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外媒報導,晶圓代工商臺積電將取消原有折扣價,相當於變相漲價。
臺積電此前在為大客戶代工12英寸晶圓時,提供了約3%的折扣,但在2021年,他們將取消這一折扣,價格折扣取消之後就意味著大客戶的代工成本,將因此而上升。前幾日,大眾汽車因晶片短缺導致停產的消息已經暴露了汽車晶片緊張的境況,連鎖反應正在相繼顯現。
媒體也曾多次報導,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幾大晶圓代工廠年度訂單全滿,而臺積電的大部分產能甚至訂到了明年三季度。這種情況下,代工商在考慮提高2021年的代工漲價,漲幅在10%~20%,但臺積電明確過不會漲價,前後態度的轉變可見產能需求確實很大。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也是製程工藝走在行業前列的廠商,目前旗下共有6座12英寸超大晶圓廠。代工廠的業務來源於汽車晶片專業設計公司、擁有晶圓廠的汽車IDM(整合元件製造商)。在汽車晶片行業,博世、恩智浦等佔據這大部分市場。從2000年左右開始,由於建造新晶圓廠和發展尖端工藝的成本較高,IDM開始逐漸將此類生產外包給代工廠。
在報導中,英文媒體提到,臺積電12英寸晶圓代工的大客戶,包括蘋果、AMD、英偉達等廠商,如果真如報導的那樣取消折扣,這些廠商在臺積電的晶圓代工價格,就會上升,進而壓縮他們的產品利潤空間或者推高產品的價格。此前已經有消息透露晶片廠商恩智浦、Renesas等提價的消息。
隨著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中半導體產品需求的激增,代工廠正在加大汽車晶片的生產力度。另外電子產品市場的蓬勃發展,對晶圓代工產能的需求旺盛。即使像臺積電這樣的大廠,也承受較大的壓力,而且他們先進位程工藝的產能目前也並不富餘。代工廠面臨產能壓力,漲價也已是必然態勢。只是具體漲幅有多大,還尚未有確切的定價出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表示,由於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都在加長備貨周期,加之短期內晶片產能依然不足,晶片價格出現上漲或不可避免。
不光是汽車晶片面臨漲價,汽車零部件也出現了價格上漲的情況。比如輪胎企業,據悉,韓泰、佳通等一些外資輪胎企業已經開始漲價,漲幅在5%以上。輪胎的主要原材料橡膠今年減產,由此橡膠價格較年初有大幅增長,天然橡膠價格較年初漲幅超30%,合成橡膠價格漲幅在50%左右。
而且輪轂價格也出現了上漲跡象,因為近期鋁價持續上漲已突破16000元/噸大關,有不少鋁圈輪轂企業已經發布漲價通知,價格上調幅度在20~100元/只(件)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