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滿是什麼季節幾月幾日 小滿的寓意及節氣的風俗食物get

2020-12-15 深圳熱線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充滿智慧,將一年四季細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以此來方便每一年的農耕,以求豐收。而每一個節氣雖然都有固定的時間,但是具體的時間每年都是不一樣的。那麼2020年小滿是哪一天,幾時幾分?小滿的傳統習俗是什麼?什麼季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滿是什麼時間,什麼季節?

2020年小滿節氣時間是公曆2020年5月20日21點41分,農曆庚子年四月二十八號。小滿是夏季。

小滿的傳統習俗

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裡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湧旺的意思。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沮、溼度,桑葉的冷、熟、幹、溼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相關焦點

  • 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小滿是幾月幾日小滿有哪些傳說故事
    今日小滿,夏天就要到了!小滿節氣時間是幾月幾日?小滿有哪些傳說故事,小滿的是什麼意思?2019年小滿的日期:2019年05月21日15點59分 星期二 (己亥年(豬年)四月十七,今天是小滿)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1、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 小滿是幾月幾號什麼季節2019具體時間 小滿適合吃什麼
    小滿是幾月幾號什麼季節2019具體時間 小滿適合吃什麼  馬上就是二十四節氣了,到了小滿的時節,很多人都知道夏天快要到了,那麼今年的小滿時節是幾月幾號呢?吃什麼是最好的呢?一起來看看!  小滿是幾月幾號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己亥年(豬年)四月十七,距離2019年小滿還有6天)  小滿(grain buds)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小滿前後的主要天氣特點就是高溫高溼多雨。
  • 小滿節氣含義來歷習俗 小滿是幾月幾日有哪些傳說故事
    小滿節氣含義來歷習俗 小滿是幾月幾日有哪些傳說故事  今日小滿,夏天就要到了!小滿節氣時間是幾月幾日?小滿有哪些傳說故事,小滿的是什麼意思?2019年小滿的日期:  2019年05月21日15點59分 星期二 (己亥年(豬年)四月十七,今天是小滿)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1、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 2019小滿吃什麼傳統食物養生好 小滿是什麼季節
    2019小滿吃什麼傳統食物養生好 小滿是什麼季節  馬上二十四節氣小滿要來了,5月21日就是小滿節氣,把握每個節氣養生關鍵,小滿吃什麼好吃?小滿什麼養生?小滿是什麼季節?  2019小滿吃什麼好吃什麼養生  小滿宜吃三鮮,小滿時節可以多吃黃瓜、蒜薹、櫻桃,能夠健脾利溼,清心去暑氣,調和脾胃。
  • 媽咪軍教你用閩南語說二十四節氣——小滿
    小 二十四節氣 滿 小朋友們大家好,繼續來教二十四節氣的閩南語讀音。立夏接下來的節氣是小滿,小滿的意思是小麥等夏熟作物顆粒開始飽滿。
  • 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二十四節氣小滿的來歷傳說故事
    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1、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小滿指的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2、小滿節氣是收穫的前奏,夏收、夏種、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從此拉開,是農民一年中又一個繁忙的季節。
  • 小滿:谷滿粒足,一生小滿
    小滿文字/香襲書卷夏天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在立夏之後到來。小滿時節,夏已經由淺及深。初夏從褪去春裝開始,就有了自己獨特的性格。綠蔭幽草,初荷浮萍,麥地金黃。自此,春花謝盡。桃樹上的小桃,煞是可愛。今年的氣溫在小滿時節,是清涼的。偶有陣雨,陣雨來臨前,大雁低飛,螞蟻排隊。小滿,剛聽著這樣的節氣,總是與大自然掛不上邊。小滿,不是人生的狀態嗎?「人生最好是小滿,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應該是人生的寫照,怎麼就成了節氣了呢。古時候的人,是充滿智慧的,他們在觀察物象時,就看見了還未熟透的果實,在生長中的精氣神,不正是人生小滿的樣子嗎?
  • 節氣英文 | 「小滿」用英語怎麼說?
    先來說一個小知識幫助大家記住節氣這個詞的英文說法。節氣的英文是Solar Term,solar 是指「太陽的」。為什麼二十四節氣要用solar 來表示呢?可以這樣記:「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當然也就與太陽一整年的運動軌跡有關係,這樣聯想,就能很快記住節氣是solar term了。
