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又一個裝備99A的合成旅曝光 陸軍合成化信息化加速推進

2020-12-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解放軍官方微信號「八一軍號」6月22日報導,解放軍81集團軍某合成某旅近日組織了一場紅藍對抗演習,演練了信息化條件下合成營紅藍對抗,在演練中,該旅曝光了最新列裝的99A型主戰坦克和04A型步兵戰車,這也是我軍第三個曝光的使用99A型主戰坦克的師旅單位。

八一軍號報導原文如下:

好消息!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們注意了,《戰狼Ⅲ》馬上就要開拍啦!還記得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嗎?引爆了多少人心中的愛國情懷!相信《戰狼》系列電影中雲集的各類高精尖裝備、激烈的冷熱兵器交鋒以及剛猛無畏的主角「冷鋒」曾讓不少觀眾朋友熱血沸騰、大呼過癮吧。

實電影中先進的裝備、激烈的交鋒在咱們現實中就有!這不,一場軍營版《戰狼Ⅲ》已經在陸軍某合成旅上演,快來一起圍觀這部「大製作」吧!

我們的裝備就是這麼精良

99A坦克,我軍最新式的重型坦克,防護力強,火力猛,機動性高。注意車號為4營2連12車,這意味著該旅裝備了14車連

04A步兵戰車,擁有較強的火力和防護力,極大加強了步兵班的戰場生存能力和攻擊能力。

95式自行防空炮,彈炮合一的防空系統。「如果說直升機破了坦克『陸戰之王』的神話,那麼防空炮就是狠狠踹了直升機一腳。」

多功能工程車,工兵利器。注意這是一款新銳的,使用96A底盤的工程車

嘉陵320摩託,賦予單兵在戰場上快速機動的能力。以前配屬於我軍偵察部隊

120毫米多功能反坦克火箭,江湖人稱:「坦克殺手」。

我們的「演職員」陣容強大

章楠,大校軍銜,影片的總導演。合成某旅旅長

韓正,中校軍銜,影片副導演。

藍軍,在劇中擔任反派勢力、,看起來也是合成連

紅軍,在劇中擔任我方軍事力量。

主角李巍巍,列兵軍銜,在本劇中飾演一名孤膽英雄式的偵察兵。在軍改後,由於各個單位缺人,原則上要用士官的特戰偵察單位也開始大量徵兆列兵

我們的「劇本」全程高能

列兵「秘密潛入」立奇功

凌晨3點的藍軍1號陣地,氣溫由白天的20℃驟降至冰點,躲藏在灌木中的李巍巍卻渾身汗溼,耳邊傳來的藍軍巡邏哨的腳步聲讓他喉頭髮幹……這已經是他躲過的第4支巡邏小隊了,一路上究竟繞過了多少明暗哨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等敵人的巡邏哨走遠,他立刻起身向著下一個目標地點摸了過去。此時此刻的李巍巍回想起營長交給他的任務——潛入敵人陣地,摸清敵軍的部署配置。「堅決完成任務!」這是他對營長的承諾,也是此時他腦中唯一的念頭。偵察完敵人陣地,他爬上了附近一座幾十米高的信號塔並潛伏下來,靜靜等待決戰時刻的來臨……

在第二天的戰鬥中,李巍巍一直潛伏在高處觀察戰場搜集情報,對紅軍進攻貢獻巨大。

在·

合成營戰鬥機制露鋒芒

柔和的陽光鋪灑在大地上,朵朵白雲在碧藍的天空慢慢遊弋,一切是那麼的寧靜祥和。突然,一發信號彈沖天而起,霎時間鼓角爭鳴,狼煙四起,硝煙瀰漫,風卷沙攜,紅藍雙方的主力開始接觸,各式車輛利用地形交替掩護,雙方步兵短兵相接,輕武器射擊聲、煙幕彈爆炸聲不絕於耳。

在裝甲突擊分隊的掩護下,紅軍步兵分隊突破了藍軍前沿高地,利用煙幕的遮罩向1號高地進攻,繼續殺傷藍軍的有生力量。紅軍的坦克和步戰車也適時地拋射煙幕彈並開啟熱煙幕裝置掩護己方步兵。與此同時,隱藏在附近樹林中的紅軍「坦克殺手」們也在悄悄行動,運用反坦克火箭狙擊藍軍的裝甲力量,坦克主攻、裝甲車協同、步兵主動尋求配合進行聯合突擊的態勢逐漸形成。

