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諸暨唯一一位武狀元,竟然是應店街人!

2021-02-09 諸暨發布

眾所周知,武狀元是中國古代武科舉中的佼佼者。

(影視形象:武狀元蘇乞兒)

諸暨歷來以「崇文尚武」而自豪,遺憾的是,在諸暨的地方志上,從未有諸暨出過狀元的記載。

然而近年來一些家譜資料和墓志銘的發現,填補了這個空白,證實了諸暨在南宋時期曾經出過一位武狀元,他的名字叫楊必高

據考證,楊必高的祖先有連續七代居住在諸暨,他的直系後代至今生活在諸暨應店街鎮的雙龍村飛躍村。他的墓地就在諸暨應店街鎮,而且可以認定楊必高是諸暨迄今發現的唯一的武狀元。

先祖倪炤,仕宋為龍圖閣學士,因為與王安石論新法不合,被流放新州,他的小兒子倪順還是嬰兒,藏在外祖父楊家,後來被仇人發覺,剛好外祖母孟氏也生了個小兒子和倪順差不多大,為了不讓忠良絕後,孟氏便把自己的小兒子交出去頂替,而保全了外孫。

倪順長大後,就改姓為楊,後來中了進士,歷官韶陽主簿、侍御史等,卒後歸葬於徐塢楊杉樹灣。他的後人也世代以楊為姓,分布於應店街、次塢和城南的數十個村子,而楊順則被後人尊為諸暨倪楊氏的始祖。楊必高即為楊順的玄孫

▲暨陽楊氏宗譜載 楊必高 敕命

 
▲暨陽楊氏宗譜載 楊必高  行傳

2008年3月,在楊氏祖墳地兆塢出土了南宋時期武岡縣令楊應元的墓志銘——

該墓誌刻於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石碑長92釐米,寬60釐米,厚7釐米。碑文共21行,每行35字,全文共計740字。碑銘中除少數幾處文字磨滅外,總體完好,字跡清楚。


 
▲出土的宋代楊應元墓志銘

諸暨居然出過一個武狀元,

這麼榮耀的事情,

為什麼沒有文獻記載呢??

楊必高中的是武狀元,有宋一代,重文輕武,武狀元並不為世人所重。尤其到了南宋,武狀元的榮耀和文狀元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正史裡面連名字都懶得為他們記上一個。

《夢粱錄》裡面楊必高的籍貫地記載成杭州,以至於諸暨縣誌失載。

家譜因為歷史上遭遇戰亂被破壞,再加上楊必高的仕途也並不十分顯赫,後人逐漸忘記了祖先的武狀元身份,以至於行傳失載。
 

楊必高緣何能中武狀元呢?

楊必高的高祖楊順,便是「力學皆優」之人。他的叔父楊欽,傳列《乾隆諸暨縣誌·卷二十二·忠節》,譜稱他「天姿英特,膂力過人,泛濫圖史,旁及孫吳兵法,進士出身,官授武義大夫,職任司法參軍。」一生的經歷都和軍隊有關,很可能是武進士。


