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代工廠臺積電也要漲價 汽車晶片越來越貴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17日,外媒報導,晶圓代工商臺積電將取消原有折扣價,相當於變相漲價。

臺積電此前在為大客戶代工12英寸晶圓時,提供了約3%的折扣,但在2021年,他們將取消這一折扣,價格折扣取消之後就意味著大客戶的代工成本,將因此而上升。前幾日,大眾汽車因晶片短缺導致停產的消息已經暴露了汽車晶片緊張的境況,連鎖反應正在相繼顯現。

媒體也曾多次報導,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幾大晶圓代工廠年度訂單全滿,而臺積電的大部分產能甚至訂到了明年三季度。這種情況下,代工商在考慮提高2021年的代工漲價,漲幅在10%~20%,但臺積電明確過不會漲價,前後態度的轉變可見產能需求確實很大。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也是製程工藝走在行業前列的廠商,目前旗下共有6座12英寸超大晶圓廠。代工廠的業務來源於汽車晶片專業設計公司、擁有晶圓廠的汽車IDM(整合元件製造商)。在汽車晶片行業,博世、恩智浦等佔據這大部分市場。從2000年左右開始,由於建造新晶圓廠和發展尖端工藝的成本較高,IDM開始逐漸將此類生產外包給代工廠。

在報導中,英文媒體提到,臺積電12英寸晶圓代工的大客戶,包括蘋果、AMD、英偉達等廠商,如果真如報導的那樣取消折扣,這些廠商在臺積電的晶圓代工價格,就會上升,進而壓縮他們的產品利潤空間或者推高產品的價格。此前已經有消息透露晶片廠商恩智浦、Renesas等提價的消息。

隨著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中半導體產品需求的激增,代工廠正在加大汽車晶片的生產力度。另外電子產品市場的蓬勃發展,對晶圓代工產能的需求旺盛。即使像臺積電這樣的大廠,也承受較大的壓力,而且他們先進位程工藝的產能目前也並不富餘。代工廠面臨產能壓力,漲價也已是必然態勢。只是具體漲幅有多大,還尚未有確切的定價出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表示,由於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都在加長備貨周期,加之短期內晶片產能依然不足,晶片價格出現上漲或不可避免。

不光是汽車晶片面臨漲價,汽車零部件也出現了價格上漲的情況。比如輪胎企業,據悉,韓泰、佳通等一些外資輪胎企業已經開始漲價,漲幅在5%以上。輪胎的主要原材料橡膠今年減產,由此橡膠價格較年初有大幅增長,天然橡膠價格較年初漲幅超30%,合成橡膠價格漲幅在50%左右。

而且輪轂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跡象,因為近期鋁價持續上漲已突破16000元/噸大關,有不少鋁圈輪轂企業已經發布漲價通知,價格上調幅度在20~100元/只(件)不等。

