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被周圍的人稱作書呆子,宅男,geek?學不會察言觀色,像《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 一樣被人類社會交往規則搞得一頭霧水?不擅長識別他人情緒,或許只是由於你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較高造成的。
一項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麥可•W•克勞斯(Michael W. Kraus) 的研究表明,上層人士雖然受過更多的教育,有良好的財務安全感和更好的職業上升空間,但他們在識別面部表情所傳達的情緒信息的時候,表現得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了。
其中一個試驗,參與者全部為一所大學的職員——不光是教授博導,還包括在食堂顛勺兒的大師傅等等。根據受教育程度的差異,那些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受試者被分為「高級人才」,其他的則被分配為「一般人才」。研究員讓這些參與者看一些列人臉的圖片,並要求說明這些面部表情所傳達的情緒信息。結果證明在這項情緒識別能力任務中,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表現得反而較差。
另一項實驗的測試對象是大學的在校生,通過家庭經濟背景來決定社會分組,與前一個試驗結果相同,在小組形式的職業面試裡,那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富二代」們反而對於閱讀陌生人的情緒的有著更大的困難。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緒識別的能力的差異呢?研究人員猜想,社會階層較高的人員較少為了生計苦惱,優越的經濟條件可以幫助他們免除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他們可以把孩子送進託兒所而不用求親屬幫助照料,如此失去了鍛鍊察言觀色能力的機會。
對於這種猜想的有力支持是,降低一個人對自己所處的階層的評估,可以提升他們對情緒的識別能力,在測試任務重表現的更好。
克勞斯說對於情感的識別能力並不是固化在個體當中的,而是取決於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在生存環境中所面對的挑戰和壓力,賦予了底層人民比上層人民更敏感的性格。想起有個朋友說,不要再想文藝了,搞文藝的只能窮困潦倒賴在大街上討生活。那這項研究告訴我們,莫非藝術家知道只有通過這樣的途徑才能保證他們對於生活的敏感性?
編輯的話
Upper-class 就等於高學歷嗎?身處美國的研究者這麼認為。
參考資料
M.W.Kraus, S. Cote, D. Keltner. Social Class, Contextualism, and Empathic Accurac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 (11): 1716
Upper-Class People Have Trouble Recognizing Others' Emotions
圖片來源 TVfanatic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