  • 小滿節氣到,俗語「小滿不下,犁耙高掛」,小滿無雨有啥寓意呢?
    時光荏苒,我們即將走過立夏節氣,迎來24節氣中的「小滿」!小滿,四月中,物至此小得盈滿!這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於小滿節氣的概括,反映的是北方夏收作物進入灌漿盈滿期!當然,這也是反映雨水多寡的節氣,此時之後,氣溫開始升高,雨水也逐漸的豐沛,華南地區進入陰雨綿綿的時期,北方冷暖氣流不斷碰撞,強對流天氣逐漸增多!小滿節氣的到來,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風俗,在南方流傳著古老的「祭車神」的習俗,這是為了期盼風調雨順,也反映了古人對於農田灌溉的重視,是小農社會中最具特色的習俗!
  • 六年級作文:「小滿」節氣裡飛出思考之絮
    「小滿」節氣裡飛出思考之絮,智慧之語「二十四節氣」在2016年11月30通過聯合國審議,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那都是因為二十四節氣具有不可磨滅的文化價值。仔細審視一下「二十四節氣」,你會發現很多奇妙之處。
  • 廿四節氣 | 小滿:鄰家蠶熟麥秋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滿的意思是小麥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即未大滿,故名小滿。這是「小滿」二字的原意。那什麼時候大滿呢?就是小滿之後的芒種。芒種是收麥子的時候,也就是麥子「大滿」的時候,但為什麼名「芒種」,而不名「大滿」呢?
  • 二十四節氣裡為什麼有小滿沒「大滿」?
    「小滿麥漸黃,夏至稻花香」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它的來臨,意味著接下來天氣會更加炎熱,過去民間有吃野菜、苦菜的習俗。此時,人們需要投入到繁忙的農事活動中去,為之後的豐收打下基礎。  不過,有趣的是,二十四節氣中有小滿,之後便是芒種,為何沒有「大滿」呢?
  • 「小滿」遇上520,快來收藏二十四節氣英語表達吧
    在今天的21時49分,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就要來啦。小滿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我們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在南方也有著「小滿江河滿」一說。小滿後天氣會開始變得炎熱,正式入夏前最舒服的天氣就在這幾天啦。「最愛江南小滿天,櫻桃爛熟海魚鮮。」
  • 今日小滿:一個最「接地氣」的節氣|文摘No.269
    來源於網絡  小滿,24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  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滿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所以小滿也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其實古人在設定節氣之後,便在逐步歸納各個節氣的物候特徵。小滿的物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四五月份偶爾也會氣溫驟降、天氣寒涼的時段。
  • 小滿: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二十四節氣創立之後,大家對節氣名稱爭論最多的,就是小滿。「二十四氣其名皆可解,獨小滿、芒種說者不一」。
  • 小滿,正好
    北京時間5月20日21時49分迎來「小滿」節氣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滿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所以小滿也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二十四節氣之小滿,5首古詩詞
    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我認為很美的「小滿」古詩詞,寫的都是初夏的景色。即便是我們不用看著節氣耕種,但在這些美妙的詩詞中,暫且停一停,歇一歇吧!24節氣的名字都非常的有特點,大多都是當時季節的特徵。比如「雨水」就說明此刻雨量開始增多(畢竟冬季不下雨)這個節氣,說明春雨開始潤如酥啦!再比如大寒、小寒,大暑、小暑;說明的是:氣溫的變化,天氣是即將進入寒冬還是進入炎夏。但是,小滿是什麼意思呢?
  • 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小滿」的英文怎麼說?
    Grain Buds, (Chinese: 小滿), the 8th solar term of a year, begins on May 21 this year, and ends on June 5.中國傳統農曆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其中小滿是一年中第8個節氣。今年的小滿從5月21日開始,至6月5日結束。
  • 今日小滿·讀詩|古詩裡的小滿五首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小滿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 「滿招損,謙受益」,今日小滿!
    2020-05-20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