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學生補習成「瘋」?

2021-02-11 北鬥方略會診諮詢

擊題目下方 北鬥方略會診諮詢 ,關注學校發展的保健醫!

前不久,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殺引發了全臺對補教狼師的控訴,同時也讓補習班的話題再度受到輿論關注。

招牌林立的補習一條街,五花八門的補習班,講課眉飛色舞的補習名師……在臺灣人的記憶中,補習班是從童年時代開始陪伴他們一路走來的「夥伴」。從小忙補習是臺灣教育的一大特色。

位於臺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俗稱「補習一條街」,那裡的建築外掛著各種關於補習的廣告招牌。

小學生補習投入大

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學時,國小(臺灣對小學的稱呼)二年級的林詠盛都會在校門口等待爸爸。不過,爸爸沒有帶他回家,而是直接帶他來到補習班,之後一直忙到7點多才回家。語文、數學、英語,一門課都不會少。

林詠盛的情況不是個例。根據臺灣教育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學年臺灣小學生中平均每10位就有7人參加校外學習活動,學生校外學習支出總額為601.1億元(新臺幣,下同),平均每人花費約6萬元。例如國小課後的英語補習班,一學期花費就在7萬元到14萬元之間。

進一步以公私立學校區分,臺灣公立學校學生在校外參加補習班、課後輔導的比例高於私立學校學生,金額達465.8億元。同時,私立小學學生的校外學習支出則以文藝體育類為主,約12.1億元,佔私校學生校外學習支出54%。但總體而言,小學生參與補習仍以學業為主,其花費金額約是文藝和體育項目的2.2倍。

從補習渠道來看,國小生校外輔導仍以補習班為主,費用約564億元,用在家教的費用約36.4億元。

臺灣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招牌。

為上私校天天惡補

為何剛上小學補習就那麼多?

為什麼私立小學的學生會更有機會接觸文藝和體育類的輔導,而不僅僅是參加學科補習班?

臺灣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高補習率與家長希望孩子能順利上私立中學的風氣有關。

張旭政說,由於臺灣12年的基礎教育制度紊亂,導致很多家長一窩蜂想考私立高中附屬國中(初中)部,這樣可以不用通過中考,一路往上讀到高中畢業。因此,很多小學生被迫補習,為的是考上私中。

許多家長表示,看到每個孩子都在補,互相比較下,大家難免都會焦慮、緊張,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兒子就讀國小二年級的劉姓家長說,原本只想讓孩子學習音樂、美術等才藝,但孩子的多數同學都有補習或請家教,有人每周上5天家教班、或有人從小一起在全英語輔導班上課,當學科成績一出來,同學間也會產生競爭心態及焦慮感。「不補行嗎?」

不過,也有家長安排孩子補習主要是為了解決託管問題。臺灣的勞工處於高工時環境,多數家長沒有辦法準時下班去接孩子。因此上課後的託管班(臺灣稱為「安親班」)有助於解決家長接送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負擔。

補教業成為「搖錢樹」

儘管臺灣人從國小開始就要接觸補習,但臺灣的補習並不僅限於國小階段。從國中到高中到大學,直到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國企招聘、資格證書考試等等,都有對應的補習班。甚至連美容、按摩、算命等,也都有補習班。

在臺北,最出名的補習班集中在臺北火車站附近的南陽街,整條街都掛著補習班的廣告牌,或者街邊的招牌上會有補習名師的照片,並附上他的宣言口號。從街頭路過,你也會經常看到有人發傳單,傳單上列著某某補習班誰誰誰又考上哪所名校,以彰顯該補習班教學水平高。

臺灣的補習班如此發達,是有歷史原因的。從1954年到2001年,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一直實行大學聯考制度,錄取率很低,能通過者寥寥無幾。為了防止大學聯考成績不理想,一些專門針對升學惡補的補習班應運而生,補習風氣也愈演愈濃。

發展到後來,到2002年,臺灣開始實行多元入學制度,即不光是文化課,特長生和藝術類學生照樣可以考大學,但是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節」和「升學至上」在社會上仍有一定的市場。

臺灣作家廖信忠在《我們臺灣這些年》裡曾提到,早在20多年前(1996年),臺灣的補習風氣就很盛行。在南陽街的大樓裡,各種補習班坐落於內。這些補習班有的能裝下三四百人,因而需要多臺電視來方便後排同學觀看老師的板書。

之所以補習班能有那麼多學生追捧,廖信忠認為,原因在於他們都有所謂的「名師」。這些名師不管學術功底如何,但至少都能說會道。因為可能學生課堂上聽不懂的問題,在名師們手上就會化繁為簡,清晰易懂。如教數學的名師一般都會掌握口訣、速算方法等等。同時,他們也在講課的同時也會講笑話、說段子,讓課堂更有趣味性和生動性。

今晚八點,僅需十元就能聽到來自臺灣實地的分享,機會難得請與王月月老師聯絡加入!