戰場環境瞬息萬變,臨機應變

正當紅軍進攻漸入佳境時,藍軍呼叫上級火力支援,紅軍人員裝備損失巨大。同一時間,藍軍為了挽回主高地的劣勢,組織了一次反衝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紅軍迅速組織部隊抗敵反衝擊,快速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紅軍主力兵分兩路,配合默契,邊打邊展開,利用地形快速站穩了腳跟,形成圍點打援的戰場態勢。藍軍反衝擊攻勢受阻,不得已退回了2號高地。裝甲力量消耗殆盡,己方支援行動受阻,藍軍只能眼看著1號高地被紅軍步步蠶食,戰場形勢逐漸明朗。

「所有載員下車戰鬥,迅速肅清1號高地殘敵!」經過激烈的戰鬥,紅軍終於佔領了1號高地。

紅軍部隊進攻藍軍高地

圍殲清剿肅清殘敵

戰鬥仍在繼續。

「各分隊檢查戰損情況,而後向敵2號高地實施包圍!」攻下藍軍主高地後,紅軍指揮官立即組織兵力鞏固高地,圍剿剩餘藍軍。不一會兒,1號高地上就建立起了一個反坦克火箭射擊高地,與此同時,紅軍裝甲突擊分隊開始對2號高地發起猛攻,步兵分隊也向山頂發起了衝擊。藍軍負隅頑抗,又組織了一次反撲,但因兵力劣勢而被打滅,紅軍取得了本場戰鬥的勝利。

觀眾們,這麼精彩的鏡頭是不是已經點燃你心中的熱血了,是否還意猶未盡?別急,敬請期待後期更精彩地較量,為大家呈現更震撼的鏡頭!

95式防空炮伴隨掩護99A坦克進攻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該旅作為新的「土豪旅」,在軍改前就已經是裝備99式坦克的著名的65集團軍某機步旅,軍改後和繼承中國坦克第一師的血脈裝甲某旅合併組建某合成旅,裝備了65集團軍和54集團軍打架後搶來的原38集團軍退下來的99式主戰坦克,後在15年左右換裝04A步兵戰車和新質防空力量,該旅紅色基因濃厚,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4野時期,是我國最早創建的機械化部隊,曾經捍衛過社會主義共和國。如今該旅完成了99A的換裝,作為曾經的裝甲第一師,又重回了「第一」,也算是歷史的一種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該旅有一輛功勳坦克,那就是1949年開過天安門廣場的「功臣號」坦克,在軍改前,該坦克隸屬於該旅一營一連二車,是一輛99式坦克,如今新編制已經下來,該旅的「功臣號」坦克,預計也已經換裝或馬上換裝成99A坦克。也許在明年閱兵的時候,我們能看見這輛功勳坦克,以國產最強的坦克的身份再一次試過天安門廣場。

功臣號坦克,隸屬於該旅某營1連2車,是功勳坦克,此前為我軍99式主戰坦克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該旅的車號證明該旅一個坦克連裝備了14輛坦克,為4車排,這意味著我軍重型合成旅又有了新編制,軍改後我軍合成旅有4個合成營,營內合成編組兩個坦克連兩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連等5個作戰連,一個旅內按照編制應該有112輛坦克和步戰,比同級美軍單位多三分之一的坦克和步戰,是我軍裝甲部隊戰術學說的一個最新體現。

在軍改以後,我軍陸軍形成以合成化,信息化,機械化為導向,以旅為基本戰役單位,以合成營為基本戰術單位的全面改革。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武器裝備產量原因和軍事編制思想原因,我軍的旅在「軍改」以後並未有一個像美軍裝甲旅(ABCT)一樣固定的編制,雖然大體上和軍語上,我軍的旅可粗分為重型,中型和輕型三種旅,再按照用途細分為兩棲,山地和空突等新質陸軍旅,但是重型旅遲遲不見擴張:長期以來,我軍公開亮相的只有中部戰區某師和西部戰區某旅裝備了99A坦克,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我軍的編制調整依然在進行中。這種「兩個團一個旅」的小範圍的列裝不得不讓人懷疑這種99A+04A式的編組是試點型編制。