相關焦點

  • 晶片代工廠挖人大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被挖,前後跳槽3000人
    晶片大戰,完全可以被拍成商業大片在全球上映,現在全球範圍內的晶片戰爭是現在全球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晶片不再是某些個別國家之間的對抗,而是牽扯到全世界的重要產業。誰掌握了半導體行業秘密就是在全球未來的發展就有了說話的權力。
  • 晶片巨頭做出決定,臺積電或彌補失去華為損失,美晶片計劃泡湯?
    對於晶片製造,其實也是美國的「心病」縱觀目前整個晶片製造業來說,能排得上號的企業一隻手其實都能數得過來,最出名的臺積電和三星幾乎壟斷了大部分市場,而國內的中芯正在發展階段,除此之外還有美國的英特爾。從企業分布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晶片代工廠都在亞洲,同時美國的英特爾在工藝研發進度上又遭遇了一定的挫折,所以美國目前也開始擔心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晶片製造能力下滑,被亞洲企業所超越。對於這種擔心,美國之前也做出了行動,那就是邀請臺積電到美國建廠,想要通過引進企業的做法來提升美國在晶片製造方面的能力。雖然這件事情臺積電已經答應了,但想要建廠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美國也只能默默等待。
  • 三星電子與臺積電的十年戰事:晶片代工巨頭的火藥味越來越重
    三星電子和臺積電兩大晶片代工巨頭之間的火藥味已經越來越濃了,這場持續近十年的拉鋸戰如烈火烹油般愈演愈烈。為了進一步擴大自身的晶片代工業務,提高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2017年5月,三星電子宣布將組建一個新的晶片代工業務部門,主要為高通和英偉達等客戶提供晶片代工服務,其中包括移動處理器和其他非存儲晶片。不僅如此,2018年初,三星電子相關負責人曾放出狠話,表示要在2018年底實現超越聯電和格芯,躍升晶片代工市場份額第二的目標,並在未來直逼臺積電。那時,臺積電已在晶片代工領域馳騁多年。
  • 消息稱臺積電批量生產蘋果A14晶片的工作已「步入正軌」
    IT之家3月31日消息 儘管最近有消息稱蘋果已要求臺積電(TSMC)將A14處理器的生產推遲一到兩個季度,但據臺媒DigiTimes報導,臺積電4月份開始批量生產該5nm晶片的工作已經「步入正軌」。報導稱,儘管新冠病毒疫情在全世界大流行,但臺積電的生產線仍已滿載5nm晶片的訂單。IT之家了解到,臺積電自2016年以來一直是蘋果公司A系列晶片的獨家代工廠,隨著其不斷完善製造工藝,晶片已逐漸變得越來越小,使得iPhone的性能、電池續航和熱管理也越來越出色。
  • Intel招聘:對此業界人士預測它會將更多晶片外包給臺積電生產
    >   據Intel公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它正招聘更多的晶片生產駐場、流片、封裝人員,這被解讀為它將向臺積電派駐更多現場工作人員,確保它交給臺積電生產的晶片正常生產,這意味著它未來會將更多的晶片交給臺積電生產。
  • MCU、NOR Flash漲價並持續供不應求;電機汽車類應用潛力大,頭部...
    的確,NOR Flash在AMOLED屏、可穿戴設備(尤其是TWS耳機)以及物聯網、汽車市場都將有非常大的成長機會。 由於市場需求的復甦,MCU、NOR Flash的供應和價格承壓越來越大,無論是供應商還是客 戶都要做好供求計劃了。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後,臺積電並沒什麼影響
    目前擁有最為頂尖的5nm晶片製造工藝的,也只有臺積電以及三星了,而這兩家企業都在亞洲,臺積電5nm的工藝也已經相對成熟了,相繼幫華為代工了麒麟9000晶片,以及蘋果的A14晶片,經過市場的考驗之後都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而此前一直被詬病成品率低的三星5nm工藝,也很好地完成了高通驍龍888晶片的訂單,也進一步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最大漲幅20% DB HiTek將提高晶片代工價格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就出現各種消息稱,2021年8英寸晶圓廠的產能比較緊張,因此,代工商們都在考慮提高晶片代工報價。     近日,有報導稱臺積電將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等於變相進行了漲價,晶圓代工漲價的勢頭已經從8英寸晶圓延伸到了12英寸晶圓。
  • 一顆臺積電5nm晶片總成本超2900元?
    本周二,雷鋒網報導了臺積電2nm製程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高達90%。這對於業界而言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的是,當下AI和手機等晶片可以憑藉先進位程獲得更好的能效比,進行更多創新。壞的是,先進位程晶片的成本給無晶圓晶片設計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 汽車產業的第一次晶片危機
    晶片,在現代汽車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目前晶片短缺的背景下,國際晶片巨頭率先抬價,部分車企面臨停產。這是一幕世界汽車工業第一次遭遇晶片危機。晶片安全正成為汽車供應鏈安全不可忽視的一環。首先,要知道ESP之中也需要半導體晶片,用來計算和控制。據報導,目前晶圓代工廠的佼佼者——臺積電、聯電,第四季訂單已經全滿,明年上半年先進位程及成熟製程(先進位程:28nm、14nm、7nm、5nm等;成熟製程:28nm以上)產能也紛紛被客戶全部預訂一空。