8月21-30日第六屆澳洲教育考察團即將訪澳。到南半球看北半球,從發達國家看發展中國家,從西方教育看東方教育,從澳洲看大英國協!—有意的請喊王月月15201043132!

行程連結:第六期赴澳教育考察團邀請函



相關焦點

  • 臺灣學生補習成「瘋」:每10個小學生就有7人參加校外學習
    招牌林立的補習一條街,五花八門的補習班,講課眉飛色舞的補習名師……在臺灣人的記憶中,補習班是從童年時代開始陪伴他們一路走來的「夥伴」。從小忙補習是臺灣教育的一大特色。位於臺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俗稱「補習一條街」,那裡的建築外掛著各種關於補習的廣告招牌。
  • 臺灣課外補習五十年依然瘋狂
    南陽街是臺灣補習文化的一個縮影,臺灣在五十年前開始盛行課外補習,當時這些補習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學生考到大學。,加上經濟起飛,透過教育脫貧為其圭臬,因此補習的學生逐年增加。1980年代補習學生曾達20萬之多,當時有一所補習班,學生人數高達3萬人。
  • 臺北不起眼的補習一條街,見證臺灣盛行五十餘年的補習文化
    在臺北車站商圈有一條街道臺灣學生最常去,這就是素有補習街的南陽街。南陽街是臺灣補習文化的一個縮影,臺灣在五十年前開始盛行課外補習,當時這些補習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學生考到大學。圖為現在的補習班林立的南陽街。
  • 臺灣補習風氣盛行 外報:「真是什麼都能補」
    由於車站附近交通發達,人多了,小吃店也跟著冒出來,加上在補習班的學生榜單亮眼,升學率跟著提高,補習街的規模也慢慢擴大。補習街延伸出來的,是臺北的補習產業。臺灣《天下》雜誌2005年的調查發現,近七成中高年級小學生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約五成每月花超過6000新臺幣補習,有兩成補四科以上。
  • 香港學生「瘋」臺灣 報讀臺灣院校人數「大爆炸」
    香港學生「瘋」臺灣 報讀臺灣院校人數「大爆炸」 2014-12-27 10:03:03臺灣《旺報》圖   中新網12月27日電 香港學生瘋臺灣!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一向是港生升學熱門所在地,海外聯招會26日透露,今年以「個人申請」管道網絡報讀臺灣2015學年大專校院的港生已逾9500人,而全部港澳僑生招生名額也才9145人。  為何今年港生特別愛臺灣?
  • 看看這條臺灣最有名的補習街……
    大家肯定知道前陣子刷爆朋友圈的臺灣性侵事件?男女主角的事發地點就是臺灣最有名的補習街:南陽街。
  • 為什麼國內盛行補習學校?西安補習學校哪家好?
    如今國內有兩個教育系統:一個是公辦、民辦等學校組成的系統;另一個是補習輔導機構。很多家長都說,如果孩子不上補習班,學習就跟不上。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補習輔導機構的存在為這類孩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自然受到家長的歡迎。我國本就是應試教育,在這種機制下,人才選拔標準一考定乾坤,所以高分才是家長和學生的追求。如果國家不允許開補習輔導機構,但是應試教育機制不變,補習班輔導班就會轉為地下,或者私下請家教。
  • 補習教育產業一年產值千億新臺幣,臺灣當局如何管理近兩萬家補習班?
    學齡前補習班有504家 臺北的補習產業便是由這條補習街延伸而來。目前島內補習班近兩萬家的數量,接近臺灣三大便利店的總量,其中,文理類型補習班佔到六成,外語類佔到四分之一,技藝類的佔到16%。調查發現,近七成臺灣中高年級小學生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約五成的家庭每月花費超過6000新臺幣給孩子補習,有兩成補四科以上。 而根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的最新統計,臺灣10個小學生中就有7位去上補習班,全臺學童在補習上就花費了601億新臺幣,約合130億人民幣。
  • 補習老師年薪近億……香港掀起補習天王爭奪戰!補習輔導「錢」程無限……
    公開信中提到2013至2015年林老師所在學校全年收益及林溢欣所佔部分,原來這名「頂級名師」於上述年度內,一人已為補習社貢獻了43.6%、45.5%及40.5%收入。單在2015年,林老師現在所在的補習社3.28億元港幣收益,林溢欣所貢獻的收益已佔四成,即為逾1.3億元。
  • 中小學生補習有用嗎?老師為什麼要補習?