在這樣一個名門望族中產生一個武狀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

來源:應店街鎮 | 供稿:何 淵

審核:郭學麗

責任編輯:趙 娟

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打敗天下無敵手,名字更是霸氣"
    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我國古代為了讓那些出身貧苦的孩子有出頭之日,不因為身份埋沒那些有才能的人,所以設立了科舉制度,因此也衍生了文武狀元。
  • 清朝最後一個武狀元竟然出自裡水?帶你走進二百年前的武林江湖|...
    夢裡水鄉,有住寫唔完的歷史,名人軼事、歷史典故、鄉野趣聞、威水過往,都值得我們一一細數。「大話裡水」是夢裡水鄉公眾號的全新欄目,裡水君邀你一起用文字、圖片和聲音記錄鄉愁。武狀元姚大寧的旗杆石。但你又知不知道,在裡水的大文教村,竟然也出了一個武狀元,不僅如此,他還是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他就是我們今日要講的主人公姚大寧啦!(戳一戳��聽美女主播講故事)人窮志不短,放牛娃變讀書郎因為啼聲洪亮,姚大寧一開始取名姚大令(鈴令同音)。
  • 中國最後一位武狀元,霍元甲連踢三腳都紋絲不動,名字聽著耳熟,系...
    ——唐·李白《塞下曲》 說中國歷史上的狀元,人們一般都是默認為"文狀元",也就是進士出身的;但實際上還有一類專門為選拔武將而生的考試,叫做武舉,是我國史上唯一一位女帝武則天開設的,明清時期最為興盛,魁首為"武狀元"。
  • 東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東陽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
    這裡的橫店影視城,是集影視、旅遊、度假、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區,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場景成為國家重點旅遊景點。1996年,為配合著名導演謝晉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而建,並對社會正式開放。這裡的東白山位於浙江省中部,主峰太白尖位於浙江金華東陽市虎鹿鎮。自古以來為浙中名山之首,是浙中地理上的「屋脊」,也是古越文化濫觴於會稽的崇高象徵。
  • 歷史上的武狀元都去了哪裡?武狀元為啥沒有文狀元出名?宋朝背鍋
    中國歷史上出過無數的文狀元,各朝各代的焦點也都在文狀元身上,武狀元卻經常被人忽視,武狀元給人的印象大多都是鮮衣怒馬這種形象,但是武狀元和今天我們認識的武狀元卻相差極大
  • 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文武雙科狀元,千古奇才,卻一生默默無聞
    這些人無疑都有著過人的才識和能力,但是卻很少有人的名字能夠永遠被世人所銘記。只有少數的一些,如同文天祥以及郭子儀這類人,才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剩下的大多數各個朝代的狀元,都已經在歷史長河中難尋蹤跡,再也不被世人所記得。
  • 清末武狀元卞賡傳奇人生
    有清一代,江蘇省共出文狀元四十九人,而武狀元只有六人。載譽榮歸 祭祖探親       卞賡中了武狀元之後,先入朝謝恩,赴瓊林宴,拜謝恩師,互訪同年,接著便奉旨回鄉祭祖、建造狀元府。  回到海州府,作為清代以降海州地區唯一的武狀元,卞賡受到了熱烈歡迎。板鋪鎮更是人山人海,還沒到半路橋,中正街鄉鄰就一路迎來,卞賡便下馬步行至中正街。
  • 九街·好店分享 | 阿姆斯特丹人最愛逛的地方竟然是這裡?(文末福利)
    8月底的阿姆斯特丹已經有了一絲秋天的味道,明朗的天氣有時候竟然可以持續一整天,氣溫不再那麼高,卻可以多享受一會兒太陽晚晚才下山的便利。這種天氣最適合逛街了,今天想帶大家逛阿姆斯特丹商務精英、時尚潮人最喜歡的九街(De Negen Straatjes)。
  • 最後一個王朝最後一位武狀元讓人望而生畏,被皇帝欽點為狀元及第
    在古代,作為一位武舉人,當然不單只是需要自己擁有驚人的力氣,也要有超過普通人的膽量和高超的武功才可以。假如你只有全身蠻力就不會具備有做一名武舉人的要求,那麼當然是你必定會被淘汰出局了。那麼,讓我們來看看我國古代丹青上的武舉人到底有多牛逼?待會千萬不要眨眼哦!
  • 諸暨美食
    諸暨各鄉鎮也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次塢打面、應店街狗肉、馬劍饅頭、五洩西施團圓餅、草塔羊骨頭、同山羊羹、牌頭松花餅、安華牛淘湯、璜山藤羹、嶺北鹽焗雞、陳宅糖秧、街亭麻花、直埠麻餈、江藻番薯芝麻片、趙家十二碗......每一道美食都承載著濃濃的鄉情
  • 歷代武狀元地圖: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武功最高?
