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記者隨市衛生監督局在全市開展打擊非法行醫的專項行動,監督檢查259家單位或個人,其中有166家是行動前夕已經被查處過一次的無證行醫業戶。檢查結果涉嫌無證行醫行為39起,有13家單位和個人屬於 「死灰復燃」。有無證業戶振振有詞:「我沒治壞過人,我有技術!」也有患者居然替無證行醫者向執法人員 「求情」:「聽說他治病挺厲害的,你們就讓他幹吧!」
無證「牙醫」特多
日前,執法人員對位於周格莊村中心街北端路東的 「永和牙科」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診所並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正在給人看牙的診所負責人劉炳輝既沒有《醫師資格證書》也沒有《醫師執業證書》,執法人員當即對其立案處罰。據了解,由於此前衛生執法部門對劉炳輝的非法行醫行為有過一次處罰,這次二度處罰,罰金將高達8000元。
而記者在隨訪中發現,在偏遠鄉村,幾個典型的「黑診所」案例多數都是牙科診所,在農村集貿市場上查處的無證遊醫、野大夫更是以「牙醫」居多。
一位村醫為記者點明了其中的「訣竅」:目前基層醫療機構中配備的村醫主要是全科醫生,重點針對群眾的常見病、慢性病和預防保健等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服務,而牙醫專業性強、門檻高,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基層醫療機構中較為缺失少見。但實際上老百姓的 「牙病」診治需求比較高,而民間又有「牙疼不是病」的舊觀念,很多人不願意大老遠地跑到大型正規醫院去看牙病,於是便催生了眾多的非法牙醫。
衛生執法部門也承認,醫療資源的相對不足和不均衡發展,無形中給非法行醫製造了生存空間。前不久,市衛生監督局對全市近400家口腔診療機構進行量化分級考評,結果僅有20多家獲得A級評分,且多集中在市南、市北區。
牙科「黑診所」技術不規範、器械不消毒,特別容易經口腔傳染疾病,還容易帶來一些醫療事故隱患,比如有的野大夫根本不知道不能為糖尿病患者隨便拔牙,有時會有致命的危險。
迷信「神醫」為哪般
「我的孩子得精神分裂症十多年了,那些大醫院都治不好,聽人家說這個醫生很厲害,我就來試試,萬一真治好了呢?」衛生執法人員在市北區一家診所發現了無證行醫的昝某,勸阻排隊看病的患者不要再從昝某這裡拿藥了,卻遭遇患者家屬的「抗議」。執法人員很無奈:「我們執法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查處無證非法行醫,非法行醫的還沒急呢,患者倒反而先急了。」
一些久拖未決的疑難症患者及其家屬 「有病亂投醫」,甚至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四處求醫問藥,這也給一些善於為自己打廣告、對中醫有點一知半解便誇大療效的人提供了生財之道。執法人員在昝某開出的藥方單子上就看到,一張藥方過千元的很多,最貴的達7000多元。
有專家認為,市民迷信「神醫」,與當下的「看病難、看病貴」尚未緩解有關,也與大眾的科學素養不足有關。「神醫」的口碑來自群眾對中醫的神秘感和他的自吹自擂,一些疑難病症在「神醫」那裡看不好也沒關係,碰巧「治」好了幾個,就成為標杆被反覆宣傳,而很多患者所謂的「病好點了」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更有業內人士表示,某些「祖傳秘方」是為患者「下猛藥」,暫時看上去有療效,但後期的副作用恐怕非常嚴重。
那麼,到底有沒有人確實家學淵源,卻因文化底子較薄弱等原因無法考出醫師資格?衛生執法部門負責人明確對記者表示,至少在我市目前並沒有發現這種情況,「如果有人只是從父輩口口相傳記下了一些方子,卻連中醫基本原理都搞不懂,這樣為患者看病也是不負責任的,況且這些藥方如果沒有經過權威部門認證,不能保證它不會對患者造成傷害。」
查處行動之後舉報電話暴增
優質醫療資源在某些區域相對短缺、心存僥倖的無證業戶為利益而盲動、不明就裡的群眾「有病亂投醫」……目前,執法力量並不十分強大的衛生執法人員也從心底感嘆:打擊非法行醫,任重而道遠。
我市目前開展了網格化管理模式,從市、縣(區)、鎮(街道)、村(社區)逐級形成網絡化的「上傳下達」,特別是充分調動鄉醫成為最基層的衛生監督協管員。
但更強大的監督力量來自群眾。市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欣喜地告訴記者,自從上次集中打擊非法行醫被媒體曝光之後,連續一個多星期他們公布的舉報電話都響個不停,很多市民開始意識到身邊的非法行醫帶來的危害,舉報行為為衛生執法帶來了更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有些非法行醫也受到了震懾。行動中,記者隨執法人員查處了延安路上一家按摩場所,經營者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也沒有《醫師執業證書》,雖然有些手藝,但按規定只能從事生活按摩,不能宣傳療效。而經營者為了吸引顧客,在門頭廣告上宣稱自己能治療頸椎病、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執法人員責令其整改,並當場為其拆除了門頭廣告。幾天之後,記者再從這裡經過,發現周邊類似的按摩場所都已經自覺修改了門頭廣告,紛紛將有關醫療內容的字跡塗改遮擋了起來。按摩經營無關大礙,但是你要過分誇大你手到病除的療效,確實就到了該收斂的時候了。「這些經營者還是在追求利益,一旦出現醫療事故,就關門大吉,受傷害的永遠是患者。」業內人士談到,營造這樣一種嚴打的氛圍,對非法行醫造成一種震懾力,也是對百姓負責任的態度。
三十九家涉嫌非法行醫機構被查處
本報訊市衛生監督局近日組織衛生監督機構執法人員組成15個執法小組,在全市連續四天進行拉網式篩查非法行醫點。在此次檢查的259家醫療機構中,39家涉嫌非法行醫被查處。
據介紹,本次打擊的重點是無證行醫行為,主要包括:以城中村、工業園區、城鄉結合部等流動人口聚集地為區域,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診療活動的黑診所;以農貿市場、集市、大型建築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為區域,坑害群眾利益的遊醫、假醫;以城市生活美容機構為區域,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活動;以零售藥店為區域,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聘用醫師或非醫師坐堂行醫;以養生保健為名或以研究院(所)為幌子非法開展診療活動。除無證行醫行為,本次執法行動還查處了下列違法違規行為:非法鑑定胎兒性別、非法終止妊娠;將科室出租、承包給非本醫療機構人員或者其他機構從事診療活動;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行醫;超出登記範圍開展診療活動。
這次行動還拆除違法醫療廣告牌匾21塊,沒收各類藥品380盒、牙鑽19個、牙鉗等口腔診療器械14件,收繳偽造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各1本。(王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