    不過也有例外,以前上學的時候就見過這樣的學生。你玩的時候他也陪你玩,但是回家他卻偷偷的加班學習。或者他很快完成作業後,他出來找你玩,你玩到最後作業沒完成。現在回到補習,補習肯定是有用的,儘管會佔用放假時間,但是沒有兩全其美。
  • 港臺地區「補習文化」比內地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打造「明星教師」 補習成產業香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興起補習文化,面對升學和就業壓力,學生們為了在公開考試中脫穎而出,紛紛在課餘時間報讀補習班。亞洲發展銀行統計顯示,香港超八成學生在參加補習,每年花銷超過二十億港幣。為滿足全港80萬中小學生的巨大需求,三家巨無霸補習連鎖學校和800多家較小的補習學校應運而生。
  • 一對一補習對學生成績的提升能有多大的幫助
    在現如今,補課幾乎成了每個學生的標配,從多人大班再到幾人小班,再到一對一輔導,各種各樣的補課班型滿足了家長和學生各種補課需要。那麼補課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嗎?這個只能見仁見智了,有的學生能從補課中有所收穫,有的學生補課不了半天也沒有任何的進展。
  • 學生課外補習真的能夠提高成績嗎?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一、什麼是課外補習課外補習是指為了提高學生學業成績而進行的正規學校教育以外的補充性教育活動,也被稱為"影子"教育。是學生在主流學校教育之外參加的培優補差活動。二、為什麼要進行課外補習?關於給孩子補課這個問題一直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
  • 陳雅雯|澳門英語私人補習:基於高三學生的視角
    私人補習(也稱為影子教育、課外輔導,或簡稱補習)已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成為一種全球普遍的教育現象。根據《走出影子》(Out of the Shadows)的前言,在17個國家的補習行業總收入(當中不包括東南亞社會)已經達到每年417億美元。[1]不同地方使用了不同術語來描述課外補習: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稱為「bǔxí」,在中國香港稱為「tutoring」,兩者皆有「補習」的意思。
  • 補習天王天后的粉絲團是這樣煉成的
    在臺北,高中生黃雯婷也仰慕著Gary,視Gary為暖男,每當自己遇到困難, 只要想起Gary說過的話,就會有一種「力量的感覺」。K.Oten 及 Gary都不是什麼香港或臺灣的歌星或影星,而是補習教師。
  • 暑期補習班多數名師補習為幌 學生執教為實(圖)
    培訓機構和補習班在招生廣告上都表現得華麗無比、將補習成效說得比天還高,但實質上不少背後都暗藏貓膩,霸王條款令人躲無可躲,市民稍不留心,就跌入商家精心設計的圈套裡。  「為什麼補習培訓機構能如此大膽大耍陰招,有關部門的監管哪裡去了?」吳女士還希望了解到有何招數辨別補習培訓機構的真假。
  • 香港學生暑期補習熱度不減
    新華社香港8月22日電(胡碧霞 王小旎)「暑假穿校服是因為要回學校補習。」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的何澤鑫說,學校為全體「準初三」學生安排了為期一周的開學前補習,讓大家提前進入初三狀態。
  • 賀超優教育董事長謝智芳先生當選臺灣補習教育協會第14屆理事長
    2018年9月16日,臺灣課後教育協會、臺灣短期補習教育事業協會進行理監事交接改選,超優教育董事長謝智芳先生當選為臺灣短期補習教育事業協會第14屆理事長。現場計票臺灣短期補習教育事業協會成立於1986年,多年來見證了臺灣補教產業的興衰。
  • 香港學生假期怎麼過?補習之風仍興盛
    據小欣的媽媽介紹,小學給學生布置的暑假作業不超過10頁紙,所以小欣的假期可以自由安排,沒有太大的學業壓力。然而,這種「純玩」的假期在香港並不多見。 按照香港特區教育局的規定,凡全日制學校,必須確保學生上課日不少於190天;公立學校假期,包括公眾節日假期在內每年應為90天。
  • 補習老師身價破8000萬!對比浮誇的香港,大陸補習竟是如此低調內斂!
    (圖片來源:《OOPS!新鮮事》 Wong Kwan Ho提供)新鮮事》)就連臺灣網民看完香港的補習班海報之後,都覺得臺灣的補習海報太樸素…香港的補習班招生廣告,在補習文化同樣盛行的臺灣人眼裡看來也是相當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