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際交往是必要的事。
有些人和別人打交道,那叫一個如魚得水、周到圓滑,沒有他交不到的朋友;而有的人卻因為人際關係苦不堪言,甚至都想歸隱山中,與閒雲野鶴作伴……
那麼為什麼同樣具有眼耳口鼻的人,怎麼與人交往的心理體驗就產生了這麼大差異呢?這就不得不提到——
「交流的藝術」
我們和別人交流的步驟一般是:
1、先將此人的容貌、形體、衣著觀察一番,根據經驗來判斷;
2、然後再觀察他的言行舉止,來判斷他的真實想法;
3、根據對話的語境,自己做出回應,進行回合對話,以達到互動目的。
一般交際場上的高手,能很敏銳地從他人的外貌將其人的出生背景、審美層次、社會階層和精神面貌摸了個大概,在根據其說話時的眼神、手勢、面部肌肉的運動,來判斷對方是否真誠,來獲取其真實想法;最後再結合自身訴求,給出相應回應。
中國人一向講究含蓄知性,所謂的「看破不說破」便是這麼來的。
而「看破不說破」重點就在這個「看」字,看的是哪兒?自然是臉、手以及身體幅度,這就是我國古代的所說的「相」。
相學的歷史在我國十分悠長,所謂的"相",就是一種透過觀看一個人面部、手部、身體動作特徵的方式來論人和事的學問,這剛好和我們上文提到的交流技巧契合。
▼
所以你如果想要在社交時在別人不知不覺間洞悉對方,做到知己知彼,成為社交高手,那就不可不知一個實用的觀人術——
「觀人八相」
那麼這「觀人八相」到底是如何觀人的呢?接下來子曰就來具體講講:
1、朝天張望之相
當你與你的談話對象交流時,你察覺到對方經常朝天張望,那麼需要警惕了,因為很可能對方不拿你當回事,甚或有偏見、看不起你。
如此交談的結果可想而知,不是達成「不平等條約」,就是你「落荒而逃」。解決方法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不再費口舌。
2、目光下視之相
如果在交談過程中,對方經常性目光下視,則反映對方已經沒有興趣進一步談話,或者對方缺乏誠意,甚至對你失去信心。
反過來,如果是你自己在談話中屢屢目光低沉,也同樣你不看好此次交流。與此類似的是,如果一個人理虧或者心虛,眼神也同樣會有此反映。
3、坐立不安之相
如果在交談時時,發現對方屢屢變換坐姿,那麼,你要小心了。
對方一定是一個變化多端者,可能說好的事也會變卦。一定要事先留有一手,防止意外事情發生。
4、擠眉弄眼之相:
交流時,如果對方不是由於生理的原因而頻頻擠眉弄眼,那麼,表明對方正處於思考問題的緊張狀態。
因為此時他並不是想向你獻殷勤,而是他要藉此分散自己的緊張狀態、企圖令頭腦清晰而已。
5、左顧右盼之相
與上述類似,如果一個人在和你談話時,老是左顧右盼而又無客觀原因,那麼,可以肯定該交流不會很愉快。
因為,眼神不定,東張西望,或者左躲右閃,不是有不軌之企圖,就是表明對方心不在焉了。
6、目不斜視與目不正視
交談中往往有人目不斜視盯著你,似乎想讓你喘不過氣來;與此相反,有時談話時對方卻目不正視,讓你很難捕捉到他的眼神。
那麼,除了高高在上的交流對象和沒有信心的交流者以外,通常,這兩類「異曲同工」者反映出的體相就是:
對方很可能是一個說謊者,他企圖用不同方式掩蓋自己的不安和焦慮。
7、未說先笑之相
還未坐定,對方就放聲大笑或者呵呵冷笑,那麼,該談話不會愉快,即使達成了某些共識,也是你做「虧本買賣」。
因為,對方無視你的存在,不重視此次交流,有「以大欺小」之嫌。
8、點頭哈腰之相
一些交流對象非常會偽裝,你說什麼,他都是「好好好」、「是是是」,不住點頭哈腰。好像很痛快,其實,你要當心了。
因為對方很可能「笑裡藏刀」,也可能是敷衍了事。你不能寄這次交流的希望太大,很可能適得其反或浪費時間。
以上的「觀人八相」,完美詮釋了何為「察言觀色」,能懂一些人際交往的「潛臺詞」,對我們生活、工作都是相當有幫助的。
其實,「與人交往,是證明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最基本的一種存在和表現形式。」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那就是:
我們光自己知道自己活著不行,還得需要他人來證明,而且這個證明的表現形式必須通俗,廣泛使用,那個方法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以語言,思想,等方式來接觸、傳達。而這個不斷與人、與世界交流的過程,就是你活著的痕跡!
現在子曰做的,也就是在和你交流,以文字、以思想、以視頻……不管傳達地到不到位,總歸還是在不斷表達。
所以子曰也希望你能在人際交往中,不管是如魚得水,還是略感疲憊,都積極地去與人、與世界交流!畢竟
▼
「網絡一線牽,珍惜這份緣」