  • 臺積電的前世今生,坐擁晶片代工半壁江山的臺積電為什麼這麼強?
    而不論是蘋果家的A系列處理器還是高通的「驍龍」,再或者華為、三星的「麒麟」和「獵戶座」等等,都離不開臺積電這個代工廠。有好奇的小夥伴肯定要問為什麼臺積電這麼強呢?聽我來給你科普一下臺積電的「前世今生」!
  • 臺積電在晶片產業這麼重要?讀懂這三點你就明白了
    在晶片半導體領域,臺積電的地位目前仍然無法代替。為什麼臺灣的半導體能夠迅速崛起?甚至超過韓國三星和美國的高通,在晶片製造方面成為全球第一?這其中連蘋果、華為都要爭奪產能的臺灣支柱臺積電。又是靠什麼起家的?它為何如此重要?大家認真看完這三點點就能很清楚地明白了。
  • 大眾汽車爆發「晶片危機」?網友:想漲價去庫存就明說!
    2網友看法兩級分化網友對此看法可謂是兩級分化:有網友認為必須要獨立自主研發晶片,不能被人卡脖子;但更多網友則懷疑,停產會不會是為了去庫存,甚至不排除漲價的可能性。成都本地一位汽車發燒迷就表示:「汽車晶片和手機晶片不一樣,不需要講究輕、薄、小,只要功能可實現即可,我覺得國產化替代問題不大,還沒到卡脖子的地步。」金妹兒查詢發現,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對晶片的需求和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不僅要求滿足零下40到155℃的工作溫度,還要應對高振動、多粉塵、電磁幹擾等苛刻的使用環境。
  • 臺積電何以稱霸全球晶片市場?
    這家晶片製造商能為雙方服務嗎?》的文章。文章稱,雖然並非家喻戶曉的名字,但臺積電控制著全世界約一半的晶片生產合同。臺積電之所以對全球科技企業具有吸引力,自有其獨到之處。文章摘編如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的股價自5月份以來上漲了近50%,成為全球10大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 臺積電,聯發科,你知道中國臺灣的晶片技術到底有多強嗎?
    而要說手機的代加工工廠,加上最近華為被美國打壓的事件,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臺積電。而湊巧的是,聯發科和臺積電這兩家企業同屬於中國臺灣的電子晶片企業。而這次華為被打壓事件後,大家可能會疑惑,一個小小的灣灣為什麼在電子晶片領域能有這樣的成績和水平?首先現在說一說臺積電這個企業。現如今提到電子晶片的代加工工廠,無非也就只有三家。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
  • 晶片市場爭奪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跳槽,前後挖走3000人
    要說到近期中國境內最為熱門的產業,那一定當屬晶片產業,作為現代科技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晶片本就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技術之一。在此背景下,國內崛起了更多的晶片相關的企業,晶片領域的技術人才更顯難得,為此晶片代工廠開始了搶人大戰,臺積電一百多位工程師先後跳槽,前後被挖走了3000人。相對於其他產業發展,晶片行業的發展更為艱難,晶片的生產不僅涉及一些高端設備的支持,更需要核心技術作為支撐,而技術來源於人才。
  • 短缺、被漲價、停產,汽車晶片被「卡脖子」之痛
    大陸和博世,作為這兩家車企零部件的供應商,也做出了各自的表態,表示目前汽車晶片市場上的確經歷著整體短缺的情況,大陸集團甚至表示這一情況將持續到明年。正因為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現狀,以瑞薩電子為代表的眾多汽車晶片供應商以漲價來對衝這波影響。
  • 一顆610mm2的臺積電5nm晶片總成本超2900元
    好消息是當下AI和手機等晶片可利用更先進的製造工藝,獲得更好的能效比進行更多創新。壞消息則是先進位程晶片高昂的的晶圓設計費用和製造成本,會讓Fabless無晶圓晶片設計公司難以招架。   報告同時估計,每片300mm直徑的晶圓通常可以製造71.4顆5nm晶片,讓每顆5nm晶片的製造成本飆升至238美元(約1642元人民幣)。兩位作者還通過對半導體行業和AI晶片設計的調查,通過模型估算出每顆晶片的設計成本高達108美元、80美元的封裝和測試成本。換句話說,Fabless晶片設計公司將為每顆5nm晶片支付高達426美元(約為2939元)的總成本。
  • 臺積電暗中助華為:明面上800萬枚,實際交付了1.2億枚麒麟晶片!
    此前華為和臺積電的合作一直是很愉快的,像麒麟970、麒麟980等晶片供應都是非常充足,華為需要代工什麼晶片臺積電都會答應,當然了這實際上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畢竟華為也是出了很多代工費的
  • 臺積電撤銷華為公司訂單!世界第一晶片代工廠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臺積電到底怎麼想的?01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臺積電有多牛?目前,臺積電的市值已超過英特爾,在生產技術上與三星、英特爾三足鼎立,穩居世界晶片代工龍頭。在撤銷華為之前,臺積電已在美國建廠。於是乎,討好美國,保住技術優勢,就成了臺積電新的選擇。更何況,中國這些年的發展,也讓臺積電看到了危機。華為的海思,國產晶片封測商長電科技,還有半導體製造公司中芯國際,已經擁有投了中端晶片的製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