國高中學校的選擇,究竟是公立高中,還是私立高中呢?事實上,得看這些美國的高中學校具體要求。比如公立這種美國高中留學學校實際上只允許接受短期的交換學生,因此家長和同學們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申請判斷。
  • 臺中縣一私立高中涉嫌為學生升學成績集體造假
    臺中縣私立常春藤高中涉嫌造假繁星計劃學生成績,經臺「教育部」調查,確定學生成績「經過人為調整」,同分人數過多,將全面重查,不符規定即撤銷入學資格。相關涉案人員除追究行政責任,也移請政風室處理其涉及偽造文書、詐欺罪嫌部分。
  • 美國洛杉磯比弗利山莊附近私立高中推薦
    哈佛西湖中學共有兩個校區,7-9年級在中中學區,坐落洛杉磯市區,10-12年級在高中校區,坐落studio city(兩個校區之間相隔20分鐘車程)。哈佛西湖中學是洛杉磯地區的頂尖私立走讀中學,中學課程設置豐厚,除了學術課程以外,還設置有藝術、計算機、新聞傳媒類的課程。
  • 臺灣名校「落子」崑山 臺灣最好的私立學校之一
    記者6日從江蘇省崑山市政府獲悉,臺灣著名的再興國際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近日與崑山市星空藝術幼兒園籤訂併購協議,邁開臺灣名校投資崑山的實質性一步。  「從下學期開始,全新的星空再興幼兒園將在崑山招生,今年將招小班5個班。」臺北私立再興幼兒園園長蘇瑞鴛說。
  • 學生中考成績不好想去私立高中,該如何選擇?
    每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6月至7月份是人們特別是家長們最關心的時間節點,雖然這一階段高考時常佔據媒體的頭條,但是中考生同樣值得關注,高考的成績關乎到未來四年或者是三年學生能夠去到什麼樣的大學,而中考成績關乎到學生未來三年能夠在什麼樣子的高中生活,而重點高中猶如重點大學一樣的重要。
  •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簡介一
    在課程方面,技職學校類科眾多,專業科目也很龐雜,隨著社會變遷與經濟增長,課程由早期單位行業、群集課程、到近期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念的推動,2005年2月公布職校新課程暫行綱要,以職群概念整合學科,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適應產業變遷需求。專科以上學校則依「專科學校法」及「大學法」精神,授權學校自訂。
  • 在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學生是私立高中嗎?
    對於那些申請美國高中留學的學生,必須對美國高中留學的特點有系統的了解和熟悉。去美國留學,美國高中分為公立和私立。那麼,所有的學生都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喜歡去美國學習嗎?
  • 「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在臺灣世新大學開展
    北京市臺聯向澎湖蔡廷蘭進士第相關人員贈送科舉史料  近日,由北京市臺聯與臺灣世新大學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開幕儀式在世新大學舉行。這是「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在臺灣巡展的第十站。臺灣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功勤、圖書資訊長邱孟佑、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主任張雪媃、英語系主任王毓芝、部分世新大學教授、學生共100餘人共同出席見證了展出盛況,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一行8人也專程赴臺參加開幕式,並開展文化參訪與調研。
  • 私立高中上熱搜:考上985的學生得到上萬獎勵
    近日,高考錄取已接近尾聲,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不少高中也開始了嘉獎和表彰的環節,組織可以考上清華北大、985、211,以及通過一本的學生進行各種拍照,甚至給予他們一定的現金管理獎勵。對於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公立高中提供2-3萬元的獎勵仍然是可以做到的。這次引起討論的,還是私立高中。一、民辦高中豪氣獎勵以及清華北大考生據報導,一名私立高中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並收到錄取通知書。 近日,學校對畢業生的整體錄取情況進行了等待和總結,並在大學新生前期召開了表彰大會。
  • 陸建國:改革了高考制度,真能減輕學業負擔嗎?臺灣的現實告訴我們……
    對此,臺灣教育學者段心儀指出,高中初中化、初中小學化、小學無下限已是臺灣教育的現狀,學生競爭力正在下降中,現在的新課綱將加劇這種惡化。學校存在的意義,在於知識傳播。不論是農業文明時代的私塾官學,還是工業文明時代的學校,文化知識的傳播傳承都是核心功能。
  • 「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高雄開幕
    人民網訊 近日,由北京市臺聯與高雄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圖書館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開幕式在該校圖書館舉行。樹德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昭雄、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院長曾宗德、圖書館館長蘇怡仁等相關院系領導、部分師生出席了開幕式,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一行九人也專程赴臺開展了文化參訪與調研。
  • 大陸學生去臺灣讀大學是不是坑?
    於是責令四所公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臺灣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組成「大專聯招會」負責招生事宜。這年聯考參加的學生只有10532人,但就是這次規模不大的考試開啟了臺灣長達47年的聯考制度。
  •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簡介三
    多元入學   臺灣高中以上學校入學辦理聯合招生由來已久,幾乎成為畢業生入學的唯一管道,公平競爭,普受社會的信賴;對學校而言,更是極為便捷招收學生的制度。新法師資培育由計劃式培育改為儲備式培育,由一元化轉為多元化,培育機構由原師範校院擴大為各大學校院經實核准可以開設教育學程及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共同參與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師資的培育。學生由全公費式改為以自費為主,公費及助學為輔的培育方式,自費生不再分發。
  • 為什麼臺灣學生補習成「瘋」?
    小學生補習投入大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學時,國小(臺灣對小學的稱呼)二年級的林詠盛都會在校門口等待爸爸。不過,爸爸沒有帶他回家,而是直接帶他來到補習班,之後一直忙到7點多才回家。語文、數學、英語,一門課都不會少。林詠盛的情況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