    此後,儘管歷朝歷代不時有廢除或停止武舉的決策(比如元代不搞武舉,明代前期也不搞武舉),但就歷史大勢而言,武人終於像文人考科舉一樣,有了一條常設的晉升通道,可以實現階層流動。到清末永久廢除武舉,這項考試制度前後存在了1200年。然而,迄今為止發現的有名可查的武狀元,不過280人左右。算下來,平均每四年多,才有一個武狀元的名字流傳下來。
  • 推薦諸暨10家好吃卻難找的飯店,都吃過的才是真正的吃貨!
    如果有人問:「諸暨有什麼好吃的?」地址:應店街杭金南路5號新 偉 酒 家雖然叫酒家,店面卻是絲毫不起眼的小店,可是裡面的人滿為患實在出人意料。何謂招牌?大概就是每桌必點的紅燒肉了,不用多說,光是聞著這味兒,就能讓人怒吃三碗飯!
  • 厚重濮陽·濮陽歷史上的狀元(5):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濮陽縣戶部寨人張三甲
    厚重濮陽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殷開甲 左筆書寫厚重濮陽·濮陽歷史上的狀元(5):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濮陽縣戶部寨人張三甲本家子弟和鄰村不少人紛紛拜他為師。自此張家辦起了武館,慕名學武的人絡繹不絕。張家武術強調硬功,講究武德,煉身養性合一。由於張增的身傳言教,張三甲的父親張耀田、胞叔張耀春及堂叔張耀德都有較深的武術功底,是習武場上的佼佼者。張三甲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崇尚武功的家庭。他的母親申氏系本地棗科一貧家之女,身材高大,端莊秀麗,勤勞善良,善於理家。
  • 廣東首位武狀元竟然出自佛山?這些佛山武狀元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功夫電影中,武狀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題材。在歷史上,廣東共出過5位武狀元,佛山佔了兩位。其中,明末順德龍江人朱可貞是廣東第一位武狀元,清朝南海和順人姚大寧則是廣東最後一位武狀元,他們為佛山歷史寫下光輝的一頁。雖然幾百年過去了但坊間依然留有他們的傳說
  • 諸暨要建唐人街特色美食街 新的社區鄰裡商業生活中心來了!
    全城目光再次聚焦,諸暨老城芯商業區域迎來大動作!8月14日,諸暨唐韻·繽谷舉行了商業價值推介暨招商成果大會,唐韻·繽谷也正式亮相。 現場更有500多位到場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整個場面都快被擠爆了,真是相當火熱,看看這人人人……
  • 諸暨這些村名,誰取的?
    兩千五百年前,吳越爭霸的這段歷史為這座山增添了傳奇色彩。元代末年,朱元璋又在勾乘山下大戰張士誠,為奪取江南奠定了基礎。到了近代,1941年初夏,勾乘山又成為浙東會戰的主戰場,國軍官兵浴血奮戰一個多月,為抗日救國前赴後繼、英勇作戰,保衛了諸暨,譜寫了「民族之光」!
  • 你好,我叫諸暨!這是我2018年的新名片!
    香榧趙家、民俗馬劍、古鎮草塔、環保牌頭、釀酒同山、錦繡安華、周末街亭、田園璜山、文旅浬浦、鞋業直埠、水韻五洩、宜居嶺北、和美陳宅、城南會客廳王家井、南孟故裡應店街、珍珠山下湖、風情東白湖23小鎮~照片太多也太美就隨便挑了幾張跟大家顯擺顯擺吧都說「女大18變」,我大概有72變了吧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瞧瞧這份滿懷誠意的答卷
  • 諸暨23個鎮街23首詩!誰寫的?太有才了!
    」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加入諸暨老家群了。每個諸暨人的家鄉,都是一首詩!最近一位諸暨才子,給23個鎮鄉街道全部賦詩一首,太!絕!了!十裡屏風碧映天採茸摘芽不羨仙竹林初冒透琅筍笑對塵囂臥桑田珠肌丰韻白似雪玉杵花箋雲間泉開籠宛若仙境到雲劍新茗春雪煎23個鎮街23
  • 中國上最後一個武狀元,武藝高超體壯如牛,為何年僅22歲就去世了?
    從那以後,文狀元和武狀元一直到清末才被取消。"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到了校練場上真刀真槍的比拼下來,勝負自然一眼能明。歷朝歷代的武狀元都是體格健碩身手矯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武狀元張榮甲也不例外,據當時人描述,張榮甲武藝高強身壯如牛,未曾想到竟然二十二歲便魂歸西天,如此英年早逝,他的死因到底有什麼內幕嗎?
  • 在諸暨,這輩子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也就只有筷子了
    民以食為天 諸暨人會吃、愛吃 但諸暨人到底多愛吃? 一起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