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軍組織形態現代化
——訪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杰
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
「沒有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就沒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對於破解我軍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杰說。「十三五」期間,我軍歷史上力度、深度、廣度空前的整體性、革命性變革拉開大幕,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軍事政策制度改革先後啟動,取得了豐碩的改革成果——
人民軍隊領導指揮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構建起「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人民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改變長期以來陸戰型、國土防禦型的力量結構和兵力布勢,部隊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程打擊、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得到充實加強,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聯合作戰力量體系正在形成。對軍事政策制度進行系統、深入改革,深化軍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創新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重塑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改革軍事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
在張杰看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推進軍事管理革命,加快軍兵種和武警部隊轉型建設,壯大戰略力量和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打造高水平戰略威懾和聯合作戰體系,加強軍事力量聯合訓練、聯合保障、聯合運用」,對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軍組織形態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支軍隊組織形態的現代化水平決定了其戰鬥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和制約其整體作戰效能的發揮。」張杰表示,「十四五」時期,人民軍隊必將在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方面取得更大進展,為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贏得軍事競爭優勢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推進?張杰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確保軍委高效指揮軍隊,確保軍委科學謀劃和加強部隊建設管理,更好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
二是進一步打造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軍事力量體系。強化體系建設思想,統籌傳統和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建設,統籌作戰力量和作戰支援保障力量建設,通過對體系結構整體再造促進戰鬥力躍升。按照調整優化結構、發展新型力量、理順重大比例關係、壓減數量規模的要求,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使我軍精幹化、一體化、小型化、模塊化、多能化。優化軍兵種內部力量結構,從體制編制上為加快發展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提高戰略能力提供足夠的空間。
三是進一步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優化管理流程,創新戰略管理制度,健全以精準為導向的管理體系,推動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形成精準高效、全面規範、剛性約束的軍事管理政策制度,提高軍隊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提升國防和軍隊發展精準度。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2日 05版)
[ 責編:孫宗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