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鬼冢喜八郎創立亞瑟士。1951年,一名穿著亞瑟士跑鞋的長跑運動員在波士頓馬拉松中一舉奪冠,從此,亞瑟士跑鞋聲名大振。1961年,馬拉松傳奇人物比基拉在開始穿跑鞋的時候首選了亞瑟士。為了使鞋子更加舒適貼腳,亞瑟士測量了超過2萬人的腳步數據,以作為技術參考。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穿亞瑟士的運動員總共獲得了46塊獎牌。同年,澳大利亞的DEREK CLAYTON以2:09:36的成績打破馬拉松記錄,宣告人類馬拉松進入210時代。而DEREK CLAYTON穿得正式亞瑟士。
到了1970年,亞瑟士成為美國最大的跑鞋生產商並且70%的著名運動員都在穿亞瑟士鞋。在1972年的奧運會上,80%的排球運動員穿著亞瑟士鞋。自從慕尼黑奧運會後,亞瑟士開始在歐洲盛行起來。
亞瑟士開始在我國盛行也是從最近幾年開始的,並被一些跑友們稱為「跑鞋之王」。其實亞瑟士能夠迅速打開我國市場也得益於近些年我國慢跑以及馬拉松賽事的流行。
我開始跑步的時間並不長,目前總共才跑了450多公裡,剛開始的時候和大多數初跑者一樣,對於裝備幾乎沒有要求,不過剛開始跑量也小。從最開始的幾百米到三公裡、五公裡、十公裡、半馬。隨著跑得越來越快,跑量越來越大,對裝備的要求自然越來越高,作為一名跑者,壓縮衣、緊身褲這些你可以不要,但是跑鞋你是不可能不要的。因此,我也開始買跑鞋,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雙跑鞋是亞瑟士的c18。就第一雙謝而言,說句實話,我的心中是有一些小小的失望的。也可能是我心中對亞瑟士的期望太高了吧,畢竟網上把亞瑟士說得神乎其神。當我穿上的時候並沒有什麼踩屎感。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也還感覺不錯,只是沒有網上說得那麼邪乎。後來又買過一雙亞瑟士n18,總體而言,鞋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只從跑步方面來說,亞瑟士還沒有能夠達到稱王的地步,個人認為,還是有其他品牌能夠與其抗衡的。當然了,並不是說亞瑟士不好,而是網上對他的評價太高了。
那麼亞瑟士又緣何被冠上了「跑鞋之王」的美名呢?說到「四大跑鞋」亞瑟士、新百倫、索康尼、布魯克斯的名聲想必對於跑者而言一定是如雷貫耳的。儘管還有阿迪、耐克、美津濃等品牌,但也無法撼動四大跑鞋的地位。那麼四大跑鞋又與亞瑟士稱王有什麼關係呢?
四大跑鞋中,最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是新百倫和亞瑟士,然而新百倫和亞瑟士走了不同的路線,亞瑟士走得是專業跑鞋的路線,而新百倫卻霸佔了復古鞋的市場。除此之外,在專業跑鞋領域,新百倫的實力與亞瑟士還是有差距的。久而久之,亞瑟士自然成為了「跑鞋之王」。個人認為,四大跑鞋中,由於,沒買過布魯克斯的鞋,不做評價,最起碼索康尼是不輸亞瑟士的。
所以說想要成王,實力固然重要,運氣也很重要!
我是君子愛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給個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