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不等於見風使舵

2020-08-28 娛有理


摘自:《給孩子的禮儀課》

作者:李詹

出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0年8月

出品:酷威文化

在老師休息的時間裡,如果孩子想要拜訪老師或是有問題請教老師,一定要事先與老師約好時間。唐突的拜訪會影響老師正常的生活或休息,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鄰居張姐有個女兒名叫媛媛,十分討人喜愛。有一次媛媛拿著一張神秘的小字條在張姐眼前一晃,張姐問她是什麼,誰知孩子卻神秘地笑了一下,不肯告訴她,還收了起來。過了一會兒,見張姐不感興趣的樣子,媛媛又跑過來告訴媽媽,這是班主任的手機號。對此,張姐也沒怎麼驚訝,畢竟現在誰也不缺手機。

「這可是我的寶貝!」媛媛小嘴一噘,對媽媽的「輕視」有些不快,拿起書包回房間寫作業去了。

大約晚上九點鐘的時候,媛媛寫完了作業。以往遇到了不會寫的作業她都會問媽媽或爸爸,但這天晚上她因為有老師的電話號,非要借父母的電話打給老師問問題。張姐一看表已經九點了,就對孩子說:「這個時間老師可能已經休息了,你打電話過去,會影響老師休息的,明天就不能很好地給你們上課了。」

「萬一沒有休息呢?老師說了,有問題隨時可以給她打電話。」媛媛手裡攥著那張小字條,堅持要打電話,理直氣壯的樣子,絲毫沒有放棄的意思。

「就算老師沒有休息,現在也是老師的下班時間,是屬於她自己的時間,或許她在陪自己的寶寶,或許她在看電視放鬆。如果你這個時候打電話給老師,不就等於打擾老師了嗎?」

「可是我有作業不會寫啊。」媛媛還沒轉過彎兒來。

「你還記得媽媽給你講過的《程門立雪》的故事嗎?」張姐問媛媛。

「記得。不就是講一個叫楊時的學生,與朋友因為一個問題產生了分歧,所以一同去請教老師。但是他們去的時候,正巧老師在閉目休息,他們二人怕打擾了老師休息,就一直恭敬地站在門外等候。後來下起了雪,他們仍舊一聲不吭地等著。老師醒來時,外面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楊時和他的朋友還一直默默地等待。」

媛媛講完這個故事後,立刻就知道了自己不應該打擾老師。後來,媛媛對媽媽說,其實她並不是真的不會做,她只是非常喜歡老師,所以就想打電話給老師,好讓老師能夠記住她、關心她。

張姐非常高興孩子能夠喜歡老師,然後告訴媛媛:「既然喜歡老師,就要學會心疼、關心老師。老師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家後往往還要備課和修改作業,所以十分辛苦。因此,作為學生,要懂得不在老師休息的時候打擾老師,除非有十分要緊的事情,明白了嗎?」

媛媛認真地點了點頭。

這是一個成功的教育案例,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然而,嫣然可沒有這麼幸運了。嫣然是個性格溫和而敏感的孩子,她的爸爸因為工作的事情,回家後情緒不是很好,嫣然就會馬上察覺到。由於嫣然還小,她不會區分爸爸是因為單位的事情不開心,還是因為家裡的事情不開心,她都會認為是自己哪兒做得不好,惹爸爸不開心了。她會小心翼翼地拿拖鞋給爸爸,看看爸爸有什麼反應。如果爸爸情緒很好,她會認為爸爸不開心不是因為自己的事情,她就沒什麼事兒。如果爸爸忽略了這一點,還是不開心,或者說話很生硬,來一句「放在那兒吧」,嫣然就會有點失落。她還會給爸爸端杯水,其實她想知道爸爸是不是因為自己而生氣。如果爸爸還是不開心,她可能會覺得爸爸不愛她了,會覺得自己被冷落了,被拒絕了,不被重視了,心情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嫣然是個性格乖巧溫和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心中充滿了愛,總是希望自己能為別人做點什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忙起來、累起來,難免帶著情緒,對孩子也沒那麼細心。比如:做飯的時候,溫馨型性格的孩子來幫我們擇菜,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快不要幹了,不要再來添亂了,你越幫越忙!」這樣的小事,對其他性格的孩子沒有多大影響,但對於溫馨型性格的孩子,可能會傷害他,影響到孩子的心情。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認真觀察、評估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徵,不能用強勢的威嚴去「嚇唬」孩子,這樣造就的會「察言觀色」的孩子,並非我們教育的本意和目的。

小知識:察言觀色

讓孩子學會察言觀色,並非讓他學會見風使舵,而是學會更高效的社交方法,提高做事效率。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事倍功半不說,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船。

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技藝。

言辭能透露一個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測他人的內心,衣著、坐姿、手勢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出賣」它們的主人。

