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我軍體制編制重大調整改革

2020-1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體制編制歷經多次重大調整改革,積極適應我國安全新需求、軍隊現代化建設新目標和戰爭形態的新變化,朝著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邁進。

    第一階段為新中國成立至50年代末

    中央確定「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國防軍」的目標,根據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我軍性質,建立國家軍事領導體制和現代軍事制度,劃分戰略區(大軍區),建立海軍、空軍和陸軍各技術兵種領導機構和部隊,快速完成了軍隊整體轉型,建成了一支諸軍兵種合成軍隊。至50年代末,軍隊規模由550萬人精簡為240餘萬人。

    第二階段為6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

    中央提出進行全面反侵略戰爭準備,進而提出準備「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戰略指導思想。1960年制定了「組織編制和裝備八年規劃」,為反侵略大規模擴編打基礎。同時加強海、空軍部隊建設,組建地空飛彈部隊等新型作戰力量,1966年組建第二炮兵。70年代中期,軍隊規模最高達到610餘萬人。

    第三階段為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

    中央軍委重新確立「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總目標,實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撤銷鐵道兵和基本建設工程兵,組建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為增強現代條件下作戰能力,組建陸軍集團軍,建立陸軍航空兵等新兵種部隊,加強海軍大型艦艇部隊建設,改善空軍裝備。這期間軍隊裁減員額300餘萬人,規模保持在300萬人。

    第四階段為90年代初期至今

    中央軍委制定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確立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和實行「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戰略思想,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軍隊進行「整體轉型」,建立總裝備部,探索建立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和實行三軍聯勤保障試點;加快「殺手鐧」武器裝備研製,建立新型作戰部隊,推進我軍信息化主導的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經過「八五」 「九五」 「十五」期間調整改革,軍隊總員額降為230萬人。(楊貴華整理)