在去年年初開訓動員後,西部戰區某旅換裝99A,在17年軍改期間,一整年沒有重型旅換裝新裝備

如今第四個裝備99A的合成團旅級單位公開亮相證明,部隊目前的編制大局已定,各個部隊的架子已經搭組完畢,分工也已經明確,而且各個部隊秉承寧可人等裝備不可裝備等人的思路已經落實了編制,各個單位正逐步落實裝備。這意味著在軍改後,我軍像該旅一樣擁有112輛99A的旅將會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軍媒曝我軍機步旅戰力:下轄合成營夜戰能力強悍
    農曆雞年的腳步臨近,記者一行來到陸軍第1集團軍某旅採訪,正趕上旅裡組織指揮保障演練,一股濃烈的硝煙味撲面而來。「近兩年來,隨著數位化新裝備批量列裝,我們旅成為現代化新型陸軍的探路者。使命如山,誰能怠慢?」正在組織演練的旅領導說,「全旅數十種新裝備,涵蓋百餘個專業,沒有現成的樣板,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 沒有形神之「合」,難有戰場之「成」——關注陸軍合成營建設系列談①
    然而,在信息化戰爭時代,這句話已經是老皇曆了。春末夏初,從閩南大地到太行腹地,從塞北草原到東海之濱,重型合成營雷霆出擊、輕型合成營迅疾穿插、山地合成營動若風發、兩棲合成營戰風鬥浪、空中突擊合成營凌厲攻防……我軍練兵場上各類新型合成營頻頻亮相、身手不凡。一管窺全豹,滴水見太陽。
  • 一樹之高,某空中突擊旅「合成鷹群」列陣出擊
    南部戰區陸軍某空中突擊旅加快新質戰鬥力建設,低空作戰有了「合成鷹群」,成為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主力。這一新景觀的背後,是我軍主動重塑力量結構、邁向世界一流軍隊的跨越。鐵翼飛旋,狂飆突起。夏日熱浪裡,南部戰區陸軍某空中突擊旅數十架戰鷹掠過「一樹之高」,展開實兵演練。
  • 東部戰區陸軍海防旅船艇大隊近日聯合陸軍開展了海上登陸訓練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軍網英文版8月17日報導,東部戰區陸軍海防某旅船艇大隊近日聯合某集團軍官兵一同開展了海上航渡、泛水換乘、抵灘登陸等實戰化科目的訓練。訓練中出現了很有意思的一幕:一艘艦齡已達30年的271II-D型登陸艇與72集團軍某旅最新列裝的紅箭10一同參與搶灘登陸演習。
  • 打贏明天戰爭:信息化武器裝備+智能化創新步伐
    十九大報告為我軍現代化發展進程勾畫出時間坐標,兵器工業集團207所正以時不我待的勁頭向著目標發起衝鋒—— 為武器裝備插上信息化「翅膀」「十九大報告著眼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新的戰略安排,『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意味著將原來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目標實現時間提前了15年。」
  • 軍改後中國陸軍航空兵作戰旅全部亮相 飛行陸軍走在路上
    第72集團軍某陸航旅以原第1集團軍某陸航旅為主體改編而來,率先裝備了Z-10型武裝直升機等新型信息化作戰裝備。該部長期擔負著渡海作戰任務,多次與原第1集團軍某機步師、東海艦隊某登陸艦支隊合練「搶灘登陸」作戰,並曾合原第1集團軍某摩步旅合練「垂直登陸」戰法,經驗豐富。
  • 解放軍78集團軍某大八輪合成營赴俄參加「東方2018」戰略演習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出現在視頻中的部隊是78集團軍某合成旅,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八路軍115師,首任師長為林彪,是我軍革命榮譽最多的師旅級部隊之一。不過該部隊雖然歷史悠久,但是作為合成旅的年齡卻十分年輕,2017年4月,該旅以39集團軍摩步115師某團為基礎組建,是我軍軍改後30多個「師改旅」部隊之一。
  • 解放軍陸軍三輪軍改簡介,合成營已經實現兵種融合
    中國陸軍,自2014年軍改開始後,就不再有所謂不同兵種劃分了。因為這場軍改,主要方向就是綜合化和合成化,在最基本的戰術單位營這一級,就已經是要求實現各兵種配合協同作戰。為了應對這一現狀,應對可能發生的高效率的聯合作戰,陸軍部隊就必須儘可能小型化、合成化,並儘可能減少指揮層級。於是,師改旅改革再次開始。然而,上世紀90年代的師改旅改革,其實更多是「師縮編成旅,團縮編成 營」,無論是旅、營的基本構成, 還是思想觀念,都未能徹底擺脫傳 統習慣的束縛。
  • 臺灣軍力詳細解析:約10萬陸軍番號、駐地曝光
    機步旅則相反,2個營編配1個戰車連+2個機步連,另一個營是2個戰車連+1個機步連,全旅共4個戰車連+5個機步連。除此之外每個營還配有1個火力連+1個戰鬥支援連,每個旅還配有一個3連制的炮兵營,裝備24門M109A5自行火炮。