言談能告訴你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性格、品質及內心情緒,因此善聽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觀色猶如觀天象,那麼看一個人的臉色應如「看雲識天氣」般,有很深的學問,因為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時間和場合都能喜怒形於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裡」。

「眼色」是「臉色」中最應關注的重點,因為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於我們識人於微,進而識他人整體,洞悉其內心意圖。

相關焦點

  • 如果孩子懂得察言觀色……
    然而,在被要求「乖」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從小就習慣於看父母的臉色,根據家長的意願去做;或者通過察言觀色、哄父母和身邊的人開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怎樣的影響?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在善解人意和察言觀色之間找到平衡?孩子會看臉色等於聰明懂事?會察言觀色的孩子,通常能給人會說話、會哄人的印象。
  • 見風使舵的勢利眼——小人
    他們還擅長見風使舵 ,因而「媚」「鄙」相交 ,真是一手好絕活啊 。  明朝時就有二個無恥之徒,為了巴結權貴討好權勢 ,先後棄舊從新,背信棄義,肆易其主最後當上了大宦官 ,成為權貴魏忠賢的乾兒子 。
  • 高情商說話的技巧:察言觀色,揣摩人心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世事國通無從談起,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技藝。言辭能透露一個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測他人內心,衣著、坐姿、手勢也會在毫無知覺之中出賣它們的主人。
  • 職場中,該如何對待「見風使舵」的人?
    見風使舵、落井下石的人只會在你成功的時候出來蹭一杯酒水。他們絕對不會在你落難的時候雪中送炭,甚至還會踩上你一腳。陳亮在一家企業做銷售性質的工作,他們公司,從老闆、老闆娘、以及其他同事,全部都是勢利眼。就是不給馬兒指導,還想儘快從馬兒身上得到收益。陳亮是公司的一個新人,當初公司沒有培訓,靠著自己的韌性,陳亮堅持到現在,自己學習專業知識。新人本來幾個月不出單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的老闆卻整天給他白眼看,甚至揚言想要把他擠兌走。
  • 見風使舵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見風使舵,看風向掌舵。比喻隨機應變看形勢辦事。出自: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別事見風使帆,再作道理。」近義詞有:順水推舟、見機行事,反義詞有:一成不變,見風使舵是中性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最懂得見風使舵的三大星座,逢事不吃虧,精明的讓人難以捉摸
    甚至平時會給你一種老實巴交的感覺,但在關鍵時刻卻是見風使舵的高手,精明程度很高,看得清當下形勢,能夠審時度勢,找對方向,逢事永遠都不會讓自己吃虧。下面我們就來這樣的星座都有誰吧?摩羯座:活得明白摩羯座的人非常善於偽裝自己,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讓人輕易看到她們的喜怒哀樂。
  • 為什麼你不會察言觀色?
    學不會察言觀色,像《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 一樣被人類社會交往規則搞得一頭霧水?不擅長識別他人情緒,或許只是由於你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較高造成的。一項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麥可•W•克勞斯(Michael W. Kraus) 的研究表明,上層人士雖然受過更多的教育,有良好的財務安全感和更好的職業上升空間,但他們在識別面部表情所傳達的情緒信息的時候,表現得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了。
  • 社會上那些見風使舵的人,把別人害得有多慘?有人因此失去性命
    厚黑筆記第十三篇社會上總有一些人會見風使舵,如同牆頭草一般哪好靠哪裡,翻臉比翻書來的快,這些伎倆我們自然是不可使用的,但是不得不防他們背後有光緒皇帝的支持,但是雖然是皇帝貴為天子可是沒有實權,那就等於是不會飛的龍起不了風浪,實權掌握在慈谿太后手上。所以光緒皇帝就想靠著這個變法來擴大自己的權利鞏固地位,打擊慈谿太后的勢力。慈禧太后感覺到自己的權利受到威脅於是從中幹涉。在這場爭鬥中,光緒帝感到自己處境很危險,因為用人權和兵權都在太后手裡。所以他就求救維新派人士了,在這邊,維新派都很著急,為此絞盡腦汁出謀劃策。
  • 戀愛中的察言觀色,看懂對方內心,做一個知心人
    察言觀色,在戀愛中同樣重要。察言觀色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基本技術。如果你不會察言觀色那就等於不知風向便去掌舵,人情通達無從說起,人際關係處理不當,還會在小小的風浪中翻船。戀愛中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懂如何察言觀色,那麼對方可能就會認為你根本不是他心中的另一半,因為你不懂他。人的直覺雖然敏感卻很容易受到蒙蔽,懂得如何客觀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的最佳武器,也是人們追求的頂級技能。個人的言辭能透露他的品格。