[責任編輯:李愛明]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後我軍的六次裁軍 軍隊總員額減少400萬
    而歷次裁軍,都不是簡單的減人,在裁減員額的同時,伴隨著體制編制調整,人民解放軍不斷優化結構,由數量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從1983年開始,我國有計劃地組建了一批包括有諸兵種的預備役師、團,這是常備軍精簡後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一項重大措施。
  • 中國軍隊大範圍編制調整 軍旅營體制集團軍增加
    中新網7月12日電 解放軍報消息,記者日前從總參有關部門獲悉,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進展順利,新的編制表已經在全軍部隊頒發執行。軍委和總部要求全軍部隊進一步加強組織編制管理,扎紮實實全面落實新編制,確保2005年前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任務的圓滿完成。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今天咱們欣賞一下【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軍服是軍人穿在身上的身份證,軍銜是軍人級別和軍兵種信息的體現,也是部隊管理和識別的需要。
  • 國防和軍隊改革重點方向和基本原則
    這次改革是歷次軍隊改革中最深刻、利益調整最大的一次,本質上是由機械化、半機械化戰爭條件下的軍隊體制轉變為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條件下的軍隊體制,最終還要轉變到信息化戰爭條件下的軍隊體制。因此,改革是對我軍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和重塑,改革的力度和範圍都將是空前的。 重點方向一: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
  • 中央擬定公安改革:跳出行政機關的編制體制!
    中央政治局會議近日研究討論了公安工作全面改革,要求警察的管理體制、人事制度應與一般公務員有較大區別。總的方向應是將警察的管理體制和人事央政治局會議今日研究討論了公安工作全面改革,要求警察的管理體制、人事制度應與一般公務員有較大區別。總的方向應是將警察的管理體制和人事制度從一般公務員中剝離出來,建立一套適應警察職業特點的管理體制和人事制度。
  • 戰區聯指:體制改革關鍵一環
    當前,我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深水期、攻堅期,如何有效破解長期積聚起來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是體制改革繞不過、躲不開的重大課題。戰區聯指(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作為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的重心所在,是體制改革的關鍵一環,也是攻堅克難的「最硬骨頭」「最大成果」。筆者認為,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的戰區聯指應準確把握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軍組織形態現代化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軍組織形態現代化——訪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杰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  「沒有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就沒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對於破解我軍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解放軍編制現代化新動作 合成營級設「最小參謀長」
    這是首次有報導提到解放軍合成營設立參謀長職務,與傳統的步兵營、裝甲營、炮兵營等陸軍營級作戰單位相比,合成營是我軍軍事改革中嘗試縮小一線作戰單位,提高合成化水平,實現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重要嘗試。報導提到,該旅已經組建四個合成營進行對練,隨著一批我軍現行編制中職務「最小參謀長」的出現,合成營整體戰鬥力水平實現了大幅躍升。
  • 國防部談軍委機關調整組建:為何總部制改多部門制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國防部網站消息,國防部今日召開軍委機關調整組建專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吳謙上校表示,軍委機關調整組建任務基本完成,這是我軍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取得的一個突破性進展,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一個標誌性成果,是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的關鍵一步。
  • 國防部否認我軍增設陸軍總部等編制改革消息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國防部今日發布消息稱,日前就網傳軍隊體制編制改革相關信息,向總部有關部門徵詢獲悉,近期網上流傳的各種涉及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的信息均純屬猜測。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戰略決策,總部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籌劃部署,研究貫徹措施,積極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任務落實。
  • 胡怡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
    6月15日,全國36個省級新稅務機構掛牌,標誌著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邁出階段性關鍵步伐。胡怡建、李萬甫等財稅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是順應時代要求的重大變革,有利於更好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 深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總工程師改稱副局長
    本報深圳訊(記者 易紅梅 王納 ) 深圳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昨日通報了該市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記者從會上獲悉,此次改革調整後的深圳市政府工作部門為35個,其中市政府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2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2個。同時,深圳市還取消了政府部門「三總師」的職位設置和在重大項目上不設立「領導小組」的做法。
  • 管理體制調整!河南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揭牌
    河南省森林公安機關管理體制調整  10月12日,全省森林公安機關管理體制調整實施工作視頻會議召開,按照黨中央決策安排和省委省政府及公安部部署要求,安排部署我省森林公安機關管理體制調整工作調整行業公安管理體制,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于堅持和加強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建立健全統一領導、規範管理、運行高效的公安機關管理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全省公安機關務必提高思想認識,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認識管理體制調整是公安機關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具體行動,是森林公安機關系統性重塑的內在要求,是森林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切實增強做好森林公安機關管理體制調整工作的責任感
  • 國務院關於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國務院關於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 革 的 若 幹 意 見國發〔2005〕1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改革和完善獸醫管理體制,對於從根本上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病根據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精神,現就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獸醫工作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 重大調整:預備役「歸隊」!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的決定》,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此次主要是調整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預備役部隊是人民解放軍組成部分的屬性沒有發生變化。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完善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體制機制,確保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黨中央決定,按照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則,對預備役部隊領導體制進行調整。
  • 深化改革必須勇於到中流擊水
    此後,在胡主席的領導下,我軍緊緊圍繞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和有效履行新的歷史使命,積極推動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體制和軍事管理創新;按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深化軍隊體制編制和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積極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推動戰鬥力生成模式轉型;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建設現代化的陸海空、第二炮兵和電子信息裝備體系。
  •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次政府機構改革
    中央一級機關的精簡包括:(1)在劃清業務範圍的基礎上,調整精簡了機構,減少了層次;(2)各級機關根據業務需要,緊縮了編制,明確了新的編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簡下來的幹部。地方各級機關也進行了精簡,專員公署和區公所分別是省、縣政府的派出機關,精簡比例較大。以後,隨依法成立的國務院開始增設機構,到1956年,機構總數達81個,形成了建國以來政府機構數量的第一次高峰。
  • 重大改革!
    今年起,我省將啟動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努力破除管理體制機制障礙,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效率,力爭到2022年在全省範圍全面推行這一改革,並將各縣(市、區)公辦普通高中教師同步納入管理改革範圍
  •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重在抓落實、見實效
    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須將其放到新時代大的改革思想中和教育改革實踐中去理解和把握。  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應把握好的新方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快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42條集中部署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委員會)迄今審議通過了20項教育體制改革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