  • 國防部謙虛:我軍已基本實現機械化!陸軍「天下第一」還遠遠不夠
    (鋼鐵洪流)機械化,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軍事術語,主要用于衡量軍隊裝備水平。機械化戰爭的特點就在於大量使用具備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軍艦等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實現快速推進、分割包圍等多種戰術,打破以往單純依靠步兵形成的線性作戰方式,大大增強部隊的進攻能力,可以憑藉強大的機動能力運動殲敵。
  • 建國後我軍體制編制重大調整改革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體制編制歷經多次重大調整改革,積極適應我國安全新需求、軍隊現代化建設新目標和戰爭形態的新變化,朝著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邁進。    第一階段為新中國成立至50年代末    中央確定「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國防軍」的目標,根據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我軍性質,建立國家軍事領導體制和現代軍事制度,劃分戰略區(大軍區),建立海軍、空軍和陸軍各技術兵種領導機構和部隊,快速完成了軍隊整體轉型,建成了一支諸軍兵種合成軍隊。至50年代末,軍隊規模由550萬人精簡為240餘萬人。
  •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人民陸軍:新集團軍重塑陸軍鋼鐵...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人民陸軍:新集團軍重塑陸軍鋼鐵長城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朱日和是我軍陸軍訓練基地調整組建新的集團軍,是對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的整體性重塑,對於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集團軍還將原有的「軍-師-旅-團」四級制,改革為「軍-旅-營」三級制,壓縮優化了指揮層級,提高了作戰指揮效能。
  • 美軍軍改應對「大國衝突」:裝1師1旅轉型裝甲旅
    隨著大國競爭時代的到來,美國陸軍也在為正規戰做轉型。據美國媒體防務博客網9月23日消息,美國陸軍考慮在2020年前將兩個步兵旅轉型為一個裝甲旅(ABCT)和一個斯特賴克旅(SBCT),通過提高機械化部隊比例的方式,來應對潛在的「大國衝突」。
  • 央視曝光特種兵裝備,步槍沒有擺脫56式的影子,但新裝具很搶眼
    和常規作戰部隊不同,特種部隊的武器裝備自成體系。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對外軍事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我軍特種兵個性化單兵裝備也層出不窮。不久前,陸軍74集團軍某特戰旅精銳分隊赴新加坡與該國軍隊進行聯合訓練。根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報導的畫面,我軍特種兵的單兵裝備十分搶眼。
  • 我軍在高原建成重型突擊集群,印度:我們仍有優勢
    這個突擊集群所包含的裝備,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15式輕坦、紅旗-16野戰防空飛彈、07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直-20直升機,這些都是我軍裝備序列裡最新銳的護國利器。
  • 轉型重塑,「陸軍老大哥」如何找準「新坐標」
    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使美國陸軍遭到建軍史上最大的敗績,也使號稱「戰神」的麥克阿瑟斷送了一世英名。  然而,「老大哥」也會引起另一種擔憂:面對戰爭形態的深刻變化,「老大哥」還能保持雄風依舊嗎?  戰爭不停地在變臉。從陸地到太空,從鋼鐵到矽片,從「上疆場彼此挽弓月」到「不見硝煙的角逐」,一個又一個軍種或兵種橫空出世,昔日的「小兄弟」在戰場上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