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張姐家的孩子是小區裡有名的好人緣兒,小區裡的小夥伴都願意和張姐家的孩子玩兒。但是張姐對此有些擔心,張姐覺得孩子這麼小就會察言觀色,是不是有一些太世故了呢?但是看到孩子很受歡迎,和同伴們玩得很開心,又覺得自己的擔心有些多慮。
其實孩子的察言觀色和張姐的教育很有關係。張姐在平時的生活中會有意的引導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有一次,小夥伴在來家裡玩的時候,不小心弄壞了張姐家孩子的玩具。張姐家的孩子很難過,大聲的哭鬧了許久讓小夥伴非常的尷尬。等小夥伴離開的時候,張姐教育孩子說:"寶寶你注意到了嗎?在你哭鬧的時候小夥伴也感覺很尷尬,差一點也要哭了出來!""小夥伴不是故意的,弄壞了你的玩具他也很難過。"
"媽媽還看見她的眼裡也泛起了淚光呢!"孩子有些不敢相信的說:"媽媽我怎麼沒看見?"張姐笑著說:"因為你管顧著發脾氣了呀!""當你再想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好好地觀察一下對方的表情好嗎?"孩子聽後點點頭。而張姐也發現在此之後孩子發脾氣的情況明顯的減少了。
很多家長會對孩子進行情商的培養,希望孩子能夠擁有高情商,有一個好人緣兒。同時也有一些家長很擔心,過早的讓孩子學會察言觀色,揣摩對方的心思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是不是造成孩子過於世故的行為表現呢?
關於孩子"察言觀色"的認知誤區
"察言觀色"等同於世故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察言觀色的行為是一種世故的表達。而孩子更應該是單純、善良的小天使現實生活中抱有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但是其實察言觀色並不等同於世故。時下父母們對孩子的養育非常的用心,其中避免不了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享有特權的家庭家庭環境產生。適當的讓孩子學習察言觀色,反而有助於孩子情商的培養。
"察言觀色"讓孩子變得虛偽
有些父母擔心察言觀色的行為會讓孩子變得虛偽,導致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事實上,察言觀色的行為反而容易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獲得一定的主動權,可以更加真誠的待人。
"察言觀色"讓孩子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
有些家長認為察言觀色會讓孩子的內心承受了很大的心理負擔。過分的顧及他人的感受,影響自己的情感訴求的表達。但是事實上善於察言觀色的孩子反而能夠使自己的訴求可以恰當的表達出來,並且更加有機會得到對方的認同。
當家長們對孩子的察言觀色的行為避之不及時,不妨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察言觀色帶給孩子的好處。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家長們會發現會察言觀色的孩子反而會很吃香。
孩子會"察言觀色"的好處
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加容易獲得快樂
適當的察言觀色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加融洽的人際關係,同時孩子也容易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孩子在同伴中受歡迎,這對孩子內心的成就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孩子正哦自我評價的建立。
讓孩子更加懂得行為邊界感
這種行為可以讓孩子更加懂得行為邊界感。孩子的行為控制能力尚處在發展之中,對於行為邊界感的認知並不清晰明確。而是適當的察言觀可以讓孩子更加清晰準確的明白行為邊界上的缺陷,更加懂得掌控行為表達的方式。
有助於孩子的情商提高
察言觀色的行為表現是孩子情商高我的一種體現。而情商不僅對孩子現在的成長有幫助。對其以後長遠的發展也非常有利。察言觀色並不代表著曲意逢迎,更多的是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淡定從容。
當孩子處於一個新的環境中時,察言觀色的能力可以讓孩子快速的適應環境。在平時的日常交往中,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會減少對周圍同伴的語言傷害。直白的表達方式固然很好,s但是如果可以做到察言觀色的話,孩子的交往能力會更加有所提高。那麼家長們要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呢?
如何培養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
注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
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他人的感受是同理心的最直接表達。當下孩子們由於父母的過度寵愛,更加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你自己的感受為中心,缺少對他人情感的感知能力。這樣的狀態無疑導致孩子行為也來越發的自私冷漠。而是同理心培養更加能夠使得孩子學會包容和接納,與此同時,這也是孩子察言觀色能力的培養基礎。
引導孩子學會關注他人的表情
孩子在進行情緒表達的時候,更多在意的是自己的想法,很少去關注對方的表情。即使是在和父母之間溝通的時候,孩子也很少關注父母的表情。當孩子學會重視他人的反饋時,孩子他人的溝通會更加的順暢。注重他人反饋是孩子察言觀色能力培養的直接表現。
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勉強他人。
孩子的要求超乎他人的承受能力範圍後,難免會造成讓他人為難情況發生。勉強他人配合自己的想法,不利於孩子察言觀色能力的培養。過於直接的表達方式也會造成孩子過於以自己感受為中心的狀況發生。
當孩子逐漸的脫離家庭,與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相接觸的時候,察言觀色的能力會使孩子避免很多傷害,同時也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有非常大的助力。家長有必要培養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過於直爽的說話方式並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形成。大家對於這種教育方式是怎樣看待的呢?大家是否支持這種教育方式呢?歡迎分享你的意見。
我是尼莫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