  • 察言觀色,說對方想聽的話
    言辭能夠透露一個人的品格這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不會察言觀色,就等於是不知道風向就去轉動舵柄了,弄不好就會在風浪中翻船。直覺雖然敏感,但常常不準,懂得怎麼樣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的技能。
  • 一個人的情商高不高?會察言觀色很重要!
    所謂察言觀色,意思是說一個人要經常觀察他人的言語臉色,揣摩他人的意圖,才能有的放矢。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情商技巧,也是了解他人的窗口。如果你的觀察能力強,能夠很好地察言觀色,在社會交際中可以知己知彼,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誤解。有位心理學家曾講過:在世界的知識中,最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
  • 這梗指見風使舵的小姐妹(帶褒義)
    這梗指見風使舵的小姐妹(帶褒義)時間:2020-04-15 13:4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舵手姐妹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見風使舵的小姐妹(帶褒義) 指唆使你一塊剁手買買買的姐妹 指那些見風使舵(這裡是褒義意)的小姐妹,姐妹討厭我就罵,姐妹喜歡我就誇。
  • 元氣森林,「見風使舵」
    若要為元氣森林加上一個年度關鍵詞,我的答案是:「見風使舵」。從「元気」到「元氣」對營銷人來說,品牌的核心,就在於其命名。這是獨特於品類之中的「第一性」,也是消費者首因印象下的核心。2020年10月,元氣森林悶聲以「氣」易「気」。元氣森林微博頭像變化,從「元気森林」,變成了「元氣森林」。
  • 為什麼你現在遇到的年輕人,大多不善於察言觀色?
    時代在改變,但有些人會不適應。比如就有人說,感覺現在的90後,察言觀色方面差了點。還問別人覺得是什麼原因。要我說,這是好事。太過善於察言觀色,大概是因為長期處於和人不對等的關係中。打從心理上覺得低人一等。以前的很多人,擁有的太少,為基本生活所迫,必須為五鬥米折腰,學會察言觀色。免得失去手裡的東西。還有很多人為了生計,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說自己不想說的話,學會了忍氣吞聲,察言觀色。
  • 文品不等於人品 ||安健
    文品不等於人品見風使舵,趨炎附勢,有奶便是娘,這些詞用在宋之問身上,一點也不冤枉他。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宋之問最後被玄宗賜死,也算是報應不爽了。上帝給了你文品,不一定給你人品。此話確是真理。縱覽古今,文品人品俱臻完美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 不打招呼等於該人沒禮貌嗎?要從多方面分析
    最近小編看到網上有人說遇到老公(老婆)同事不打招呼或者別家孩子不打招呼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到底不打招呼就等於這人沒有禮貌嗎?1,是否內向性格的人,要熟悉才會主動說話。不熟的人一般都很少主動開口說話,但是如果比較熟悉的人內向的人就會很多話聊。打個例子:小編現在快奔30的人了,平時出街或者上班路上單獨遇到街坊或者老爸老媽的朋友,我也不會打招呼,一方面是不叫慣(PS:內向的人面對不熟悉的人很難開口,會害羞),另一方面感覺不熟悉,偶爾才見一次面,可能小編這樣子會讓別人感覺不舒服,哈哈。
  • 水滸傳中最具城府的人,表面是一個好漢,其實是一個見風使舵的人
    其實在水滸傳中,最具城府的人是他,他表面是一個好漢,其實就是一個見風使舵的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認為宋江是一個具有城府的人。那是因為這是由於宋江促成了招安,導致了梁山英雄好漢的悲慘結局。但是,宋江最後的結局好嗎?其實也不好,所以結局的悲慘也是宋江沒有預料到的。宋江是一個聰明人,絕不會自掘墳墓,招安的出發點確實是好的。
  • 如何看待「察言觀色」?如何學會「察言觀色」?如何避免當舔狗?
    察言觀色,識人辨人,對於有些人來說是與生俱來的本質。列如剛出生幾天的女嬰就比男嬰更能感知道語言中的情緒。而男孩兒更想去注意玩具和圖像,如果具體到每個人身上,這種善於捕捉細節的敏感程度就更有千萬種分別了。
  • 不!會「察言觀色」的孩子會很吃香
    但是張姐對此有些擔心,張姐覺得孩子這麼小就會察言觀色,是不是有一些太世故了呢?但是看到孩子很受歡迎,和同伴們玩得很開心,又覺得自己的擔心有些多慮。 其實孩子的察言觀色和張姐的教育很有關係。張姐在平時的生活中會有意的引導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有一次,小夥伴在來家裡玩的時候,不小心弄壞了張姐家孩子的玩具。
  • 深度好文:學會察言觀色!
    大家好,我是小編無觀瘋月,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學會察言觀色的文章。擅長讚美的人,一般都有察言觀色的本事。比如清朝的巨貪和珅,就是深諳此道的高手。拋開他本人的品行好壞不說,我們不能不承認,他的的溝通技巧、察言觀色的本領確實已經登峰造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