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星球幾十億年的演變過程中,無數的物種誕生了,同時,也有無數的物種湮滅。滄海桑田,歲月賦予了這些物種一種神奇的存在方式——化石。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奉獻一生,只為尋找化石秘密;他們默默無聞,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孜孜不倦地還原地球過往的印記。近日,由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聯合新華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貢獻人物」活動,將發掘這些在古生物化石發現、科研、修復、宣傳、藝術展示、文化傳承以及保護等方面做出不朽貢獻的人物,揭開這些人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在湖北遠安,曾發現地球歷史上最早的鰭龍類、魚龍類化石證據,以及「中生代爬行動物重返海洋事件」起始階段最奇怪的動物——湖北鱷等大量化石。
為有效保護利用這個著名化石產地內諸多珍貴的化石,遠安成功申報建立了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和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這些成績的背後,有一群地質工作者在默默付出。
左起:李姜麗 尚慶華 鄒亞銳 石建喜 譚秋明 陳銀芳 尹 偉 陳 剛
這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平均年齡33歲,均為地質及古生物專業本科及研究生學歷。他們滿懷對化石的喜愛和對職業的熱愛,紮根於遠安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長期從事當地重要化石的研究、保護和開發工作。他們陸續幫助遠安完成了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及湖北遠安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開展了遠安下三疊統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發掘研究、湖北遠安下三疊統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群特徵研究和湖北遠安早三疊世奧倫尼剋期牙形石生物地層及沉積環境研究等專題科研,為遠安編制了《遠安縣國家級重點保護化石產地保護規劃》、《湖北遠安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規劃》,拍攝了遠安古生物化石科普宣傳片,結合遠安精準扶貧工作,在遠安最重要的化石點落星村部署開展了遠安落星村地質旅遊扶貧項目,幫助落星村成功建立全國首個村級化石保護站,並為落星村的「中國化石第一村」招商及建設提供服務。
這是一支2013年開始組建,成員來自五湖四海的技術團隊,主要由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的一群30歲左右的工程師、技術員組成,為保障專業技術力量,團隊還聘請了幾位省地質局已退休的老專家,以及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幾位專門從事爬行動物研究的研究員和化石發掘修復技師作為專家顧問。團隊的一些小夥子、小姑娘一開始並不了解艱深的古生物專業知識,連分辨化石和普通巖石都有困難,但通過繁重的工作和前輩的悉心指導,他們努力學習提高自己,在野外現場磨練自己,取得了很大進步,正在逐步成長為合格的化石修復技師和研究者。
他們實地發掘、及時搶救修復了遠安化石產地數十條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並通過產地保護規劃、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工作為遠安的化石保護開發工作制定了長期周詳的計劃;他們積極開展業內交流、發表多篇學術論文,還定期組織遠安特色化石展品參加國內知名的礦博會等活動。
映溝化石發掘現場
落星村,是遠安化石產地最著名的化石點之一,這裡曾發現原始魚龍化石和大量湖北鱷化石,引起多國專家矚目。2017年,團隊受縣國土局委託,開展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時值8月酷暑,炎炎烈日下,大汗淋漓的團隊成員尹偉費力撬開一層紋層灰巖後,忽然發現一截從未見過的粗大尾椎化石,他一蹦三尺高,嘶啞著喉嚨大聲呼喚幫忙。由於化石圍巖十分堅硬,短時間內將完整化石取出難度較大,項目團隊現場為化石搭起了遮陰防雨棚,對化石進行細心照料,通過整整兩個星期的努力,終於把尾椎之前的化石探索出來並成功與圍巖分離,這是遠安產地發現過最大的化石之一,細節保存完整,但與之前發現的爬行動物化石有許多差異,想到這可能成為新的重要科學發現,大家可高興壞了,每天蹲在發掘區輪流值守,尤其是現場負責李姜麗,更是每天六點就爬起床,跑到化石坑裡細心守護著寶貴的化石,生怕它受到一點點傷害。可是,由於有斷層影響,化石材料無可避免地碎成多塊,化石裝車時,儘管大家都小心翼翼,仍在碎塊接合部位造成了一些碰撞和損傷,看著化石表面的傷痕和破碎的巖塊,化石發掘者之一的鄒亞銳忍不住默默流下心疼的淚水……
鄒亞銳細心呵護落星村新發現化石材料
團隊主要成員李姜麗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她自2014年開始負責遠安片區相關工作以來,常常因為連續數月在現場工作而無法陪伴孩子和家人。2014年她出野外時,孩子剛蹣跚學步,等她結束工作回到家時,孩子已經滿地跑。看著媽媽黑黝黝的臉,寶寶竟然認不出她來……她自己有時候都笑稱「遠安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現在已經是半個遠安人啦」。團隊成員趙璧、鄒亞銳等在團隊老專家、研究員的指導下,通過努力,從對古海洋爬行動物不了解的「外行」,到如今逐步掌握化石分類和觀測技術;陳剛、尹偉等還通過參加學習培訓,一步步掌握了化石氣動、噴砂等現代化修復技術……
團隊務實的工作得到遠安地方政府和省地質主管部門的認可和重視,以團隊為基礎,遠安縣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地質局於2018年合作共建了:遠安化石保護研究中心。加大力度,開展境內化石資源保護研究開發工作。這支年輕的隊伍,將在遠安化石保護的徵途上繼續紮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